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家園共育感悟(精選16篇)

家園共育感悟心得

一、家園共育的含義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家園共育在家長和孩子中至關重要。

二、家園共育感悟(精選1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時常會因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想法,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那麼,感悟文章到底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園共育感悟(精選16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園共育感悟1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爲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我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認爲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瞭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言行是否一致,並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採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於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採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欣賞激勵法等。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家園共育感悟2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採用怎樣有效的方式和家長合作教育孩子,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認爲可以從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這點,就要善於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家庭的教育對學生也尤爲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那怎樣讓學生在家裏也有個好的環境教育呢?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與家長溝通,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好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進步。要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各方面的表現,也讓家長告訴老師他們孩子在家的情況。在學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時,家校可共同鼓勵他,表楊他,讚賞他;要是學生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勸導他。這樣就強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和對錯的辨別能力。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樣,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來共同完成。學校家庭教育怎樣纔有更有效,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管總結完善,讓自己的教育更爲有效,讓自己獲得提高。

家園共育感悟3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的講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愛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時爲他的“五個一”構建和諧家校關係深有所感。

一、愛心是所有教育藝術的源泉。

楊老師對學生是深深愛着的,要不然他不會對班裏兩位同學的心理理解那麼透徹。楊老師對學生的愛,換回來的也是學生對他深深的信任。構建和諧家校關係就有了基礎。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爲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藝術就是愛心。

二、別出心裁有方法。

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爲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無論是開學制作一份檔案,還是寫好一封書信,都是楊老師在工作中精心設計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受益無窮。作爲班主任引導學生學會包容、感恩,引導家長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間的關係,才能實現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是源於同一顆愛孩子的心。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學生、多學習理論,需要作爲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養,繼續尋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家園共育感悟4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互相溝通,相互合作,爲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爲,實行家校共育後,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爲了一個分數而實行的。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爲了培養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透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羣體中,我們的孩子纔不至於自卑,沒有信心。

在所有這些教育中,素質教育尤爲重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爲家長我們要一點一滴的灌輸,久而久之便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連素質都談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張白紙了。

學校在兼備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落實了學生在校的課後服務,多彩的課後服務在各種程度上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成爲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課後服務在不同程度上都給孩子們鋪墊了堅實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分層次進行提高。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裏,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點的。

家園共育感悟5

透過開家長座談會的方式,使家長熟悉幼兒園的全部工作,宣傳幼兒教育的知識,提高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

透過家長開放日的形式,使家長更好地瞭解幼兒園的工作內容和方式方法,瞭解幼兒在園的表現,看到集體教育的作用。

在每學期末,舉行成果彙報會,會上利用音樂、美術、體育活動、故事、智力競賽等各種形式,把幼兒聰明才智充分展示出來,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意義。

無論與哪一類型的家長溝通,都要講究談話和交往的藝術,因此。教師和家長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從真正關心幼兒和他的家庭出發,不得摻雜半點個人情緒,態度要誠懇、友好、自然,使交往場面充滿友好的氣氛。

2、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式,向家長彙報幼兒情況時,應充分肯定幼兒的優點和進步,不要控告兒童或責備家長。

3、如果要向家長提建議,或指出家庭教育的缺點時,教師的態度要謙虛謹慎,要考慮家長的接受能力和家庭條件,不要傷害家長的自尊心。

4、在彼此研究討論如何教育幼兒時,幼兒不在面前爲好。可以安排幼兒一些活動,以免妨礙談話的進行。如果幼兒在場,應注意雙方說話的內容與方法,不要影響幼兒自尊心及父母的威信。

5、教師與家長交談、溝通時,既要掌握原則,學習家長的優點,又不能遷就家長的不正確意見。要從家長的實際出發,運用不同的方法。如,對某些家長可以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談;對有的家長要耐心地解釋說服;有的家長需要直接幫助;有的家長則需要先傾聽他們的意見與經驗,或從介紹他人的經驗與書籍開始。另外,對家長面帶微笑,在適當情況下向家長表示一下對其教育方法的讚賞,也是交往成功的方式,這樣更能調動家長的教育積極性,有利於家園合作的教育。

總之,幼兒園作爲實施幼兒教育的專門機構,在家庭教育中應起到指導作用。作爲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既要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幼兒,又有責任針對不同類型家長主動做好家長工作。

