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四年級《乒乓變奏曲》的說課稿

說課稿1.5W

一、 教材分析:

四年級《乒乓變奏曲》的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人音版四年級上冊欣賞課《乒乓變奏曲》。鋼琴曲《乒乓變奏曲》的主題音樂取材於兒童歌曲《小小球兒閃銀光》,活潑歡快,表現孩子們打乒乓球時的快樂神情和熟練的球技。樂曲運用了變奏的手法,把非常簡潔,帶頓音的單聲部旋律反覆進行變奏,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擋之下,一來一去,銀光閃閃。樂曲包含五個變奏,層層遞進,把一場激烈的乒乓球比賽呈現給大家。本節課透過聆聽分析《乒乓變奏曲》,使學生能夠哼唱音樂主題旋律,瞭解“變奏曲”這一音樂體裁,並透過對五次變奏的分析,感知音樂要素對主題旋律進行變化所起的作用。

二、 學情分析:

1。知識能力方面: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和低年級學生相比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分析能力。我校本着“讓每一位學生學會一樣樂器”的教學理念,長期堅持“口琴進課堂”,四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口琴學習已經具備用口琴自主吹奏簡單歌曲的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周邊的事物產生着濃厚的興趣,有着強烈的學習願望,具有較強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音樂實踐方面都有了較好的提高。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喜歡在自己的探索中獲取知識,喜歡在玩中學,喜歡在做中學,喜歡在想中學,喜歡在用中學。

2。資訊技術方面:我校作爲全國中小學資訊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教育創新實驗校、河北省現代教育示範學校和英特爾未來教育實驗學校,學校的硬件設施配置到位,各班均建有各自的班級網絡平臺。在濃郁的氛圍薰陶下,學生具有較強的資訊蒐集整理能力、資訊技術操作能力,並且樂於動手,積極主動,對具有創新性的學習活動興趣高漲。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學情和教學內容,結合我校目標導學理念,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完成教師發佈到班級網絡平臺上的學習任務,掌握“變奏”和“變奏曲”的相關知識。

2、能夠感知音樂的節奏、力度、速度、音區、情緒等方面的變化,並初步掌握幾種變奏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課前網絡自主學習,初步掌握本課知識點。課中問題驅動,深入探究,理性理解“變奏”和“變奏曲”。課後拓展,實踐應用,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從音樂的變奏中感受乒乓球比賽的激烈場面,在參與網絡互動學習、課堂探究活動、課後拓展創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思維能力和創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一是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

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使資訊化前移,先學後導。教學過程分爲課前網絡自主學習——課中互動深入探究——課後拓展應用實踐三部分。

二是資訊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學生在課堂上運用平板電腦點擊教師分發給每個小組不同的任務,進行小組活動;運用網絡平臺進行投票;運用音樂作曲軟件進行音樂創編活動等。

三、小樂器進課堂。

學生利用手中的口琴等小樂器,積極參與到各項音樂實踐活動中,增強了對樂器的理解,促進了學生知識的吸收和內化。

五、課前準備:

一、 音樂多媒體網絡教室,一組一機,並安裝相關音樂軟件。

二、 微課、聆聽的樂曲、教學。

三、 三人行班級網絡平臺,教師發佈學習任務和微課,以及課題實踐活動中小組要完成的任務檔案夾。

六、教學過程:

結合上述理念,本課分爲【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問題驅動,深入探究】→【課後拓展,實踐應用】三部分。

課前網絡自主學習

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先學後導,使資訊化前移。課前教師在“三人行”班級網絡互動平臺的任務集中發佈任務: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發佈的相關任務和微課,根據自身情況來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學生根據任務步驟首先進行查找資料,觀看微課並聆聽5首變奏曲,之後在任務集的互動區中交流互動,發佈自己的收穫和疑問。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在線輔導,並在課堂上重點解決學生關注度最高的問題。這個環節中“資訊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利用班級網絡平臺進行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教師能夠提前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之後的課堂教學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於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課中問題驅動,深入探究

(一)學習回顧與設疑:

