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品】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說課稿2.9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課文賞析〕

曹文軒先生曾說:“美是文學的基礎,是我們活下去的理由。”這句話精要論述了美與文學的關係:文學首先應是對美的揭示。那麼,究竟如何把這一美學理想付諸於寫作實踐呢?黃蓓佳的《心聲》(節選自《兒童文學》)爲我們提供了一個範例。

閱讀這篇作品,就猶如置身一個詩意的世界,作者爲我們演奏了一曲美的交響曲。

一、用詞之美。

黃蓓佳在《心聲》一文中多處用到疊詞,這些疊詞形式多樣。有AA式、ABB式、AABB式。它們表現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有的寫形,如短短、粗粗黑黑、胖胖;有的擬聲,如窸窸窣窣、咕嚕嚕;有的寫聲,如毛毛刺刺、嬌滴滴、乾乾脆脆、軟軟;有的強調,如遠遠近近、深深、輕輕。它們在文中作用突出。有的點示了人物的外貌特徵;有的強化了聽覺衝擊的效果;有的渲染了美好的往事……這些疊詞就像一朵朵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小花,樸素自然而又清香可聞,成爲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此之外,其他詞語的運用也體現出準確形象的特點。如“程老師皺起眉頭”中“皺起”形象地寫出了老師的不滿。“京京臉一紅,低下了頭”一句中,“臉一紅”寫出了孩子被老師批評之後的不安。而且小說的句子以短句爲主,長句極少,三五個字一句的話則比比皆是,符合了兒童化的語言表達的特點和要求。

二、映襯之美

小說以朗讀《萬卡》爲契機,帶入情節和人物。萬卡和主人公京京的活動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朗讀《萬卡》,帶出京京的家庭和他對爺爺的思念:“他不喜歡這個家,總是想念鄉下的爺爺。就像可憐的小萬卡盼望爺爺接他回家一樣,京京也盼望爺爺哪一天來看看他。”由萬卡的小女夥伴想到妮兒……最後朗讀時他彷彿和萬卡心心相通“要是他真給爺爺寫了信,爺爺一定高興得要命吧?”“我完完整整地寫上爺爺家裏的地址,我知道那個地址。”……現實和小說《萬卡》在京京的心裏已經是真實和虛擬交融了,京京悲涼的感情世界也全面呈現在讀者面前。

三、人性之美。

《心聲》是以李京京爲中心人物來展開的,卻不像一般小說那樣從外貌等來介紹,而是用了大量心理描寫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像“他多麼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麼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後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裏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等等都是一個孩子內心的真實再現。小說的另一個人物程老師,雖着墨不多卻性格鮮明。她工作認真、愛榮譽,爲了上好公開課而精心的準備,但她又和許多教師一樣,重視優秀學生,忽視一般學生,搞一種虛假的公開教學。不過小說結尾還是表現了她難得的優點,隨機應變、勇於改正錯誤。還有爺爺沒事就“咕嚕嚕”抽水煙,過完了癮又一把將京京摟在懷裏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真實而美麗的存在着的人和事,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真實而美麗的生活畫卷,“自然就是美”,黃蓓佳正是以這樣的筆觸爲我們塑造了這樣的人性之美。

【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學習語言的表達,用語言來表達,本文又是一篇以學生和老師爲主人公的,非常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學生們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我設計本課的課型爲小說閱讀起始課,目的在讓學生熟悉小說的`基本要素,學會小說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文的教學我設計三個活動。一、講一講文意;二、品一品語言;三、評一評人物。

首先匯入課文,可以這樣說“我們帶着一聲啼哭來到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們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我們周圍的一切,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被別人接受,一路走到今天,面對人生我們有太多的話想說,有太多的心聲要表達,同學們你們發現了沒有,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和家長、老師之間有了越來越多的隔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黃蓓佳的《心聲》,去聽聽主人公──李京京的心聲吧!他會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受。”這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師再引導學生看屏幕顯示—我們的三項閱讀活動,一、講一講文意;二、品一品語言;三、評一評人物。

