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機電專業導向論文

論文3.1W

機電專業培養具有必備基礎理論知識、專門知識和較強的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人才,下面爲大家分享了機電專業導向的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機電專業導向論文

[摘要]行爲導向教學法,是目前職業院校進行教學實踐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工程監理相關專業課中引入此方法,可以使教學效果達到“依託任務訓練、強化學生主體、突出能力目標”的高職培養要求。

[關鍵詞]行爲導向 教學法任務 教學法案例 教學法項目 教學法

80年代以來,“行爲導向”一詞頻頻出現在職教文獻,特別是歐美職教教學論著作中,一時成爲追求和提高職教教學質量、改革教學的代名詞。它與其說是一種概念,毋寧說是一種新的職教教學理論更爲確切。在機電專業課中引入行爲導向教學法,可以成爲本專業教學達到“依託任務訓練、強化學生主體、突出能力目標”的課程改革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行爲導向教學法的基本理論

“行爲導向教學法”是在近幾年從德國引進的現代的職業教育新模式,其目標層次是培養人的行爲能力,方法層次是人的行爲活動。即:這種教育以行爲爲目標,教學以行爲爲導向,教學是學生積極參與的全面的教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同時用腦、心、手來進行學習的過程。

行爲導向教學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即是以職業活動爲導向,以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工作”爲目標而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對學習者來說,學習目的是十分明確,即現在的學習是爲今後的職業服務。教學活動的開展,通常是圍繞某一課題、問題或項目開展,是以“學習任務”爲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爲一個包括獲取資訊、制訂計劃、做出決定、實施工作計劃、控制質量、評定工作成績等環節在內的完整的行爲模式。使用“行爲導向教學法”,將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性能力),以達到職業教育的“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行爲導向教學法在機電專業課教學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現行的機電專業類教材大多與其它學科式的教材一樣,重視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教學內容大多以線性方式展開,適用於“循序漸進”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教材爲例,從PLC構成、工作原理、系統配置、基本指令及編程、步進順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等,分章編排,在每一章的內容裏,也同樣按線性方式展開。如果,在教學中仍按傳統的教學方法按章節講授,勢必降低的課程的綜合性、實用性,也缺乏趣味性,這不但難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得教學雙方都陷入困境,而且,學生不知道如何在真實的情境中靈活地使用知識和運用技巧。這樣的學習,是很難面對今後職業的。要改變這一現象的方法,比較成功的是運用以課題或項目來開展教學活動的行爲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淡化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更多關注的是知識之間的聯繫,在聯繫中學習知識、在綜合運用中學習知識,使學生不僅學會了程序設計知識本身,又培養了學生運用程序設計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二)可行性

《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知識涉及許多抽象的術語,如:指令、程序、軟元件等。掌握和熟悉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不斷的結合實際的“案例”(案例教學法)或“課題”(項目教學法)的操作實踐中去掌握。

三、根據機電專業課程及課程類型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一).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是以工作任務爲核心來訓練專業技能、構建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法。“基於工作任務”是這種教學法的核心思想。從職業教育的角度看,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就要做到:第一,課程內容必須與工作任務密切聯繫,從課程中應能找到這些知識與工作任務的清晰聯繫;第二,必須形成學生的任務意識,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以工作任務爲核心的知識結構,把知識和任務整合起來。前者是課程內容開發中需要完成的,後者雖然也需要相應的教材模式的支援,但最終需要運用任務教學法來實現。

任務教學法包括五個步驟:第一,提示工作任務。即教師首先給學生講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的內容、條件和目標,並透過對工作任務的提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第二,嘗試完成工作任務。教師在簡單演示後,即讓學生嘗試完成任務,教師適當指導。如果學生由於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而難以完成任務,那麼就應當儘快轉入第三個階段。第三,提出問題。如果學生透過模仿教師能夠基本完成任務,那麼所提的問題就應當是針對如何理解操作過程的;如果學生無法完成任務,那麼所提出的.問題就應當是針對問題解決的。第四,查閱並理解和記住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透過閱讀教材或查閱其他資料,或透過教師講解來讓學生獲得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並理解和記住。第五,迴歸工作任務。把所獲得的知識與任務聯繫起來,看看在掌握了這些專業知識後,能否把工作任務完成得更好。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主要透過案例分析和研究,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建構專業知識。下面介紹在《可編程序控制器》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步驟:

在準備階段,要求教師能夠對程序組織設計進行認真審查,在講述此內容時,可以按照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首先,教師爲學生提供一份完整的程序控制題目,指出其組成內容、編程方法及應用範圍。然後,要求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對此程序提出方案修改意見,結合本程序控制特點,指出原程序可修改之處,並寫出書面修改材料。其次,由老師在班內組織同學討論各小組修改意見,指出正確的程序書寫方法。最後,每位同學均可根據控制要求寫出自己的控制程序。

(三)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是一種將具體的項目或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收集資訊、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完成任務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幾乎所有實踐性強的專業和課程都適合這種教學方法。其實施的流程如下:第一,明確項目任務。教師提出任務,同學討論。第二,制訂計劃。學生制訂,教師審查並給予指導。第三,實施計劃。學生分組及明確分工,合作完成。第四,檢查評估。學生自我評估,教師評價。第五,歸檔或應用。記錄歸檔,應用實踐。

四、需要重點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教師角色的轉換

行動導向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在每次教學單元設計中,教師如果不注意結合學生、環境及課程特點,容易引起以下教學問題:第一,若教師缺乏本專業實際應用經驗,缺乏實踐及前沿知識,課堂教學效果就會不理想。第二,若教師只瞭解專業內容,不瞭解學生的認知過程,則課程的進程就會缺乏認識論指導。第三,若教師只看到學生的缺陷,不瞭解新時代學生的興奮點、興趣及積極面,則學生主動學習性較差,達不到課程教學目標。第四,若教師只知道學科體系,不知道按課程的能力目標重組教材,項目(案例、課題、任務、實務)應用不符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則不能滿足課程教學要求。第五,若教師不注意授課方法,課堂把控性較差,上課只介紹專業內容,只訓練專業能力,不訓練學習能力,則課程內容缺少“可持續發展”這一重要內容。因此,如要在課堂教學中避免發生以上問題,就應充分應用行爲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實踐,教學效果會有明顯提高。

總之,行爲導向教學法,推動了教學革新,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爲學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它不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二)項目設計的合理性

項目設計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可實踐性,以保證學生可操作,並有收穫。因此,項目的設計應採用結構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細化的原則;項目的實施,則採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難,逐步完善的原則進行。

行爲導向教學法的實施,需要學校加強教學設施和教學環境的建設,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實踐和拓寬知識面,提高課堂的駕馭能力。

[參考文獻]

[1]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育標準和培養方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2]何小平.加強實踐教學,突出創新能力培養[J].高教論壇,2004(10).

[3]馬玉青.計算機繪圖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05

[4]《中國教育報》2007年8月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