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魚的教案參考

魚的教案參考

魚的教案參考

教材分析

魚類是脊椎動物中較低等的終生生活在水中的一個類羣。它的形態特徵、生理特點都與水中生活相適應:體形一般呈紡錘形,體色背深腹淺,體表大多有鱗片,側線能測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外(水中)受精。魚爲人類提供多種用途,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資源。學好本節內容不僅爲學習各類脊椎動物打好基礎,也讓學生體會到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1.設疑、討論、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帶着有趣而有爭議的問題積極思維,踊躍發言。教師適當點撥,學生歸納總結。

2.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結合鯽魚實驗,自主探索,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動物的分類。

2.瞭解多種多樣的魚,知道“四大家魚”。

3.掌握魚的形態結構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4.理解魚的呼吸過程。

5.理解與魚的運動有關的結構特點。

6.瞭解魚與人類的關係。

(二)能力目標

1.透過對魚的形態特徵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2.透過魚呼吸和游泳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鯽魚形態結構等知識的學習,進一步確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體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透過觀察鯽魚的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3.增強學生保護環境、保護生物資源的思想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魚的呼吸與運動。

2.教學難點 :魚的呼吸與運動。

三、教具準備

掛圖、鯽魚、魚解剖標本、水槽、剪刀、筷子、細線。

四、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喜歡吃魚嗎?魚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人爲什麼不能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呢?讓我們帶着疑問來學習我們今天的新課。

三、合作探究

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決那些問題?魚等水生動物有時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的?

(一)游泳

1、魚在游泳時,靠什麼部分產生前進的動力?靠哪種鰭來保持平衡?靠哪中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2、各種鰭的'作用能夠僅靠觀察得出結論嗎?

(二)呼吸:取一條活魚,放在一個裝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據“觀察與思考”(課本P7)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魚的口和鰓蓋是怎樣交替動作的?

2、用紗布包住魚身抓住魚,然後將墨水滴在魚的口前方,觀察墨水會不會順着鰓蓋後緣流出來,這說明了什麼?

3、觀察鰓的顏色和結構特點,分析鰓爲什麼是鮮紅色的?鰓絲爲什麼既多又細?

4、進入鰓和流出鰓的水中,溶解的氣體成分會有什麼變化?

5、魚鰓的哪些特點對水中呼吸是至關重要的?魚離開水後,很快就會死亡,原因是什麼

(二)總結魚類主要特徵

(一)魚兒離不開水,那它的形態特徵與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樣適應的呢?引出以下內容。

(二)魚的形態特徵

1.身體分部:請學生觀察水槽中的鯽魚,找出身體各部分的界限。然後告訴學生正確的身體分部。

2.魚的體形:魚的體形象什麼?學生仔細觀察,並提問這樣的體形對水生生活有何意義呢?引導學生聯繫船隻、艦艇的造型特點進行思考並得出魚的體形呈梭形,有利於減小遊泳時的阻力。

3.魚的體色:請兩位同學配合觀察魚的背面和腹面,發現了什麼?背深腹淺。這樣的體色與水生生活有何關係?透過分析得出背深腹淺的體色有利於保護自己,不易被敵害發現。體現了生物適應環境的特性。

4.魚的體表:引導學生用手觸摸魚的體表,較粘滑。因爲魚體表覆蓋鱗片,上有粘液。鱗片和粘液對魚的身體有保護作用,粘液可減小遊泳時的阻力。

5.魚的側線:魚如何感覺外界的各種變化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魚的兩側,發現了什麼?原來有兩條線(學生會顯得非常驚奇,因爲平時不會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鏡仔細看,還會發現它們由鱗片上的小孔組成。這兩條線是魚的側線,它們與神經相連, 有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魚的鰓:請兩位同學配合,剪開鰓蓋,對發現的結構進行描述。教師重點分析鰓呈鮮紅色的原因和鰓的作用。透過實驗觀察使學生掌握魚的呼吸器官是鰓。

7.魚的鰭:問:魚靠什麼運動?請同學找一找魚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結構,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擺動。如果沒有這些結構,魚會怎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面對各種回答(即假設),請學生自己動手驗證(保留尾鰭)。教師巡迴指導,由於人人動手,獲得的知識非常直觀和深刻。使學生分清偶鰭和奇鰭,掌握鰭的穩定和遊動作用。

(一)魚的呼吸

教師問:如果把水槽中的魚取出,時間長它會怎樣?

學生答:魚會慢慢地死去,因爲魚無法呼吸了。

請學生設法驗證魚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組仔細觀察:口和鰓蓋的運動特點。透過觀察和討論得出:魚在水中生活,

其口和鰓蓋做交替運動。

教師問:這種運動的結果是什麼?

學生答:水從口入,從鰓孔流出。

請學生驗證這一設想。爲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把魚的軀幹部和尾部用筷子、線綁住,指導學生向魚的口前滴一滴紅墨水,觀察有什麼現象?經仔細觀察,墨水隨水流入口腔,當口閉合時,又從鰓孔流出 。

教師及時問:水從口流入,從鰓孔流出有什麼意義?

學生答:在水中完成氣體交換,即吸入水中的氧氣,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 教師繼續問:鯽魚透過什麼器官完成水中的氣體交換?它有哪些特點與氣體交換功能相適應?

經觀察,共同得出鰓的特點及作用。教師簡單介紹水流過鰓絲時氣體交換的過程。這時,教師可滲透情感教育:水是魚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水環境?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魚的運動

由於剛纔剪去了鰭,魚的遊動顯得困難,如果用筷子和線綁住魚的軀幹部和尾部,會怎樣呢?實驗結果很快出來:魚不能前進。說明魚遊動時,身體兩側肌肉輪換着收縮和舒張使得軀幹部和尾部左右擺動,從而產生前進的動力。着重討論尾鰭的三大作用:穩定身體,推動身體前進,控制遊動的方向。接着教師拿出魚的骨胳標本,介紹魚骨胳的結構和作用。重點描述脊柱的組成和作用。

魚靠鰭的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魚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麼呢?原來魚的體腔背側有一個白色的結構叫魚鰾,裏面的空氣可增減,從而幫助魚在不同的水層間遊動。

由於肌肉、骨胳、鰭和鰾的協調作用,魚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運動了。

(三)魚與人類的關係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請學生閱讀教材後回答。

1.魚的種類。

2.人類對魚類資源的利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3.我國常見的海洋捕撈魚類以及保護海洋魚類資源所採取的措施。

4.淡水養魚中的“四大家魚”及淡水養魚業的前景。

5.針對魚類資源的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滲透保護環境和動物資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小結

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五、板書設計

(一)魚的形態特徵

體形:流線型,減小水的阻力

體色:背深腹淺,有保護作用

體表:鱗片和粘液,有保護、減小阻力作用 側線:測定方向、感知水流

鰓; 呼吸器官

鰭: 運動器官

(二)魚的呼吸

水 口 鰓(氣體交換) 鰓孔 水

(三)魚的運動

尾鰭:穩定身體、推動前進、控制方向

骨胳:保護和支援身體

鰾: 幫助魚在不同的水層間遊動

(四)魚與人類的關係

1.魚的種類(2.4萬種)及作用(食物、滋補品等)。

2.海洋漁業資源的現狀及保護措施。

4.四大家魚:鱅魚、鰱魚、草魚、青魚。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