家園共育感悟6

隨着人們對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認識的不斷提高,家園共育的思想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已經作爲教師的合作者,共同對幼兒進行施教,這樣有利於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指出:“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奠基期,無論是幼兒的性格、品格、情感等方面的發展都與其家長的親密程度密切相關。家園溝通關鍵在於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援的情感橋樑,而這一切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態度和行爲,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喜愛自己的孩子,就會對教師產生信任,願意與教師溝通和配合,從而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下面我就談談我在家園溝通中的有效的措施:

一、關心幼兒學習和生活,加強家園之間聯繫。

幼兒入園後,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主動配合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做好幼兒晨檢、午檢及離園的檢查和消毒等工作,發現幼兒的問題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繫並如實彙報。不要讓家長覺得你有隱瞞事實的嫌疑,使家長真正感覺到你的細心、關心和愛心。要經常地、及時地向家長隨機介紹幼兒在園的表現。教師利用幼兒入園和離園、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情況,並和家長切磋教育孩子的.經驗方法,透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並對教育提出寶貴意見,使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更穩步完善。也可以適當向家長傳授一些科學的的育兒方法,糾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二、學會肯定和表揚幼兒,建立彼此之間信任。

教師不僅在教育活動中多表揚幼兒,增強幼兒自信心,而且在家長面前更要肯定幼兒的優點,多說他的優點,表現出對孩子的喜歡,使家長信服。老師的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這種肯定和表揚能使家長輕鬆愉悅地面對教師,這時再輕描淡寫地談及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會會很樂意主動向老師說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待得到教師的指點和幫助,從建立了彼此之間的信任。

三、多角度進行溝通交流,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家園溝通不僅侷限於教師和家庭之間的單向交流,而應該是一種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多角度溝通。我每學期都會開展家長會、家庭教育培訓、育兒經驗座談會等活動,這樣家長們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各抒己見,變一人的經驗爲大家的經驗。這樣家園雙方建立了平等合作的良好關係,就會密切配合,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家園共育感悟7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的優勢,猶如一輛車的兩個輪,不可分割,家園溝通合力育兒。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啓蒙老師,他們最瞭解孩子的個性、愛好和特點。在全社會日益重視教育的今天,家長們已不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他們也很需要幼兒園和老師的幫助。近年來,我們注意幫助家長更新教養觀念,提高與家長溝通的能力,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與家長在教育上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家長的教育行爲對幼兒發展影響很大,而教育行爲又受教育觀念所支配。教育觀念猶如方向盤,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目前,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還存在着不容忽視的誤區:一是尚未樹立體智德美各學科的全面發展觀;二是尚未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三是尚未樹立面向未來促進幼兒一生幸福成長的教育觀。爲此幼兒園要將轉變家長的觀念作爲家長工作的重點。在幼兒園,爲了提高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們開展了“看誰最能於”系列活動,引導孩子學習穿脫衣服、繫鞋帶、疊被子、整理玩具等;爲了發展幼兒的道德情感,我們結合節日特點,組織“祖國媽媽我愛你”、“關心小夥伴”等活動,培養幼兒愛祖國、愛集體、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在實踐中,我們覺得介紹其他家長的育兒經驗很有必要、也很有效。家長中有許多鮮活的教育事例,由於彼此熟悉,多爲本班或本園的家長,孩子的情況彼此瞭解,所以更具說服力,容易爲其他家長接受,還能促使家長們總結與反思自用《家園聯繫手冊》客觀評價幼兒的發展。以前,有的家長根本不看《家園聯繫手冊》。爲此,教師動足了腦筋,如在封面上加上一些導語來吸引家長,在反映幼兒在園情況的同時佈置一些小任務求得家長的配合等,從而增強了活動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新學期即將開始,我們就把溝通工作做在前頭。根據幼兒報名登記的住址,分頭進行走訪,摸摸情況。與家長交談,瞭解他們對幼兒園教育的要求及對孩子寄予的希望,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身體發育情況、生活習慣和家庭環境。發給他們介紹幼兒園各班特色和教師特長的宣傳資料,請家長填寫好家庭情況調查表,以便我們着手爲幼兒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在瞭解情況的同時,也向家長介紹我們幼兒園的辦園宗旨、教育目標,讓他們對我園有初步的瞭解,留下較好的印象,爲以後的聯繫和溝通打下堅實的基礎。