展示完之後,師帶領學生進入第一項閱讀活動,(屏幕顯示引導)第一項閱讀活動是“講一講文意”,建議你這樣理解文意———試着給再擬一個標題,並從課文中找出命題的依據。(要求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式閱讀課文,師相機點撥。此活動約5分鐘)讀完之後,老師引導全班討論,討論有兩個層次的內容:我的標題是什麼,然後說明理由。最後老師進行環節小結:你們看,我們就這樣理解了文意,但是話說回來,要說本文的標題呢,還是“心聲”好,它不止飽含了京京想讀課文的心聲,也飽含了京京渴望得到像優等生一樣公正、平等待遇的心聲,還飽含了京京渴望家庭和諧的心聲,比起普通的再現內容,它的含義更深,更有情味,所以這一個課文標題是擬得特別漂亮的。謝謝大家,我們進入第二項活動,這時師要板書活動題目品一品語言,表示強調。

之後引導:品語言我們最重要的是尋找品析點,怎樣尋找品析點?就是你覺得在這篇小說裏面,哪個字用得好,哪個詞用得好,哪種修辭手法用得好,哪種構思方法用得好,哪個地方描寫得好,它表現的是什麼,你都可以說,進行這一環節,有些學生的語言表達不是很好,師要利用屏幕引導:交流的時候有四句話你可以任選其一來說:好在寫出了什麼,好在表現了什麼,好在說明了什麼,好在點明瞭什麼。之後老師發出指令,下面讀課文,找品析點。(學生開始找品析點,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學生在書上作簡單的旁批,重點要引導學生品析文中疊詞、形容詞和三五字短語的妙處,用時8——10分鐘)然後學生交流,老師相機給予點評,交流之後,師再引導,把學生收回到本文的難點品析,下面我再給同學們介紹幾個品析點,你們把它記下來,回去品一品,看老師的這個點找得怎麼樣?屏幕展示,生齊讀:

映襯之妙。小說以朗讀《萬卡》爲契機,帶入情節和人物。萬卡和主人公京京的活動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朗讀《萬卡》,帶出京京的家庭和他對爺爺的思念,萬卡的小女夥伴想到妮兒,最後朗讀時他彷彿和萬卡心心相通並表示我要給爺爺寫信,要完完整整地寫上爺爺家裏的地址,我知道那個地址。”……現實和小說《萬卡》在京京的心裏已經是真實和虛擬交融了,京京悲涼的感情世界也全面呈現在讀者面前。

老師說的這些品析點都是互相關聯的情節,是縱觀全文來分析的,同學們將來讀小說一定要注意,小說的各個情節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他們都不是獨立的個體,有很多的伏筆、照應、反覆等,我們要發現裏面的關聯妙處。這一環節到此爲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與第二環節一樣這是小說閱讀的重點內容,師在這時先要板書活動內容,然後引導:小說的最終目的是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揭示一定的社會意義,所以讀小說就要認識裏面的人物,今天我們來研究怎樣認識京京這個人。

怎樣認識呢?第一步你可以根據課文想像他的長相、神態等。”這一步很簡單,學生很快就能說上來,師再接着引導,現在我們進行第二步,從他的心理變化來說一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一步是集中引導學生研究文中的心理描寫片段,揣摩出心理了,人物的形象也就基本出來了,師就可以接着引導:經過兩步的認識我們知道了京京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他好學上進,雖然學習上不很突出,但也有着積極地要求,但這還不是我們閱讀小說的最終目的,也不是作者寫作小說的最終目的,我們來進行第三步,作者塑造這個人物有什麼意義?這是指導學生由現象走進本質,揭示作者塑造這個人物的典型意義,突出主題,最後師小結:“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是關係到我們千家萬戶的大事,正是從一個普通的教育事件入手,揭示了當前教育中存在的某種現象。

