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2018年五區小學法制教育工作計劃

2018年五區小學法制教育工作計劃

2018年五區小學法制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法制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法制教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常熟市市委市政府《**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行動計劃》,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學生的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實現法制教育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小公民的道德修養,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二、工作目標:

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和法治實踐,使少年兒童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培養良好的法律素質,學會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從而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加強學生的文明行爲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加強法制安全教育,確保學期內無重大責任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對教師的法制教育。

按照“五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爲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教育,充分利用政治學習,組織廣大教職員工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學校《章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及檔案。透過學習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覺性。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學校、管理教育、管理教學。

(二)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

1、行爲規範教育。以新修訂的《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行爲規範》爲切入口,以“學規範、爭當文明生”爲養成教育主題,透過《守則》和《規範》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要求各個學生能記、會背、能對照、會執行。重視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坐、立、行、走、用餐、與同學老師的相處等,都符合一定的標準。透過糾偏和教育使學生養成文明的行爲習慣,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2、法律常識教育。對學生進行《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的有關法律常識的教育,定期邀請法制副校長來校作法制、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講座,透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3、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辨別是非能力是一個判斷對錯、合法違法等情況的基本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不接受外來的不良影響,進行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會對一個人的行爲產生影響,必須要透過多方的比較、判斷、分析等訓練,提高學生該方面的能力。

4、利用櫥窗板報、升旗儀式等宣傳陣地或集會,向學生傳授基本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知識,使學生提高防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爲及違法犯罪行爲的引誘和侵害。在每週四的小廣播中開闢“法制教育”欄目,對學生進行愛國意識、守法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的法律啓蒙,培養自護意識,養成守法習慣,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

5、充分發揮羣少先隊的組織作用,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透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班隊活動、節日慶典活動,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圍。充分發揮隊組織的幫助教育職能,以增強學生抵禦各種不良現象的侵蝕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6、加強品德偏差生管理。對品德偏差生的幫教要反覆抓,抓反覆。要建立學校領導、優秀教師與後進生結對幫教制度,定期召開個別教育會議制度,與家長聯繫互訪制度,切實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三)加強對家長的法制教育。

充分發揮家長學校作用,透過家長會,印發家教資訊等途徑在家長中廣泛宣傳向廣大家長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等法律法規,提高他們的法律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使父母做好孩子的表率,監護孩子遵紀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