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教案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教案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教案

一、學練目標提示

[情感目標]

1、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

2、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認知目標]

1、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2、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3、學習比喻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標]

1、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文章的理路。

2、善於切分課文這樣的沒有明顯標誌的長文章。

3、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二、學練方法選擇

1、文體切入法。

作爲一部對話體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於其他文章的讀法。可以抓住對話體的特點切入課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點切入課文。

(1)對話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種功能:既要說明一個事實,一種情況,又要表明說話的目的,有時還要暗示與對話者的關係。所以,對話不僅要表現出說話人自己具體細緻的思想活動和性格特徵,而且還要能夠引發出即將發生談話內容。

對話語體,多采用形象描繪的修辭手法,給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於說明問題,在詞語的使用上,一般都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有時伴有具體寫實的形象動詞,同時,簡潔、淺顯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話中有話,所謂弦外有音,給對方以思考的空間,或者利用多義詞,寄以豐富的潛在內涵。對話還要求明白自然,易於上口,所以,較多地運用一些語氣詞,並且愛用形象生動的羣衆口語,另外,句式簡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時不夠完整。但對話體文章終究是經過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獨運的地方。

課文中孟子與齊宣王一來一往,對答不斷,基本上具備了這些特點。

(2)作爲散文,可以抓住課文樸素而優美的特點,從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語、比喻,去欣賞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駢語儷句,比如促而嚴的短句和舒而緩的長句相配,勻稱凝重的整句與優美灑脫的散句相配,對這些詞句的理解,能幫助我們認識散文特有的`韻律和風格。這也不失爲一種課文學習方法

(3)此文還是一篇精彩的辯論。辯論最講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辯論可能會脣槍舌劍,或者攻擊對方的論點,或者攻擊對方的論據,或者攻擊對方的論證,把對方駁一個體無完膚,這當然是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對待象齊宣王這樣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講究一點論辯方法,可能根本就達不到目的,因爲對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聞。李斯的《諫逐客書》,好則好矣,可謂義正詞嚴,然而,比起《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來,似乎少了幾分機智,而比起《觸龍說趙太后》來,似乎更少了許多迂迴和曲折。孟子面臨的對象不同一般,要談論的話題也不同一般,嚴肅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佈局,恐怕不可能會讓齊宣王心悅誠服地說出“吾昏,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這番話來的。那麼孟子是怎樣說服齊宣王的呢?帶着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我們將會領略到其中的迂迴曲折的論辯技巧的。

2、文采欣賞法。

學習文言文,當然可以採用一些傳統的誦讀法,但這篇課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許多精彩的語段需要讀者在閱讀時切勿走馬觀花,而應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動的比喻論說難以講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氣勢磅礴的排比,雄辯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段落以深入淺出的類比分析醒人愚頑,有的段落則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展望未來。可以說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層出不窮,談話者閃爍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勝。細細品味,一定會感受到課文的特有的文采。

3、勝負預測法。

預測式讀書方法有多種,可以預測文章的內容,包括事件的過程和結果,人物的命運和歸宿,物質的現在和將來;也可以預測文章的寫作方法,比如,議論文,可以預測論證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也可以預測論據的取捨和安排,還可以預測作者思路的曲折變化。預測法的第二步是對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錯誤的地方。第三步還可以閉上原文,重新回憶一遍,從而加深理解。

課文是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讓樑齊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齊宣王卻沒有信心,談話當然不會很順利,那麼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閱讀時可以一步步作預測,看了孟子的話,預測齊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齊宣王的話,預測孟子的反映。浙江電視臺有一個很有收視率的文藝節目“人生AB劇”,採用觀賞一節,討論一節的方式進行,生動有趣,懸念叢生,每一個場上的和場外的觀衆都能投入到對劇本的分析和探討之中去,這是一個很好的啓示。

這篇課文很長,如果不讀出一些趣味來,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實上,這篇課文卻是很精彩的,難道不值得我們花點心血去研讀嗎?

三、重點難點化解

1、課文內容和嚴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記錄的是孟子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用迂迴曲折的方式,勸說齊宣王發揚仁術,放棄霸道,闡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首先必須弄清課文嚴密的理路。

課文篇幅較長,表面上散漫無紀,實際上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爲,而非不能。不爲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後,才展開孟子的仁政藍圖,令齊宣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於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說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氣呵成,順理成章,理直氣壯,氣勢磅礴,十分嚴密。

2、迂迴曲折的論辯藝術,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點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爲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說“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齊桓晉文之事》備課筆記教案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再說,孟子的這一番言說,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悅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說:“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說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採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爲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爲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說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麼,他的“大欲”是什麼呢?這是孟子必須認識到並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裏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於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於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出迂迴曲折的特點,千迴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3、典範的語言,是學習上的一大重點,關鍵在於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