平時多與家長交談、溝通,解決幼兒存在的實際問題。在早上家長送孩子來園時或傍晚家長來接孩子時,或者休息天的家訪及其他隨機的時間,以親切的語氣,和藹的態度,先與家長拉拉家常,或是誇獎孩子最近的進步。這樣既避免開門見山直接切入主題使家長、孩子產生緊張情緒,認爲是“告狀”。又不遠離主題,用真誠的態度贏得家長的信賴,圍繞孩子的問題一步一步展開話題。

我們給每一個孩子建立了“寶寶在園成長記錄冊”,採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孩子成長的軌跡,每個月由孩子帶回家中讓家長參閱。在—記錄冊中;透過孩子的生長髮育、孩子的操作材料、教師的評價、孩子某一時刻的記錄等最原始的觀察記錄,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的軌跡。

只有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取得家長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才能爲家園互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真正做到家園聯動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家園共育感悟8

家園溝通,是指教師與家長協力解決教育問題,提升對幼兒的關心,共同分擔教育責任。針對這些,我們把家長工作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切實做好常規性的家長工作。

爲了使家長能經常性地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我們利用早晚接送的時間主動與每一位家長進行溝通,班級裏的重大活動如需家長配合的,我們都以書面形式通知家長,使家長了解各個活動的目的和任務。每月收發的《家園聯繫本》也是我們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橋樑,有些家長在聯繫本上認真詳細地記錄了孩子的成長,有的向我們反饋孩子透過各個主題活動在家的良好表現與習慣等,也有家長針對孩子的表現向我們請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問,我們都儘可能地答覆,讓家長更多的瞭解孩子的發展情況,積極爭取家園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2、積極爭取家長資源,豐富主題活動。

每個主題活動即將開展,我們透過家園欄及時向家長介紹主題活動的目標和一些主要的活動,使每位家長了解班級正在開展的活動。在主題活動《走進春天》中,班裏好多家長都帶孩子共同尋找了春天的祕密、從家帶來了蠶寶寶的飼養記錄;在《我愛家鄉》中請家長幫助幼兒共同製作了高樓、收集各種車子的照片……隨着主題的開展,在家長的大力支援與配合下,使我班的主題活動得以順利有效的開展。

3、組織親子活動,拉近家園距離,增進親子感情。

我們開展了“慶祝六一”親子活動,透過我們的熱情邀請,全體家長參與了此次活動,家長和孩子一起隨着熱烈歡快的樂曲跳韻律操、玩猜謎語、做手工等遊戲,每個幼兒的臉上綻放着歡樂,每個家長的臉上盪漾着快樂,家長們都說,時間過的太快了,和孩子一起活動做遊戲真開心,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加深了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4、充分發揮家園欄優勢,交流溝通的作用。

一學期以來,我們堅持定時更新家園欄內容,每週在家園欄公佈教學活動計劃,讓家長能更加主動、更加直接瞭解孩子的情況,使家園聯繫更加快捷、頻繁。

家園合作,拓展教育資源,讓每個家庭都成爲幼兒園的合作伙伴。

家園共育感悟9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家庭作爲兒童教育過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們的重視。新《綱要》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一、學會與家長溝通溝通的目的就是爲了達成共識。

當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是很不容易的。特別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視,這就對教師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們認爲家園溝通只是搞一個家園聯繫欄,開一兩次家長會等就能做好家長工作了。在學習新《綱要》精神以後讓我們明白了家長工作的核心是要以兒童發展與教育爲中心進行溝通,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教師與家長要經常性地、積極地溝通配合,促使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家長工作中,教師是起着領導地位的,有責任喚起家長的主人翁意識,激發他們積極合作的態度。比如:經常性的與家長溝通。教師是家長溝通工作的主導者,要主動積極的與家長溝通,不要等幼兒在幼兒園裏發生了事情才與家長進行溝通,這樣家長面隊突如其來的事件往往會不理解,甚至與教師或幼兒園大鬧一番,給教師或幼兒園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何況孩子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是動態漸進的過程。所以需要家園持久性地進行溝通,那麼教師與家長之間就可以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樑,就會爲家園溝通奠定堅實基礎。又如: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搞好家園溝通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之間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援的合作伙伴關係,同時要建立一種親密的感情。當教師在處理家長的誤解時切忌不要莽撞、衝動,憑一時的興趣,必要時透過智取來解決。另外,教師與家長溝通時說話要有藝術性,善於揣摩家長的心理,“對症下藥”這樣事情就會事半功倍。我們相信只要教師真心對待幼兒、尊重理解家長,把工作做細、做到位,那麼家長工作就迎韌而解,就不難做了。

