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10篇

說課稿1.33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10篇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

《恐龍》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

這是一篇知識性漫筆,先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存習性,點明白它的生存年月及其祕密滅盡,表達了作者對恐龍的喜好和對大自然生態的關懷之情。

這篇課文是闡明文,闡明文是闡明事物的文章,其重要的表達方法便是闡明。本文運用多種闡明方法,不但條分縷析地先容了恐龍的相干知識,並且形象生動,光顯可感。因此,教學本篇課文,我會細緻文體特點,引導學生透過比力感知課文闡明事物的方法,造就學生閱讀闡明文的本領。

2、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

本篇課文教3課時,第一課時瞭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及第一自然。第二課時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三課時學習第五、六自然段及複述課文。因爲我教學的是第二課時,所以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後練習題,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瞭解恐龍的類型及外形特點。

(3)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機械的說明事物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更讓人覺得描寫生動,形象可感,增強了說明文的藝術感染力,要讓學生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並爭取掌握這些方法。因此,我把第三個教學目標定爲難點。重點是第二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採用“教——扶——放”的方法進行教學。

第一步“教”:課文是怎樣形象地寫出恐龍的外形特點的?教學時,我先出示描寫雷龍的一組句子,透過比較,讓學生在讀、說、寫的活動中去充分感悟詞語運用的準確、生動,並體會打比方、作比較的作用。

第二步“扶”:接着我出示描寫樑龍的一個句子。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己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作用。

第三步“放”:最後,我讓學生分小組自學描寫其它恐龍及其親戚的句子,讓學生深入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作用。

《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我的教法正是體現出了這一理念。

三、說學法指導

三年級學生極少閱讀說明文,對於說明事物的方法不甚瞭解,但他們對恐龍有着極大的興趣,這對學習本文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教師引導好,學生就會很快地感知說明文的表達方法,瞭解恐龍的種類及外形特點。

學生在學習課文中,先透過比較教師出示的描寫雷龍的句子,在學習活動中感悟詞語運用的準確、生動,並體會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作用,瞭解雷龍的外形特點,然後舉一反三,運用瞭解雷龍的學習方法分小組探究其他恐龍及其親戚的外形特點,這就體現出了《課標》的基本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前提測評

我設計了兩道題,第1題是認讀生字詞,第2題是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設計這兩道題有兩個目的:一是透過認讀詞語反饋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資訊。二是檢查學生對全篇課文是否有了整體把握,同時爲學習本課時的內容做好鋪墊。

(二)學習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讓學生按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①課文一共講了幾種恐龍及其親戚?請用橫線畫出它們的名稱。

②想想這些恐龍及其親戚有什麼特點,爲什麼取這樣的名。

停止讀後檢查讀書情況,我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恐龍的名稱。

這一步驟的設計是爲了讓學生了解恐龍的種類。

2、突出雷龍,啓發探究

①指名朗讀描寫雷龍的句子。

②雷龍的形態特點是什麼?請在句子中找一個詞來回答,並在下面畫波浪線。

③說說對“龐然大物”的理解。

④出示一組句子,讓學生比較。

雷龍是個龐然大物

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

a、讓學生比較讀,說說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雷龍是個龐然大物。(根據回答板書)

b、讓學生想象雷龍走動時發出的聲響,具體感受雷龍是龐然大物。

c、反覆朗讀,說說作者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板書)運用這些說明方法有什麼好處。

3、出示描寫樑龍的句子,進一步引導探究

①說說樑龍的外形特點。

②說說作者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學生回答後,指名上黑板板書。

由於三年級學生理解、歸納能力還不是很強,一下子讓他們把恐龍的外形特點及說明方法寫出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以師生共學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外形特點及感知說明方法。

4、用表格導讀其他內容

①把已有的板書畫成表格

②學生分小組探究,完成已發下的表格。

學生填完表格後,指名上黑板填。

(三)指導看圖,鞏固學習所得。

1、揭示話題

插圖上畫了幾隻恐龍?你認識幾種恐龍?怎樣識別它們?

