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彙總5篇

說課稿2.02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說課稿彙總5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這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四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要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數數的方法,會數1000以內的數,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百”“千” 初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意識;經歷觀察、猜想、操作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解決問題。3、情感與態度:進一步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並能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其中正確數1000以內的數,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據此,本節課主要採用活動教學法。

1、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

首先是猜一猜鳥巢體育館人數的活動;接下來是小組合作數小棒的活動,給學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測的基礎上,將"到底有多少根小棒"這一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數小棒的操作活動中自己去體驗、感悟,從而發現數數的方法,體會十進關係。然後是議一議的活動,讓學生交流:關於數數,你有什麼新的發現?最後是練一練的活動,包括接一接、數一數、說一說、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了新知的應用與拓展。

2、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學。

本節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小組合作數小棒,共同決策,集體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中可以自由學習、充分交往,小組中的每個同學都有操作、發言的機會。

3、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本節課創設了奧運福娃帶來的挑戰,讓他們在挑戰中學得輕鬆愉快又積極主動。

三、說學法。

從學法來說,本節課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是小組合作數小棒的活動,我先讓小組成員獨立思考,然後組內討論交流,達成共識,最後小組成員一齊動手操作。然後是小組議一議的活動,老師先引導學生:關於數數,你有什麼新發現?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討論交流,各抒己見,共同促進。組與組之間也有交流。學生合作過程中,教師不作過多的啓發、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學程序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主要由以下幾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猜一猜

出示鳥巢體育館圖片,引導學生:猜猜看,這兒可坐多少人?意在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估計意識和能力。並由此匯入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

活動二:數一數

活動前,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挑戰情境:小朋友,福娃帶來了一些題目,小朋友每答對一道題,就可以得到一個福娃,全部完成,將得到一組福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接下來學生滿懷信心地進入數小棒的活動。

(1)數老師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明確"10個一是十";

(2)數一小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數,明確"10個十是一百"; 複習已有舊知

(3)小組合作數更多的小棒。

晶晶帶來挑戰:怎樣數更大的數?

數之前,先讓學生猜一猜:每盤大約多少根?

學生自由猜測後,老師問:怎樣能準確地知道小棒的根數?學生將自發地要求數。老師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給各組,請小組合作數一數,並提出數的要求:

(一)數的速度要快;

(二)數的數量要準;

(三)數出的小棒要捆紮好,讓別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出示要求後,不是馬上讓他們數,而讓他們先獨立思考:該怎樣數?再組內討論:我們組怎樣數?統一意見,達成共識。然後組內一起動手數小棒。

數完後,分小組彙報:你們組有多少根?怎樣數的?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這時,將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數法: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紮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兩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比較:這麼多的數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說說你的理由。並說一說裏面有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這樣從感知入手,注意了數和形的結合學生很自然地得出:10個一百是一千。 這部分是重點知識。

學生在緊張有趣的數小棒活動中,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將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整個活動中,教師不作過多的啓發、引導,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活動三:指千在計數器上的位置。

這樣,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相鄰數位間的十進制關係,讓生指具體位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再讓生用手寫一下如何寫一千。

活動四、感受“一千”:

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00頁紙的厚度,並用手勢演示一下;根據100頁紙的厚度估計200頁,400頁紙的厚度,同桌、小組同學進行驗證;估計1000頁紙的厚度,師出示1000頁紙,比一比誰估計的準確;

接着對學生進行節約用紙教育。

活動五、出示卡片199,它後面的數字是誰?師詳細講解,爲何是200,接着問生209後面是?

你能接着數嗎?