二、靈活運用家園溝通方法家園溝通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靈活的運用並創新方法。

比如:有的家長經濟條件較好、有知識、性格高傲、刁難,對待這種家長,教師要熱情、真誠、主動,要有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找你說的勇氣。又如:有的家長要求很多,包括對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要求,甚至對幼兒園的教育持懷疑的態度。對待這種家長就要“曉知以理,動知以情”。再如: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他們往往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行爲習慣,作爲老師,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法與家長聯繫,定期向家長彙報孩子的情況和表現,並向家長介紹我們幼兒園的教學目標、現代教育思想。幫助家長轉變教育思想,切忌拔苗助長。如果家長的溝通工作做好了,滿足家長的合理需求,我相信家長參與教育的願望和熱情會更高,態度也會更積極,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家長這個很好的資源,達到同步教育。

總之,我們做好家長工作的宗旨是:贏得一個家長就等於贏得一百個家長,放棄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一百個家長。“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沒有不好的家長,只有不好的老師。”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學會和運用溝通是幼兒園家長工作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充分發揮利用家長這個有效的教育資源,才能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家園共育感悟10

溝通——家園同步教育的關鍵隨着家園共育觀念的深入人心,但家園是兩個個體,常常存在着一些問題。例如:我們重視教育過程的做法與家長單純追求作業結果的願望產生了矛盾,致使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質量產生了不信任感;家長對自己子女過分關注而產生的過於偏激、主觀的意見等等,因此,我們急需解決與家長溝通思想和統一認識的問題,否則教育幼兒就無法繼續進行。而且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實施教育者,所以做好老師與家長的聯繫工作是教育好幼兒的關鍵。在這麼多年的探索工作中,我感到家園聯合育兒的關鍵和內涵主要在於“溝通”二字,因爲家園雙方只有在溝通中才能相互瞭解、相互交流、互相合作。在實際工作中,我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與家長的“溝通”工作。

一.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

要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的前提是要尊重家長。我們要在平時言行舉止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家長覺得你是值得信任的。這樣,家長在你的面前纔敢暢所欲言。以前有些家長老是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對老師總是不信任,態度上也不友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用關心、細心、親切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使幼兒對老師有依戀的情懷,孩子的行爲使家長對老師的態度不知不覺中變得親切了,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愛和老師說了,真心真意地用行爲來愛孩子,效果遠勝過我們的表白。

二.以平等謙虛的態度和家長對話

要堅持這個原則最忌緯的就是老師以教育專家自居,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如果平時你的態度不好,形象不好,那家長怎麼會安心把孩子交給你呢?所以在平時與家長接觸中,我們要保持謙和的態度、親切的微笑對待家長,把複雜的道理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讓人一聽就懂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並帶着親切、和藹、謙虛的心,學會傾聽,注意講話的技巧,對家長提出的疑難問題,儘量提出一些建議幫助家長解決,表現出對家長的重視,在家長的眼裏樹立一個值得信賴的形象。這樣,與家長溝通的效果就不一樣了。

三.樹立和家長聯合在一起的意識

家園教育方法不一樣,就有可能出現一個寶寶兩個樣,所以,我們透過家園聯繫手冊、當面交流、電話諮詢、家訪等形式一起探討和磋商,使家園聯合爲一個整體,家長了解到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是同樣的關心和愛護,增加了對老師的信任,成爲了家長的教育夥伴、工作夥伴和生活夥伴,這樣,家長和老師都覺得對孩子的教育工作更有信心了!