2、學生自己觀察圖畫,對照課文,給圖中的恐龍寫上名稱。

3、指名上黑板給掛圖中的恐龍貼上名稱,並先容其特點。

這個關鍵的計劃意在深化明白,牢固學習所得。同時,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器重課文插圖,並養成細緻視察課文插圖的好風俗,可以大概促使學生掌握圖文聯合學習的要領。

(四)指名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五、說板書計劃

好的板書計劃,能資助學生質疑解難,活潑頭腦,加深對課文的瞭解和明白。我接納錶款式的板書,讓學生對恐龍及其親戚的種類、形狀特點和闡明要領一目明瞭。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掌聲》是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首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愛的奉獻,本課在本單元中起着非常重要引領作用。我想: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小英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是不夠的,只有讓學生在愛的情感世界裏,經歷情感的洗禮,精神得到喚醒,沉澱爲人格了,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爲生命奠基!面對着今天被愛重重包圍的學生,我想:感受愛,只是起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纔是本課的終極生命意義!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根據上述對文字的認識,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能質疑,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我根據本課內容及教學實際、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扣住詞語理解句子,扣住句子體悟情感,扣住情感昇華知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教學難點:初步瞭解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二、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天真、活潑、想像力豐富,而且語言的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我爲學生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讓課堂成爲學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學生在激情、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愛、懂得愛、奉獻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教法是:

1、啓發點撥法:巧妙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2、多媒體演示法:引入音像視頻資料,使課件符合班級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知規律,直觀、形象、視覺效果好。

3、創境想象法:創設假如小英就在我們的身邊等環境,讓學生以想象談話的形式理解文字。

4、評價激勵法:教育心理學認爲正確評價、適當表揚與鼓勵是對學生的肯定,它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科學的教學評價能激發學生興趣,啓迪學生心智,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充滿活力。

三、說學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達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方法的點撥與引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我引導學生採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我運用教學機智,引導學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活躍課堂氣氛,在討論中理解、感受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批註記錄法:帶着疑問讀課文時畫出相關答案,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記錄讀書體會。這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語渲染啓動情感。

一堂課的開課,猶如小提琴演奏,第一個音符就定下樂曲的音調,開課時我用激情的語言爲本課定了情感基調,這樣就讓我的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走入學習情景之中。

(二)整體感知積蓄情感。

爲了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我打破了一篇課文從頭到尾順着講解的教學模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爲了消除朗讀中的障礙。我首先把文字中易錯、難讀的字音利用課件演示進行預習檢查、強化。然後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關鍵詞語的理解,探究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邊讀邊悟,隨悟隨記下自己的感受,也是爲了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潛心品讀昇華情感。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在感悟描寫英子神態、動作的詞語和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以讀代講,但我更側重於在自主閱讀中爲學生搭建開放閱讀的平臺,保證了讀的時間、讀的形式,保持了讀的興趣。這入情入境的朗讀足以讓關愛之情,感激之心滲入到學生的心裏。不僅讓他們學會了閱讀,更重要的我是想透過這樣的教學教會孩子們學會學習,體會合作學習的快樂。

(四)聯繫實際延伸情感。

在學完課文後,爲了彈響屬於學生自己的那根情感之弦,我讓孩子看《掌聲響起來》視頻課件,爲下一步的朗讀和仿寫放飛思維,積累素材,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

(五)課堂總結內化感受

當不同內涵的視頻響起的同時學生爲身邊人鼓掌,這樣呈現出立體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五、說板書設計:

其目的在於依據課文內容,突出重、難點,清晰、美觀、簡潔,讓學生一目瞭然。

六、教學反思:

回顧本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認識:

1、從教學目的簡直定到教學的每個關鍵,緊扣語文課程尺度中劃定的重情緒、態度、代價觀的準確導向,選擇教學計謀,充實表現新課程以人爲本、學以致用的理念,並向課外拓展學習內容,開闢學生視野。

2、在互助探究學習中,老師授之以漁,點撥要領,建立了調和的學習氣氛,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到場,點燃了學生頭腦碰撞的火花,使差別條理的學生都得到生長。

