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北師大版《草葉上的歌》的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草葉上的歌》的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草葉上的歌》的教學反思

十二單元有三篇主體課文,第二篇是《草葉上的歌》,這是一首散文詩。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一塊草坪進行描寫

在學習完這篇課文時,我情境匯入:在春雨的滋潤下,沉睡了一冬的大地伸了伸懶腰甦醒過來了。花兒漲紅了臉,柳樹笑彎了腰,連草葉也唱起了動聽的歌兒。同學們,想不想去聽聽?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作家高洪波寫的一首優美的小詩——草葉上的歌。接着,我讓學生讀題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想說什麼?

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有問題。這首散文詩作者是圍繞這是一塊怎樣的草坪來寫的,爲什麼題目不取《草坪上的歌》,而是《草葉上的歌》?”

生2:他是寫草坪,可是草坪上有草葉,也一樣。

生3:草坪上還有其他動、植物。因爲作者重點是在對草葉進行描寫。

生4:老師!我也有個問題。這單元的主題是走進森林,爲什麼這課寫的是草坪?

生5:森林裏有草坪。走進森林就看到草坪。

生6:課文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大森林裏有塊草坪。這就是寫走進森林裏看到的景象。”課程改革倡導新的教學觀並致力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構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這是爲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創設良好環境的重要一環。教學時我們應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培養他們質疑解難的勇氣和興趣。

孩子們有強烈的個性化思維,他們的想法總是異彩紛呈,令你措手不及。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我們力求爲孩子們營造開放、寬鬆的心理環境,引導他們以獨特的視角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當教師意識到學生的思維不願走進我們“預設的圈套”時,要如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如何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和調控能力,使學生走上更開闊的思維空間呢?因此,在肯定孩子們思維的同時,我也在思索着如何引導學生更深地領悟文章的意涵。也可以說,是孩子們啓發了我,我體味到了“教育的藝術”,體味到了“教師的機智”。我突然知道:原來,愛,可以這樣偉大,原來,教師可以這麼偉大!……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真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應該閃爍着一種智慧的光芒。

在“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的呼聲下,有的老師以爲課堂陣地不讓學生“佔主場、唱主角”就會違背新課程理念。於是課堂上常常出現“有效引導缺失”,學生信馬由繮的局面,其實,爲了學生的發展能“更上一層樓”,教師的有效引導是十分必要的。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和老師有效地把握課堂是一個“雙重並舉”的過程。課堂像一個蘊藏着無數奇珍異寶的寶藏,新型的教師應善於帶領學生去探險覓寶。那開啟寶藏的鑰匙,應懸在不近不遠的地方,讓學生時時踮起腳,仰起頭,伸長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征服它,摘取它。惟有師生不斷的互相挑戰,纔有充滿活力的新型課堂。在新型課堂中,沒有“惟老師中心論”,也沒有“惟學生中心論”,而是教與學過程中的相輔相成、相生相長的“學習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