四.善於創造恰當、有效的溝通形式

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有很多形式,我們常用入園和離園的時間與家長進行直接的交流,這種交流形式反饋快、見效快,簡單易操作;對於教育觀念等深層次的認識問題的交流,我們採用輪流辦家園宣傳欄的方式,每月一期,介紹育兒經驗或保健知識,我們就利用“溫磬提示”欄。例如本期的話題是“孩子挑食怎麼辦?”那麼我們就會給那些挑食孩子的父母寫上一張“您想孩子不挑食嗎?請關注本期的家園宣傳欄”的溫磬小紙片;如果話題是“好孩子,好習慣”,我們就會給那些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家長送上一張“您想您的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嗎?本期的家園宣傳欄將會給您提供良好的對策”的溫磬提示紙。家長從中吸收經驗,提高育兒的質量,也逐漸明白了幼兒教育的特點,也瞭解老師的辛苦和情懷,對老師就更尊重和體貼,配合工作也就更加主動了。

家園共育感悟11

看了家校共育平臺裏面的專家講座,感觸頗多,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跟我一樣,平時只注重孩子的學習,不要說家務勞動,就連孩子自己的個人衛生都基本是父母包辦了,很多家長都有“學習至上,生活習慣培養無所謂”的觀點,看了講座才知道,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割裂開來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一個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學習上很難不馬虎;一個生活懶散的人,學習上也不會勤奮。

現在孩子們的勞動習慣,的確讓人汗顏,生活環境舒適,家長對家務活大包大攬,就連最基本的掃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務勞動都不主動去做,有時候還要在家長的“利誘”下才象徵性的去做這些基本的勞動,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嬌氣、懶惰的不良習慣。家長總會習慣的認爲現在孩子還小,樹大自然直,覺得孩子大了就會自覺幫忙,到最後才發現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

有位教育家說過:“教育不但應當培養學生對勞動的尊敬和熱愛,它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而家務勞動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的方式,在家務勞動中才能讓孩子對勞動尊敬和熱愛,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自己的感受,讓他看到自己的價值。

俗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讓孩子參加適當的家務勞動,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裏的地位,而不純粹是學習的機器,這也是鍛鍊孩子的一個方面。

那麼,家長怎麼培養孩子愛勞動呢?

1、要培養孩子勞動的興趣。要根據孩子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培養勞動觀念。他們常常喜歡爸爸媽媽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揚後顯得異常興奮,家長應鼓勵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對,高興的堅持下去,由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變爲有意識的自覺行爲。

2、要經常對孩子鼓勵和表揚。對孩子的勞動成果,老師應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要學會吃飯、漱口等一些基本動作。

3、要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一步步給孩子示範,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衛生。

看了講座以後,從現在開始,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讓孩子從勞動中認識到勞動的價值,讓他們在勞動中體驗生活,鍛鍊自己,培養他們自食其力、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品質,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學在其中、親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後的心酸和不易,要讓孩子認識到勞動是父母、社會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種生活,是社會、父母對他們成長的一種磨礪,更是一種深深的愛。

家園共育感悟12

每個家長作爲初學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摸索着前進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也有“望子成龍”的“理想”,可是怎麼教育卻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這僅僅只是育兒漫長過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

《父母課堂》告訴我:兒童心靈的啓蒙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我們不是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什麼樣的自己,來好好發現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並鼓勵他成爲的自己。我們要給孩子提供好的土壤,讓他能夠發芽、成長。

楊絳先生說過“好的教育首先是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而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這就要求做父母的我們平日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進步。

學習方面,我們要求他上課會聽講,學會基本知識並會應用就行,不是特別在意考試的分數,而是針對孩子對各個科目的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情況與孩子進行交流,針對薄弱環節進行輔導,儘量讓孩子帶着興趣主動學習;同時,我們也會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現與老師進行溝通,做到有問題及時督促改正。讓孩子快樂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

爲了開拓孩子的視野、增長知識,我特別重視孩子的閱讀,爲孩子開啓閱讀之門,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讀書貴在堅持,要保證孩子每天的閱讀時間,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書,定期給他買書,養成正確的好的閱讀習慣,好的書籍會讓孩子記住很多優美的詞句並運用到作文中,幫助提高寫作水平,我們家每週都有親子閱讀和討論書籍時間,讓他感受到讀書的快樂,習慣成自然,每天他不看會書就覺得少了什麼。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可以讓孩子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邊走邊聽邊看,那種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記憶裏的。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會帶他去外地旅遊自由行,自己提前做好攻略,網上自訂住宿,機票,雖然麻煩,但是適合親子游,一切都是慢節奏的,有名勝古蹟的地方就多停留一會兒,講講歷史典故,讓他自己透過自己的語言把旅途所見所聞以錄音、日記或者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也開始適當的讓愛美食的他自己做美食攻略,今年帶他去西安、重慶、北京等,就是他負責查找的,提供的幾個地方還不錯。並且寫作文時文字越來越生動,內容越來越豐富。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別注意行動力的培養。做孩子的遊戲玩伴,不僅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培養他的行動力和學習能力。玩和學習是統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學的學習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在遊戲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態,勝不驕敗不餒。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知道該做什麼,卻沒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光說不練或者憑一時的情緒簡單做做,都是靠不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僅僅需要講道理,更多地給孩子提供一個實踐行動的氛圍,使孩子們在行動中培養行動力,纔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學得更好、走得更遠。