雖然,我以爲這節課個體關鍵的精緻化處置處罰另有待增強。我爲了照顧全體學生,使背面教學時間告急。有待於增強團體計劃的科學性。

我以爲講堂永久沒有完善二字,但也正是這遺憾成爲我探究講堂教學的不斷動力。也是我以後高興的偏向。教海探幽無止境,我要用我的教育伶俐只管即便淘汰教學遺憾,讓我的講堂每一節都精美!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小露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五課的一篇童話故事。巧妙地運用了童話所具有的特徵——奇特的幻想,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讚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交代小露珠形成的時間,再寫小露珠形成的地點,最後寫小露珠在形成時是怎樣變化的。小露珠就這樣悄無聲息、毫不張揚地來到了世上。第二至五自然段寫小露珠受到小動物們的喜歡。小動物們見到小露珠紛紛和她打招呼,並且讚美她“像鑽石那麼閃亮”“像水晶那麼透明”“像珍珠那麼圓潤”,歸結起來,這些讚美稱頌的是小露珠美麗的容顏和純潔的品質,這也正是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第六自然段寫小露珠裝點了花草樹木。小露珠不僅本身很美,而且還會用自己的美來裝點別人,讓植物們顯得更精神更美麗。第七自然段寫小露珠消失的過程,植物與她依依惜別。由此我確立的目標是:

1、能在流利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2、明白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融洽和美麗。

3、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抓住小露珠以及各種小動物、植物的特點進行感悟品讀。

二、說教法

針對以上教學目標的確定以及對三年級學生的分析,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的方法,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具體的教學方法有: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實物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透過師生表演,培養學生的思維組織能力等。

3、情感教學法:透過創設情感氛圍,是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4、遷移教學法: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說學法

圍繞學法指導這一核心,我以讀書訓練爲經,以語言訓練爲緯,調動學生多種情感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積極地演、說、評、讀,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文第一小節描繪了小露珠由夜幕降臨時出現到黎明時變成黃豆粒般大小的情景。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跟着視頻去學習,讓學生去總結髮現。

(二)形象演示

課文的2—4小節描寫了三個小動物來到小露珠面前讚美小露珠的情景,這三段話有兩個顯著特點:比方形象;動詞確切。爲了讓學生感悟第2個特點,我放出多媒體動畫,學生從畫面上形象地看到:青蛙蹦到大荷葉上,蟋蟀爬到草稈上,蝴蝶落在花朵上,能夠明白“蹦、爬、落”這三個詞生動地寫出了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活動特點和生活習性。

學習第五節“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抓住一個“都”字,讓學生觀察課本的插圖或者發揮想象說一說還會有哪些動物喜歡小露珠,學生很喜歡回答這樣的問題,觀察很細緻,想象力也很豐富。

(三)內化積累

課文第6小節描繪了一幅小露珠反射着霞光,使得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機勃勃的美景。我在讓學生自由讀的基礎上找出有哪些植物喜歡小露珠,並結合2、3、4自然段中的打比方說一說小露珠光彩熠熠像什麼。再用第六段中的比喻句來說一說植物在小露珠的裝點下變得怎樣格外精神,學生能夠在引導下準確說出“俊俏的小姑娘”指誰,“美麗的珠寶”指誰。

(四)啓迪想象,情感昇華

課文最後一節描繪的是小露珠變成水蒸氣離去時,植物們與之深情告別的場面。學生讀後能夠發現小露珠的變化:太陽公公散發的熱量越來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來越輕了。在引導學生理解“越來越”時,我嘗試讓一個學生起來重複讀投影上的一段話,其他同學聆聽和觀察發現他幾次讀的過程中的變化,繼而明白“越來越”的意思,再結合自身最近有什麼變化來造句。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小露珠要走了,請學生拿出紙寫一寫想對小露珠說的話。課文學習至此,學生情感也完全被調動了出來,他們有的說:“小露珠,你回來吧,我們大家捨不得你走。”有的說:“小露珠,我很喜歡你,你可不可以不要走。”還有的說:“小露珠你明天一定要快點來,你來的時候記得打電話給我,我好去迎接你。”學生的想象力也開啟了。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石榴》是國標本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以季節變化爲線索,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棗莊石榴園的石榴成熟的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進而體會作者借對石榴的描寫所表達的志向、抱負。

二、說學生情況

《石榴》一課分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了本課的生字, 學生能初步理解生詞在文中的含義;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了課文的思路,瞭解了課文大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 、說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運用結合語言環境、聯繫生活實際、動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2.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讀描寫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擬人化的寫法。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嚐一種水果說一段話(機動)。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瞭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夯實基礎。