89-- 18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彎處數的數法是學生數數中的難點,這一活動是爲突破難點而設計的。

活動六、1、(1)填一填。

10個1是 10裏面有 個1

10個10是 100裏面有 個10

10個百是 1000裏面有 個100

(2)、 數一數。

從198數到206

從985數到1000

這裏,讓學生找同伴互數,再個別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2、 填一填: ----、---、800、--、--

這是一個開放性練習,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或百個百個地數……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也可以反過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數,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都給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的意識。)

3、 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1000以內數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悟數學的價值,並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最後進入總結的環節:透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順利完成挑戰,同學也得到福娃(出示福娃圖片)恭喜你們!以此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說課稿 篇2

教學重點:

思想品德課的最終目的在於“導行”,本課的學習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他們積極投入學習實踐,成爲建設班集體的積極參與者。因此將“加強合作,共同建設美麗的班集體”確定爲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凝聚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名詞,七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成爲本課必須突破的一個難點。

學生分析

目前深圳中學生的生源狀況有如下特點:

(1)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2)單親、父母離異家庭的子女增加。

(3)下崗職工家庭的子女增加。

(4)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十分優越。

由於家庭構成、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的學生個性自以爲是、敏感、孤獨,較難融入人際關係環境,集體合作意識較弱。對於剛剛步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同學之間相互關係比較鬆散,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有待於培養和提高。本課透過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活動,增加班級的文化內涵,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共同營造目標明確,成員歸屬感強的優良班風、班貌,這對於學生處理好人際關係、合作意識能力的增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增強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性,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

能力目標:

透過參與活動,鍛鍊學生面對挑戰、勇於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鍛鍊學生的小組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鍊學生的自理能力、設計能力、手工製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對新集體的歸屬感,儘快融入到新的班集體中。自覺維護班集體的榮譽,努力增強

班集體的凝聚力,共同擔負起建設新集體的責任。

教學理念:

擯棄簡單的說教,以生爲本,關注學生實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踐,在合作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

教學方法:

開放式、活動式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藉助歌曲、直觀形象的畫面,設計豐富有趣的活動,創設寬鬆活潑的情景,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想象、表現、創新的空間,使學生在這種情境教學中深刻體會增強集體凝聚力、加強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設想:

設計系列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自主體會覺悟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思路:營造氛圍(以名言、歌曲匯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

進入主題(做遊戲體會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性) ______深化主題(集體成員必須自覺爲集體出力,自覺維護集體榮譽) _____昇華主題(張揚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長爲建設班集體出力)______內化主題,即明理踐行,自覺發揮特長,加強協作,爲班級環境的美化出一份力)______尾聲(使學生在故事和歌聲中再次得到情感的體驗)

教學過程:

1、 引子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箴言:“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2、 序曲

欣賞歌曲《衆人划槳開大船》

透過引子和序曲引導學生體會一個人,只有融進集體,才能充分展現才華和生命的價值。

3、 輕鬆時刻

緊扣《衆人划槳開大船》歌曲內容指導學生參與遊戲“同舟共濟”。遊戲規則:四個人同時踩在一張報紙上,報紙越折越小,但人數卻不變。就像是一羣人同時搭乘一條小船,船越來越小,但是不能讓任何人從船上掉下去,分爲男生隊和女生隊進行競賽。遊戲結束後教師對獲勝組隊員和失利組隊員分別進行採訪。

透過遊戲學生可自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的內涵,教師深入指導學生理解集體凝聚力的重要性;透過採訪學生會自發談到爲了成功每一個成員都應爲集體出力,必要時甚至要做出犧牲,從而達到自覺維護班集體榮譽的教學目的。

4、 快速創意小品

教師介紹小品內容,校運會即將召開,同學們滿懷期待,議論紛紛,幾個運動好手錶示

要積極訓練,爲班級爭光,但是有幾個體育不行的同學因爲不能參與比賽而在旁邊冷嘲熱諷,怎樣幫助他們克服不良心理,積極參與到運動會中來呢?學生討論幾分鐘後自告奮勇表演。

表演後學生髮言補充更好的辦法。

透過小品展示和發言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參與比賽的同學固然能發揮自己的運動特長,而那些沒有參與比賽的同學可透過製作比賽標語、繪畫;練好廣播操;組織啦啦隊;清潔看臺;攝影等活動參與運動會。發揮自己的特長,張揚自己的個性,去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這樣集體會因爲我們個人才能的發揮而變得更加優秀。

