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說課稿1.05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三

單元第37—40頁“銳角和鈍角”。

2、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這個部分內容是在上冊認識了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並達到會區分直角、銳角和鈍角。教材在編排上注意到低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從一幅“兒童樂園”主題圖入手,引起孩子的興趣,透過找一找、說一說、動手做一做,一步步達到這節課的學習目的。

3、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依據《大綱》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繫,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 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思維。

(3)使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舉例,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重點、難點

(1) 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這些角。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和操作法。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活動爲主線,力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探索,得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結論。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在合作中解決問題,一步步達到學習目的。爲使教學更直觀、簡明,我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圖讓學生找角,輔助教學。並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張笑臉爲獎勵,極大調動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說學法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爲此我努力作到“授人以漁”。首先從學生的已知出發,讓學生觀察,主動獲取知識。如找到學過的角。其次,讓學生合作交流、比較,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從而會區分三種角,最後,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找角,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並且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四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情境匯入,複習鋪墊。第二環節: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角。第三環節:鞏固練習,豐富感知。第四環節:思維拓寬。

1、情境匯入,複習鋪墊

根據兒童的特點,先出示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興趣。讓學生從主題圖中找角,並讓學生說說對角已有哪些認識,達到複習鋪墊的目的。併爲下一環節爲角分類,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2、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

銳角和鈍角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緣於學生對角和直角已有一定的認識,能從大大小小的角中,應用工具三角板找出直角來,教學中設計讓學生把大小不同的角分類,老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交流,一步步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這樣讓學生從淺到深,來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3、鞏固強化

在學生知道了“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做角,體會三種角的不同;讓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實物畫上找角。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角,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自己喜歡的角,關注到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學到知識的樂趣。

4、思維拓寬

電腦顯示幾副以角爲輪廓線的圖,讓學生在一次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五、說學生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始終站到主體地位,從說到做,又從做到說,說動結合,既輕鬆又愉快的達到學習的目的。

六、板書設計

銳角和鈍角

銳角 直角 鈍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種子發芽實驗(一)》,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這堂課。

首先是教材分析

《種子發芽實驗(一)》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課。這是一節典型的假設驗證課。學生已有種植植物的經驗,對於植物生長的所需要的條件也有所瞭解,但對於種子發芽的條件進行過研究的學生並不多。哪些是必要的條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條件,他們大多數沒有做過科學研究,所以本課就從綠豆發芽所需的條件開始研究,引導學生經歷從提出問題、到進行假設、選擇控制條件、制定實驗計劃、觀察記錄現象、分析整理數據、做出解釋的科學研究的完整過程,學生接觸的對比實驗不多,改變條件和控制條件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所以在學生討論實驗時,要提示他們注意實驗的公平性。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五年級的學生對種子發芽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豐富的感性經驗和一定的理性認識,在四年級的時候已經學習過種子的結構和觀察過發芽的種子,對“種子發芽實驗”有着最直觀的感受,但這些熟悉的現象並不一定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並不會花時間去探究發生在身邊的“種子發芽實驗”的奧祕,而這恰是科學課教學中最有價值的地方。考慮到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但缺乏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知的能力,所以我將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確立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盛,但探究能力有限,缺少持續觀察的耐心,所以我將能根據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確立爲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根據新課程理念,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科學概念: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爲了體現科學教學的這一理念,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努力讓學生自己確定探究專題,自己制定研究計劃,自己動手研究,透過這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來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將主要採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進行觀察、研討、推測假設、驗證,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以自主探究爲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援者和引導者。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將有利於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激發兒童學習科學的主動性。

因此,我將組織學生綜合運用觀察法、小組合作等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動性,使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實驗,獲取新知識,培養新技能。讓學生運用圖片、文字材料等資料,透過討論、交流,獲取和整理資訊。

一節科學探究課教學目標達成與否,學生的探究材料起着關鍵作用。所以如何給學生提供有結構的、合適的材料,是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爲了讓教學能夠順利的展開,我在爲每組學生準備綠豆種子,實驗計劃單,實驗記錄表,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先發給學生一包綠豆的種子。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包有趣的東西,趕快開啟來看看吧。

學生開啟紙包後,發現居然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綠豆種子,內心必然充

滿了疑惑。我又將提問學生:“我們都知道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發芽開始的,種子先發芽,然後經過一系列的生長過程,最後長成一株植物,那麼種子發芽需要什麼條件呢?”