1、課前板書課題:石榴

2、瞭解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按一定的順序出示本課的詞語和短語,要求學生認讀。

如: 嫩綠 鬱鬱蔥蔥 (葉)

火紅 熱鬧 (花)

咧嘴 張望 (果)

紅白相見 晶瑩透亮 (子兒)

雖然生字詞的學習已經不再是三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字詞句教學是學生閱讀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課時的一開始引導學生認讀生詞,有針對性地進行正音,爲本課時閱讀課文打好基礎。

二、 分段教學,逐步感悟。

(一)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圖片,要求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引出石榴的葉子。(嫩綠、鬱鬱蔥蔥)

2、要求學生說說在這樣的葉子中又看到了什麼?引出石榴的花。(火紅、多、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指導朗讀,要求學生讀出石榴生機勃勃的勁兒。

在這一環節中,除了運用朗讀、想象、適當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運用了多媒體,出示了一些石榴葉、石榴花的圖片。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展現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

(二)學習第三小節。

1、隨着季節的變化,教師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關注石榴成熟過程中顏色的變化。主要是掌握幾個關聯詞的運用:先……逐漸……最後……。這裏教師要加強用詞的指導和朗讀的指導。

2、引導學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麼樣子,讓他們試着用關聯詞“有的……有的……”練習說話。突出描寫的方法是模仿了寫人的方法,也就是擬人。透過指導學生朗讀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用擬人的方法仿寫幾句話,從而達到對這一寫作方法的鞏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對重點句的理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或讀,或悟,或說,教師營造了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這樣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機會,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並滲透了“勤於觀察”這一學習習慣的教育。

(三)學習第四小節。

1、透過實物的展示,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讀讀書中是如何寫的?瑪瑙、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都是對石榴子兒的描寫。

2、讓學生品一品石榴,嚐嚐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並加強朗讀的指導。

3、(機動部分)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用這種方法說一說其他的一種水果,如桔子,寫出它的顏色、形狀、味道和氣味。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寫。

以“看石榴”——“說石榴”——“嘗石榴”——“讀石榴”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優美、準確,初步瞭解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看圖找找石榴子兒和瑪瑙的相似點引導體會本體、喻體之間的聯繫,體會其中的比喻手法。

機動部分旨在讓學生在閱讀理解課文語言的基礎上,經歷積累、感悟實踐以後嘗試運用。並自然地激發學生養成學會觀察的好習慣。這一作業佈置,具有針對性,使課內學得的觀察方法遷移於課外,真正做到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三、 總結全文,延伸教學。

最後教師用優美的語言渲染,總結全文,引導學生從部分迴歸整體,在暢談感受中激發喜愛之情。

四、板書設計:

16、石榴

葉 嫩綠 鬱鬱蔥蔥

可 愛 花 火紅 小喇叭

美 果 高興地笑

(子) 色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本課教學,力求突出對文字內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蘊含的道理,注重語言的品味。凸顯閱讀教學“以讀悟理”、“以讀悟語”的基本特徵,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妙處。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鏡片,之後,做成放大鏡,接着,做出顯微鏡,最終發現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課文語言表達準確而又生動活潑。全文貫穿一個“玩”字,字裏行間滲透着創新思維的要素,即:興趣、耐心、觀察、思考。

【學情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不大會透過細緻的閱讀文字,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事件主要內容更是困難。

2、由於年齡小、缺少社會經驗等原因,對於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蘊含的道理等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有較大困難。

3、學生閱讀經驗、方法積累的還不多,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嘗試運用一些簡潔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資料、聯繫上下文、品詞品句、邊讀邊想象等。

基於以上考慮,我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細細品讀課文。

2.理解文中引號的用法。

3.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穫。

【教學重點】:

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從故事中受到啓發。培養學生邊玩邊想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

1. 教師:愛玩,是你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在玩中有什麼體會?(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遊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2. 學生交流。

3. 教師匯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爲,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 “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4.針對上節課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

a. 什麼是“名堂”?

b. 誰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麼?

d. 怎麼玩的?

e.他玩出了什麼名堂?

二、由疑而入,各個擊破(讓學生帶着問題閱讀課文)

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齊讀這一段。

⑵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爲,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⑶ 教師: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中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瞭解他喜歡玩什麼,是怎麼玩的,好嗎?

