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有關小學語文說課稿四篇

說課稿2.77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小學語文說課稿四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教材說明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透過對這個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瞭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學目標

1、透過網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瞭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設計思路

體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改變,體現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傳統的教學設計中,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受到一定束縛,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總體設計思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分組卡片、主題網站、月光奏鳴曲、春江花月夜

學生準備:概念圖作品、站、幻想畫、神話傳說

教學時間:5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月亮自古以來,就於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知道哪些關於月亮的詩歌?(師生背誦有關月亮的詩詞)

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的美好,課前大家針對自己不同的特長和興趣分小組展開的對月球的探索,現在就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分別展示概念圖、站、幻想畫和神話傳說)我真爲大家的聰明智慧所歎服!

二、學習課文,解疑問答

1、自讀課文

現在就讓我們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個怎樣的世界!開啟課本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惑?

4、小組活動:寫出人類探索月球未解之謎。教師準備紅、黃、綠、藍、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別寫有1、2、3、4、5、6。由學生隨機抽取,按照數字相同的規律做在一組,每組發給1張白紙,然後按照順時針依次傳給其他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儘量多的問題,最後一名同學彙報,比賽哪個小組獲勝。

4、總結表達,讀懂了什麼,講述疑惑,

三、網絡探究,自主學習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裏。人類選擇走出地球,那麼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離我們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許多年後回首人類登月的歷史,我們會覺得我們現在所取得的成績很微薄,但是對人類進步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講:“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讓我們一起登入主題網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請特別關注人們探索月球之謎的歷程。

四、高智慧學習,小組討論

結合實例,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奧祕,不僅僅是月球,還有火星,銀河系等等,爲什麼會出現哥倫比亞事件?爲什麼今年美國對於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難的新聞牽動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知道就是因爲這樣一種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和進步,那麼科學進步的含義僅此而已嗎?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學進步=探索+…+…+…+…啓發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填寫不等式。說出相應的理由

小組活動:按照形狀相同的規律劃分小組,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後按照顏色分組到別的小組討論,瞭解別人的想法,最後回到自己的小組,修改本組的觀點,紅色留下負責解釋本組的想法,全班彙報交流。

五、課堂小結

假如xx年後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麼?

六、教後反思

每次上過類似今天這種情況的網絡課,總是引發很多的思考和爭議,許多人關心的總是他與語文課的關係,把脫離語文教學目標和聽說讀寫能力作爲強有力的駁斥論據,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認爲我是不是脫離了目標,在走俏啊?在確定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之後,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體現課程與技術的整合,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體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體現多元智能學習,最終實現融合性學習,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資訊素養的形成爲最有力的說明!

反思課堂教學設計,我認爲教學策略的設計最爲重要,同樣,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設計中應加強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一、問題策略的設計

這個主題活動,我始終貫穿着這樣幾個問題的設計,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的框架,那麼將來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都能受到這種思維的啓發,相信這就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繼而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你知道什麼?關於月球的知識你瞭解多少,是對以前知識的一個積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3、你怎樣知道的?對於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的認識。

4、你學到了什麼?總結學生經驗。

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關鍵要設計好基本問題,基本問題的設計要體現進階思維的訓練,比如教師在設計“科學進步=探索+…+…”就是要培養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經驗和具體事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

二、活動策略的設計

有效的小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集體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透過兩次小組活動的開展,一次問題接龍,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比賽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而且精彩有價值,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月球上有傳染病毒嗎?”“月球和地球哪個的年壽高?”“月球的塵土具有殺菌的作用嗎?”另一個活動是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後到別的小組吸取經驗,回來補充自己的觀點,這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表達、傾聽、再思維的能力,可以說選擇一種好的組織形式,對於提高課堂效率也是相當的重要。

三、評價策略的設計

這堂課中我認爲比較失敗的就是沒有很好的體現評價的過程,無論是對於學生精彩的展示還是小組活動,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語言顯得有些乾癟,吝嗇,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上好課重要標準,另外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了教學的過程和效果。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學要求:

1、透過在教師指導下的獨立閱讀,初步理解內容,學習小英雄雨來熱愛祖國、憎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2、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讀後能說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3、練習給每一部分課文加小標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說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時間:1課時。

二、說學情:

在教學本課之前,學生在前面已學習了一篇和戰爭有關的課文。對於已經有所瞭解,這是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的有利條件。但由於四年級學生閱歷淺,對本文中涉及環保的科學道理較難理解,根據這些實際,在教學時我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教法:

1、朗讀教學法:

學生的感受是透過朗讀來實現的,只有讓學生透過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媽媽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的,語言生動有趣,適合朗讀。在教學中,我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2、情境教學法:

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這樣往往比教師單一的講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學中,我以語言描繪、圖畫展現、表演體驗等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受課文內容。

四、說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只有深入文字和文字進行深入的、多層次的對話,才能深刻領悟課文內容。因此,本節課我透過學生用讀讀、圈圈、議議的方法,以讀悟語,以讀促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