這樣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好奇心,這樣的心奇心有助於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讓他們在對“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期待中開始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中。學生思維的參與,對理解發芽需要的條件這一教學難點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由淺入深進行學習。

活動一,討論種子發芽的條件。我將引導學生回憶四年級學過的《種子萌發》這節課,讓學生思考當時是怎麼樣讓種子發芽的?綠豆種子發芽需要什麼條件?學生在經過討論後可能會提出種子發芽與水分的多少、溫度的高低、光照的強弱有關係,並讓學生說出推測的理由。我將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提出自己的質疑,瞭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從而更好地展開教學。

預測不但檢驗了學生們的已有經驗,還可以使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做接下來的實驗。透過猜想活動,激活學生思維,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在這樣基礎上進行的驗證,學生印象才更深刻。

活動二

設計對比實驗驗證假設

如果我們要研究水分對綠豆種子發芽的影響,我們該怎麼設計這個實驗呢?我以水分對綠豆種子發芽的影響爲例指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而我也將重點指導學生“哪些條件要改變”“哪些條件要保持不變”“如何使這些條件改變或保持不變”,透過師生的合作共同設計出兩組數量一樣綠豆種子,一組乾燥,一組加入適量的水,放在同一個地方的研究計劃。我也將用課件再次出示剛剛制定的研究計劃,讓學生更加明確實驗操作的具體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爲了後面獨立設計研究計劃作鋪墊。

對比實驗法是小學科學經常使用的一個科學探究,雖然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接觸,但是對於學生來說還是難點,所以第一次實驗的設計以爲的“扶”爲主,

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明確對比實驗的公平性,即控制一個變量,其他條件不變。在學生思考設計中,形成控制一個變量的概念,爲以後的獨立設計實驗打下基礎。

接着,我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因素進行研究,透過組內討論來制定一個科學的完整的研究計劃。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應掌握由簡單到複雜、由教師扶着走到逐步放開、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學生模仿剛纔的研究計劃再製定一個新的研究計劃不成問題。我也將指導對個別實驗條件的處理,比如改變溫度可以一個放在冰箱一個放在室內,同時要考慮到冰箱內沒有光照,所以室內的那組綠豆種子也不能有光照等。這個活動是本節課的難點,爲了突破難點,我將在小組彙報研究計劃時,設計小組總結、代表彙報、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質疑和否定,達成共識這幾個環節,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研究計劃,並指導學生填寫實驗計劃單。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活動,事先要做到有計劃、有安排,要使學生在活動中“活”有所“長”,“動”有所“獲”。故本環節讓學生討論交流活動方案,制訂出具體詳實的實施計劃,爲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必要的基礎。

爲了讓學生能更加明確實驗的操作,我讓學生進一步閱讀教材上的舉例,引導關注其中的注意點,比如綠豆的大小應該差不多,爲什麼要在每個盒子分別放入2-3顆綠豆,爲什麼要墊紙巾等。

在學生設計好實驗後,組織學生閱讀,讓學生自己發現實驗中的注意點,這部分的學習,雖然沒有實驗的操作與思考,但對學生小組完成實驗,十分有幫助,有助於讓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之後,組織學生對兩組綠豆種子進行處理,而我將透過課件出示記錄表,並介紹記錄表的記錄方法,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去觀察綠豆種子的變化,同時我也會強調堅持觀察記錄的重要性。使科學學習不僅僅侷限於課堂,而是延伸到課外去,體現科學學習的開放性。

這個環節,讓學生經歷一個提出問題——引導猜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讓學生體驗到了像科學家那樣進行探究的樂趣。讓學生在自我建構科學概念的同時,科學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科學精神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我將讓學生自己當一當小老師,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並再次提醒學生堅持觀察實驗,有能力、有條件的同學還拍攝綠豆種子發芽各個變化的照片,嘗試撰寫研究報告。

透過這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歸納梳理,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繫,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最後爲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我設計了以下板

種子發芽實驗(一)

水分的多少、溫度的高低、光照的強弱有關係、空氣

總體來說,本節課我本着從教學目標出發,力克重、難點,將概念教學的理念貫穿在整個課堂內。同時又不失去科學課本身的科學味,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參與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當然也有很多設想不全面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早上好!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的藝術教學活動《天天鍛鍊身體好》。音樂是表現情感、情緒最好的方式。《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 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感受生活和藝術的美。而今天這首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正好行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文中字詞優美,簡單易懂再加上一些身體動作 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更好更快的學會兒歌。

