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

說課稿1.86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愛護有益動物》是湖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本第六冊第十課課文。本課屬遵守公德德目,是根據《課程標準》中“舉例說明有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他們”和“自覺愛護有益動物,不傷害它們”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而設定的。

本課圖文並茂,由匯入、課文、“學一學”和“讀一讀”四部分組成,是一篇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爲一體的課文。

故事《樓板下的燕子窩》選材於農村,是一個生活小故事。講的是環境變化了,燕子不能安家了,作爲燕子的好朋友,就應該幫助它們,解決安家的困難。

根據課文內容和德目要求,我將課文的教學目標分爲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行爲目標。

認知目標:

知道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有益動物消滅害蟲,是保護莊稼的功臣,要愛護有益動物。

情感目標:

激發愛動物、愛大自然的情感。

行爲目標:

自覺愛護動物,不捕捉不傷害有益動物。

二、說教法、學法

心理學表明,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一片洶涌的大海,從來沒有平靜過,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情感共鳴,適當的情感宣泄。本課情景交融、情理兼備,需要我們去充分利用,去挖掘其各種因素,採取各種手段去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明理,指導學生行爲。爲此,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採用情感體驗模式,以入境育情——明理激情——融情入理——育情於行爲主線,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並藉助形象逼真、畫面優美的CAI課件,以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我設計的教法有猜謎、看錄像、聽故事、討論、表演、辨析、遊戲等,另外,我還特地設計了兩個人物穿插於教學過程中,他們分別是動物學博士和青蛙媽媽,這樣就使教學過程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動態性、審美性。

本課的學法可以歸納爲六個字:猜—看—思—議—辨—行,這樣,可以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真理,實現自我教育。

三、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程序分爲四步:

1.猜謎激趣,入境育情;

2.學習課文,明理激情;

3.辨析討論,融情入理;

4.指導行爲,育情於行。

具體操作如下:

(一)猜謎激趣,入境育情

“猜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能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豐富想象。我在課文匯入部分設計了一則文字簡練、通俗易動、琅琅上口的謎語:“身披綠衣裳,嘴寬舌又長。常在池邊坐,捉蟲本領強。”待學生猜出謎底後,我請學生觀看一段青蛙捕食的錄像,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青蛙捕蟲的敏捷動作,彷彿把學生帶入了大自然的懷抱,情境的美感激起了學生的情緒,這時,我告訴學生,像青蛙這樣捕捉害蟲,保護莊稼的動物,我們把它稱爲有益動物,然後自然引入課題。

(二)學習課文,明理激情

這一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目的是透過對課文的學習,明確其中包含的道理,從而形成道德認識,初步培養道德情感。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將本部分分爲兩小步:

1.學文明理。

本課將“愛護有益動物”的道理寓於“甜甜愛護燕子”這一典型事例中,教師要藉助故事,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必須就事論事,圍繞事例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點破其中的道理,恰倒好處地把道理說得清楚明白。

講述這一部分時,我設計了一下幾個問題:

小燕子的老家不見了,它們飛來飛去不知怎麼辦,甜甜對小燕子說了啥?

爲了讓小燕子在光滑的水泥牆上造好窩,甜甜和爺爺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小燕娃娃從燕窩裏掉下來了,甜甜是怎麼做的?

甜甜和爺爺爲什麼對小燕子這麼好呢?

當學生回答出四道小題後,我出示燕子捕蟲數量資料卡,資料卡上的數字閃爍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情感,此時我再引導學生看燕子捕蟲圖,同時提問:

看着燕子飛來飛去捕捉害蟲,甜甜笑得更甜了,猜一猜,甜甜心裏在想什麼?

透過對這個典型事例的分析,學生對爲什麼要“愛護有益動物”的道理有了初步認識,但是,如何進一步激發情感,使其加深理解呢?我設計了這一部分的第二步:

2.拓展激情。

激情是品德形成中的關鍵環節。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情感多於理智,只要誘發正確,飽滿的熱情很快會煥發出來,我佈置學生學習討論課後“讀一讀”中介紹的有益動物的有關資料,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內容,以動物學博士召開“有益動物評功會”的形式,鼓勵孩子們扮演的`形式,鼓勵學生扮演有益動物,誇誇自己爲人類作的貢獻,大家集體評議,給有益動物頒發獎狀,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有益動物對人類的貢獻,然後組織討論:“如果沒有有益動物,世界將會怎樣?”激發愛護動物的情感,使學生對本課的道德要求有更明確的認識。

(三)辨析明理,融情入理

辨析是在明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觀點,聯繫生活實際,辨別事例,分清是非。我根據課後“學一學”中四幅圖設計提問,引導學生明白紅光小學少先隊員哪裏做得好,另一個孩子爲什麼不對,形成道德的“定向”。

在最後一幅圖片“不傷害青蛙”講完後,我設計了一道來自於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辨析題,以青蛙媽媽來信引入,敘述自己的孩子小蝌蚪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捉走了,提問:“如果你看到捉蝌蚪的孩子,你會怎麼做?”

