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草原》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3篇)

說課稿2.29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草原》第一課時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草原》第一課時說課稿(精選3篇)

《草原》第一課時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寫下了《草原》這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他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作者透過對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斷認識這條明線,以及自己情感發展的暗線,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對漢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出祖國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透過自讀感悟,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弄清本文的思想內容。感受草原自然風光。

2、技能目標:

讓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漢蒙情深、品味積累優美的語言。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感受草原的自然風光,體會草原的美。

2、教學難點:

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四、說教法與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說過:人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我透過抓住明線、緊扣暗線的做法,牢牢掣住情字這個關鍵,把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昇華民族精神的教育融爲一體。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美景,動聽音樂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再現場景等多種形式,喚起了學生對美的嚮往和求知的渴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拓展思維,更深層次地體味美的意境,最終水到渠成,輕鬆地突破了難點,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並大膽鼓勵學生質疑,巧妙引導,資料鋪墊,將蒙漢情昇華爲民族情,進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實現整個教學目標。

五、教具準備

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同學們,那遼闊的草原是個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賞嗎?

(想)讓我們一起去領略草原那美麗的風光。

課件展示《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欣賞。

學生談感受。

是啊,看到這一碧千里、牛羊成羣的大草原,聽到蒙古族歌手渾厚、嘹亮的牧歌,老師的心和你們一樣,也飛向了那廣闊無垠、風景如畫的境界中,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跟隨作家老舍先生走進內蒙古草原,一起欣賞那裏美麗的景色。

板書課題:

草原

2、整體感知:

聽課文錄音,想象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談談自己的感受。

3、質疑問難,自主、合作、探究:

⑴ 讀課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劃出來。

⑵ 小組討論。

⑶ 全班交流,共同研討小組未解決的問題:

① 先讓其中一個小組彙報情況。小組中的同學找出哪些不懂的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麼方法解決的?還有不能解決問題嗎 ?其它組的哪位同學能幫助解決?誰能評一評回答的問題?

② 除這組的同學所提出問題外,其它組同學還有問題嗎?誰來幫忙解決?誰能評價同學回答的問題?

4、品位賞析:

⑴ 老舍先生不愧爲一代語言大師,他的語言那麼優美,你喜歡第一段中的哪些句子?爲什麼?

⑵ 交流,從修辭方面分析。

⑶ 品讀佳句,體悟情感,培養語感這麼美的句子,我們應不應該多讀讀?

① 自由讀景色美麗部分,劃出認爲最美句子品讀。

A、自己練讀。

B、兩個同學互讀,看誰讀得最棒。

② 各小組推一名讀得最好同學朗讀,學生評價,賞析。

③ 出示認爲最美句子,師生品讀,指導學生讀好句子,體會景色之美,從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 引讀感受部分:

面對如此美境,難怪作者陶醉了,在這種境界,在這境界

教師引讀。

假如你來到了草原,你最想幹什麼?用既又說一句話。

⑤ 同學們閉上眼睛,聽着優美樂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⑷ 草原的天空那麼美,景色那麼迷人。草原的人民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熱情好客)

⑸ 找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的人民熱情好客?

5、表演:

分組表演蒙古同胞歡迎老舍先生一行人,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

6、拓展延伸:

⑴ 羣馬疾馳,襟飄帶舞,盛情款待,盡情聯歡,讓主客忘了時間,忘了已夕陽西下,老舍先生低吟了一首詩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⑵ 假如你是訪問團中的一員,在這離別之際,你想說些什麼?