說課稿 篇3

說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由於這段歷史與學生現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單單對語言文字去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資訊技術手段,補充展示有關文字、圖片、錄像等資料,來豐富教學資源。

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語第九冊教材第七單元的開篇之作。本組教材的專題是“勿忘國恥”,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文章構思巧妙,把圓明園的輝煌放在毀滅中寫,題眼是毀滅,重點寫的是輝煌。

說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透過閱讀、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毀滅的經過。

能力目標: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重點:

文章前後內容緊密聯繫,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我將之確定爲教學重點

說難點:

文章用大量篇幅描繪昔日的輝煌,體會這種安排材料的獨具匠心,是教學的難點。

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自主意識已普遍增強。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對課文的感受能力逐漸提高。所以我在教學中,透過一次次的閱讀與感悟,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帶着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說教法:

教法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教法二:充分利用電子白板,採用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體會、去理解,從而獲得學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走近圓明園,整體感知。

第二環節:走進圓明園,再現輝煌。

第三環節: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第四環節: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1、走近圓明園: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後,出示兩組詞語(一組是表現圓明園輝煌的詞語,一組是反映圓明園毀滅過程的詞語),透過分析詞語規律,學生頭腦中不僅是這些詞語本身,而且是課文主要內容的提煉。

2、走進圓明園,再現輝煌。

(1)透過默讀、個別讀等形式體會,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理解“衆星拱月”詞意來體會圓明園的面積之大,設計之巧妙。

(3)理解圓明園風格迥異的建築,我採用讓學生自由朗讀後,畫出文章中的景,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景與其他同學分享。這其中有 金碧輝煌的殿堂(突出華麗之美), 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突出小巧,精緻之美);有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突出繁華之美), 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突出自然之美)……用不同類型的美,凸顯圓明園美輪美奐的建築。

(4)感悟珍貴文物,透過出示“珍寶”圖片直觀感受,抓住“上自先秦時代的的青銅禮器,下自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這句話中“上自”、“下至”這兩個詞來體會時間長,跨度大來體會這裏的珍寶之多,之名貴。抓“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來體會珍寶種類之豐富。

這樣用不同形式的讀,大家分享感受,直觀看圖片、老師引導等方法讓學生感悟圓明園不愧是我們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也爲它的毀滅導致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3、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透過出示視頻《火燒圓明園》,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在學生沉默於惋惜痛恨之中時,我讓學生回到文字中,再次指導朗讀,在此,我讓學生一讀再讀,一悟再悟,是想讓學生把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激盪融合在一起,體現出教學的循序漸進。

4、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孩子們,這就是被譽爲世界典範的皇家園林,它曾經美的讓人心醉,如今又毀的讓人心碎,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它們都隨着侵略者猙獰的大火灰飛煙滅,再也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幾根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面對殘垣斷壁,作爲中華少年的我們,你想說點什麼?

透過電子白板反覆創設的視覺反差,視聽強化,學生內心的惋惜一定會轉變爲憤怒,由憤怒而生悲痛,爲下面的寫話練習奠定基礎。我在學生抒發憤恨之情時,抓住時機,激情過渡: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屈辱歷史的見證,是落後就要捱打的見證,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是我們心頭無法抹滅的傷痕,繼而最後引導學生抒發情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說板書設計:

21、圓 明 園 的 毀 滅

佈局美化

建築美 爲

文物珍貴灰

這樣的板書設計,將本文由曾經的輝煌及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請準的概括,也表現出學生由愛到恨的情感變化,激發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教材來源)本課題是高一經濟學常識上冊第三課第二節的第二個框題。

(教材地位及作用)從全書的角度看,第三課《企業和經營者》是在第一課、第二課所講的基本課論的基礎上,從微觀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的具體分析和展開。要了解市場和市場經濟這個整體,就必須市場中最重要的主體——企業;要了解企業,就必須瞭解在企業中處於中心地位的經營者。而“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問題”則是關係到一個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現在的中學生,有一部分人將成爲未來的企業經營者,因此,有必要對企業經營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教學目標)爲了在教學能夠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堅持以人爲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立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力求透過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素質、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等相關概念,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說明身邊的相關經濟現象,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