學生透過觀看微課進行課前網絡學習的回顧,複習知識點,爲本節課音樂活動的開展做鋪墊。觀看之後,教師把學生在網絡交流互動中提出的關注度較高的問題拋給大家——“音樂是如何進行變奏的?”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乒乓變奏曲》爲例,問題驅動進行深入探究。

1、 親身體驗旋律變奏。

學生改變速度和音高用口琴吹奏《乒乓變奏曲》主題旋律,感受速度、音樂變化後帶音樂形象發生的相應變化。從演奏實踐中親身體驗:什麼是變奏以及音樂變奏後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2、 感受聆聽《乒乓變奏曲》。

透過教學引領學生聆聽分析《乒乓變奏曲》。透過回答問題:同學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嗎?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讓學生感受《乒乓變奏曲》情緒的變化,感受一場激烈的乒乓球比賽。教學中形象的小乒乓球和2012奧運會現場的視頻,使學生視聽結合,把原本枯燥的音樂欣賞變得“有聲有色”。

3、 小組協作,分析探究。

小組分段聆聽分析。《乒乓變奏曲》中把主題旋律進行了五次變奏,教師透過網絡平臺把分析五次變奏的任務分別派發給班級的六個小組,每個小組只要點擊本小組的任務檔案夾完成任務即可。每個任務檔案夾中包括:音樂主題旋律、變奏旋律之一、任務卡及溫馨提示,幫助指導小組活動高效有序的進行。而一組一機的運用使得每個小組可以在短時間內瀏覽本組的任務並獲得相應的指導,藉助多媒體資訊技術使原來不容易控制的小組討論變成了目的明確,步驟有序的互動學習,學生更樂於接受這種形式的學習,所以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爲了主動。這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教育思想,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課中拓展表演,內化吸收:

教師做導演,請學生運用變奏的方法,把《乒乓變奏曲》的主題旋律,進行簡單的變奏,並且用口琴演奏出來,結合演唱和表演,排練出音樂小品《乒乓十分鐘》。教師及時錄像,並把作品發佈到班級網絡平臺,學生可以點擊觀看,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此過程中,學生透過表演活動,進一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內化和吸收。

課後拓展,實踐應用:

1、課後組織學生開展《小星星變奏曲》音樂創編活動,學生運用課中學習的簡單變奏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運用平板電腦上的軟件或者手中的口琴,把最熟悉的兒歌《小星星》進行變奏。平板電腦上的“鋼琴HD”既可以用鍵盤演奏進行錄音,又可以外錄,把自己演奏音樂或演唱的歌聲記錄下來,學生利用這個軟件開展活動,把自己認爲比較成功的變奏記錄下來,分享給同學們,體驗音樂創作的收穫和快樂!

2、在六個小組分別進行展示後,教師在“三人行”班級網絡平臺上發起投票,大家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投票,根據得票獲得相應的分數,選出最好聽的變奏曲。對優勝小組進行精神獎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教學反思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我將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

1。教學方式的創新——翻轉課堂教學。

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先學後導。教師把課堂教學內容前置,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發佈的相關任務和微課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利用班級網絡平臺進行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有助於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充分利用課堂透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一步內化吸收,最後指導學生實踐應用。充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教師的角色的轉變。

在這本節課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這節課上集“欣賞者”、“表演者”、“創作者”、“評價者”爲一身,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始終在玩中學、樂中學,自主學習能力在此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教師則完成了由“演員”向多個角色的完美轉型。當學生學習新技能時,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當學生運用已學技能時,教師是導航員;當學生自主活動時,教師是觀察員。

3。資訊技術創新及小樂器在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本節課中網絡平臺的合理應用,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運用網絡自主學習並進行互動交流的平臺。課上老師給每個小組佈置的討論任務透過平臺進行分發,省去了課堂分配任務的時間,使小組活動更具指導性和差異性,提高了小組協作的效率。網絡投票的及時反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樂器在音樂創編活動中既可以演奏、開展音樂實踐活動,拓展了音樂創作的空間,同時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幫助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吸收。

4。不足之處:

由於技術問題,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在課堂上進行的交流互動還不夠,比如:音樂軟件創作或錄音的音樂作品如何共享,有待我們繼續研究。

如何讓小樂器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發揮大作用,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