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剪羊毛》說課稿

說課稿2.89W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剪羊毛》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剪羊毛》說課稿

《剪羊毛》說課稿1

一、教材內容:

《剪羊毛》是湘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也是一首少兒歌曲。歌曲反映了牧場工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火熱的勞動熱情。歌曲爲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歡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勞動生活的節奏,生動地展現了澳大利亞牧民在剪羊毛時的情景。第二樂段開始音區較高,旋律和節奏開闊舒展,使得歡快的勞動情景得到更爲生動鮮明的表現。最後兩個樂句重複了第一段最後兩個樂句,它強調了“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這一哲理,並在藝術上給人以完整、圓滿的收束。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好歌曲X X、X | XX XX | X X、X | X O‖這一基本節奏音型,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透過《剪羊毛》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澳大利亞牧民的勞動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取幸福”的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附點節奏及休止符賦予歌曲歡快跳躍的情緒及其表現作用,能唱準確。

2、創編恰當的節奏表現歌曲的情緒。

四、 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教師的思路,學生主要是運用了跟唱法、欣賞法和表演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錄音機 沙錘

六、 教學過程:

(一)匯入歌曲

1、師:同學們,有個很重要的節日就快到了?

(學生答: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因爲人們用勞動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下勞動的人們。(課件1)學生練習,正確演唱附點節奏。

工人叔叔敲鐵錘, 叮 叮、 叮 咚

農民伯伯割稻子, 嚓 嚓、 嚓 嚓

司機叔叔開汽車

小同學們在掃地, 刷 刷、 刷 刷

(透過兒歌學習掌握附點八分音符)

2、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開展一次“音樂之旅”,讓音樂帶着我們穿越時空、穿越國界,到澳大利亞去認識那裏勤勞的人們、感受那裏的音樂。

(二)感受歌曲

1、澳大利亞簡介,使學生對歌曲產生興趣。

2、第一部分旋律學習

3、第二部分旋律學習

(三)教唱歌曲

1、下面就請大家跟着琴,看着歌譜學唱歌曲。(鋼琴伴奏)

2、指導學生用“啦” 帶唱歌曲旋律。

(四)練唱歌詞

1、現在老師來教唱歌詞。

2、用聽唱法練唱第一段;用接唱法練唱第二段;然後完整地唱一遍。

3、你覺得哪些地方最容易唱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學生回答,並單獨練習)然後再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接着再跟着歌曲錄音唱一遍。

(1)師啓發:歌曲中用了很多美麗的詞語是爲什麼?(學生分組討論)

(2)師問:歌曲表達了剪羊毛工人怎樣的心情呢

(深入理解,激發情感,指導演唱時,師先用語言啓發:同學們,歌曲的名字叫《剪羊毛》,爲什麼歌曲當中出現了“白色、白雲、雪堆、冬天、絲綿”這樣一些詞語?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接着師範唱帶有這些詞語的樂句。讓學生感受到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勞動心情,更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面。然後要求學生帶着思想感情、用歡快的聲音把歌曲再來演唱。)

4、老師準備了剪羊毛的節奏,你會嗎?

(課件展示 x o |x o |x x |x o||)

5、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五)運用綜合藝術表現手法表現歌曲

1、帶領學生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先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自由選擇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再分組演奏,要求集體評價,找出恰當的節奏爲歌曲伴奏。

2、啓發學生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同時綜合其他藝術手段進一步表現歌曲。

(此環節爲本課教學最後一個環節,在引導學生在感受歌曲情緒,理解歌曲內容、風格特點的基礎上,透過運用綜合藝術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聽中創,創中編,於創編中豐富學生在其情感體驗,提高其對音樂的表現力。)

(六)小結: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會到了勞動創造幸福的真諦。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剪羊毛》說課稿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透過學習歌曲,掌握好"X X.X | XX XX | X X.X | X O‖這一基本節奏音型,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引導學生創編動作,創編節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三、情感目標:透過《剪羊毛》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澳大利亞牧民的勞動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取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全曲歡快活潑,大調式,爲再現的兩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歡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勞動生活的節奏,生動地展現了澳大利亞牧民在剪羊毛時的情景。第二樂段開始音區較高,旋律和節奏開闊舒展,使得歡快的勞動情景得到更爲生動鮮明的表現。最後兩個樂句重複了第一段最後兩個樂句,它強調了"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這一哲理,並在藝術上給人以完整、圓滿的收束。

教學重點:

1、感受附點節奏及休止符賦予歌曲歡快跳躍的情緒及其表現作用,在歌唱中準確的把握附點八分節奏,區別節奏的不同感覺。

2、初步唱會歌曲《剪羊毛》。

教學難點:

1、歌曲中節奏的演唱。

2、用愉悅、歡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打擊樂器、鋼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師:同學們喜歡旅行嗎?今天的音樂課,老師帶領大家到美麗的澳大利亞。(課件:澳大利亞風)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以出口農牧礦產品,特別是羊毛而聞名於世界。大家準備好,現在我們家就乘飛機出發吧。(課件:飛機聲效)

師:飛機已經平安降落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國際機場,(課件:機場圖片)接着我們將要轉乘坐火車前往牧區,大家坐穩了,火車開咯。

5 6 5 4 | 3 4 | 5 5 | 5 —???? ‖

火車火車 開 了, 嗚 嗚 嗚 .

