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範文

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 篇1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

同學們去的地方可真不少!真讓老師羨慕。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乘上旅遊快車一同到黃山去轉轉,看一看那裏聞名天下的奇石,願意嗎?

2.執行多媒體課件,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呢?

二、看錄像

1.大家的問題提得真好,老師相信你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解決。現在我們一起到黃山看一看吧!(執行課件的視頻部分)

2.同學們黃山美不美?剛纔有的同學問道有哪些奇石,現在你明白了嗎?大家知道重點講了哪些奇石?

三、學課文

1.那麼爲什麼說這些石頭是奇石呢?它們奇在什麼地方?剛纔就有同學提到這個問題,我們學習小組一起討論討論好不好?

下面就請學習小組自由選擇一塊你們最喜愛的奇石,先讀一讀描寫它的句子,再交流交流它們怎麼奇,奇在什麼地方,然後有感情地去朗讀。請小組長帶領組員開始學習。(讓學生自己從課件中調出描寫文章的畫面)

2.小組合作學習。

3.小組彙報。多種形式練讀。“金雞叫天都”又怎麼奇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1)同學們,這麼奇妙的景色書上卻沒有圖片,多麼遺憾呀!請同學們開啟繪圖工具,根據書上的描寫自己展開想象畫一畫。(學生點擊畫一畫按鈕,開啟繪圖工具)

(2)調出一位同學的畫面進行廣播,大家看,這位同學畫得怎麼樣?拿出書讀讀描寫它的句子,對照畫面,這位同學畫的和課文中描寫的是否相符?有不相符的地方嗎?金雞叫天都又是怎樣一種景象呢?再調出一位畫得較好的畫面,請看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

(3)同學們真能幹!你們不僅說得好、讀得好,而且畫得也好。如果把這幾個自然段連起來讀讀,再配上音樂,老師相信,你們就更能體會到黃山奇石的美了。

(4)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幾首不同的樂曲,請大家先聽聽,哪首樂曲更適合這篇課文的朗讀?先聽聽第一首,配上是不是適合這篇課文的朗讀?節奏有些太快了。再聽聽第二首樂曲是否適合?節奏有些慢。再聽聽第三首,適合嗎?看來這三首隻有第三首適合這篇課文。這篇課文寫得很美,應配上舒緩的音樂,你們不僅會讀,而且會鑑賞音樂,你們真棒啊!請同學們戴上耳機自己選擇音樂試着朗讀一下。

四、觀畫面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給它起名字呢,大家願意嗎?執行課件出示奇石的畫面

1.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些奇石,想想給它們起個什麼名字?(小組討論)

3.你想給哪塊奇石起名字呢?爲什麼這樣起?還有什麼名字?

4.你們的想象力真棒!老師相信其餘的這些奇石你們起的名字會更有趣!同桌之間互相說說。

這些奇石的名字多有意思啊!

五、當導遊

同學們,黃山的景色有趣,黃山石奇,起的名字更奇,因此吸引了許許多多的遊客,同學們,如果你是黃山的小導遊,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這些奇石呢?下面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奇石介紹介紹吧!(自由練習)

下面請幾位同學爲我們介紹一下黃山的奇石。

多麼出色的小導遊呀!

六、拓展練習

聽了你們的介紹,連老師都深深地愛上了黃山這塊美麗的地方。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黃山奇石只是黃山的四絕之一,它還有奇鬆、雲海、溫泉三絕呢,請大家點擊老師爲你們準備的資料庫,去盡情地欣賞吧!

總結

是啊,黃山真是一幅立體的畫,又是一首無字的詩,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得到美的享受。願大家有機會一睹黃山的風采!

【教學說明】

本課是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課例,是“以學生爲中心”教育思想開發的,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透過老師建構學習環境,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老師將所要講授的內容設計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小組討論自主學習,如給奇石起名字、爲課文配音樂、選擇喜愛的段落進行朗讀、爲奇石畫像、瞭解黃山其他的三絕。

2.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本課設計了一個爭當小導遊的環節,讓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爲各種奇石進行解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本課有一個爲課文配音樂的環節,老師準備了幾種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進行辨聽試讀,找出適合本課的音樂,讓學生知道本文寫得很美,應配舒緩的樂曲,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還有一個在教學金雞叫天都的時候,書上沒有配出相應的畫面,老師爲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設計了讓學生自己透過文中的文字描寫進行想象繪畫,畫好後透過網絡讓學生互評,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 篇2

今天我來說一說《黃山奇石》這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爲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教科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課文。這課文就是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着課文我們彷彿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由心生嚮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析學生

作爲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具有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意識。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說目標

1、透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2、透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透過讀課文,瞭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說教學