(教學重難點)本框題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其中,“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素質”問題既是本框題的知識重點,又是本框題的思想道德教育重點。因爲這一問題既關係到我國國有企業能否走出困境、走向世界,也關係到我國國有企改革能否成功。同時,又由於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從事其他工作的勞動者應具備的素質是相通的,所以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企業必須具有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是本框題的另一個重點知識,在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至關重要,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由於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點困難。所以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必須要充分利用典型材料,聯繫具體實際來啓發,切忌純理論的說教。

“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的區別問題”是本框題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以滿中學習者的需要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因材施教原則,在進行教學設計前進行學情分析很有必要。

高一學生有着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們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但興奮點仍主要集中在直觀感覺上,其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仍帶有明顯的初中學生的痕跡。而另一方面,高一學生的學習獨立性和自主性又大爲增強,他們普遍不喜歡老師在課堂上過多的講,希望能給他們一些獨立思考的空間。

因此,在教學中,我針對高一學生的心理、認知和思維特點,將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探究案例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和理論。

三、教法與學法

由於本框題內容較多,一方面與社會現實聯繫緊密,另一方面又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較遠。如果只是一味地單純講授,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習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根據這一理論,應使學生一定的背景、情境下進行學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對此,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了案例教學法,從創設問題情景入手,課前讓學生分組去調查著名企業家的相關資料及其企業取得成功的經濟案例,讓學生在調查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並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思考問題,並從中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整節課40分鐘)

下面,我談一談我的課堂教學設計。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匯入對於課堂來說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的匯入設計如下:

“同學們,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必定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作爲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到底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對於這一問題,同學們在課前曾做了一些調查。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討論。”

然後,讓各調查小組透過多媒體展示他們調查結果。這樣,透過問題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角色,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分析案例,突出重點

在講解“企業經營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這一重點時,我讓部分學生介紹他們所調查的成功企業背後的經營者的有關情況。並讓學生結合課本進行思考:這些經營者的業績和他們的格言反映出什麼問題?透過設問,引導學生自學閱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然後,讓學生結合課前查找到的經濟案例,共同討論“企業的成功決策離不開經營者的優良素質”這一問題。在交流、爭論、意見綜合中對這一知識建樹起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結合“企業經營者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這一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透過對具體實例的分析,從具體到抽象,達到了突出重點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3、平穩過渡,環環相扣

隨後,在講解本框題的另一個重點“企業必須具有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時。我選用了“耐克廣告涉嫌辱華被禁播”的多媒體資料,透過開放式課堂討論,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和創造性,從討論中得出結論: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問題,關係一個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如果受到損害,會對企業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由此,說明“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於企業的重要意義。”

4、講練結合,突破難點

在上一問題中,必然會涉及到企業的競爭問題。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的區別是本框題的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我選用了“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的視頻錄像,讓學生結合實例進行分析比較。估計學生在直觀上對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的區別應該有所感受,然後設計練習,讓學生用表格的形式將兩種競爭的區別歸納出來,此練習是否在課堂上完成視情況而定。

5、小結練習,繼續探究

最後,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透過多媒體展示本框題知識結構體系,對本堂課進行總結,並提出一個研究性課題:“你知道我們合川有哪些資源優勢嗎?能否把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爲品牌優勢?請結合所學知識,撰寫一份調查報告。”

五、板書

本課進採用大括號層層推進的板書形式,不僅能更直觀地反映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而且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層次分明地展現出來,使之更具有邏輯性。