二、匯入新課

師:美麗的大草原到了。(課件:澳大利亞牧場的風光)聽!這是什麼聲音?(課件:馬蹄聲)是牧民們騎着馬兒在大草原上奔跑。我們可以用附點節奏來表現。請同學們拍一拍,讀一讀。

噠。噠 噠。噠 | 噠。噠 噠。噠 ‖

師:(課件:圖片)河那邊的草原呈現白色的一片,像白雲從天空飄臨。那是什麼呢?(課件:羊叫的音效)一羣可愛的綿羊。我們一起來模仿小羊的叫聲。

咩 — | 咩 — ‖

師:瞧!那邊的牧民在忙什麼呢?(課件:剪羊毛圖片加聲效)哦,原來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剪羊毛比賽。勤勞的牧民一邊剪羊毛,一邊唱起了歌。(課件:歌曲剪羊毛)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

三、學唱歌曲

1、學習旋律

師:歡快的歌聲把我們帶到了牧場上那別開生面的剪羊毛大賽中。讓我們一起加入其中吧。老師先來試一試。(課件:歌曲的第一樂句旋律)呀!這裏藏着一段優美的旋律呢。我來唱一唱……(提示唱準附點音符)

分別請一、二、三、四組同學"剪羊毛",唱一唱裏面藏着的樂句(課件:)

師:這些優美的樂句可以組成一首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課件:歌曲《剪羊毛》伴奏)

師:其實呀,這就是剛纔牧民們一邊剪羊毛,一邊愉快歌唱的旋律,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剪羊毛》的樂譜。現在,請聽老師範唱一遍。

歌曲聽完了,同學們你們想學嗎?

2.學唱第一段歌詞

a.和老師按節奏讀歌詞。

b.播放歌曲錄音第一段。

c.用琴把歌曲速度放慢一倍,指導學生用"lu"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

d.老師唱第一段旋律,學生唱詞,重點解決第四樂句(老師跟琴伴奏)

e.和老師琴伴奏完整的把第一段唱一遍。

f.唱譜

g.師:下面,老師想讓同學們爲第一段的第二部分用打擊樂伴奏,請同學們看節奏圖譜,(出示多媒體圖片),請同學們把樂器拿起來,想一想,你手中的樂器該用哪種伴奏型配伴奏呢?

生:爲第二部分伴奏

師:提問討論結果

h. 同學們,爲什麼歌曲當中出現了"白色、白雲、雪堆、冬天、絲綿"這樣一些詞語!

師又問:剪羊毛工人爲什麼要剪羊毛呢?心情是怎樣的呢?

3.帶問題自學第二段歌詞

a.播放歌曲第二段。

生:學生小聲跟唱

b.老師唱第二段旋律,學生唱詞。

c.和老師琴伴奏,唱歌詞。

生:學習第二段

d.請同學們隨着錄音把第二段演唱一遍

生:唱到第二部分時,打擊樂伴奏

e.重複上面的問題,播放羊毛製品

生:回答問題,並欣賞圖片

4、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師:歌曲表達了牧民們怎樣的心情呢?

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都很好,這首歌不僅表現了牧民們愉快的勞動心情,更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面。同學們,幸福靠什麼來創造?(勞動)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用歡快的聲音把歌曲再來唱一唱。

四、運用綜合藝術表現手段表現歌曲

師: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演唱《剪羊毛》這首歌曲了,下面和老師配合一下,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來使歌曲更加的豐富多彩。

1、帶領學生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方法:學生分組討論,再分組演奏,集體評價。找出恰當的節奏爲歌曲伴奏。

2、演唱:請1—2名同學領唱,其他齊唱。

3、創編圖畫:學生創編圖畫,畫出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總結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澳大利亞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勞動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自豪。我們懂得了勞動能創造幸福的生活。老師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最後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思想感情,用歡快的聲音把歌曲再來唱一遍,好不好?

六、學生聽音樂出教室

《剪羊毛》說課稿3

一、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剪羊毛》,併爲歌曲編創伴奏、伴舞進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流傳甚廣的歌。歌詞以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剪羊毛"這一勞動情景,以"白雲"、"冬雪"、"絲棉"誇張地形容工人們勞動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襖"比作羊兒身上的絨毛,富於想象,很有意趣。

歌曲爲 拍,大調式,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前三個樂句節奏基本一致,"×·×" 附點八分音符構成的節奏貫穿其中。句末都以"×·× | × ○ | "這一節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絃音進行,使得曲調色彩十分明亮,情緒輕快活躍,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練、輕捷的動作。第四樂句從高音"2"的附點節奏開始,連續級進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達了對勞動的熱愛和自豪的心情,堅信勞動能創造幸福的生活。第二樂段前兩個樂句音調高昂,旋律起伏較大,節奏明快,與前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兩句重複再現了第一樂段的第三、四樂句,勞動者有節奏的動作和樂觀爽朗的性格,點出了"熱愛勞動"的主題思想。

三、教學目標

1、體會歌曲的勞動場景,激發學生熱愛勞動,創造美的意識。

2、學會歌曲並用愉快、活潑的聲音演唱。

3、編創伴奏、伴舞進行表演。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並能用愉快、活潑聲音演唱。

難點:能夠用所學的節奏型及表演動作爲歌曲編創伴奏、伴舞。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道具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情境匯入

①師帶着無線小話筒,打扮得像一位導遊

師:同學們,看老師這身打扮像導遊小姐嗎?

