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淺談翻譯專業設定應以市場需求爲導向論文

淺談翻譯專業設定應以市場需求爲導向論文

淺談翻譯專業設定應以市場需求爲導向論文

論文關鍵詞:社會需求 雙語轉換 培養目標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本文從分析我國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情況出發,提出了翻譯專業設定應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觀點,認爲翻譯的特殊性決定了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特殊性,.而傳統外語專業教學模式不適合於翻譯人才的培養。

2006年春,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試點設立本科翻譯專業。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翻譯學科體系的健全與發展,不僅是翻譯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不斷深化,經濟科學與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需要。

1翻譯專業設定應以市場需求爲導向

人才培養要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的需求。任何新專業的設定,都必須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凸顯“應用”特色。也就是說,社會需要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從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社會急需的是高層次口筆譯實踐人才,翻譯專業畢業生特別受歡迎,就業率非常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定方案》中說:翻譯碩士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提高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該方案所規定的培養目標,正是秉承了“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理念將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國外翻譯人才的培養基本上都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在課程設定、教學要求、教師資格、評價標準等方面,以培養翻譯實踐能力爲重點。世界卜大約有270多所高校設有翻譯教學與研究項目,從02世紀07年代開始培養專門的口筆譯實踐人員和翻譯理論研究人員,授予翻譯碩士或翻譯博士學位。我國港臺地區翻譯專業教學也辦得有聲有色。香港8所政府撥款的大學中有7所都設有翻譯系或翻譯課程,培養翻譯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生。各校辦學特色鮮明,針對性強,分別側重傳媒翻譯、法律翻譯、科技翻譯、機輔翻譯、文學翻譯等方向。臺灣的一些大學翻譯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面向市場,課程設定強調日、筆譯實踐,並邀請部分職業譯員和進階編審授課。上述國家和地區翻譯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鮮明的職業導向,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很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鑑。

2翻譯人才培養必須以實踐能力爲重點

翻譯作爲一種職業,無論是兼職還是全職,其專業化程度都很高,應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強。從業者不僅要具備紮實的中文幕礎和至少通曉一門外語,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學、翻譯學和百科知識以及翻譯操作技能。翻譯職業特殊的技能要求,是現行的外語專業教學體制所無法完成的,有必要引人翻譯專業學位培養模式。 翻譯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翻譯專業課程設定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目前我國翻譯方向碩士生課程設定大都存在着“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這是因爲翻譯方向碩士生的培養目標是高校教學人員和科研人員,其培養模式偏重於學術性,在人學考試、培養目標、課程設定、教學安排和學位論文寫作等方面,都是按照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的。忽視翻譯操作枝能的培養,就會導致翻譯實踐能力偏低,不利於應用型、專業化翻譯人才的培養。某大學有一位翻譯方向碩士畢業的年輕教師,曾經以自己不擅長於翻譯實踐爲由拒絕承擔學校的資料翻譯任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翻譯理論研究對翻譯科學建設無疑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僅僅懂得翻譯理論而不會翻譯實踐,就無法滿足社會對翻譯實踐人才的需求。在這方面北京外國語大學做得比較好。2010年,筆者曾在北外英語學院訪學,跟翻譯方向碩上生聽課。他們開設了一門“翻譯理論與實踐”課,還有一門“翻譯實踐”課。當然,北外翻譯方向碩士生也參與一些翻譯項目,比如在我訪學期間,他們正跟老師一起翻譯一本英文詞典,還承擔了中央電視臺某些節目的娜革工作。

3傳統外語專業不能等同於翻譯專業

人們往往把外語專業等同於翻譯專業,認爲凡是學外語的人都會搞翻譯,忽視了翻譯人才的專業性和特殊性。其實,這兩個專業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差異。

從教學目標來說,傳統外語專業主要培養外語交際能力,在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技能中,“譯”只是一種語言教學手段。翻譯專業教學則把翻譯能力作爲培養目標,從職業需求出發,培養學生在雙語交際能力基礎上的翻譯技能。

從教學內容來說,傳統外語專業主要學習語音、語法、詞法、句法等語言基礎知識,用單一的語言(即外語)去進行聽說和表達,基本上不涉及雙語轉換機制。翻譯專業則主要學習如何藉助語言知識、主題知識、百科知識和翻譯職業技能來對原語資訊進行分析理解,並用譯入語將所理解的信急表達出來。雙語轉換機制還涉及到語言學、心理學、認知學、資訊論、跨文化等多種學科,教學中應適當補充相關的內容。

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說,傳統外語專業教學需要一個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以利用各種手段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翻譯專業教學所需要的則是雙語交際環境,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和教學資源,訓練學生用一種語言來理解資訊,而用另一種語言來表達相同的資訊。翻譯教學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強調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翻譯案例的分析。

4結語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對應用型翻譯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僅是翻譯專業設定的理論依據,也爲翻譯人才一的培養提供了現實的教學實踐墓地。社會急需口、筆譯實踐人才,因此各類外語院系應把握住這一契機,制定適合市場需求的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形成鮮明的翻譯專業辦學特色,爲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翻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