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套圈遊戲》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1.08W

一、教材分析:

《套圈遊戲》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範文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第一課時76頁《套圈遊戲》。這節課是在學生學完100以內加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我透過課件創設套圈遊戲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體驗數學和理解數學,強調數學與社會的聯繫,透過學生數學活動的參與,目的是讓學生探索並掌握100以內數連加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並滲透估算意識的培養。

教學目標

⑴認知目標:結合教學情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探究並掌握100以內數連加的計算方法,掌握連加豎式的寫法;進一步體驗算法多樣化。

(2)能力目標: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探索與解決問題,激發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並掌握100以內數連加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二、 說學情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還是以無意注意爲主,教學時儘可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密切知識與生活的聯繫,使知識變成學生的切身需要,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透過探究、交流去探索創新。

三、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屬於計算教學。爲了避免單純計算而帶來的枯燥無味,我抓住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好奇心強這一特點,按排了四種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運用觀察法-獲取已知的條件,用估測法-體會估算必要性,用引導法-體驗算法多樣化,用遊戲法-擴展學生的思維,讓計算教學也生動豐富起來。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前和學生課前談話問學生平時喜歡玩什麼遊戲?引出課文所學內容。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後提問。你能狜狜誰會贏。

(二)驗證猜測,探索算法

1、估算.

學生透過分析統計表上的數據,初步估計淘氣是贏家,培養學生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此處,學生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採用多種估算方法去進行估計。

(1)、比較每一次得分的多少;

(2)、比較贏的次數;

(3)、透過移多補少比較贏的次數;

小朋友說得都真不錯!但是你的估計真的對了嗎?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呢?

(1)學生說方法:可以先算出三次比賽結束後,淘氣共得了多少分?

再算出三次比賽結束後,笑笑共得了多少分?然後再比較。

(2)揭示課題. 生說師板書:淘氣共得多少分?24+29+44=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一年級下冊數學《套圈遊戲》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一年級下冊數學《套圈遊戲》說課稿觀察這個算式有什麼特點呢?(三個數連加)以前我們也學過,你知道連加的運算順序是什麼呢?(生:從左到右計算)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100以內數的連加。(板書課題:連加)

2、探索算法.

(1)學生自己探索算法。(學生透過預習,透過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遷移,自己嘗試計算三個兩位數連加)

(2)反饋,交流算法. 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方法。教師適時講解。

(3)優化算法. 讓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三次比賽結束後,笑笑共得了多少分?

3、小結:

透過計算,可以驗證我們的估計是對的,其實估算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很大的作用,我們經常要運用它。

(三)鞏固新知,運用新知

出示一個舉重運動員參加比賽時的情境,讓學生記錄課件中運動員每回所得的分數。當裁判,觀看比賽,記錄分數。先估估誰會贏。然後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此處以學生生活爲背景,有意識地將計算知識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髮現原型以外的知識,賦予學生在數學深層次上思考的機會。

(四)交流評價,課堂總結

這一環節是全課的總結部分。我以這節課你學會什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交流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使他們強化對新知的理解。

五,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採用了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明扼要,一目瞭然,重點突出,充分強調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以上是我對《套圈遊戲》這節課的教學設想,突出了以問題爲教學線索,以學生爲課堂主體,以情緒爲學生動力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