龍應臺說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也是我對孩子未來的希冀。

家園共育感悟13

聆聽了教育講座,老師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自己親身所見所聞,向與會人員傳授了當前家校共育的必要性、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以及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及教育方法。爲我們的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真是讓我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重要。

教育講座上說了一個有關於“媽媽笑了,春天到了;爸您笑了,花兒開了。”的故事,讓我感受到笑的魔力,明白到愛孩子要堅持,要快樂地去愛,快樂使人進步,痛苦只會使人逃避。手心有多大,手背就有多大,天色慢慢變暗,花兒慢慢開放,孩子是慢慢長大的。即使一株花也有好幾個花骨朵,有的盡情綻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還是小小花骨朵。花亦如此,何況我們的孩子呢?這就是花苞心態,花苞心態缺點可愛;花苞心態,耐心等待。用花苞心態,愛我們的孩子,相信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不過花期不同,靜等花開。細心呵護,愛心陪伴,耐心等待。也許她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棵參天大樹!

搞好家校共育就猶如建設好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學生是種子,家庭是土壤,教師是園丁,社會是環境;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園丁辛勤,環境適宜,才能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當生態鏈中的哪個環節遭到嚴重破壞,都可能造成學生的畸形發展。因此,“家校共育”非常重要。家長們我們一起努力加油吧!

家園共育感悟14

就如何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長,我的認識有三。

一是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對事物和各種社會現象要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標準,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會公德良俗和行爲規則。這樣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爲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傷害。

二是不能沒有原則的寬容,自然法則和一個社會的整體規則不會因爲某個人的年齡大小來改變,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因爲孩子年齡小觸犯了這些規則就選擇無限的原諒和寬容,孩子犯了錯誤,我們往往是想盡一切辦法幫他來彌補,不想讓孩子受到該有的懲罰,認爲這纔是對孩子應有的愛。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這樣實際上是在鼓勵孩子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錯誤,可能是我們家長根本無法彌補,到時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懲罰,受到更大的傷害。

三是一定要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加強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孩子總要離開我們,走向社會,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這是我們要面對的難題。所以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如何遵守社會規則、職場規則、政治規則等等,要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判斷是否標準。家長要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陪他們一起騎馬,將他們扶上馬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開繮繩,讓孩子能自由馳騁,實現自我。

家園共育感悟15

有幸學校能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透過家校合育有機會和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長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養學生的經驗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不可能時刻保持冷靜態度,有時候也會爲孩子的不懂事生氣,或爲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擔憂,每當遇到這些方面的問題都是不知道怎麼辦纔好,沒有更好的引導方法。

自從透過家校共育,學校老師家長共建交流平臺,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進步,沒有了和以前那樣孩子一不聽話就大呵小叫起來,孩子也是有一個上課老師反應說話,連進校值日的家長也給我反應上課坐不住交頭接耳,這麼一個嚴重的問題真是讓我不知道如何用什麼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習慣,真得是讓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壓力,透過學習優秀家長的教子心得,使我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思路,調整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透過班級積分實施以後,孩子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也是透過我們三三班老師家長互動互助以及她們的影響鼓勵下,積極參與親子日記才能堅持寫了下來,這得感謝老師感謝三三班家長們,像候昭璇,辛羿諾,楚奕菲媽媽等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們爲班級付出的太多太多,老師的辛勤培育,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們感動,我們有不懂的遇到困難,就說寫親子日記要求寫電子版,由於文化成度有限,她們也是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衷心的感謝她們,家校共育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切爲了孩子們。

總之,要充分發揮老師家長孩子三個積極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養成學校家長滿意,祖國有用人才,讓我們家校緊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績!而加油努力!

家園共育感悟16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爲人父母之後。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爲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學時,我們作爲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纔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爲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爲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裏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裏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麼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纔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爲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