我們也認識了人物,還學到一種評說人物的方法,叫做階梯式表述。(這時板書:階梯式表述進行方法強調)板書之後接着引導:我們來看看今天的課堂,今天的課堂我們有三個收穫:透過更換標題,加深了對文意的理解;透過尋找品析點,進行了多角度評析;透過評說人物,我們學會了分層次表述。這是一種非常有效地閱讀方法,希望大家記住,並在今後的閱讀中加以應用。到此結束全文授課。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多元化的學生就有多元化的教學,多元化的教學就有多元化的設計。本執教者的說課教案是按照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本課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目的,新課程設計的原則設計的。分爲三大板塊:一、說教學設想;二、說教學流程;三、說板書設計。

【教學設想】

一、總體教學設想

1、把握新教材特點,理解本課編排的目的。

2、知曉學生學情,爲共同學習奠基。

3、與學生同閱讀課文,同在一個平臺上探討人生的哲理。

4、在自讀中感知,在合作中領悟,在探究中啓迪,在實踐中運用。

5、注重讀寫過程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張揚個性,亮出自己。

教學設想闡述:

1、把握教材特點,理解課文編排目的:

(本課選自人教版教材七冊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是一篇學讀課文。這篇課文是著名的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寫的。它主要是寫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8歲時一次脫險的經歷,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再大的困難,只要我們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將困難化解爲一個個小的困難,最終戰勝困難。)

整個第四學段的教材編排的依據是《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的外在線索是與生活的聯繫,內在線索的是按三大板塊: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而本課是屬第一板塊:人與自我。這個單元都是談人生。寫的都是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閱讀這些課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2、知曉學生學情,爲共同學習奠基:

(從教材的編排特點,看本課,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學讀課文,它是第一二單元人與自我中的主要課文。作爲一篇學讀課文,教會學生讀書,即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這是最主要的。而面對剛進入第四學段的(初中)學習生活的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分析看學情:其一,天真、活潑,富於表現力。其二,面對着帶有故事情節的課文,喜歡讀。其三,喜歡討論,喜歡發問,喜歡探究。其四、喜歡說自己的故事。然而難點是對一件事或一個活動中蘊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難度。

面對學生學情的分析,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採用多種學習方法引導、和學生同攻難關。爲共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與學生同閱讀課文,同在一個平臺上探討人生的哲理:

(因爲本文就是透過作者在童年時爬懸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難,就應在懸崖上走下一樣,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體驗,和學生同在一個平臺上,同讀課文,同探討人生的哲理。)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做人、作文,都需要關注細節。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而細節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殊不知這不起眼的細節,看在眼裏便是風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揣在懷裏便是陽光。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關注細節不僅有利於學生作文,更有利於學生人品的形成。

2、學會細節描寫,是寫作專題的重點,也是中、高考語文大綱的要求。

文學作品沒有細節,就不能再現人物的細部活動,難以突出人物的獨特屬性。一個個傳神的細節,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沒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細節,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二、學情分析

關注熟悉的地方的風景,學習描寫細節的方法

教學生關注細節,應從他們身邊的事入手,這樣他們纔會覺得有東西可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也纔有真情實感,才能真正的打動人心。但是,學生如何還不知寫,這時方法的引導很重要,應教會他們正確的寫作方法,這樣學生作文之時纔不會有畏難情緒,並且在訓練之後纔有信心寫好文章。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細心觀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細節。

2.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

3.掌握細節描寫的基本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在理解細節描寫的前提下有目的的使用細節描寫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文段的賞析,培養學生對細節描寫的認識和追求;

2、透過寫作練習,掌握細節描寫的基本方法。

三、教法分析

1、情境渲染法

2 、視圖直觀法

3、討論交流法

四、教學過程

1、場景匯入,引出話題

2、準確釋義,出謀劃策

3、巧用修辭,畫出神韻

4、運用聯想,豐富內涵

5、細化動作,再現過程

6、歸納方法,反饋訓練

五、板書設計

一枚錢幣落在地板上

一、什麼是細節描寫

二、怎樣寫好細節描寫

1、運用修辭,畫其神韻

2、 運用聯想,豐富內涵

3、 細化動作,再現過程

三、品味欣賞

六、教學反思

我覺得語文課中有生活態度的滲透,應教會孩子們關注細節 ,讓孩子們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可以克服孩子們對作文的畏難情緒,作文方法的傳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