2、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⑴ 透過第二、三自然段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請學生彙報。

例如:列文湖克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等等。

⑵ 聯繫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

⑶帶着讚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齊讀第四自然段。

⑵列文虎克發現了什麼名堂?從那裏可以看出來?找出並讀出來。

⑶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⑷ 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麼新的發現?(着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⑸ 聯繫上下文,交流討論。理解a“小人國”、“居民”指的是什麼?

b.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⑹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有沒有人知道?從哪裏看出來?(指名讀,請學生帶着自豪的語氣來朗讀)

⑺“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與“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前後呼應的寫作手法

⑻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三、 知識拓展、延伸

1、什麼是微生物?

2、舉例說說玩出了大名堂的其他科學家的名字和事例。

四、討論交流、回顧總結:

列文虎克發現的大名堂真的只是“玩”出來的嗎?他的玩和我們的玩有什麼不一樣?引導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他在玩中不忘思考、不忘觀察的品質。

玩耍常常被認爲是浪費時間的行爲,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讓我們像列文虎克一樣在玩中觀察,在玩中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五:作業

課後小練筆

平時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要鼓勵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穫)

六、板書設計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 玩中做, 做中玩, 玩中做 )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一、說設計理念;二、說對教材的解讀;三、說教學方法;四、說教學過程;五、說板書設計。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着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爲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爲目標,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字語言,凸現語文字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透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圍繞奇怪的巨石,作者將捉迷藏、向老師和父親請教、在英國求學、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時空發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遵循刪繁就簡抓本位的原則,依據教材和低年級語文教學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奇怪、嚴嚴實實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教師指導下讀懂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並學習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據新課標要求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讀懂課文,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是透過對話來展示人物內心活動的,抓住對話來體會李四光的思考是層層深入的,李四光的問題是很有邏輯性的,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十分重要,據新課標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爲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我主要採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中。

2、說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中注重向學生滲透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法指導,整體把握、品詞析句、朗讀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

本着教重啓發,學重思維感知的教學原則,爲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優化教學過程。下面我以第一課時爲例來談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直接揭題,質疑匯入

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針對學生的質疑,總結有價值的問題:大石頭怪在哪裏?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幫助教師把握學情,然後以學生的自主提問組織教學程序,以學定教,圍繞這樣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課堂的主體性、自主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豐厚初讀,能爲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字,在與文字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字,做到不讀熟,不開講。隕等字音難點注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整體認讀。新課標中第二學段目標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於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這是存在一定難度的,也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紮紮實實訓練的。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比較繁瑣和片面,此時我將逐步引導學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誰、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這樣,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體把握文字的能力。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個單元的主題。愛是什麼?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好漢查理》是這一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課透過講述一個自稱好漢的調皮男孩查理在幫助一個小女孩傑西的同時,也得到傑西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互相友好的幫助中,查理也改正了自身缺點,下決心做一個真正好漢的故事。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尊重這種關愛的重要性。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從事件的發展中發現查理的變化。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這個故事的學習,要讓大家明白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消除戴“有色眼鏡”看人、給人定位的不好現象,互相關愛。

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突破

重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查理和傑西各自的思想感情。

2、理解查理髮生變化的原因。

難點

理解查理在與傑西的交往中發生變化的原因。

教學突破

課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己多讀多討論,理解好漢查理從衆人眼中的調皮孩子到小女孩傑西眼中的好夥伴的變化,從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明白查理決心做一個真正好漢的原因。

二、教法解析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老師的問題在和同學的討論中讀懂課文。

2、教師幫助學生理出事情的發展順序,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體會查理的變化及原因。

教師準備

1、仔細研讀教材,整理課文內容,精心準備相關課文問題。

2、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學情解析

我班現在共有學生51人,基礎都比較薄弱。尤其是閱讀方面,由於平時所涉獵的範圍比較狹窄,加之以前訓練較少,閱讀理解能力偏弱。

三年級的學生,需要鍛鍊默讀能力了。爲了下學期更好的教學,需要在本學期最後的時間裏加緊朗讀、默讀能力的培養提高。本課的教學中應以學生多讀多想多思爲主,教師應擺正心態,避免過多佔用學生的時間。