這堂課的教學,應抓住“奇”字,讓學生既能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和黃山怪石的有趣,又體會到了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讀課題後,我問學生:“課題中的‘奇’是什麼意思?‘奇石’是什麼樣的石頭?”我用課件出示“奇”的幾個義項,然後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裏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爲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纔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接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並暗暗驚歎,原來,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都那麼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在黃山的山峯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學生真正領略黃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黃山奇石的有趣,還是在學課文之時。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受。第一,從外形看,它真像一個大桃子,這已經很神奇了。第二,從來源看,這麼大的石桃子人間少有,只能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吧,這就更神奇了。第三,從動詞的運用看,一“飛”一“落”把那石寫活了,那麼大一塊石頭宛如小鳥一般輕鬆自如地從天上飛來,落在了山頂的石盤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透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觀海”的奇妙不僅在於它的外形像一隻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這“猴子”所處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峯上。學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詞義,就會感到奇怪:這隻猴子爲什麼要蹲在那麼陡、那麼險的山峯上?學生再讀課文後恍然大悟,原來猴子是爲了觀看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滾的雲海。細究“翻滾的雲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處位置之奇特了。因爲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看,天空中的雲層通常幾乎是靜止不動的,而猴子正由於它所處的位置高,所以從上往下看到的雲,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學生明白了這一番道理,再讀課文,肯定會爲“猴子觀海”這一奇石大聲叫“絕”。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於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峯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透過朗讀課文,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走到那裏就會有位仙人幫我們指明方向。一個“仙”字給這塊石頭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有趣極了。

“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個“變”字道出的。天都峯上的幾塊巨石的形狀像只雄雞本來就很奇怪了,而太陽升起時,巨石還能“變”得金光閃閃,像只美麗的金雞,這就更令人驚奇了。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太陽升起時天都峯上的景象,他們便能切實感受到“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後,我讓學生髮揮想象,仿照課文,說一說其他的奇石的樣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時,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黃山的“奇”。

說效果

透過看圖,瞭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遺憾的是課堂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其實有些地方讓學生讀可能比講更好些。

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黃山奇石趣味橫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更有趣。先總寫景色秀麗神奇,再用濃墨重彩具體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四塊神奇怪石,其他幾塊簡寫。作者採用“總分”和“點面”結合的方法,把黃山奇石寫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

因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觀看插圖,閱讀課文,欣賞“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的神奇有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難點是對課文略寫的“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等部分,如何引導學生髮揮自由想象。

所以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讚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的情感。

二、說教法

1、圖文結合法:透過觀看插圖,欣賞黃山奇石,體會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讚歎,感悟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自主探究法:透過讀課文、課件演示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積累豐富的詞彙。

三、說學法

1、朗讀感悟法。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使教師、學生、文字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2、情境體驗法。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我將分兩課時完成,下面我分5個板塊來具體我的教學過程及思考。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認識奇石美。

1、我的匯入是這樣的:秋天到了,天氣轉涼了,燕子往南飛,樹葉紛紛落下,田野一片金黃,紅紅的蘋果掛滿枝頭。在這美麗迷人的秋天裏,我們班組成了一個旅行團,去遊覽著名的風景區黃山。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2、然後出示中國的地圖,讓學生找到安徽省,知道黃山在什麼地方。

3、最後透過對第一自然段中“尤其”和“聞名中外”的理解,認識黃山風景區四絕之一的怪石。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在這大好的時光裏,老師組織學生“遊”黃山,讓直觀圖像與課文語言文字融合在一起,拉近了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課文的距離,使學生對“黃山奇石”產生共鳴,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第二板塊:檢查字詞,感知奇石美。

1、首先學生帶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的要求自讀課文,讀完後我用ppt課件出示詞語,學生透過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形式鞏固“風景區、胳膊、巨石、著名”等14個詞語。

2、然後,我讓學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描寫的幾種奇石,並領着孩子把奇石和課件中相應的圖片一一對應起來。之後出示“作者具體寫了四塊黃山奇石,簡寫了樣一個句式進行說話練習。

在這個環節,透過檢查生字和說話練習,爲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豐富的詞彙作鋪墊,讓學生初步瞭解黃山景色之美。

第三板塊:品位詞語,感悟奇石美。

這裏讓學生又一次走進文字用心默讀課文,找出作者具體寫的黃山四塊奇石的句子結合圖片來品味,交流、朗讀。

仙桃石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讓學生透過“好像、飛、落”等詞語,想像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它兩隻胳膊抱着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這裏抓住“抱着腿、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這些詞語欣賞“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峯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在這句話裏學習作者使用“望、站、伸、指”這些動作把靜態的奇石寫成動態的手法。也可以讓學生上臺表演“仙人指路”。

而金雞叫天都這塊奇石的教學,從雄雞的顏色“金光閃閃”,和雄雞的動作“伸着、對着、啼叫”入手,透過觀察圖片與文字進行結合,理解作者是怎樣想象的。

透過觀看插圖,讓學生了解黃山奇石的美;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品味優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不僅感受到黃山奇石美,而且感悟到作者的語言美,簡單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

