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6.21K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

《三袋麥子》說課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的內容是《三袋麥子》的第二課時。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三袋麥子》在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三課。上承《一隻梅花鹿》,下承《竹石》。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一共有九個自然段,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儲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個人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對這篇課文有濃厚的興趣,因爲文中有他們喜歡的動物形象。

2、學情分析:

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富於充分的想象力,善於發表個人意見。因此,在教學中採用看動畫片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爲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課文內容故事性強,線索比較清晰,我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講故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表演。

3、教學目標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做得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標:能正確的評價三個小動物,明白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4、教學重難點:

教學時,我根據課文字身的特點,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爲教學的重點,“能正確的評價三個小動物,明白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作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情景匯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學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透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議、演等去實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動畫匯入,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匯入往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三袋麥子》引入,學生被這鮮活的畫面所吸引,頓時思維活躍、精神振作,爲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欣賞後讓學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課題,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觀看動畫,理解感悟

看動畫片是孩子們最感興趣、最樂於做的事情,針對這一特點,我把整堂課的教學以看動畫片的方式來完成。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先後播放土地爺爺分別到小猴、小豬、小牛家的情景,在學生欣賞動畫之後引導學生交流,同時指導學生朗讀。現就以土地爺爺拜訪小猴爲例談談我的具體做法:我先播放土地爺爺到小猴家這一部分內容,並讓學生邊看邊想,讓學生看後說說小猴家的麥囤裏怎麼會堆得滿滿的呀?同時指導學生讀好小猴的話。接着讓學生交流:看着小猴家豐收的情景,聽着小猴自豪的話,你準備怎麼來誇誇小猴呀?最後,老師扮演土地爺爺和學生一起表演這部分內容,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自由組合表演。教學拜訪小豬、小牛的思路與拜訪小猴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問題有所不同。透過學生的看、想、說、讀、演,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對三部分內容學完之後,引導學生交流:小朋友,看了動畫片之後,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的做法呀?爲什麼呢?在此活動中,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樂,得到收穫,學會相互接納,傾聽、分享、互助,交流與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躍思維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當學完本課後此時學生腦中一定會想假如現在土地爺爺真的從小猴那裏拿回了些麥子送給我,我該怎麼處理呢?這時就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創新能力。

複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記憶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句,提高閱讀和寫話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作爲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切實地把複述訓練落到實處。因此,我再次播放這部動畫片,讓學生邊看邊跟着一起說說這個故事。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主要採用帖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概括,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展現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加強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袋麥子

圖(小豬)——吃光——憨厚

圖(小牛)——儲存——節儉

圖(小猴)——播種——聰明能幹

以上設計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在你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得到提高!謝謝!

《三袋麥子》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讓課堂與快樂有約》,我將以《三袋麥子》的第一課時爲例,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環節、板書設計這幾方面,來談一談我在語文教學中,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快樂學習的感受。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後,土地爺爺故地重訪,並對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

【學情分析及目標預設】

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富有想象力,善於發表個人意見。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情境串聯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形式,營造生動、活潑、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爲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感悟能力。

3、初步感知故事內容,理清脈絡。

4、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初步體會三個小動物的美好品質,並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根據課文字身以及第一課時的教學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定位爲:生字詞教學和初步體會三個小動物的美好品質,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創設情境,以趣激學。

2、細緻指導,注重體驗。

3、優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各種形狀的生字卡片、頭飾、角色圖片。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情景匯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和交流。

學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透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看、說、讀、議、演等去實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學環節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我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環節: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但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自我體驗。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環節時,我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該給學生一份怎樣的禮物?

★特別的禮物——實用的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新課開始,以土地爺爺的“禮物”匯入,激起學生對新年禮物的渴望。接着,用課件出示“大禮盒”,讓學生在產生接受禮物的期待中,進入生字學習。最後,學生在透過將生字帶入文中的朗讀與初讀的對比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明白老師這一份特別的禮物的意義所在。

★無形的禮物——體驗學習的快樂。細節上的渲染,如別緻的生字卡片、生動形象的頭飾;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課件;親切、充滿童趣的教學語言;生動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這一舞臺上盡情地表演,扔掉了學習中的負擔和恐懼,在語文學習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具體環節】

環節一:激趣導學,直入文字。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我播放一段背景音樂《過大年》,歡樂、祥和而又喜慶的樂曲,渲染了節日的氣氛,引領學生回味過年時的情景,爲新課奠定了輕鬆、愉悅的基調。開課時,我以新年禮物爲話題引出故事的三個主人公,直入課文的第一段,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收到禮物的喜悅。接着設計了“幫土地爺爺算算帳”的環節,引出課題。這樣的開課設計新穎別緻,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爲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環節二:創設情境,快樂識字。

生字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形象、直觀,變換靈活的特點,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快樂識字的氛圍。我首先設計了一個老師給學生“派送禮物”的情境,多媒體展示漂亮的大禮盒,開啟後跳出一個個可愛的生字寶寶,激起了學生和生字寶寶交朋友的熱情。以和生字寶寶“打招呼”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地去讀課文中生字的音;“你以前認識他們嗎?在哪裏見過?”回答中,學生交流了識字經驗;接着出示詞語,讓學生自由讀、開火車讀、比賽讀。每當學生讀得好時,多媒體課件會適時出現笑臉、字寶寶翻跟頭的畫面,這些鼓勵性的小細節,無論是從聲音,還是圖像上都給學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大大調動了他們的識字熱情,讓他們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環節三:“導演”分集,理清脈絡。

看動畫片是孩子們最感興趣、最樂於做的事情,針對這一特點,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我播放了一段flash動畫故事,提醒學生一邊看,一邊回憶課文中的相關內容,並假定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演,你能給這個動畫故事分集嗎?而且還要在課文中找出依據。這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他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加速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在此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忘記了這是給課文分段,並在“看”、“議”、“想”中感受快樂,得到收穫。

環節四:深入局部,精讀感悟。

本環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第2—4自然段。這部分主要寫了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後,小豬的語言,小牛的想法和小猴的動作。“比一比”的環節中,以課件展示課文中的圖片和相關文字,分步出示,這種直觀演示,能化繁爲簡,化枯燥爲生動,讓學生快速地把握住課文的重點,從而體會到兩個“不同”,即“視角的不同”和“方式的不同”。“想想、說說”讓學生憑藉對這幾個小動物的熟悉,揣摩出他們的所說所想。“讀讀、演演”讓學生在爭當童話劇的小主角這一情境中,自由組合表演。透過學生的一系列活動,內化了課文的語言,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小動物的形象也變得更加豐滿,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環節五: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尊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把課外的拓展實踐分成三個版塊——“我會說”:把故事上集的內容說給父母聽。“我會做”: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角色的頭飾。“我會演”:和你的朋友把故事的上集演一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選擇一至兩項完成。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主要採用了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概括,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展現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加強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