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三年級語文《礦礦的研究》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礦礦的研究》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礦礦的研究》教學設計

文字細讀: 這是旅美華裔學者黃全愈寫的一篇介紹自己的兒子在國外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完成藍鯨研究論文的文章。本文故事情節簡單,語言樸實無華,但內容卻能給我們和孩子帶來巨大的衝擊。

事情的經過可以分成如下三部分:

從開頭到“……你們可以到邁阿密大學圖書館去看看。”是第一部分,講兒子要寫藍鯨的研究論文,得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我”對兒子的能力表示懷疑。

從“兩個小時以後……”到“這回礦礦告訴了我不少我以前並不知道的東西。”講兒子在媽媽的陪同下借閱了許多關於藍鯨的書籍,在兒子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也學到許多知識。

從“礦礦終於完成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份研究報告……”到結束。講礦礦完成了他的藍鯨研究報告,這是“我”看到的最簡短最感興趣的論文。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介、訂、糾、邁、壽、攻、噸、礦、妻、巖、臨”等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礦礦是怎樣查閱資料完成他關於“藍鯨”的研究的,瞭解礦礦寫的論文的大致內容。

3、從閱讀“礦礦的研究”中,使自己生髮感慨、感悟,甚至研究與創造的衝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透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從閱讀“礦礦的研究”中,使自己生髮感慨、感悟,甚至研究與創造的衝動。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教師和學生提前準備黃全愈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首先向孩子介紹黃全愈,而後過渡到他在國外上小學的孩子。

黃全愈,美籍華裔教育的學者。2000年出版《素質教育在美國》,成爲當年國內非文藝類的第一暢銷書。2003年,黃全愈又推出了“新書”《生存教育在美國》和《“高考”在美國》。其他的請學生介紹。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這些詞語在小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全班交流。

比如:“糾纏”;另外“邁阿密大學”可以看圖片或由教師介紹;

(除了要求認的字、詞語外,學生還有可能提出“抱怨”等,教師給予及時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透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1 我明白了礦礦要寫藍鯨的研究論文,得去圖書館查閱資料,爸爸對兒子的能力表示懷疑。

2 礦礦在媽媽的陪同下借閱了許多關於藍鯨的書籍,在礦礦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爸爸也學到許多知識。

3 講礦礦完成了他的藍鯨研究報告,這是爸爸看到的最簡短最感興趣的論文。

以上交流的重點是體會礦礦的認真和執着,並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教師可以補充礦礦在美國學習的一些常識。(見參考書)

3、討論:讀了課文,你有過礦礦這樣類似的研究成果嗎?

4、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5、整體回顧全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本課要求認識11個生字,要求掌握“介、訂、糾、邁、壽、攻、噸、礦、妻、巖、臨”等11個生字。教學中注意比較“介——分”是“人”字頭,不是“八”字頭。

2、用形聲字比較字形的方法記憶“訂、攻、噸、礦”等生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把孩子領到圖書室,或者把孩子引導到豐富的生活,去問父母、大人或者街坊鄰居,或者某些專業人士,讓孩子從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也像礦礦一樣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