二:說目標 根據本次活動的設計了一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符合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特點,理解歌詞大意,並學會唱兒歌。

(2)情感目標:激發幼 兒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三:說重、難點 重點: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突出音樂的中鍛鍊身體的重要性。 難點:正確唱出兒歌,理解兒歌。

四:說準備 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

五:說教、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活動方式

(1)情景教學法

(2)視聽唱法

(3)多種感官體驗參與法。 透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大意的內容。掌握兒歌有感情地唱出兒歌。鼓勵幼兒創編動作,體驗音樂的美好。整 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爲主,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參與。體驗到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的作用。並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進 行。

六:說過程 創設環境、激發興趣----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學唱歌曲----遊戲表演

(1)匯入:拿出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今天老師手裏面拿的是什麼東西呢?有誰知道圖片裏出現了哪些畫面呢?"使幼兒積極 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幼兒談話。正如《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積極主動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就需要 老師的多多提問。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更好的理解兒歌的重點《天天鍛鍊身體好》

(2)欣賞歌曲:欣賞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播放兒歌要求幼兒認真傾聽。然後根據歌詞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剛纔我們一起聽過了歌曲小朋 友們有沒有發現裏面有什麼感興趣的東西呢?他出現了哪些詞語。

(3)學唱歌曲:教師分段教學幼兒,一句一句的把歌詞交給幼兒讓他們理解大意。如"老師說"跳一跳""跑一跑"歌詞就可以加以動作表演,激發幼兒的興 趣"更好的讓幼兒理解。

(4)遊戲表演:透過分組進行遊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爲基礎活動,每個活動都離不開遊戲,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 學習,把活動推向高潮。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真棒!!今天都學會了唱這首兒歌。那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唱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哦。。我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吧身體鍛鍊得棒棒的喲!!!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課《燈飾設計與製作》。現在我將從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講述。

一、教材分析:

《燈飾設計與製作》是湘教版美術七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利用立體構成結合平面構成的基本方法進行紙質燈飾的設計與製作,並把課堂設計教學與生活實際運用有機的結合起來。透過讓學生收集資料、進行燈罩基本造型的練習、以及對燈罩進行美化裝飾,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圖形資訊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美、體驗美、創造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設計與製作主要以平面造型爲主,以遊戲的形式簡單結合了一些立體構成的知識。進入中學後,第一次接觸立體造型,興趣很大,創作慾望強,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提供學習中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支撐,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接受基本的設計方法與製作技巧,體驗成功的快感、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能較好地運用簡化和誇張的手法設計花卉圖案,並選擇合適的形進行形的置換練習。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增強設計意識,在個性表現的學習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能較好地運用圖案製作技法來實現自己的設計方案,體現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愛之情。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四、教學方法

實物展覽法、引導討論法、練習製作法、自評互評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展示燈的圖片,哪一個傳統節日與燈緊密相連?

燈是“元宵節”的主題,這節課的主題也是燈,讓我們一起走進燈的世界。

(二)、學習新課

1、提出幾個問題,請學生討論

(1)、選出你最喜歡的燈。

(2)、這些燈用什麼材料製作的?能爲我們製作、裝飾燈帶來什麼啓示?

(3)、試着比較一下傳統的燈與現代的燈的不同?

2、學生髮言:

3、展示製作燈的材料、傳統燈飾的特點、現代燈飾的功能等,讓學生對燈有一個更爲系統的認識。

4、學生利用帶來的工具和自己準備的紙,做一個圓筒形的變式燈罩。請每個小組試着做一個。(活動一。)

5、請學生自己說說是如何製作的?(學生自評。)

請生說誰做的比較好?爲什麼?誰做的不好?爲什麼?(學生互評,糾正。)

小結做燈罩的注意事項:

(1)、燈罩不能做的太小否則燈泡會燒壞燈罩。

(2)、 摺紙時要用小刀輕輕劃一道痕,折時纔會工整。

(3)、 做四邊形、五邊形、或六邊形等多邊形時,每邊都要相等,不然燈罩就會歪。

(4)、紙的兩頭要留一條邊相連接。

(5)、紙質不能太厚,否則燈光透不出來;也不能太軟,否則立不住。

(6)、師總結。

(三)、學生練習,教師輔導。(活動二。)

輔導要點:

1、啓發學生借鑑自然、民間燈藝的表現形式。

2、充分利用學生準備的材料裝飾燈罩,發揮材料美。

3、提醒學生要考慮到燈光的要素,燈與光的輝映才產生美。

(四)、展示作品。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給作品命名,自己說出本作品的得意之處;同學評價,先說優點,再提建議。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製作了圓筒形及其變式爲主的燈罩,並借鑑某種形式裝飾了這盞燈罩。在製作過程中同學間相互提了很多好的建議,每個小組都得到許多啓發。同學們一定還意猶未盡,那就請同學們回家後再想一想在造型和材料上如何設計與製作,使這盞燈更完美。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課題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徵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知識之一。因此,體驗和感知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後繼學習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教材的編排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基礎上學習的。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三角形面積公式探索與獲得的過程,而不是要教師直接把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講明給學生,讓學生處於接受的狀態。這樣設計,符合了新課程學生的現代學習觀。

(2)透過多種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學生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學習活動,透過圖形的拼擺,割補、摺疊來滲透圖形轉化的數學思想,在探索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會根據公式進行計算。難點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麪積與拼合而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麪積之間的關係。

四、說教法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採用:

1、實驗法

學生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比聽教師講解新知識記憶更加深刻,興趣更加濃厚。因此,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時,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

2、課件演示,配合啓發。

學生動手實驗,交流彙報之後,再看課件演示,教師給予點撥,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揭示課題

1、請學生回憶並指名學生說明上節課同學們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過程。以解決生活中高廟公園一長方形地爲出發點,園林師傅想分成相同的兩半,如何去分提出問題,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設計意圖:有學生熟悉的知識並繼續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即: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計算面積,爲新知識的學習作好鋪墊。對於表達不清楚、不完整的同學,教師顯示課件,啓發其完整的表達,並給予鼓勵。)

(二)探索新知

出示問題:怎樣把三角形的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

1、小組合作,動手拼擺,(說明:學生準備直角、鈍角和銳角三角形各兩個,且兩個直角、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三角形的形狀分別完全一樣。設計意圖:教師爲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創設了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之中感悟出“形狀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是拼擺的前提,透過學生親手拼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也有助於“用兩個形狀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等概念的建立。)

2、小組代表彙報實驗成果,並演示拼擺的操作過程,說明拼擺的`方法。“我的發現”這一欄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大膽地發言,說出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教師給予鼓勵。(設計意圖:讓學生彙報實驗成果,教師給予表揚肯定,使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設定“我的發現”這一開放性的問題,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3、課件演示三角形拼擺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動手拼擺,再播放課件演示這一順序必須把握好。先讓學生自由做實驗,有利於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自由發揮,而不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彙報實驗成果之後,再觀看課件演示,這就更形象、更直觀,更生動的展現了圖形拼擺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4、小組合做,討論問題

問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學生藉助手中的圖形討論問題。小組代表彙報討論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自討論、交流中發現三角形的底、高和麪積與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麪積的關係,幫助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三)鞏固拓展

1、課件出示解決紅領巾面積的練習。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課件演示規範的板演過程。(設計意圖:基本題的設計,鞏固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滲透對估算的學習)

2、出在同一三角形中底對應的高的練習來解決問題。

3、以生活爲例交通警示牌進行安全教育,計算面積。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經過大家親自實驗,歸納推匯出了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真了不起!但請大家仔細想想,這節課,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設計意圖:一堂課的學習,不能讓學生產生錯覺,認爲把本節課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產生了疑問,纔會積極地去探究。)

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三角形面積的計算,說說你都獲得了哪些知識?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高一年級思想政治科上冊第三課第一節第四框的內容。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又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企業是以盈利爲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它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對入世後,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透過學習,使學生明確經濟效益的含義和作用,掌握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就顯得十分重要。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掌握經濟效益的含義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運用經濟效益的有關知識分析經濟建設中與經濟效益相關的一些問題。

方法與過程目標:運用案例法,讓學生去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比較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懂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於社會、國家和企業的重要性,體驗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過程中的生產美、科學美和人際關係美。並且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

3、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是本課的教學的重點。因爲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它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於國有企業改革,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經濟效益的含義(經濟效益是基本概念,又與利潤、勞動生產率極易混淆)

二、說教法

①啓發式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一節實踐性很強的課,對學生來講,企業的運作隨處可見,是他們容易參與教學。