說課稿 篇5

【教材解讀】

《風箏》是魯迅先生寫於1925年1月24日的一篇散文,選自散文詩集《野草》。關於本文的主旨,歷來有多種理解,且多強調作品的政治性──對封建教育、 封建家長制的批判。這是有道理的。但是,由於時代久遠,加上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實際的侷限,要初一的學生理解魯迅作品的反封建性是有較大困難的。因此,我認爲在教學本文時,應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實際出發,側重引導學生理解本文關於童年遊戲心理的描寫以及“我”因童年時曾對小兄弟進行精神虐殺而產生的懊悔和悲哀的情感的描寫。也就是說,在教學本文時宜淡化政治色彩,注重人文情懷,從學生的認知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品讀、欣賞。

基於以上認識,我將本文的教學重點確定爲引導學生體會小兄弟癡迷風箏的童心,瞭解“我”對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殺的殘暴以及“我”由此而產生的痛悔和無法把握的悲哀,從而使學生受到一次人文情懷的教育。

至於本文教學的難點,我認爲應是對作品中一些語意含蓄而深刻的語句的理解。按照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要理解這些語句是極不容易的。因此,我認爲在教學中對這一問題不應過多涉及,我的處理辦法是:在學生質疑的環節中,透過學生的討論和教師的簡單點撥,讓學生對此有一個大略的認識即可,更多的內容則由學生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再去領悟和體會。

【理論運用】

1、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理論。

語文是學習、生活、工作的工具,傳授語文知識,教會學生閱讀和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語文又是一種文化。語文教育具有強烈的人文性,它作用於人的精神領域,承擔着改造國民素質,重鑄人文精神的重任。

2、主體教育思想。

主體教育觀要求語文教育要弘揚人文精神,在具體的教學中,要真正地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知識,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經驗。

3、建構主義理論。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這是建構主義的理論精髓,它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經歷。

4、個性化和創造性閱讀的原則。

藝術接受心理學認爲,藝術創作和藝術接受是雙向交流過程,藝術創作主體是生命體驗的闡釋者,而接受主體則是體驗的二度闡釋者,二度闡釋的價值,決不在創作行爲之下。如果沒有接受主體的參與和響應,任何藝術活動都是潛在的甚至是不完整的。這一理論建立了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間的新關係,強調了讀者的在閱讀中的地位,也強調了閱讀的個性化和創造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

【教法選擇】

激趣。以一首短詩引入,同時讓學生回憶童年時遊戲的往事,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使用專爲本課設計的多媒體課件,效果更佳。)

引導。在學生自主閱讀、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教師對閱讀的步驟、重點等問題給予必要的引導,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點撥。在學生學習遇到疑難處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在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之後,教師給予必要的點評。

【學法引導】

1、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解讀文字。

2、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閱讀、去感悟。

3、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首先用一節飽含深情的、回憶童年的小詩匯入新課,接着讓學生回憶童年時遊戲的往事。

2、介紹作者(老師簡單介紹之後,由學生補充)

3、初讀課文。此時教師不作任何提示,完全由學生自主閱讀、感悟,讓學生獲得最自然的、最富有個性的、整體的閱讀感受。

4、交流感受。這個環節爲學生搭設一個互相交流、表達閱讀感受的平臺。

5、重點品讀。這個環節是在學生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讀重點段、重點句以及重點詞,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個環節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整體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調──悲哀。

第二步:重點品讀第三段,體會“小兄弟”對風箏的癡迷。

第三步:重點品讀第四段,要求學生完成課後練習二的表格,瞭解主要事件的各記敘要素,並且用心去體會“小兄弟”被“我”粗暴地折斷、踏壞風箏時心境。

在這一步中還透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讓學生充分地瞭解“我”對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殺的殘忍和淫威,認識到它的非人道和可憎,爲下面理解本文的主旨作必要的準備。

6、探究主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由各組代表發表觀點。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如果學生的回答沒有涉及對封建教育、封建家長制的批判,教師要可給予引導和補充。

7、學生質疑: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就文字自由質疑,問題不設定。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或者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表明自己的觀點,直接參與學生的討論。

8、結束授課。

【板書設計】

少時:折斷風箏────精神虐殺

中年:未能補過────永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