7、總結,感受蒙漢情深:

是啊,蒙漢情深啊!中國56個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下面讓我們一起手拉手,跟隨宋祖英老師唱一首大家最熟悉的歌曲《愛我中華》 。

《草原》第一課時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五十年代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寫下了《內蒙風光》,本文就節選自《內蒙風光》。《草原》這篇課文,作者以熱情洋溢的筆調,描寫了內蒙古大草原的美麗風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熱情歡迎的情景,表達了蒙漢人民的深厚情誼。

本文通篇文質兼美,堪稱寫景、抒情的典範佳作。爲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中的景和情,並紮實地落實語言文字訓練,取捨教材是關鍵。因此,我將此文教學安排爲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學,領略草原的風光美。第二課時再引導學生體會草原的人情美。我今天所要說課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

基於本文又是第一組"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並理解"渲染、勾勒"等詞語。

2.引導學生根據語言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並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並引發學生對西部瞭解的興趣。

3.引導學生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積累語言,初步學習作者抒發感情的方法。

依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隨着作家的敘述,展開豐富的想象,並透過多層次的朗讀,感受草原風光的美好。

而對於生長於南方小縣城的孩子,草原是遙遠、陌生的,因此,如何讓學生突破時空障礙,與文字對話,引導學生揣摩優美的語句,感受草原的景美,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悟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就成了這篇文章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與文字產生真正的共鳴,體會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將注重以讀爲本,採用多種朗讀形式,如:默讀、自由讀、範讀、指名讀、引讀、配樂讀。透過多層次的朗讀,使學生體會草原的風光美,並品味語言的表達效果。

其次,我將巧妙運用多媒體,爲學生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啓發學生想象,體會文中意境,並配合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研究性的學習。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語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重點引導學生透過自主學習,一邊讀句子,一邊想象畫面,用自己的經驗去補充形象,豐富形象,從而體會文中表達的意境和情感,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及想象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和資源應用

《草原》這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語句美,意境也美,我將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爲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圖文結合,啓發想象,體味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讀,領會作者的情感美。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再因爲,本組的主題是"走進西部".因此,開課之初,我首先多媒體播放配有畫面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把學生帶入大草原綺麗的風光中:湛藍的天空中飄着朵朵白雲;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羣的牛羊正悠閒地吃草、散步。遠處的小河像一條明晃晃的長帶迂迴曲折……這樣用音樂、圖像渲染的情境,能帶給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入其境,愛其美",在感到喜悅、快樂的同時,讓學生談談自己欣賞後的感受。此時,他們強烈的求知慾也就油然而生。於是順勢揭開課題,進入第二環節。

2.師生配樂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這一環節是由師生配樂朗讀課文,弄清課文寫作順序,主要寫了那幾個畫面,是從哪兩部分來寫草原的,即"風光美"和"人情美".學生對於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爲後面的品讀詞句做好鋪墊。

3.朗讀品句,感受"風光美"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謂描繪草原美景的經典之作。於是,我先課件設計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四人小組自讀第一自然段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草原的美景,並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並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交流品讀。

在品讀重點語句時,我將引導學生一邊想象畫面,一邊反覆朗讀;並藉助多媒體展示草原圖片,讓學生圖文結合地品味詞句。這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將把學生們帶入那遼闊、美麗的草原風光之中,並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渲染"等詞語,從而體味文章的意境美,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如:在本段中,作者描寫小丘時,有這樣一個經典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輕輕流入雲際。"由於"渲染"和"勾勒"都是美術上專用名詞,講起來抽象難懂,我準備了兩幅國畫,一幅是綠色渲染的草原風景圖,一幅是墨線勾勒的鴛鴦戲水圖,出示圖片,透過直觀形象的畫面讓學生不僅感受到用綠色渲染的小丘的柔美,還感受到那飽滿的綠色正向四周滲透、擴散。

在這兒,我沒有停止探究的腳步,而是緊緊抓住句中看似矛盾的一個點——"輕輕流入雲際".先引導學生抓住"欲"字理解。再讓學生議一議與"輕輕流入雲際"矛盾嗎?學生一邊看圖想象畫面,一邊和着優美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味這並不矛盾的美的意境。這是一幅多麼鮮活的中國畫啊!這正融入了老舍先生對草原無限的熱愛之情,學生也就很自然地領悟到作者情景交融的表達方式。

