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七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七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七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新學期伊始,爲使初一新生更好地適應初中美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爲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現制定出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發展健康個性,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全面地發展。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初一新生剛剛步入新的學習環境,他們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由於在小學階段各校對美術課的教學要求不一,所以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掌握差距也很大,個別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很高,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較好。但是總體來說,初一新生因年齡小,對美術的認識還遠遠不夠,還需透過系統的學習來獲得一個全面的知識結構從而得以繼續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擬定十七課時的課程,分爲五個單元教學本冊劃分爲五個單元,本學期擬定17課時的課程,內容如下:

1、第一單元《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約2課時,主要透過對錶現勞動題材的優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對勞動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2、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約5課時,透過對校園環境、人物以及校園內各種活動的繪畫表現,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並瞭解對相關環境、人物活動的最基本的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

3、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約4課時,透過教室壁報的編排設計練習,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熱愛,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團結、密切合作的人際關係,體驗和分享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

4、第四單元《我爲校園添色彩》:約5課時,透過對學生裝、校園環境藝術品的設計與模擬製作活動和校園規劃模型的設計製作活動,創設人與環境的自然和諧情景,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的情感,以及發現美創造美的願望,同時在活動中提高綜合運用多領域知識、技能的能力。

5、第五單元《實用與美觀的結合》:約1課時,透過對幾組常見的生活用品的欣賞和評述活動,啓發學生積極關注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

四、教學方法設計

1、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並結合具體實際運用。利用多媒體教學,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生活實際經驗、社會相聯繫,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學習先進的美術教學理論和方法,加強課堂教學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同時發揮自己的創造精神,結合實際情況開發教材內容,運用新理念,嘗試新教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欣賞課部分,主要採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注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一定的欣賞方法,引導學生自覺的去感知美術作品的藝術風格和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技能技法課部分,本學期將着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將採用啓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觀察。

【範文二:初一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新的學期開始了,初一的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現狀分析:

作爲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新生,雖然他們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和學校生活,當時他們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由於是初一學生,因此他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很高,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較好,但是學生年齡小、知識少,因此學生的視野狹窄,對美術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學生的審美意識較淺,沒有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擬定十六課時的課程。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以素質教育爲基本點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繼承美術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近步與發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時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結構上,以美術形式語言集中劃分單元,淡化不同課業之間的區別,在傳授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習得兩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包括風景速寫、繪畫的色彩知識和應用等繪畫技能和標誌、海報、請柬、視覺傳達等設計知識。

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和能力,例如學生的繪畫技能、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達到自主欣賞和自主創作。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和了解西方繪畫藝術,開闊學生視野,瞭解人體基本比例;進一步學習色彩知識和構圖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和基礎造型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透過學習色彩、構圖、製作等知識,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並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主要工作及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新課程,走進新課程。

2、我認真地分析初中美術教材的編寫特色及體系,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

3、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

4、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5、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