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物理研修總結範文

物理研修總結範文

物理研修總結範文

篇一:物理研修培訓總結

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網絡研修對我們的幫助,網絡研修透過講座、看視頻、研討等這樣的形式使我們知道了新的教學思路、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透過這次培訓會不僅提高了自己理論水平,瞭解了當今教育現狀和發展方向,而且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應徹底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要採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去進行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爲主。這次培訓開拓了我的視野,也開拓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增長了育人的技巧,駕馭課堂的能力。

首先使我懂得了人生要有目的,科學文化知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前提。完善美好的生活來源於教育,從教師的工作職責中,我體會到,教師的付出,學生的成長,教師纔算是幸福。要當好一名人民教師,不僅具備常規的教學能力,而且還要懂得學生成長的規律,發展的規律,爲學生的成長提供可靠的條件。

其次我透過學習也懂得了要使自己得專業成長,要有專家的引領,自我的反思和同伴的互助。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個人成就基礎上的。是一種個人的主動發展,如果沒有個人的成才動力,真正的教師發展機制是建立不起來的。長期以來,人們對教育的認識使得社會並沒有將教師作爲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工作人員來對待,以前往往教師自己缺乏對崗位成才的認識,缺乏專業發展的意識。教師參加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技能的動手不足,教師成才動力不足已經成爲阻礙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經過這次的學習,教師能提高了認識,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第三,當好一名教師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師德尊嚴,只有這樣,才能盡其職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爲課堂教學既是教師工作的主陣地,更是展現教師職業道德的舞臺。教師自身的知識、生活經驗、人格素質、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工作方法乃至興趣、愛好都是課堂教學內容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就是教師的師德,正是這些“師德”構築成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正是這種魅力,使課堂教學閃爍出奇異的光彩。因此,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學生髮展的促進者。這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有時代精神的角色特徵。一方面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不能把知識傳授爲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爲了不教;另一方面,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沿着正確的道路前進,不斷地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定不同的目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成爲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這就是我在學習中得到的體會。

第四創新教學模式的實驗構建教學的新飛躍 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學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教法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課改的道路上,堅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於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在行動上不落實。特別是韓立福教授提出的有效課堂模式“先學後導,問題評價”觸動很大,受益匪淺,並決心運用於實際教學中去。“先學後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是一個貫穿教學過程的綜合性教學模式,可以說是中觀層面的教學模式,主要適合單元教學和主題教學。要想使該模式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創新傳統課型,使原由“自習課”、“新授課”、“複習課”變爲“問題發現課”、“問題生成課”、“問題解決課”、“問題拓展課”和“問題綜合解決課”等。其教學設計也要滿足和適應這五種新的課型。從“先學後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的實施進度來看,基本上分爲兩個階段:起初階段建構的是“教師支援型有效課堂教學”,在“問題發現”環節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會發現問題,完成《問題發現單》;在“問題生成”環節中,由教師提出問題,組

織學生對話,並設計具有任務驅動性的《問題生成單》,讓學生完成《問題生成單》;在“問題解決”環節中,由教師呈現問題、創設情境、規範指導、科學評價,組織學生訓練問題,讓學生完成事先設計的《問題訓練單》。經過一段時間實施以後,教師和學生基本適應該模式,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意識得到調動,逐步養成了善於發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這時便進入第二階段,即“學生支援型有效課堂教學”。達到這個階段以後,學生在真正意

義上能夠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論哪個環節學生不在完全依靠教師的監督和管理,而是自主、自覺、自願地完成《問題發現單》、《問題生成單》和《問題訓練單》,學科教師的任務是提供有效課程資源,對於學生困惑的疑難問題提供智慧性的指導和服務,及時評價學生學習表現和質量,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所以,實施“先學後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將產生兩種課堂教學形態:即“教師支援型有效課堂教學”和“學生支援型有效課堂教學”。

第五、透過學習,對物理課程標準有更深刻的認識,解決了教學中的一些困惑。

本次研修學習,透過聆聽廖伯琴、趙保鋼、謝德勝、賀曉霞幾位專家對物理課程標準的解讀,對物理教材的剖析等。幾位專家的講座可謂: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學了之後確實獲益匪淺。講座的專家都是深入教學或來自一線教師,案例分析貼近教學實際,分析切中時弊,指導得法,有實際的指導作用,解決平時教學實踐中的苦惱與困惑。課改,中考制度的改革,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力求事半功倍,永遠是教師最關注的內容,也是教師最值得尋覓探求的地方,更是教師一生追求所在。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突顯其個性發展,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教師要透過課堂教學,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創新的平臺;透過選學內容(例如課本上的拓展視野)的教學,使學生的興趣,個性等得到發展,爲社會培養合格人才作好鋪墊。這也是培訓學習給我的啓示。

近兩個月的培訓過程中,網絡給我們開啟了一個神奇的新天地,專題內容涵蓋了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每個模組的內容充實,豐富,經過學習,教育教學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知識上得到一次強勁的“充電”,特別是一些同行理論聯繫實際的做法,更讓我的眼睛爲之一亮。雖然培訓即將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感恩、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篇二:初中物理研修總結