第四板塊:延伸課堂,加深奇石美。

欣賞“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的神奇有趣,那麼讓學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簡寫的奇石的樣子,挑一塊自己感興趣的奇石學着作者的樣子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寫話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這一板塊我讓學生用一兩句話介紹自己感興趣奇石。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水平又給學生一個展示和表達的機會。

第五版塊:指導寫字,佈置作業。

1、學寫本課的8個生字。重點指導“區、巨、它、安”四個字,認識“三框兒”這個新部首。

2、找一找黃山奇石的圖片,給這幅圖片配上一段介紹的文字,喜歡畫畫的也可以畫上一幅黃山奇石圖來展示。

2、情境體驗法。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黃山奇石課堂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

大家好。這節《黃山奇石》課例的說課內容,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闡述。這七個方面的內容是:說教材】【說理念】【說學情】【說目標】【說策略】【說教學】【說效果(幻燈片2)

說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的第二課時。這是一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並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然後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它不僅具體形象地介紹了文中四幅插圖的奇石,而且在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課時重點解決2——5自然段。

說理念

1、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結合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教育理論,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爲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教學中王老師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透過大量文字的閱讀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課語文學習內容,讓學生髮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

2、絡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試驗,使識字、閱讀、作文做到了三位一體。

對語文來說,要最終落實到“讀”和“寫”。絡環境下的學習,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跨越式資源,這些資源內容豐富,而且與課文的主題、教學目標有關,深具實效性和科學性。這樣的學習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大大增加,而且還爲學生的打寫創作積澱了創作的源泉,讓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悟語文、欣賞語文,最後還生成了屬於自己的語文學習成果。這也充分體現了跨越式教學試驗中“以生爲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自主權。

說學情

《黃山奇石》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但據調查,很多學生沒有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又結合二年級的學生能獨立閱讀一定數目的章,較熟練掌握上閱讀、上打寫、上瀏覽等資訊技能;能根據學習的要求進行品詞、品句,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

說目標

l 知識與技能方面

(1)複習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看懂圖意,能抓住“奇”字欣賞奇石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4)熟讀課文,爲背誦課文打基礎。

l 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時,同學們還要進一步體會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l 資訊素養方面

透過閱讀絡資源,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鍛鍊在絡中模仿、創編的能力。

說策略

本課根據上述目標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和採用瞭如下策略:

(1)自主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着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

(2)創新學習策略

創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打破了教師教學用書和學生教材的侷限。從單一的、一刀切的“封閉式”教學轉變到了多層次、多樣化的“開放式”的教學,把課堂教學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當代科技相結合,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

說教學

在黃山奇石的教學活動中,王老師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學理念,注意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入手,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品味詞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在頭腦中產生沒有感知過或現實中尚不存在過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透過想象,才能瞭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由此可見,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王老師注意從詞句的比較中入手,讓學生理解想象的內涵。爲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想象的方法,王老師把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與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在山頂的石盤上。”兩句話進行比較,讓學生分析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於是王老師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 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爲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寓予了神氣的色彩,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就這樣,王老師從品味詞句入手,讓學生聯繫實際理解理想像的含義。

二、引導觀察、創設想象思維的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最初是具體形象、動作和原有知識緊密相連的。而後才逐步轉化爲大腦的內部運動。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方式,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透過看圖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例如: “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些石頭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王老師讓學生根據這節課的學習方法,以自學與小組學習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寫動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

王老師讓學生結合看書上的插圖,自己在小組內交流腦海裏想象到的景象。她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隨組式巡視和傾聽。在王老師巡視指導過程中,發現學生們有的說:“這隻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雲海驚呆了。”有的說:“這隻猴子被眼前的雲海嚇壞了。”還有的說:“這隻猴子望着翻滾的雲海在沉思。”小組的討論交流顯得紮實有效。這時,王老師又抓住時機,讓學生將自己把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爲動作。以此激發興趣,強化想象思維。

三、想象訓練,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在重點學習2——5自然段的基礎上,學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維中語言表達的順序,即先介紹景物的名稱,然後敘述景物的形狀特點,最後介紹景物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等。爲了拓展學生的閱讀面,王老師讓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讓學生先了解更多有關黃山奇石的文章資料,然後再讓學生大膽地對黃山的其它岩石展開豐富的想象,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和仙女彈琴等岩石進行再造想象,續編新內容。

學生在大量閱讀了相關的黃山奇石的其他文章後,腦子裏的文字素材大大增加,王老師就讓學生從她提供的黃山奇石圖片中,找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打寫創作。就這樣,學生把這節課對語文的學習感悟最終生成爲了自己的學習成果。這使創造性思維與資訊化技術有效地整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體現了開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課堂學習,使學生在閱讀和創作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語文素養。

王老師還認爲,現代課堂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展示聰明才智的機會,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只要我們平常在語文教學中,能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相信學生思維邏輯性和廣闊性會得到有效的發展,也爲學生今後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

說效果

這節課總體給人的感覺是:落實目標紮實,教學環節清晰,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透過學習,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了較好的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