學生回答後,我設計了兩個小遊戲:

①看圖識別有益動物

②判斷對錯,使學生對這節課所講的道德要求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爲下一步提出行爲訓練的規範要求作好準備。

(四)指導行爲,育情於行

思品課的教學過程,是由“知”轉化爲“行”的過程,“知”是基礎,“行”是目的。這一部分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①你們當中有哪些同學特別喜愛動物,愛護有益動物做得特別好?

②學了這篇課文,你準備以後怎樣愛護有益動物呢?透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今後的行動方向。

此時,我再將青蛙媽媽的第二封信展示給大家看,告訴孩子們,捉蝌蚪的孩子已將蝌蚪送回了池塘,暗示學生不傷害有益動物,同時以青蛙媽媽的名義出示結語,讓學生讀。這種首尾呼應式的處理,給學生一個前後照應、結構完整的感覺。

明朝人謝榛曾說:“凡起句當如爆竹,驟然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精彩的結尾不僅會使學生精神振奮,還能昇華情感。本課結尾處,我設計了大家在倡議書上簽名的環節,使教學的結束成爲了學生今後愛護有益動物這一行爲的起點,起到了開拓延伸的作用。

四、說板書

板書,作爲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課堂教學一樣,都是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爲了突出板書設計形式上的勻稱美、色彩美、簡潔美,本節課我設計的板書以有益動物的圖片爲主,將“不捕捉,不傷害”板書出來,這樣,不僅強調了生動活潑的動物形象,又將本課的德目要求體現出來,突出了學習課文的主要目的。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我爲家人添歡樂》。本課透過體察家人、爲父母做事等活動,讓學生學着回報家人的愛。

一、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目標分爲以下兩個: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

2、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爲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的學生還不能體會到父母及家人的愛更不知道怎樣去回報,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在體會到父母的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並樂意爲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難點是: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爲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採用創設情景、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

四、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孩子們將準備杯子等表演用品。我將準備調查表、向日葵評比表、以及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援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爲以下五個環節:

(一)以新朋友“開心果”匯入,引起興趣。

(二)學生與家長互動,讓學生更瞭解家長

(三)家人因我而歡樂

(四)我爲家人添歡樂

(五)美麗的向日葵

下面我依次爲大家介紹一下這五個環節具體設計及理念。

(一)以新朋友“開心果”匯入,引起興趣。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開心果”,由於孩子們都喜歡朋友,這樣的匯入充分調動了一年級學生的積極性。我緊接着又出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開心果’,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叫‘開心果’嗎?因爲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別疼我愛我,我非常開心,整天樂哈哈的,我覺得快樂真好。所以,我也總是讓我的家人、朋友都快樂,把歡樂也帶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們快樂嗎?開心嗎?這個讓學生把“開心果”與家人聯繫起來,初步瞭解了“開心果”的含義。

(二)學生與家長互動,讓學生更瞭解家長。這個環節我設計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回答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請說出孩子的生日

(2)請說出爸爸、媽媽的生日

(3)請說出孩子最喜歡吃的水果

(4)請說出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5)請說出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6)請說出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最快樂

這樣拉近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加深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瞭解。緊接着第六個問題我會說: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爲有了聽話、可愛的你們才感到非常快樂、開心。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樂”,引出下一環節。

(三)家人因我而歡樂。我設計了一個談話,以三八婦女節爲題,我會問: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我們一起爲媽媽做了小禮物,你們送給媽媽了嗎(學生會回答送了)我又問:你想知道你媽媽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嗎?(請家長講)之後我會順勢引出課題: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同學們把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禮物雖然不貴重,但媽媽卻十分高興、激動。那我們在平時還能爲家人做些什麼事使他們開心,爲家人添歡樂呢?這時板書:我爲家人添歡樂

(四)我爲家人添歡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透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爲此,我在第四個環節中爲學生準備了一個小朋友在家的錄像並讓學生根據這個錄像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問題:

(1)爺爺悶了

(2)奶奶病了

(3)爸爸下班

(4)媽媽洗衣服

對這四個題目討論後學生可以選一組進行表演。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感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時,明白了自己可以帶給家人快樂或煩惱,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我應用什麼方式使我的家人快樂,報答家人對自己的愛呢?錄像中琪琪小朋友的做法,給同學們樹立了正面的榜樣。學生]進一步懂得如何給家人帶來歡樂,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五)美麗的向日葵這一環節我設計讓學生回憶爲家人做的事完成美麗的向日葵。激發了學生主動爲家人做事的情感。最後開心果小結:我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給家人帶來歡樂的‘開心果’,我願意和你們交朋友。我送給你們一顆愛心,希望你們能把愛心送給你周圍的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生活在快樂中。

六、板書設計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圖文並茂的板書。它暗示着願愛家、愛人之花開在每個學生心中。

七、教學理念

最後說一下我的設計理念。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爲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家人的愛,懂得去回報家人,使學生初步樹立了家庭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