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作爲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爲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拓寬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爲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爲了迎接中考,我過於關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的傳授,而對於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較少,透過此次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更重於知識的傳遞,因爲知識是不斷的更新,而一個學生對本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會主動的探索新知,這種良好習慣的養成將會受益一生。

物理新課程標準在我校實行已有幾年了,;本人擔任了8年級和9年級的物理教學工作,·一直處在不斷轉變教育觀念,適應初中物理新:教材的過程中,努力用新的教學理念在自己所任教班級中實踐着、探索着,現談談自己對課改的一些體會。: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認識新編教材調整了一些教學內容和微調了課程標準,優化三維目標,科學設計課程難度,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把減負落實到初中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教師要認真學習修訂後的新課標,明確了要求,使教學心中有底。正確認識科學探究的目的,《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科學探究中,教師不僅應關注讓學生透過探究發現某些規律,而且應注重在探究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興趣,增進對探究本質的理解,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科學探究應該具有三維的課程目標。學生的科學探究跟科學工作者的科學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這就是學生的科學探究把提高科學素養作爲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爲了得到探究的知識結果。處理好課堂中科學探究教學中的兩個矛盾:即課堂時間少和探究過程多的矛盾,學生“自主”和教師“指導”的矛盾。

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必須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法,設計提問,隨機性提問不能過多,教師言語表達要準確、清晰、和諧;實驗操作要規範、可觀察性。要讓學生的合作探究、生活實踐,突出了物理以實驗爲主,體現了以學生爲本,加強了生活與物理的緊密聯繫,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對教師的教學而言,教師具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爲自己只是教材規定知識的闡釋者和傳遞者,而學生也只能是教材規定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師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課堂教學過程就成了教師的“表演”過程,始終處於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是配角、聽衆或觀衆。但現在教師認爲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過程,更是一種師生相互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過程,更是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形成能力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

篇三:高中物理研修總結

因爲高中物理對學生的要求,從定性走向定量,,從形象思維走向抽象思維,大量數學工具的使用,以及對學習主動性的更高要求,物理量從標量走向矢量,從而使高中物理難學也難教,這是人們的共識。就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現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感受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轉變理念,先學後教

老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進行教學方式轉變的前提。首先要轉變的觀念是相信學生,大膽放手。學生自己能完成的,教給學生自己處理。要轉變的觀念就是“教和學,講和練”的順序的轉變。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認爲教學中,一個方面是老師教,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學生學,爲了搞好教學,老師一方面盡心備課,另一方面挖空心思,想方設法讓學生學習本學科的內容。老師的促學方式,無外乎多佔用學生時間,加大檢查力度,採用嚴格的懲罰措施。這樣,學生在不斷的重複中某些知識點是掌握了,但培養不出能力。有人做過一個統計,一個人在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只有20%-30%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用到。由此看出僅僅教會學生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老師應轉變教學觀念,變“先教後學,先講後練”爲“先學後教,先練後講”,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習能力。

二、深入挖掘、用好教材

用好教材,課本,是根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系統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也是聯繫師生的重要媒體。尤其是物理教材,物理現象、概念、規律、公式、實驗、包括一些擴展學生知識面的閱讀小材料無不包含其中。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可閱讀性更強。其中有很多精美的物理圖片、課外補充材料、小實驗、物理學史等等。這些內容既能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又常是出題的熱點。所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是很重要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教材。

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識地將教材轉變成“學材”,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有豐滿堅實的基礎。那麼,如何將教材轉化成“學材”呢?我認爲透過“教材+學法=學材”的模式便可實現這種轉化。教師應體現出以教材爲依據和依託,教會學生如何會“學”,使學生掌握開啓知識寶庫的鑰匙,以期儘早地獨立獲取知識。例如,對於“光電效應”和“原子能級躍遷”,很多學生難以理解,我就及時給學生以方法指導,用淺顯的通俗的實例解釋微觀領域中的問題,幫助學生與宏觀領域中的規律作區別和比較。光電效應發生時間極短用愛因斯坦“光子說”是很容易解釋的,一份光子能量只給一個電子,而不是給所有電子平均分配,這也符合一代偉人鄧小平的理論,“打破大鍋飯,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一份能量只給一個電子,這個電子就迅速獲得能量,“脫穎而出”了,學生聽起來非常容易接受,再開句玩笑,鄧小平能提出“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理論是否是學好了物理中的“光子說”呀!這樣學生就饒有興趣精神倍增了。另外,在解釋玻爾原子能級躍遷時,我引入螺栓和螺母的配套關係,能級躍遷時原子只能吸收或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而不能任意,條件非常苛刻,多了少了都不行,物理規律和客觀實際也有一定的吻合關係,只要多方面善於思考善於聯繫,物理就會變得很容易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學法”本身也是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法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運用”學法”進行自學。這時,教材就具有了可讀性、可思考性,也就轉化成了學生的“學材”。這恰恰就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降低梯度,放慢進度

