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去年的樹說課稿推薦

說課稿2.61W

去年的樹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去年的樹說課稿推薦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第七冊第三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哀婉動人的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冬天即將來臨,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鄭重承諾明年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時,它的朋友樹卻不見了。鳥兒在樹根、大門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處尋訪,歷盡千辛萬苦,最後找到的卻是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着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篇童話主要透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童話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描寫,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讀過之後,我們會爲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純真友誼而感動,會讚賞鳥兒信守諾言的品質,會產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

二、說目標

根據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體會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三、說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感悟課文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2、領悟課文中的情感和蘊含的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理念強調"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秉承這樣的理念,我採用了創設情境、引發想象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說、悟,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情感體驗,促進師生、自我、文字對話方式的生成。

五、說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直接揭題,簡介作者;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研讀課文、傾心感悟;拓展延伸、多元對話的教學思路。

1、直接揭題,簡介作者。

本課我採用直接匯入新課的方法,接着簡介本文的作者新美南吉,對於他,孩子們很陌生,透過對他生平的簡單介紹和出示他生前說的一段話,力求拉近孩子們和這位天才作家的距離,從而讓他們產生閱讀文字的渴望。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節設計主要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受本文的寫作是以對話爲主的,爲下面的精讀課文作好鋪墊。同時,透過多媒體輔助"伐"的教學,不但讓學生了解它的結構,更讓學生感受中國漢字的文化底蘊,力求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另外,我讓學生根據所給提示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意在幫助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本文篇幅不長,但故事情節曲折,直接說出內容大意對學生來說有些困難。而給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學生稍加整理語言,即可在初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從而達到整體感知的學習目標。

3、研讀課文、傾心感悟。

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方式。

(1)、抓住課文的重點段落、句子、詞語進行教學。

比如,重點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一棵樹和一隻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着鳥兒唱。",引導學生透過抓住"天天"體會,同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小鳥與大樹的深厚感情。再如,重點指導朗讀小鳥和大樹臨別時的對話,我讓學生透過角色體驗,感知課文。讓學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讀小鳥飛向南方之前與小鳥的對話,透過讓學生換位體驗,把學生帶入課文,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讓他們和文字零距離接觸。又如,最後三段的教學"鳥兒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着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我主要抓住兩個看字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和文字對話,感悟鳥兒對朋友的懷念和留戀。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感悟朋友之間的深情。

童話講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學中能展現童話的意境美,有助於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內容,從而讓學生和文字在情感上達到共鳴。爲此我創設了兩個情境,第一個是去年的樹和鳥兒在一起的幸福情境,另一個是鳥兒找到已經變成燈火的大樹他們離別的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引導學生以讀促悟,悟後再讀,讀悟結合,從而完成師與生,生與師,生與文字的深度交流。

(3)、引發想象,激活創造性思維。

沒有想象就沒有童話,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爲了讓學生在學習童話時學會想象,激活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我主要抓住了穩重兩個空白點引發想象。一個是引發他們想象鳥兒天天給樹唱歌的情景,讓他們深深地感受到鳥兒和樹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從而爲理解下文做好鋪墊。第二個是鳥兒找到變成燈火的大樹時,引發他們想象此時鳥兒心中會想些什麼?第三個是引發他們想象鳥兒唱完了歌又看了燈火一眼時,他可能會對燈火說些什麼?從而完成文字的補充和再創造,同時也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到鳥兒內心的傷感和對大樹的眷戀。

(4)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感悟真情。

讀中感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自由讀、想象讀、同桌練讀、教師引讀、配樂讀、分角色讀、比賽讀、默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走近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內心的情感世界。比如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接着談感受,然後激發學生想象畫面讀,最後配樂老師引讀,使學生深深感受到了鳥兒和大樹之間的深厚友誼,開啟了學生走進這篇文章的大門。又如在學習鳥兒和樹根、門先生、小女孩的三次對話時,我透過讓學生在想象中感悟,激起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體會小鳥滿懷希望、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後再次朗讀,這樣做的目的是調動學生內心深處對文字的一種感覺。有了對文字的感覺,才能自然地將這種感覺滲透在表達中,滲透在朗讀中,達到以情帶讀。總之,在讀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文字情境中,在讀中讓學生感受鳥兒和大樹之間的深厚友誼,在讀中品出小鳥留下的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在讀中獲得懂得童話中蘊含的道理。

4、拓展延伸,多元對話。

在學完課文後,我這樣說:"雖然鳥兒帶着傷感飛走了,她卻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那就是珍愛友情,信守諾言!課文學到這裏,作爲讀者,你肯定會有很多話想說,那麼,你想對誰說呢?"這樣設計,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評判意識,即跳出課文去審視,引發學生與各種角色進行多向對話,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挖掘課文的潛在含義。同時,也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資源,在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寫的時候,進行適當的小練筆,培養他們的寫作習慣,實現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六、說板書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圖文並茂的設計直觀性很強,用音符圈點出來本文蘊含的寓意,目的就是希望小鳥留下的友誼之歌,誠信之歌,永遠留在學生的記憶深處,希望多年以後,他們想起這隻小鳥和大樹的友誼仍然會有溫暖的感動。

去年的樹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第七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樹的請求——回來再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只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於是,鳥兒在燈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它透過小鳥和樹,樹根,大門,小女孩這四組對話告訴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鳥與樹之間的真摯情誼。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三、說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指導學生用恰當的語氣分角色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進一步感受童話的寫作特點。