學生準備

預習文中加拼音的字詞。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六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本組課文都是圍繞一個“美”字來寫的,讚美了大自然的景物美和人物的心靈美。《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課文透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全文按總分總的結構分別介紹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透過多種形式讓學生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抓住課文中準確生動的語言,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進一步體會景美人更美,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喚起他們對美的追求。這是着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用生動語言進行描述的能力。學生在學習《荷花》一課時已學過了用生動語言進行描述,想象畫面,這一課要繼續滲透這一訓練重點。根據教材內容和本單元訓練重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讀懂課文,從中瞭解大自然的神祕與美麗,受到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2.基本技能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

3.認識目標: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4.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我確定本文教學重點有:

1、瞭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2、透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再現課文所描寫的情景。這一重點的目的是通

過對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培養和激發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發展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關於大海的資料。

教具準備:卡片、多媒體課件、實物標本。

二、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這十六個字。針對以上教學思想,本文的教學我主要選用“自學研究”式的教學方法,主要依據是這樣能使學生主動參加到研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體現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改思想。再輔之議論法和情景感染法,真正把語文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會讀書,重視朗讀,組織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在多讀的基礎上,透過學生想、劃、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四、說教學程序

本文教學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交流關於大海的資料,完成認識目標和初讀課文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完成情感目標、基本技能目標。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分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

1、聽寫本課13個生字、新詞。

2、回顧大屏幕出示問題:(1)課文圍繞第幾自然段來寫的?(2)哪些自然段寫景色奇異,哪些自然段寫物產豐富?

(二)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請同學欣賞《海底世界》錄相。看完後交流留下的印象。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2-3自然段。

指名朗讀2、3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大屏幕上的問題: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海底景色奇異的?這個問題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理解這兩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學生比較容易找到是從黑暗中的發光魚和海底的各種聲音兩方面來介紹的。我根據學生的回答予以歸納板書,再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描述的景象予以想象,然後播放發光魚錄相,目的是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海底景色奇異。瞭解海底聲音時讓學生齊讀文中的原句,再聽聽海底各種聲音的錄音,最後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

2.自學4、5、6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4、5、6自然段,思考並透過小組合作完成大屏幕上的問題。

①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三方面來介紹海底物產豐富的?

②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多少種?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動物?是怎樣描寫它們的活動方法的?(從文中劃出來,多讀讀)③介紹了哪些植物,文中是怎樣描述它們的?④介紹了哪些礦物?

這四個問題的設定,主要是讓學生透過動植物種類多、活動形式多來了解海底物產豐富。

(2)自學完後全班交流。

交流海里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三萬種時體會作者語言的準確性。用“已經知道”和“大約”來表明動物遠不止這麼多種,激發學生熱愛大海,探索自然的興趣。交流到海底動物活動方法時讓學生完成大屏幕上的連線題。感情朗讀體會海底動物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學生回答完後屏幕出示每種動物的圖片,展示一部分實物標本。(畫面和實物展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理解課文的難度。)學生對海底植物描寫部分比較容易理解,屏幕出示畫面增強直觀感就可以了。在交流礦產時我會滲透環保知識,讓學生意識到應愛護海洋,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四)結寫作方法

作者用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神祕的海底世界,作者先總的提出問題,激發同學們瞭解海底奇異景色和豐富物產的興趣,最後又用一句話概括了全文的內容,使文章的結構非常緊密。

(五)反饋練習

學生根據自學的內容及師的提示總結全文,完成板書。設計此練習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印象,瞭解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的掌握情況。

(六)作業:

寫一個片段,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某處景物進行描寫。

(七)板書

黑暗中光點閃爍

景色奇異

寧靜中竊竊私語

海底世界動物知道三萬多種

物產豐富植物多種多樣

礦物蘊藏豐富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教材簡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學情與學法分析】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和知識儲備特點,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課文語言和有感情朗讀指導兩方面。對於理解文章中被藝術化了的語言,在教學方法上,我設計了前置性作業做課前充分預習及思考探究,課堂中給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仿寫句子等方法,使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並對秋天的美產生共鳴,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做到讀寫結合。在知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塊,由於平時我班學生少言寡語,課堂上不積極發言,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準備了鋼琴曲《秋日私語》,透過圖片展示,把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融爲一體表現出來,以此來刺激學生的眼、耳等多種感官進行品味,幫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好。也爲了課堂能自然活躍、輕鬆愉快。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詞並寫好12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五彩繽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透過仿寫句子,學習作者抓住顏色、樣子、動作來描寫事物的寫作手法,做到讀寫結合。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難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認讀生字詞,並指導寫好學生認爲難寫的生字;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結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最後是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二課時則主要是兩個教學環節,第一,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秋雨的特點以及秋天的五彩繽紛,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第二,積累展示環節,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接着展示學生蒐集的有關秋天的詩歌,一起讀一讀,最後是一首小詩的仿寫指導。現在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每一課時的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大體上包括四個環節:一是匯入。透過劉禹錫的《秋詞》,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勝過春天的美麗秋景,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第一遍讀課文讓學生自由地朗讀,先自查生字認讀情況,第二遍指名分段讀課文,目的是檢查學生在朗讀課文方面能不能做到正確流利。接下來的認讀生字詞。分開來出示一類字和二類字,根據平時對學生的瞭解,本課生字不難,以抽查和說句子的方式來檢查學生認讀和理解的水平。在指導寫字上,尊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來挑選不太好寫的生字並作詳細的指導,有觀察有分析三是整體感知。用“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這個問題來分析課文的結構,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生藉助“前置性作業”學習之後,簡單的同桌交流,進行彙報。四是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每位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兩個問題,先以小組形式彙總問題,接着是彙報,在彙報中篩選問題,簡單問題直接回答,課文中有答案的問題一會兒在書中作答,留下值得思考的問題並板書,引導學生在提問時提出能讓大腦動起來的有價值問題。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包括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本堂課的一個重點環節: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主要方式就是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段美美地閱讀。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一、二兩個自然段,爲了能讓學生儘快融入這美麗秋景中,並將喜愛之情讀出來,特意將第一自然段改編成一首小詩,希望能激發學生朗讀詩歌的熱情;在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的時候,爲學生準備了秋景圖片,並把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融爲一體表現出來,以此來給學生更多的感官體驗。

第二個環節是積累展示環節,透過朗讀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接着展示學生蒐集的有關秋天的詩歌,一起讀一讀。由於住校生條件不允許,最後我讓他們自己創作有關秋天的詩歌,最後是一首小詩的仿寫指導。

秋雨,你是紅的嗎?——看,你把這麼多的高粱,都染成了紅色的火焰。

秋雨,你是黃的嗎?——看,你把數不清的穀穗,都染的金光燦燦。

秋雨,你是()的嗎?——看,你把()的(),都()。

【課後反思】

1、課堂氣氛沉悶,教師也不夠有激情。在學生不說話的狀態下教師應變能力不夠,不能很好的帶動學生,讓氣氛活躍。

2、教師語言不夠精煉,有時表述不清,有時表述不夠精煉。

3、駕馭課堂能力不強,課堂教學環節完成的效果不好,第一課時的指導學生梳理有價值問題超時,拖到第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指導朗讀效果不好,沒有讀出情感。

4、有個疑問,選課是不是有問題。這篇課文是不是不適合提出更多問題。美讀好像纔是這篇課文該把握的重點。

5、由於各個環節落實不到位,導致每個環節進展和效果都不好。文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樹》講述了這樣一個哀婉動人的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冬天即將來臨,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鄭重承諾明年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時,她的朋友樹卻不見了。鳥兒在樹根、大門和小女孩的指引下,四處尋訪,歷盡千辛萬苦,最後找到的卻是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她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着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篇童話主要透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童話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描寫,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讀過之後,我們會爲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純真友誼而感動,會讚賞鳥兒信守諾言的品質,會產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

二、學情簡析

對於步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讀通這篇課文並不困難,課文的語言非常質樸,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語言背後卻蘊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讀懂並不容易。在教學中以鳥兒與樹根、大門和小女孩的三組對話爲主,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到鳥兒和大樹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從而激發他們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字。能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理解文章內容,訓練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體驗小鳥和大樹內心的不同情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本文。

4.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體會誠信的可貴以及環保的重要性,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四、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體會小鳥和大樹內心的不同情感。

2.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五、教學難點

懂得童話故事蘊含的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六、說教法

俗語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採用了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同時準備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讓鳥兒對樹的那種濃濃深情躍入學生腦間。