泰山雖高,但一般人都可以翻越;懸崖峭壁雖不是很高,但一般人如沒有特殊的工具和一定的訓練是翻不過去的。也就是說只有不可逾越的臺階,沒有不可翻越的高山。所以搭好臺階,降低梯度,在教學中顯得很重要。在《電動勢》一節課教學中就針對電動勢這一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設計了多個問題,層層深入,最終得出電動勢的定義,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降低梯度關鍵在於教師應當切實瞭解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同化。只有這樣,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達到使學生把舊知識同化新知識的目的。爲此,要求備課時細緻捉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問題跟初中教材曾研究的問題在言語、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類比,找出存在的差別和內在的聯繫,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差異,確定課堂教學中如何啓發與指導,使學生順利的利用新知識來同化舊知識。如講彈力,在初中階段只提彈簧伸長與外力的關係,也講了壓力的大小,但都沒有涉及產生彈力的原因。而高中教材講彈力,不僅要分析產生的原因,而且要討論彈力的大小以及他的方向。這就比初中學習的知識抽象,難度也大。那麼如何促使知識的同化呢?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在課堂上再現彈簧伸長與壓縮的形式,分析彈力產生的彈力原因和方向然後演示其它物體產生形變而產生彈力的現象。目的是利用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最後作微小的形變的試驗最終得出物體之間產生彈力的條件。這樣的教學方法及過程跟初中教學銜接起來,又滿足了高中教學的要求。

再如講示波管原理,可設計多個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減低難度,促進理解。

四、做好實驗、重視體驗

高中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透過實驗可以使物理教學理論聯繫實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髮掘問題,激發其求知慾望,從而調動他們學好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熱愛科學。可以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樣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匯出規律,掌握理論,正確而深刻地領會物理知識。

透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方法以及基本的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透過實驗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應當具備的嚴格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科學作風,逐步學會物理研究中基本的科學方法。

實驗中一定要組織好,要讓學生體會、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機械的按程序進行。採用先讓幾個同學先做,然後分散到各組,從而加強教師對學生實驗過程的指導。

另外要合理的創造條件進行小實驗,例如講力的分解時學生多難以理解的是,如何確立力的作用效果,從而確立分力的方向的。如三角架問題中我採用讓一個學生一手叉腰,另一學生在他的肘關節處輕拉的方法,讓其感受和體驗力的效果。再如學習自由落體後,讓學生利用直尺,測自己的反應速度,既增強了趣味性,又讓剛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

五、養成習慣,培養能力

學生中常存在“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所以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也是我們教師不可忽視的問題。我覺得這裏應注意以下幾點

不可過分關注解題的特殊方法,應重視解題的一般性問題。一般性的分析方法更便於起廣泛的指導作用。

重視解題的解前和解後的分析。特別是解後分析,要關注解的合理性,要看模型的運用是否合理,結果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等。

講解習題過程中從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不要處理太快,以免學生顧此失彼,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物理思想。

另外,我認爲,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從教學實際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關鍵是要博採衆長,綜合運用,合理組織,並在教學全過程中貫徹啓發式,讓物理教學過程始終處於一定的問題情境之中,使之成爲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利於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

篇四:物理研修總結

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各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教學相長”。

十幾天的培訓學習時間雖短,但學習很充實。經過學習自身水平得到提升,獲得了許多解決教學困惑的方法,讓我明白了人生的快樂。把學到的理念和方法落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爲學生提供各種發展的機會,爲學生服務,建立一個民主,寬容的課堂氛圍。

另外,教師應該把握社會發展對人的發展的基本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確立培養目標,打造新時代的人才。培訓視頻中的一些專家,從自己切身的實踐經驗出發,暢談了他們在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在這些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比如上好一堂課,要從有利於學生長期全面的發展考慮。可以說是專家們的講座爲我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借這次學習的東方,堅持自覺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還要把這次學習的收穫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查閱資料、資訊加工的基礎上對學生

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透過有效的學習體會到高效學習與快樂學習的樂趣,喜歡上學習。

培訓學習讓我增強了投身初中物理教學的興趣和信心。透過學習交流,我對物理教學有了嶄新的認識,學海無涯,教學相長,我要把自己所學的新的理念、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之中,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用科學的方法引導自己的學生。相信自己透過自身的努力,會在物理教學中不斷進步。成爲一名更合格的物理教師!

篇五:(物理)研修總結

訓後研修提醒:“培訓有終點,學習無止境”,本期項目雖已接近尾聲,但我們的服務還將延續。項目結束後我們會在平臺中進行訓後研修活動,課程可重複學習,論壇依舊開放,專家會繼續在線解答您的問題,平臺會長期爲您開放,期待您繼續熱情參與!希望這裏一直是您成長的網絡社區!希望這個研修的家園給您帶去更多的教學智慧和自我突破的勇氣!

標籤:範文 研修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