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地理教學研修總結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萬物在更新,而我們在成長,經過這段時間辛勤付出,我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呢?拿起筆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寫什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學研修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地理教學研修總結

地理教學研修總結1

當前,課改普遍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1、抽象的地理事物,地理空間科學和多樣的氣候分佈,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有些困難。

2、地理學反映的內容之廣與學生狹窄的知識面存在矛盾。

3、教學條件、教學設備極爲落後,與現在的教學存在脫節,而地理學中一些空間問題可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將更好。

4、學生喜歡大自然,但不喜歡上地理課。

5、班額過大,在課堂上開展“活動”,困難很大。現就新教材,新課改談幾點個人體會:

一、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1、轉變教育觀念是成功實施新教材的關鍵

傳統的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重知識與結果,輕能力與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束縛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個性及能力的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爲薄弱,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刻不容緩地進行課程改革。我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明確它們的基本理念: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於現代資訊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因此,實施新教材讓課改順利進行必順及時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

2、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適應課程改革的需求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課改後的課堂開放了,主動權在學生的手裏,能否隨課堂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行爲,取決於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都應按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教師必順不斷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選進的教學方法,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儲備,掌握並靈活運用現代化資訊技術。

二、加強教師間的合作性學習。

新形勢下的課改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都是面臨着一場嚴峻的挑戰,也是一次更好施展才能的機遇,只有教師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取長補短,才能共同提高,更快地適應課改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合作性學習,讓他們在合作中學會生存。如透過感德片區每月的一次教研活動,大家在一起備課,共同探討,發表各自意見,總結經驗,使每位地理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加強課後反思,有助於教學經驗理論化

1、反思課堂教學過程並對教案再設計

先依據自己的教案設計一節課,然後坐下來好好地反思,把剛講過的課過濾一下,如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組織活動方面是否有突破,學生主動、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是否得到體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目標是否到位,及時記錄下來,進行重新再設計,以便更好地進行其他班級的教學。

2、反思成功的教學經驗

現在的地理教學,應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設計,應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方式的主動性、體驗性和探究性。教師如果能獲得一些成功的反思,就能從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感悟,從偶然的收穫走向成功。如透過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角色定位的一種嘗試,力圖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地學習。

3、反思學生的閃光點俗語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同樣,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休,他們總會有閃光點的出現,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揚學生這些獨特的風解,激勵學生這種求異思維,同時在課後反思學生的這些有獨特見解的內光點,就能夠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經驗起到互補的作用。

4、反思教學中的遺憾

課堂教學總是伴隨着遺憾的教學,課前教師精心周密的設計,而實際的教學中,由於學生認知、性格個性的差異,總會留下許多的遺憾。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有創新,就會有遺憾,但能抓住遺憾,並反思遺憾,也許一個新的教學靈感就誕生。

四、把握課程標準,從生活中學習地理

新教材特別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係,讓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師應該好好把握課程標準,從地理與生活的關係入手,透過電視播放有關地理知識方面的節目的內容和結合各地情況,開發鄉土地理資源,包括家鄉的地形、土地、河流、土壤、氣候、民情風俗、經濟等,爲地理課堂輸入新鮮的生活內容,從生活中學習地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擺脫喜歡大自然,不喜歡上地理課的現象。

總之,以上是我在一年課改中的心得體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註重個人實踐經驗的積累,教學教法的研究,更好地拓寬自己的視野,知識面,讓課改越走越寬越好。

地理教學研修總結2

本學期我們在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精神,以先進、科學的教育觀念爲指導,以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與高效課堂爲目標,以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爲、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爲宗旨,以教學常規驗收爲契機,完善和深化地理學科教學常規,繼續強化教育質量觀,提高我校的地理教學質量;深化校本主題研修,發揮好教研的先導作用,加強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

一、以切實提高各年級地理學科教學質量爲中心

1、嚴格落實各年級的備課組活動

我校地理學科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各自有不同的特點,部分年輕教師第一年分別帶領不同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爲了提高地理課堂教學備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發揮不同老師的教學特長,組內開展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嚴格落實每週的地理集體備課活動,對各次集體備課的內容進行整理,實現組內教學資源共享,爲切實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精心準備好每一節課堂教學

結合新課程改革與各年級的地理課堂教學特點,切實要求從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出發,就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地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地理,能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了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必須給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年輕教師都主動向老教師請教、取經,進步都很快。在一年來不斷的創新與探索中,我校的地理課堂教學呈現了不同風格、不同特點的有效教學模式。

二、深化校本主題研修,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

1、以教研活動爲載體,深化校本主題研修。

以新課標理論爲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技能運用能力爲目標,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力求透過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教學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教學觀摩活動、教學專題研究等,更新我組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使教學水平能得到不斷的提高,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初一年級主要針對新課程教學的課堂知識結構體系建設與教材重組爲中心;初二年級主要如何進行中考地理專題複習與強化專題複習的有效性爲中心。各年級段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分別開展對應的校本研修活動,切實提高了我校地理教學的整體水平。

2、舉行校名優教師教學示範課

爲更好的發揮我校骨幹教師、名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優秀骨幹的輻射作用,進行骨幹教師彙報活動與指導活動,開展教學示範課等活動,增進了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有利於新教師的快速成長。

3、關注教學夥伴,提升教學改革

在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動中,重視爲青年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爲他們提供展示才能的時空,鼓勵他們脫穎而出。新老教師互相學習,共同發展,中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和35歲以下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開設一理組教師的年齡結構與教學經驗分佈特點。繼續推行教學夥伴結隊制度,全面提高我校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

要求青年教師必須每學期聽課在20節以上,同時不定期的對青年教師進行業務考試、說課、評課等教學環節。教師之間開展教學夥伴活動,資源共享,共同進步;明確任務,共同監督,並定期對教師履行職責情況進行指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進。巨大的推進我校地理教學工作。

我校地理組的校本研修工作一直以來視爲提高我校地理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全組教師的共同積極參與下,我校的地理課堂教學特色有明顯的好轉,學生的接受與認可度大幅度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地理教學研修總結3

本學期,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自己的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爲了促使自己今後的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現將個人校本研修成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業餘時間多學習資訊技術,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研修目標: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知識。訪談名師的成長曆程,從中學習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和教學經驗。學習國際視野下的基礎教育改革、教育發展研究理論,學習現、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學習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學論文經驗總結及調研報告撰寫方法指導等方面書籍。結合教育發展的需要實際,切實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研修的質量。努力實現:

(1)總結交流本學科教學成果及經驗。

(2)研討本學科在課改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及有關策略。

(3)研討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策略。

三、具體措施:

1、自覺做好網絡培訓學習工作

(1)把培訓學習日常化,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業務學習相結合;與本組教師一起探究學習;學習新課程理念,分析教學現狀,研討教學方法,觀摩課堂教學,反思教學行爲,使自己的研修學習工作日常化。

(2)對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瞭解。

(3)在網上觀摩名師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內容新(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教學方式和新型的師生關係);方法活(採用名師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效果實(備課時要想到、教學中要做到、課後要反思到)。

2、反思交流—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

(1)善於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2)完善繼續探索課堂教學改革,開展並完善所教年級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研討活動,使自己在實踐反思中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行爲,以學生髮展爲本,將先進的理念轉化爲教學實踐,聚焦於課堂。

(3)教研行爲自主化。要求自己主動參與各類教研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驗中的成功與失敗。及時反思課堂教學行爲,撰寫教學後記、教學案例,並在教研活動時進行交流。

(4)在課改中,多和同組的老師一起備課,一起商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在課堂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培養學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5)勤於動筆,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標籤:教學 研修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