生:像。

師:我很高興爲303旅遊團服務,小遊客們一切聽從劉導遊的指揮。

②師表演魔術

師:看,我手上什麼也沒有。現在看,這是什麼?

(拿出準備好的有綿羊圖案的坐墊)

師:請你們看看、摸摸,坐墊是什麼材料做的?

生:肯定是羊毛。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羊毛用品呢?

生:(略)

師:看來羊毛的用途很大,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現在我們就去遊覽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點擊課件感受音樂,欣賞澳大利亞風情)

(二)澳大利亞風情介紹

1、多媒體出示相關的澳大利亞風情畫面。

(播放《剪羊毛》伴奏,點擊課件進行解說)

師:小遊客們請注意,該下飛機了。

看,是什麼在迎接我們呢?

生:澳大利亞國旗。

師:真聰明,這就是澳大利亞國旗,它正向我們揮手致意呢!好像在說:"歡迎小朋友們來澳大利亞做客。"

師:爲防止迷路,我們先看張地圖。

2、師生共同看地圖,師解說。

師: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水,被稱爲"南方大陸".面積有769.2萬平方公里,首都在堪培拉。看到了嗎?離堪培拉不遠處有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悉尼。彆着急,待會我們會一一遊覽。

3、出示澳大利亞風景名勝,師解說。

師:看,湖泊、沙灘、森林、奇石,到處都是迷人的景象。悉尼到了,這座城市有一個顯著的標誌——悉尼歌劇院。遠遠望去,像一艘揚帆起航的輪船。我們到近處看看,氣派吧!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就在飛機上俯看首都堪培拉的美景。現在該去牧場了,怎麼樣?怪不得稱澳大利亞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聽,牧民們正在唱着歌迎接我們呢!

(播放歌曲《剪羊毛》。)

(三)學唱歌曲

師:這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感覺怎麼樣?喜歡嗎?

生:(略)

師:那就請大家一起看着歌譜再欣賞一遍吧!

1、師生共同看譜聆聽,感受歌曲內容。

2、師生交流聆聽感受。

3、師小結:歌詞把羊毛形象地比喻成"白雲"、"冬雪"、"絲棉"、"皮襖",富於想像,很有意趣。表達了工人對勞動的熱愛和樂觀爽朗的性格。()就讓我們美美地讀讀這首像詩一樣的歌詞,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按照歌曲的節奏來讀。

4、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聽着你們的朗誦,我也想唱歌了,給我機會嗎?

那好,你們可要用心聽哦,可以用動作表示你聽到的內容。

5、師範唱,生自由律動。

師;我發現有的同學坐不住了,想唱了吧?現在大家就做好唱歌的準備,根據要求來學唱歌曲。

6、練唱歌曲。

①用ιa輕聲哼唱旋律,注意強弱拍和換氣;

②把la改成唱名,唱曲調,注意樂句的連貫;

③輕聲填詞,咬準字音,跟上節奏;

④分男、女兩級接龍唱,比一比哪組更好。

師:你們唱得太好了!我得爲大家鼓鼓掌。(鼓掌)

我突然有個想法,把歌曲改變成這樣唱,請大家幫忙參謀參謀。

7、師把歌曲中"×·×" 改爲"××"唱,請同學們比較感覺。

8、交流感受,引導感受出"×·×"節奏的特點。

9、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表現歌曲

1、欣賞卡通片《剪羊毛》,激發表現慾望。

師:同學們演唱得太棒了,我拿什麼獎勵給你們?看,這件禮物喜歡嗎?(播放《剪羊毛》卡通片,師生隨歌曲演唱。)

師:你現在心情怎樣?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此刻的心情?

生:跳舞、畫畫、打擊樂伴奏……

師:你們有這麼多的好想法,那趕緊找好朋友一起練練吧!

2、分小組交流、練習。

(師巡視指導,引導合作學習。)

3、分組展示,及時點評。

4、全體同學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歌曲。

(五)拓展延伸

師:這趟澳大利亞之旅你感覺如何?有些什麼收穫?

生:(略)

師小結:我和大家一樣,收穫很多。第一次當導遊就去了澳大利亞,感受了優美的風景,體會了澳大利亞人的勤勞,最重要的是收穫了同學們的智慧和能幹。讓我爲大家鼓掌吧!最後讓我們唱着《剪羊毛》愉快地走出教室。

(播放歌曲,生唱着歌兒走出教室。)

教後記:

本教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透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擴展了音樂課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參與熱情。依託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了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端正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及創新精神。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

標籤:剪羊毛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