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動物三篇

說課稿2.69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動物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動物三篇

幼兒園說課稿動物 篇1

一、說教材。

神奇的阿拉伯數字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角落落,凸顯着不可替代的功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幼兒認識它們,卻在很多時候不知道它們的意思,如:門牌號。它一般由三到四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自由組合而成,幼兒基本上能認識它們,卻不知道在這個數字組合裏每個數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

《小動物搬新房》以小動物搬新家的故事貫穿整個活動,在活動中以幼兒幫助小動作做門牌的動機爲出發點,瞭解門牌號的功用,理解門牌號的涵義,這樣的認知結合着現實生活的認知,將生活中簡單的數字組合成有涵義的門牌號。大班幼兒對數字是敏感的,門牌號的認識可以促發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數字感興趣,願意去探索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涵義。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三方面的目標:

1、複習鞏固6以內序數的排列。

2、認識門牌,瞭解門牌上數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並嘗試根據門牌號碼找到相應的房間。

3、對生活中數字感興趣,體驗幫助小動物搬新房的快樂。

《綱要》是以兒童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的。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學方法、過程設計上,我努力體現以兒童發展爲基本點。我班幼兒在平時的計算活動中,部分幼兒在數學方面表現的就比較弱,數字的涵義在他們的腦中處於含糊狀態,更別說平時生活中見到的幾個數字組合而成的門牌號了。所以我將“認識門牌,瞭解門牌數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作爲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幼兒瞭解了門牌號的意義後,要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認識,這樣才能真正的瞭解數字的重大意義。所以我將“能根據門牌號找到相應的房間“作爲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具。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的達成和活動內容的完成,我做了一下的準備工作。

1、動物樓房圖片三張。(三間平房;每層只有一間的四層樓房;每層有兩間的三層樓房。)

2、小老鼠、小烏龜、小白兔、小鳥、豬哥哥、豬弟弟的動物圖片各一張。

3、各種背面寫着門牌號的小動物圖片若干,每層有兩間或者是三間的三層樓房。

四、說過程。

活動環節共分爲以下幾個部分:

1、故事匯入。

以故事的形式匯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鞏固經驗。

此環節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讓幼兒爲小動物搬家,鞏固橫向(從左到右)點數樓房的方法。第二部分設定故事情節:小鳥找不到鄉下老鼠的房間。來引導幼兒爲房子設定門牌號、貼門牌號。引導幼兒在設定門牌號的過程中慢慢探索認知門牌號上各數字的意義和功用。第三部分小鳥提出房子的弱點,幼兒重新造新房,讓幼兒爲小動物二次搬家,鞏固縱向(從下到上)點數樓房的方法。

3、幼兒討論。

此環節我用豬小弟提出房子的弱點來推進故事的進一步發展,讓幼兒討論小動物下一幢高樓的樣子,引出第三幢樓房。讓幼兒自己來找門牌、貼門牌,以此鞏固幼兒認知門牌號的實際意義。

4、幼兒嘗試操作。

此環節旨在讓幼兒根據已學的知識,用門牌號找到相應的房間。

5、教師講評。

此環節除了教師進行個別的點評以外,還利用了公共資源進行了集體點評。

6、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我以讓幼兒去小動物家做客慶祝喬遷之喜來結束整個活動。

幼兒園說課稿動物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小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透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

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爲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透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爲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透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爲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透過示範,不僅要求

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啓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啓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佈坐。

幼兒園說課稿動物 篇3

一、設計意圖:

在繪畫中,線描是最爲普遍的一種畫法之一。線描在繪畫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線描是畫面最基本的造型,主要體現了繪畫的靈魂所在和精神文化的韻律。

我班部分幼兒已經過一年的線描繪畫學習,繪畫技能有了很大的進步,想象力、創造力也有所發展,但也有部份幼兒仍機械地模仿教師的範畫。爲了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與水平,爲了讓幼兒有充分展示的機會,發展幼兒形象思維、膽想象、勇於創新,本次美術教學活動我就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社會活動、情感體驗、主題活動、幼兒實際水平和生活經驗選擇切實可行的題材,繪畫內容的選擇沒有固定性,可隨廣泛尋找、有機調整。而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在於激發孩子們的創作興趣以及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孩子們在大膽創作的同時體驗到繪畫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依據《綱要》中的要領,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徵,本次活動的目標設計如下:

1、學習用線描畫的方式對動物的某一特徵進行重點刻畫,加深對動物特徵的瞭解。

2、大膽想象,進行誇張的刻意繪畫,體驗奇特的想象帶來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在於激發孩子們的創作興趣,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爲“大膽想象,能進行誇張的創意繪畫”;據孩子們的繪畫水平,我將“能用線描畫的方式對動物的某一特徵進行重點刻畫”設定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根據本次活動的設計思路,我做了材料上的準備如:彩紙、線描筆、範畫;同時在活動之前還讓孩子們熟悉、瞭解了各種各樣動物所特有的特徵。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故事匯入法”,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透過講述故事來匯入課題,從而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這一環節中我還採用了“啓發性提問法”,讓孩子們帶着問題進行想象和觀察,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創作興趣;後我又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了孩子們進行想象之後,主要體現了“幼兒纔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

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透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同時採用“展示法”,透過幼兒展示自己及欣賞同伴作品的過程中,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表現能力逐步充滿信心。其中也透過了幼兒間的互補學習等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六、說活動過程:

有了以上這些分析和準備,根據教學需要,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引題-想象-操作-展示交流四個環節。

(一)以故事引出課題:

1、教師講述故事:小男孩皮皮特別喜歡孔雀開屏。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已和孔雀結婚了,他們還生下了一個神奇的寶寶。這個寶寶很像皮皮,又很像孔雀媽媽。2、提問:“你們猜猜這個神奇的寶寶會長成什麼樣子呢?”“什麼地方會像皮皮,什麼地方會像孔雀媽媽呢?”3、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如:這個寶寶長了一張人臉,有孔雀的尾巴。

(二)欣賞範畫,進行想象:

出示範畫,幼兒欣賞、觀察、講解。教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進行小結:原來人和孔雀結婚生出來的寶寶既有人的樣子,又有孔雀的樣子。請幼兒來說一說,重點幫助幼兒理解寶寶既要有人的特徵也要有動物的特徵,同時還幫助幼兒瞭解動物所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特徵。(如:猴子有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老虎額頭有一個王字;獅子的臉部有鬢毛;魚有魚鱗和魚鰭;蛇沒有腳;兔子有長耳朵;大象有長鼻子;豬有大鼻孔和大耳朵;刺蝟全身長滿了刺;蜜蜂有蜂針;長頸鹿有長脖子等。)

(三)創意畫:

1、教師說要求,進一步提醒幼兒生出來的寶寶既要有人的特徵,也要有動物的特徵。2、幼兒作畫,教師做巡迴指導。3、請幼兒拿着自已的作品讓同伴來猜一猜自已畫的是人和什麼動物生出來的寶寶?

(四)作品展:1、作品進行展覽、張貼。2、教師選幾幅作品請幼兒來猜一猜這個神奇的寶寶是人和什麼動物結婚後生出來的?3、再請創作者來說一說自己的作品。(人和什麼動物所生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