再如:文中描寫羊羣的句子:"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我先讓學生結合圖畫,抓住"綠毯"、"白色的大花"兩處比喻,體會草原的遼闊和羊羣帶給草原的無限生機。之後,刪去原句,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向老舍先生學習,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這樣的美景。這樣,使學生不僅理解了原文描寫的羊羣的靜態和動態的美,而且拓展了自己的思維,更深層次地體味了美的意境,同時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學生反覆品讀這些精美語句中,我還將不斷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相信學生透過一次又一次地回扣中心句,不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對草原深深的熱愛之情也將在學生內心一次次昇華。

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老舍筆下的草原那如詩如畫的意境,品讀之後,我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再次展現一組配樂草原風光圖畫,引讀第一自然段。在優美的旋律中再現草原美景,一定能牽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這一整體回讀,也將使學生與文字、作者再次產生共鳴,在腦海中形成一幅藍天共碧草一色,牛羊與駿馬齊的美麗畫卷。在此意境中,學生定能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激起他們對草原的無限熱愛。

就當學生沉浸在此意境中時,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的有關草原的資料。在優美的旋律中,學生互相交流展示並走上講臺朗讀詩歌、展示親自去草原拍攝的照片一級打印的草原風光圖,使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昇華,個性再次得以釋放,此時的課堂也將再次涌動着創造的生命力。

4.總結回顧,佈置任務

授課至此,我小結過後,以佈置下節課的任務結束本節課的教學:"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這美麗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樣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現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會會草原上的鄂溫克族人民。"

總之,我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儘量合理地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與教學有機整合,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及創造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體現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草原》第一課時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寫下了《草原》這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他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作者透過對草原風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斷認識這條明線,以及自己情感發展的暗線,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對漢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出祖國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爲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中的景和情,並紮實地落實語言文字訓練,我將這篇文章的教學安排爲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掃除字詞障礙,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學,領略草原的風光美。第二課時再引導學生體會草原的人情美。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透過多讀以及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熱愛西部的情感。

三、說重難點

熟讀課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內容,體會蒙漢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是本課的重點。揣摩優美語句的深刻含義,藉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這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

根據教材特點,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

1.誦讀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誦讀課文,從讀中學,從讀中悟,讓學生在讀書聲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優美文字的薰陶。

2.談話法:在教學過程中,多次採用談話法,讓學生自主討論,彙報自己的收穫。

五、說學法

新課程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研究性地學習。同時重視朗讀的訓練,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指導:

1.預習方法的指導:在預習中注重讓學生反覆誦讀,領會文意,提出問題。

2.思維方法的指導:教學中,透過分析,引導學生抓住字詞句的內在聯繫,誘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

3.讀書方法的指導: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景物特點,品讀精彩語段。

六、說教學過程

1.激趣揭題,透過欣賞《天堂》這首歌,激發學生興趣,揭示出本課課題《草原》。

2.初讀課文感知美:小組長組織組員讀書,或齊讀,或個別讀,或二人讀。讀書形式由組長決定。聽讀過程中要完成三個任務:

(1)糾正字音,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討論課文講了件什麼事。

(3)要互相質疑嘗試解疑。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彌補獨立學習的不足。

3.自讀課文感悟美: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明白了什麼?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師生交流:用簡練的語言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之後的感受。你是如何感受到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很深的?

4.品讀體驗,走進美。

第一部分:走進“景色美”

a.草原景色美麗。那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寫得如此美麗的呢?學生默讀,勾畫出語句找學生回答。

b.生彙報:

(1)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透過“高歌”一詞引導學生朗讀。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然後讓學生看畫面讀句子。

(3)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鏽上了白色的大花。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句的妙處。

(4)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引導學生體會擬人句的妙處。

第二部分:走進“人情美”

a.草原的天很可愛,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用上面的學習方法,把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畫出來,和同桌說說體會。

b.學生彙報: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飛”字換成“跑”字行嗎?引導學生讀出急切的語氣。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體會蒙漢人民心靈相通。

(3)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體會蒙古人民熱情款待。

c.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d.師小結:

是啊,草原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難以忘懷,這都是因爲蒙漢人民是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的兄弟姐妹,我們各民族之間互利互助,團結友愛。

(3)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總之,我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儘量合理地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與教學有機整合,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及創造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體現語文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