四、說教法: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重點是促進師生、自我、生本三種對話方式的生成。這堂課重點的研讀對話,我放在了小鳥去南方前和大樹的一段對話。採用自由讀的方式,使學生在對話中感悟小鳥與大樹友情。剩下的三組對話都採取自主學習的方式。指名讀,分角色讀,讓學生體驗小鳥焦急的心情。把課文的最後一段作爲學生重點感悟的段落。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共同享受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環境,把激勵的語言、讚賞的眼神以及有形的獎勵奉獻給他們,激發他們內在的生命熱情和潛能。

五、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

二、指導學習對話,朗讀對話。

1.學習第一次對話,總結寫法:

去年的樹這篇課文情深意濃,在語言表達上特點也非常鮮明,請同學們快速默讀一下課文,看看這篇課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哪個方面特別突出(對話多)課文都寫了誰和誰的對話,一共寫了幾次對話呢?(4次)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用不同符號畫出每次對話。

師:同學們都畫完了嗎?課文都寫了誰和誰的對話,(樹和鳥,樹和樹根,樹和大門,樹和小女孩)一共寫了幾次?誰來說一說?(課件出示對話一)師:那誰來讀一讀第一次對話,在他讀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聽,一會兒老師要請同學們評價。(不會時教,如老師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樹請求小鳥回來,讀出了依依不捨之情,我想來讀一讀,師讀。我們再請他來讀一讀,大家像老師這樣評一評,能評出時在指幾名同學讀,讀出這樣的感受。讀出大樹的請求、期待,讀出鳥的留戀,依依不捨)師:樹和鳥兒這對好朋友,依依惜別,難捨難分,現在請男同學讀樹的話,女同學讀鳥兒的話,老師讀旁白,我們合作讀一遍這第一次對話。(合作讀)二次齊讀:剛纔老師覺得同學們讀的樹還不夠留戀,不夠期待,鳥兒不夠堅定,我們再來讀一遍,把感受讀得在突出一些,樹對鳥兒說:齊讀,鳥兒說:女生讀: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的學習過程。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第一次對話的'?誰試着說一說,看誰最勇敢。(我們首先讀,然後體會該怎麼讀,在讀直到讀出感受)讀出變化

2.自主學習第二、三、四 次對話: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對話,誰來讀一讀,指名三位同學讀,學生讀完後,你覺得這三位同學讀得怎麼樣?老師先不找同學評價,同學們在自己來讀一讀這幾次對話,體會,鳥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應該怎麼讀?自己試着讀一讀。

指名讀,評價。(評價好時評得好的同學讀讀,再找別的同學讀)兩次引讀:

師:第二年春天,鳥兒信守承諾,從遙遠的地方飛回來,找好朋友樹,可是,樹卻不見了,鳥兒就去找樹,他問樹根,問大門,問小女孩,越來越着急,越來越擔心,越來越難過。我們齊讀這三次對話,讀出鳥的着急、擔心、難過。齊:

A:想象心理

師:鳥兒苦苦尋找着好朋友樹,她一路追尋着樹的行蹤,一路打探着樹的消息,一路上,他的心裏一定默唸着一句話,有一個念頭。選擇下面的一組關聯詞說說。

不管……都…… 哪怕……也…… 只要……就……師: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找到好朋友樹,鳥正是懷着這樣的念頭尋找着,我們在齊讀一遍這三次對話。讀出我們的感受。

B.想象眼神

如果你就是樹跟,你就是大門,你就是煤油燈旁的那個小女孩,看着飛來飛去的鳥兒,你看着她,靜靜地看,你是否注意到了他的眼睛?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又流露着怎樣的目光?請同學們默讀最後三個自然段,自由默讀,反覆體會一下,那時候的鳥兒,有着一雙怎樣的眼睛,又流露着怎樣的目光?(不會時指導:鳥兒爲什麼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呢?鳥想好好看看好朋友樹,怕一會好朋友沒了,體會非常難過、傷心、留戀。)生:我透過"睜大""盯"這兩個詞知道鳥兒知道樹馬上就要離開自己了。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悲傷,閃着淚花。

生:他的眼神中也有欣慰,因爲他找到樹了。帶着這樣的感受再來讀這句話,誰來讀。

三、學習最後三個自然段。

師:出示後一句話,同學們看着兩句話,都有看這兩個詞,這兩個看錶達的意思一樣嗎?從這兩個詞中你都體會到了什麼?

生:第一個看,鳥想好好看看好朋友,怕一會兒好朋友沒了,非常難過、傷心。

生:第二個看,有告別的意思,鳥無限的留戀這棵樹。課件出示後三段。

師:歌還是去年的歌,旋律還是去年的旋律,請大家再來讀這三個自然段,想一想,去年的歌和今年的歌什麼已經不一樣了呢?

生:去年他倆在一起,現在只剩下小鳥了

師:但是不管怎麼樣,有一樣東西沒有變,而且永遠不會變,而且永遠不會變,是什麼?(友情 感情)師:是啊,鳥和樹之間的深情厚誼讓我們每個人都爲之動容,鳥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已經變成燈火的好朋友樹,爲他唱了去年唱過的歌,在鳥兒的找尋過程中你看到了什麼?這是一隻怎樣的鳥啊?(板書:守信用 友情深)四、總結,引發思考:

請同學們再讀課題,透過前面的學習,此時此刻,你感覺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呢?

生:快樂的樹,她享受到了朋友帶給自己的快樂。

生:幸福的樹,朋友對他的情誼讓他感到無比幸福。

生:驕傲的樹,她爲自己有這樣一個朋友感到驕傲。

總結:

去年的樹,這個小小的童話故事,打動了你,打動了我,打動了千千萬萬人,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鳥兒那樣誠信,人與人之間都有樹和鳥兒那樣的情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五;作業:

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但是,作爲這篇美麗的文章的讀者,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想對誰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標籤: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