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捉迷藏》優秀說課稿

說課稿1.46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捉迷藏》優秀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捉迷藏》優秀說課稿

《捉迷藏》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六課歌曲《捉迷藏》。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三個大的方面進行展開。

首先第一是說教材,在說教材方面我又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四個方面來進行講解。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活潑而又輕快的歌曲。歌曲是3/4拍,F宮調式,爲四個樂句構成的二段體結構。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節變化比擬成四個頑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遊戲。形象生動,充滿童趣,也表現兒童熱愛美好大自然的情感,孩子們非常喜歡,但是這首歌曲速度稍快,附點八分音符頻繁出現,演唱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但是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音樂常識。例如:他們已經認識了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學習了很多積極健康、優美動聽的歌曲,感受了音樂的美,具備一定的編創能力。他們喜歡在遊戲中學習,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在別人的評價中獲得自信。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基於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的教學理念,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流暢地唱好歌曲,體會學習音樂的樂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聆聽、模唱、示範、比較等方法使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

3.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3/4拍的強弱規律及附點音符演唱方式。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多種形式的體驗,熟悉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及律動感。

【教學難點】準確演唱附點音符

以上是我說教材的部分,接下來是我第二部分的說課,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學法

爲了能讓學生更直接地瞭解和學習歌曲,幫助學生收穫更好的學習效果,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會使用創設情境法,啓發誘導法,小組合作法以及教唱法來進行我的教學,儘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做到始終貫穿教師作爲引導,學生作爲學習主體的一個原則來進行教學。

以上是我說教法學法的內容,接下來是我第三個部分的說課,說教學流程。

說教學流程

說教學流程方面,我將從匯入,新歌教學,拓展以及欣賞部分來進行我的教學。

一、組織教學(3分鐘)

首先,我會讓學生聽着《捉迷藏》的伴奏音樂進入教室。讓學生提前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接着,因爲附點是本首歌的難點,所以師生問好的環節,我用了歌曲中包含三拍子附點節奏的旋律進行了簡單的改編。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附點節奏的感知。

師生問好以後接下來是我歌曲教學中的匯入部分。

二、匯入部分(5分鐘)

匯入部分我會直接開門見山地說,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四個好朋友,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娃娃,但是現在它們跟老師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老師找不到他們了,你們來幫老師找找,他們躲到哪去了。此時課件上出現四季娃娃躲藏在不同地方的介面。我會用改編的歌詞來提問,什麼藏在草叢中?什麼躲到大樹下?以此類推,讓學生把各個娃娃找出來。每找一個娃娃,我都會唱一遍。讓學生既在遊戲中,又把後半部分歌曲旋律熟悉了一遍。最後,四個娃娃找到以後,從屏幕中跳出來給我們打招呼,用的是附點節奏改編的歌詞:同學們呀,你們好呀!接下來我會用雙響筒敲奏來回應:春夏秋冬,你們好呀!並讓學生學一學這句來回應四個娃娃的打招呼。在學習中,同時注意附點和重拍的表現。

三、新歌部分(20分鐘)

第一個環節,我會把歌譜貼在大屏幕上,播放《捉迷藏》的歌曲伴奏,用“LU”來哼唱旋律,一邊哼唱一邊畫三角打拍子。告訴學生,這是四個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時候喜歡哼的一段旋律。讓學生都來學一學。目的在於完整地熟悉一遍旋律。在這學的過程中,注重畫三拍子以及重點落在重拍部分。這一遍模唱旋律結束以後,我會讓孩子們找一找大屏幕上的歌譜第一二樂句這兩句相似樂句的差別,我唱前半部分相同的,讓同學們接後半部分不同的樂句。以此來了解整首歌曲前半部分的結構以及熟悉旋律。

第二個環節,聽旋律找卡片。我會拿出一堆打亂的歌譜卡片,貼在黑板上。告訴學生,這些小卡片啊,也跟老師玩起了捉迷藏,誰能幫我把他們找出來呢?接下來,我唱一句歌譜旋律,讓學生上來找一句。每找到一句,都讓學生唱一遍,驗證對錯,如果唱錯了,老師再範唱一句。所有找到的卡片都按順序貼在黑板上,正好形成一個歌譜。而學生也在遊戲中再次熟悉了整首歌曲的旋律。

第三個環節,按節奏讀歌詞。在找完旋律卡片以後,我會讓孩子們完整地聆聽一遍歌曲,每一個樂句完了以後,就把歌詞的卡片也貼上去黑板,整首歌曲完了以後,正好黑板上就是一篇完整的帶歌詞的歌譜。我會讓學生像剛剛跟四個娃娃打招呼的節奏方式一樣,跟着老師用雙響筒,把這首歌的歌詞按節奏讀一遍。

第四個環節,帶着問題完整聆聽歌曲。同學們讀完了歌詞以後,我會讓學生完整地,認真地聆聽歌曲,聽完以後告訴老師,歌曲的情緒速度怎麼樣,歌曲描述了什麼,讓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畫面?