②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分別從具體事實入手理解經濟效益的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再把這些基本知識拓展和遷移,分析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和一些具體材料。

③對於本框重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不拘泥於教材,立足於概念和學生已有知識,由分析到綜合,主要讓學生髮揮,老師引導和點撥,最後歸納。

三、說學法

①透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思維方法。如經濟效益的引出和拓展遷移。

②透過教學,培養學生勤於動腦,複習和鞏固已有知識,掌握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

如經濟效益與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經濟效益與公有制主體地位之間的關係;經濟效益與中國加入世貿之間的關係等。

③培養學生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形成判斷和推理的思維方式。如以經濟效益的概念作爲出發點,尋找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意義。

四、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複習匯入: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什麼地位?目前,國有大中型企業在經營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在什麼?引出新課題,什麼是經濟效益?如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依據:透過溫故知新,創設問題情景,既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又激發學生求知慾。)

講授新課:

一、經濟效益的含義

1、問題,指導學生自學閱讀:

(1)明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和利潤的含義。

(2)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含義。

2、課件展示例子探討分析:

(1)這兩家企業誰的經濟效益好?爲什麼?

(2)什麼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課件展示練習檢測。(依據;學生自學閱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透過具體例子對比分析,從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突破難點,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講練結合、檢測反饋,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學生自學閱讀歸納,課件展示小結:

(1)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利企業

(2)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人民

(3)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利國家(依據: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學會把知識由繁到簡的濃縮,形成知識結構)

三、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多媒體顯示《海爾-中國最好的樣板企業》思考探究:

(1)海爾走向成功的祕密何在?

(2)討論演講:假如你是廠長(經理),你覺得還有哪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3)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中你得到什麼啓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4)對於企業的兼併、合併、破產,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分析,易於區別。(依據:

1、多媒體輔助教學,提供圖文聲音等多種感觀刺激,激發學生興趣。2模擬演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口頭表達能力,並使學生體會到成功感。)

課堂小結:

課件展示本節課三大問題:

是什麼:經濟效益的含義。

爲什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怎麼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 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認識角”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分材: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七單元《認識圖形》的第一課時《認識角》(67-68頁)。新課標中提出了圖形這部分內容是從“立體”到“平面”再到“立體”的過程。本節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這節課是從圖形到角的活動中學習新知,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體會平面圖形與簡單幾何體的關係,初步體會:“角在圖形上”。透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學生熟練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將爲學習更深的幾何知識奠定基礎。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圖形部分內容總體要求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比較角的大小。

2、學生分析:在生活中,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所以聯繫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有助於他們更好地學習。教學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豐富學生對角的認識。

3、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

爲了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並在實際教學中體現三維目標的整合,依據課標要求,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依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比較角的大小。教學難點: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二、說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纔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情境教學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1、操作法

在動手實踐中,化抽象的數學知識爲看得着、摸得到的東西,學生既獲得知識,又學會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觀察思考法

學生在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訓練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留意身邊的事物,培養了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整堂課設計,我力求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透過觀察、操做、演示、比較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腦手口,爲學生創設輕鬆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真正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教學理念。

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選自….班….學期主題《………》, 。

一、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是《山東省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中的一節語言課。《綱要》中指出語言課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觸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首假聲幼兒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同時把學到的好思想付諸於行動。兒歌《……………….. 》中角色對話簡潔明瞭、內容生動有趣、人物形象鮮明突出,而且兒歌內容對幼兒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而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 ,因此他們對着樣的兒歌會很感興趣,因此是一節很好的教育素材。

二、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1、 情感目標:………………………………………………………….

三、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

四、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2、 物質準備:……………………………………………..

3、 經驗準備:………………………………………………

3、空間準備:寬闊的活動室,幼兒坐成半圓形,便於上課 。

五、說教學方法:

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1、情景教學法,引入……..情景,引起幼兒興趣,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2、直觀演示法,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課件,透過分段播放講解,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故事情節的變化,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學法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我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主要採用了談話討論法、直觀法、觀察法、模仿法、情景表演法、體驗法、分類法、練習法、多感官參與法讓幼兒用眼睛看、用用耳朵聽、用嘴巴說、動腦筋想,從而全身心的投入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六、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過程,我圍繞以下幾個環節來展開:

1、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2、聽想結合,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3、結合課件分段講述,鞏固內容。

4、故事表演,體驗樂趣。

活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