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寫作指導

寫作方法之論證的順序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寫作方法之論證的順序。

論證順序

論證順序:指的是議論文的論證過程,議論文的論點和論據是透過論證組織起來的。

論證是聯繫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係紐帶,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論證順序分類:

議論文的論證過程按其中心論點出現的部位可以分爲兩類:

①演繹論證:

即中心論點出現在開頭,先擺論點,後襬論據,也是議論文常用的思維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演繹論證先把論點放在開頭,開門見山,先聲奪人,使所論述的觀點主張更突出,旗幟更鮮明,使論據的選擇有理可依,緊緊圍繞中心。

②歸納論證:

先擺事實,再得出結論。這種論證過程、以真實可靠的道理和事實開路,水到渠成,得出論點,使人不可辯駁。

論證的一般順序:

①時間上從古至今;

②範圍上由中及外;

③論證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實、具體、權威,有說服力的論據更有論證力度)

論證順序注意:

在新課標對於語文學習的要求中,特別強調了閱讀的整體感知,而分析論證過程是整體感知議論文的重要一環,因此它也成了中考現代文閱讀考查中倍受青睞的考點。

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容易出現:

沒有思路、概念不清、關係不明、缺乏條理等錯誤,針對這些不足,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分析相關段落的論證過程是需要我們摸索出相應的規律的。

論證過程步驟:

首先:要學會整體把握議論語段。其中包含四點:

一是明確語段中觀點性的語句(一般來說此類語句常在段首或段尾);

二是明確論據的類型;

三是明確語段中的論證方法;

四是明確語段的結構。

其次:要對句子進行細緻分析。其中包含四點:

一是標出句子的序號;

二是分析論據的作用(作爲--論據,論述了--);

三是分析論述性語句與觀點性語句的對應;

四是明確句子關係,劃分句子層次。

最後:按照一定的語言格式,歸納出段落的論證過程。

論證過程及要求:

這裏所說的論證過程是指在擺出論據後,結合論據與論點進行闡述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舉論據後還要進行論證,才能更好地使材料爲中心論點服務。 如何把論據與論點結合起來進行闡述呢?下面介紹了八種方法:

1.意義分析法

意義分析法,就是對作爲論據引用的概念、學說或主張的意義加以解釋、說明或闡發。

特別是所引用的論據來源於較難理解的文言文或經典著作中艱深難懂的語句時,運用闡釋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意義分析時可由小見大,可從效果、價值、影響等進行高度評價或揭示危害。

如:還有德國總理勃蘭特,19世紀80年代訪問波蘭時,虔誠地跪在被納粹分子殺害的人的墓碑前。這一跪,不僅顯示了德國人民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懺悔,也跪出了勃蘭特高尚的人格魅力。這一段句子就是意義分析,高度評價這種行爲。由此可見只有經過意義分析,論據的含義纔會更加明晰,讀者也才能較容易地從這一寓言中認識到環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這一道理,論據的論證力量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

2.求質分析法

求質分析法,就是透過論據所提供的現象揭示出事物本質的一種分析方法。運用此法的關鍵是準確地抓住蘊涵在論據中的本質的東西。

例如:論證“弄虛作假行不通”這一觀點時,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後進行分析:“濫竽充數”四個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點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本來無可厚非,但他不該不會裝會,弄虛作假,冒充內行,而且一味裝下去,靠矇騙過日子,以致落得個逃之夭夭,貽笑大方的結局。這裏,作者抓住了南郭先生弄虛作假、不懂裝懂的實質,並用一個“充”字點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點明瞭所引事例的本質。求質分析法往往能一語中的,在論證上也就有一字千金之效。

3.評價分析法

評價分析法,就是引述事例後,對所引述的事例作適當的評價,從而使自己的觀點得到印證。

例如:在論“節儉”時,引用了“曾國藩以儉誡子,其子曾紀澤終成出色的外交家;方誌敏居官不貪,一生清貧,千古留名”的事實後,接着進行分析:是的,“儉者心常富”,節儉能培養人同困難作鬥爭的勇氣和意志,而這正是一個人立業最重要的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人說飢餓是人生的作料,吃苦是一種資本也不無道理,而自覺戒奢尚儉則更是促人修身養性,磨練意志的有效途徑。這裏,作者緊扣論點,對論據進行了評價性分析,這種評價分析使作者的觀點得到強化。

4.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並據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

我們可以依據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係,由事物發展變化的結果,推匯出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從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規律,使事例有力地證明觀點。例如《靠奮鬥衝破“埋沒”的壓力》一文中引用愛因斯坦和華羅庚這兩個事例的.一段分析:爲什麼他們沒有因“埋沒”而“窒息”,並且能有建樹?因爲他們不甘心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怎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馬,終有奮蹄騰飛的日子。因此,他們在“埋沒”的情況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奮鬥,終於衝破“埋沒”,脫穎而出

本段文字就是透過分析兩人“脫穎而出”的原因,闡明瞭“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和“努力拼搏奮鬥”對人的直接影響,發揮了事例的論證作用,直接論證了“要靠奮鬥衝破‘埋沒’的壓力”的觀點。

5.條件分析法

條件分析法,就是在引述一個事實論據後,對其成功的條件作出分析的一種方法。

例如,一篇議論文在論述藝術修養與科學成就的關係時,有如下兩段論述:

近年來,我常常聽到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爲什麼不能貢獻出一個愛因斯坦?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一般說來,造就一個愛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數學、物理知識外,還需要有廣闊而深邃的文化背景。其中藝術素養便是一大因素。如果愛因斯坦對藝術的美無動於衷,人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懷疑他的心中是否能樹立起科學(真理)的美學標準。而沒有這種標準,他就難以在科學上作出劃時代的貢獻。音樂、繪畫和文學誠然不會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卻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豐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審美感和精神境界,從而有助於你成爲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獲得成功,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作爲必要條件之一,藝術素養是不可或缺的。有了這一番分析,這一論據對論點的支撐就顯得準確到位。

6.假設分析法

假設分析法,就是運用假設推理對所列舉的論據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運用這種方法,首先必須較完整地引述論據,然後提出形成條件並不存在的假設,並據以推匯出一個與事實完全相反的結果,在不同的條件與結果的比較中,其形成條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論證。

例如《六國論》中的一段分析:“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7.補全分析法

從具體技巧來看,除了以上方法外,寫議論文時要善於運用“固然”“誠然”“假如”“不過”“但是”“退一步講”等詞語,一篇短短的800-1000字的議論文,有時很難全面地表述清楚,爲了使論證更加全面,同學們要善於使用這些詞語開頭的語句表達。以前的高考曾經考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辯論,這樣的文章就極容易失之片面。寫作時,選其中的任一題目都要注意“補全”或者說“補漏洞”。比如,若選寫“近墨者未必黑”,主體論述這一觀點以後,在收尾的時候,就應該以這樣的結尾段收束:誠然,我們主張近墨者未必黑,但也並不否認近墨者黑的觀點,我們只是說一個人如果具備了自我控制能力,我們就有“近墨不黑”的條件。再如《談意氣》一文,在論述“人生需要意氣”這個論點後,可以這樣補全:固然我們追求意氣相投,人生需要意氣奮發,但是,我們也要防止意氣用事。 回答人的補充

8.辯證分析法

一篇好的議論文,絕不能宣傳片面的、孤立的、絕對化的觀點。一般情況下,對議論中心進行辯證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學觀點的運用: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發展、變化之中。我們發表自己的觀點,論證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採用靜止不變的觀點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內在的客觀規律,就必然違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在發展中分析問題,才能把握問題的實質所在。

標籤:論證 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