七、說學法

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方式是多樣化的,主要有:讀、品、悟、議、辯、入。爲了讓"閱讀教學成爲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結合本課的教學實際,我用到的是:讀、入。

讀:採用自由讀、找朋友讀、演讀等多種方法,真正做到以讀激情。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注意啓發學生的感覺,比如在指導最後一段時會在前三段的基礎上讓學生帶着焦急、牽掛、擔心的心情去讀。

入: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我會讓學生兩次研讀課文,設身處地體驗小鳥的心情。

八、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重溫舊知,夯實基礎;媒體激趣,體會深情;研讀對話,訓練朗讀;體悟中心,昇華情感的教學思路.

(一)藉助媒體,激發情感

恰當適時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往往能成爲整堂課的亮點。所以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播放課文動畫,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故事開始自然的愉悅、和諧,與後面描寫的第二年鳥兒再回來尋找大樹時,大樹已不復存在的情景形成強烈的反差,使學生在最快的時間內進入課文,而且爲後面理解詞句,練習讀文,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節設計主要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受本文的寫作是以對話爲主的,爲下面的精讀課文作好鋪墊。另外,我讓學生根據所給提示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意在幫助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本文篇幅不長,但故事情節曲折,直接說出內容大意對學生來說有些困難。而給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學生稍加整理語言,即可在初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從而達到整體感知的學習目標。

(三)反覆讀文,讀中感悟

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看做是學習的主體,以讀爲本,肯定學生,賞識學生。學生在讀書實踐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讀中提高語言感受能力,在評讀中獲得了方法,提高朗讀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調動了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

初讀課文,重點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上。雖說學生已經進入了第三年的語文學習生活,但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個讀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讀初期還是要作爲重點予以關注,這是每個年級都必須做到的。所以在初讀課文時,字字音準和句句通順仍然是朗讀的要求,對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教師都要充分的關注,並不是把注意點僅僅放在幾個生字上。同時結合生字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因爲是三年級了可以在初讀時在加強寫思維的力度,如:藉助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再讀課文時,要求邊默讀邊思考,用直線劃出文中鳥兒與樹根、大門和小女孩的三組對話;細讀課文時,抓住這三組對話讀好,體會鳥兒和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讓孩子學得愉快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期望。課堂中要努力創設輕鬆、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如挑戰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讓學生的朗讀更富有生氣,使學生更熱愛語文。

(四)研讀對話,訓練朗讀

我先讓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學生自然就找到了小鳥尋找大樹時的三組對話,然後引導學生交流(媒體出示3組對話)讓學生在小組裏面分角色合作朗讀這3組對話,彙報點評。而後讓學生透過"加提示語"的方法練習朗讀。(出示課件加提示語)

熟讀對話後,鼓勵學生表演,師適時進行角色採訪。

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的那份真情,這種演繹朗讀和情境表演等手段,利於學生體驗小鳥當時的心情,實現對重點難點的突破。

爲了實現學生與文字之間的零距離接觸,我設計了換位體驗的角色採訪,把學生帶入課文,達到了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的境界。

(五)體悟中心,昇華情感

教師引讀最後1節。齊讀課文後,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抓住兩個"看"字,補充對話,(出示填空課件)體會小鳥兩次看的不同意義,揭示有關奉獻、真情、誠信的人文內涵。在體會小鳥的深情基礎上將文中的小鳥改成"我",使學生又一次進入文字,在學生了解了小鳥的心理後,將守信這個主題滲透到課堂中。 (我認爲這樣就能夠使情感的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完美地結合起來。)此時,大樹這一單一角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表達需求,所以我就因勢利導,進行拓展說話練習。把單一角色擴展成多位角色:想對誰說就對說誰,包括小鳥、大樹、伐木工人、小女孩,也可以是作者,甚至是樹根。

這樣的設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新理念,讓學生在學文前積累,學文中積累,學文後積累,從而爲提升孩子的文化底蘊,提高語文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六)總結 總結是昇華文章情感的佳徑,師生共同總結達到一種師與生,生與文字間的情感共鳴。

九、板書設計

(出示課件)

去年的樹

去年--------今年

友情 守信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又增加了自主性,有助於學生對對話學習的自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