第五個環節,完整教唱。在教唱過程中,首先採用師一句生一句的方式來學唱,接着利用黑板上歌詞卡片的兩種顏色,來進行師生接龍唱,例如第一遍,我唱藍色的樂句,學生唱綠色的樂句,第二遍,則反過來。接龍唱以後則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整地演唱一遍。最後,我會讓他們帶着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以上五個環節是我歌曲教學的部分。

四、拓展部分(7分鐘)

這一部分我主要讓孩子們分組對歌曲的後半部分進行歌詞創編。例如,春天除了藏在花叢中,還可以藏在哪裏?而四個小組剛好是春夏秋冬組,每個組探討出一個詞來進行創編。最後將新歌詞改進去課件中,讓孩子們自己來演唱自己創編的新歌曲。

五、欣賞部分(5分鐘)

音樂中描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歌曲有很多,在音樂欣賞的部分,我會讓孩子們透過點擊課件中的四季娃娃,欣賞其代表的不同的四季音樂,最後進行簡單的小結。

以上是我教學流程的內容。

至此,是我說課的所有內容,如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我將虛心聽取意見,再接再厲!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捉迷藏》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這個活動我選了蘋果、梨和香蕉作爲主體,因爲這三種水果都是秋天常見的,孩子們也比較熟悉,我利用幼兒喜歡玩的捉迷藏遊戲,引導他們對常見水果從整體到局部地進行認知梳理,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爲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整個活動巧妙地運用閱讀大書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蘋果、梨、香蕉的外形、顏色和從局部觀察整體來區分三種水果的不同。讓幼兒對三種水果從直觀形象到影子形象逐步昇華。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的遊戲中渡過,並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慾望。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着主導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爲此,我們常常以他們的興趣爲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巧妙地將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表達交流,又有親身體驗的。

4、目標爲:

(1)嘗試從整體到局部觀察常見的水果,提高觀察能力。

(2)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5、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及美術領域等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觀察想象、判斷及語言領域的表達爲主,主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表達想象結果。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從水果的輪廓——>影子——>顏色——>局部,去觀察、判斷,從而得出水果的整體。

對於突破重點所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多觀察多實踐,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事物的漸變過程

6、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1)自制大圖書;

2)用紙盒做成“蘋果的家”,裏面裝入紅、黃、綠蘋果;

3)用多張大圖書的頁面遮擋蘋果、梨、香蕉的圖片,在遮擋的頁面上挖洞,越往後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積越大。

4)幼兒操作材料:

①用黑色手工紙做成蘋果、梨、香蕉的影子,放於幼兒身邊的桌子上;

②用透明塑封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藏於大圖書內的信封裏,多種顏色的底板紙。

③活動室一角佈置成“水果樂園”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援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觀察法

在整個活動中一直都利用捉迷藏的遊戲讓幼兒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在幼兒觀察的同時教師不斷地用語言幫助幼兒去完成任務,並把觀察與判斷更好地結合起來。

2、直觀法

在活動中有兩處用到了直觀法。在第一環節中出示三種水果目的讓幼兒更有效地建構有關水果形狀的認知經驗;第二環節中出示“蘋果的家”請出三種不同顏色的實物蘋果,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教師出示實物進行小結,既讓幼兒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也起到了小結的作用。

3、談話法

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啓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4、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始終以水果寶寶和我們捉迷藏爲主線,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的,又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5、操作體驗法

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體驗活動:第一次是用捉迷藏的方法讓幼兒把找到的影子與相對應的水果聯繫起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主要是讓幼兒從直觀形象轉變成影子形象,並大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二次是讓幼兒尋找三種水果的顏色,爲水果寶寶找衣服的顏色,從而提升了對顏色的鞏固;透過展示“蘋果的家”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並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水果與顏色之間關係的願望。第三次透過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讓幼兒從局部到大體再到整體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

此外,我還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穿插運用了啓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判斷,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爲深刻的印象。

2、體驗法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

尋找蘋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兒對操作性較強的遊戲活動較感興趣,尋找水果影子的環節爲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將影子形狀與水果形狀一一對應,以外形特徵爲依據區分蘋果、梨、香蕉。

第二個環節:

尋找蘋果、梨、香蕉的顏色。小班幼兒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面性,這一環節讓幼兒在爲蘋果、梨、香蕉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喚醒已有經驗,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使他們在充分互動中產生認知衝突。

第三個環節:

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這個遊戲是在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後進行的,具有挑戰性。三扇門中分別出示三種水果的局部,讓幼兒透過推理猜測是什麼水果,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

標籤:捉迷藏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