五、說教學過程

本文雖是略讀課文,但由於篇幅較長,可以安排一課時完成。教學中要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先通讀課文,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瞭解雨來是哪裏人,生活在哪個年代?爲什麼稱他是小英雄?大體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全文研讀時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思考,特別重點理解“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

在全面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給各部分加小標題。最後進行總結擴展。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課的課題就呼喚着我們去找春天!我們到校園裏找一找,也許能在操場邊發現剛探出頭的小草;我們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許能在天空中發現飄飄搖搖的風箏;開啟課本,我們還會在課文插圖中發現春天的影子;讀着課文,我們會感覺自己就是那幾個脫掉棉襖、衝出家門、奔向田野的孩子,體會到尋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發現春天的欣喜。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着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嫺熟地彈奏着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着鞦韆,興奮地叫着、笑着……孩子們找到春天了嗎?從哪裏找到的?怎樣找到的?激發學生朗讀:“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嗎?”……讀着這些語句,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窮。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說教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爲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二年級的學生透過一年多的學習、積累,已掌握了不少識字方法,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並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在裏直觀的書寫演示和設計精巧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

2、情景教學法

美麗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讓學生能感受到這春天的美好,在教學時,採用優美語言,爲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利用多媒體,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讓學生欣賞各種春天美麗的畫面,體會春光的'美好,再用優美歡快的歌曲幫助學生體會課文內容,把音樂美與語言文字美圖畫美融合於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

【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透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下面我就結合我用aut5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是詩人王安石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中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後,望着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註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他們已積累了很多古詩。透過“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積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等等,這爲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設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2)透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和古詩五讀法等方法來學習古詩,感知詩詞大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3)透過意境的創設、反覆誦讀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想象意境,領會詩情,品味詩句。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五、教學準備

(1)針對古詩內容有側重地查閱王安石的資料,對他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收集描寫思鄉的詩詞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創設情境。

匯入語:如果說中國古代文化是一片浩瀚的星空,那麼,詩歌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北宋王安石創作的《泊船瓜洲》”匯入課題,師板書課題,生讀課題,並釋題意,然後詳細介紹了詩人王安石,對他偉大的歷史功績和文學成就進行了高度讚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詩人產生了崇敬之情,進而對詩歌產生了學習的渴望。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讀通其文。

(1)糾正字音。如:“泊”的讀音爲bó

“間”讀 jiàn;“萬重山”的“重”讀 сhóng;“還”讀 huán;

(2)讓學生小聲朗讀詩文,注意讀準字音。此環節目的在於掃除字詞障礙,大體把握詩意,爲後面的細讀詩詞奠定基礎。

(4)小結學習方法,教師板書:一讀通其文

二、讀品其意

(1)自讀詩文,結合幻燈片出示的詞語註釋品味詩句的具體含義。

(因爲這首詩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採用了自學的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詩句的意思,透過課上的學生回答表明,學生完全能夠自學,且效果很好。)

(2)捉住詩眼“又”以及“何時還”進一步分析詩人的思鄉之情。

(3)通讀全詩,小結學習方法:二品其意。

總之,透過挖掘全詩重點字詞,使學生深刻體會詩句的具體含義,爲感悟詩情做好準備。

三、讀悟詩情

請學生扮演王安石的角色,想象詩人所處的場景以及他的所見所感。教師在旁用語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情境。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觀察積累,對詩人當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展開了大膽的想象,並將想象內容連貫起來創作出了一段段生動優美的文字材料。這裏運用語言描述情境。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在這裏,我大膽的提出了兩個問題,1、爲什麼詩人所處的實際距離和他的心理距離產生了差距?透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出示王安石推敲用字的典故,讓學生思考爲什麼用“綠”字?透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綠字的動態美,並且詩人感受家鄉的美景從而增添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讓學生大膽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啓想象的閘門,實現與文字的對話,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詩詞所營造的意境中,將詩人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和諧統一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詩的意境、情蘊,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讀誦其韻。

(1)帶感情朗誦,注意音調、停頓,讀出節奏韻味。 請學生展示朗誦,教師進行評價。

(誦讀和朗讀是不同的,其區別就是用情與否,學生經歷了前三個學習階段,對詩情有了很深的感悟,之後,我又給學生出示了四個詞語,分別是:思念、哀傷、渴望、無奈,讓學生用這些詞語說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結果學生的回答淋漓盡致的把詩人的心情和感受表達了出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誦讀很成皋,誦讀起來聲情並茂,並能透過關鍵字誦讀出詩人濃濃的思想愛鄉之情。)

(2)指名學生背誦,結合想象與意境,欣賞、誦讀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利於背誦,而且記憶深刻。古詩學得透徹,所以有的學生能做到當堂背誦。

(三)總結

指出教學重點,做好筆記。回顧古詩四讀法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透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後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不但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 以後學生再讀到古詩時很自然的就能結合註釋來幫助理解詩句了。

二、抓住詞語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於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透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係,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介紹作者王安石時,教師的講解較多,這裏可以讓學生把蒐集整理出來的資料交流討論,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另外,學生前面誦讀時間稍多,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整理的思鄉的詩詞,沒有時間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