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辨別方向的說課稿

說課稿5.28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辨別方向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辨別方向的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辨別方向的說課稿篇1

一、說教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4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透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透過現實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透過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透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摳教科書,應避免讓學生死記枯燥的概念。這節課從學生的興趣引入,選擇了學生樂於接受,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爲題材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2)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透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4、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透過師生,生生互動、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透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5、教學準備:CAI課件,每組學生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學生按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坐。

五、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教學一開始,讓學生介紹恩施的旅遊景點,自然引入課題位置與方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

(二)活動體驗,學習新知

1、辨別方向

步驟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看太陽辨別方向,學生說後,師生邊說邊做;用指南針辨別方向;在深山看樹葉辨別方向;看積雪辨別方向;看北極星辨別方向(學生說後,師生邊說邊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充分彙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後、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繫,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步驟2:用方位詞介紹教室的情況,讓學生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麼東西,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步驟3:遊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

活動(1):老師叫口令,師生做動作;東邊的同學起立跺跺腳,西邊的同學起立拍拍手,南邊的同學起立摸摸臉,北邊的同學起立揮揮手。

活動(2):學生幫助老師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學坐下、面朝東的同學坐下、面朝南的同學坐下、面朝北的同學坐下。

活動(3):學生到教室中間聽令做動作,向東站好,向南一轉,向西一轉,向北一轉。

活動(4):學生叫口令老師做動作,面向南站好,向東一轉,向北一轉,向西一轉。

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做中學,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輕鬆愉快地理解了數學知識。

步驟4:引導學生歸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排列規律。讓學生去發現,有利於學生掌握這四個方向的關係,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2、體驗方位的相對性,你們組在老師的哪個方向

由於三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藉助師生間的位置關係,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相對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製作校園平面圖:利用學具擺出學校的平面圖,既讓學生感受到校園建築佈局合理、美觀,又讓學生認識了學校建築物所在的方向。

(三)實踐運用,發展新知

透過靈活有趣,富有創新的練習,看簡單的線路圖回答: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學回家怎麼走?三(6)班同學到市地稅局看花園怎麼走?判斷胡老師要去的廣場或超市;小導遊摸擬走風景點。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運用實際生活中,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是由各種活動貫穿其中,有“說一說”、“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畫一畫”等活動,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等新理念,使學生願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輕鬆、愉悅,是一個立體化的開放式教學,學生也從中獲得大量的知識資訊,提高了各種能力。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辨別方向的說課稿篇2

一、說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在三年級“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學生認識了東、南、西、北、東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本課是四年級“空間與圖形”領域裏“圖形與位置”的知識,是學生空間觀念的新發展階段。教材在編排上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豐富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找準觀測點,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透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方向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透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找準觀測點,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對任意角度方向的準確描述。

三、說教法和學法

基於學生基礎,教法上我採用“創設—引導—開啓”爲主線的啓發式教學法,積極營造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開啓學生的心智,使學生空間思維得到發展。學法上讓學生進行深入觀察、大膽嘗試、精心操作、互動交流的體驗式學習,主動獲得新知。

教師準備:課件、中國地圖、練習圖表。

學生準備:量角器、直尺。

四、說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激發興趣

課始,學生指認地圖上的方向,填充八個方位圖,並用量角器測量出東和東北等方向的夾角的度數。這樣的開課既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方位知識、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發學生思考“認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課有什麼聯繫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本課的知識與方向、角度有密切聯繫,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引導學生有效複習,便於學生在嘗試新知和練習中能有的放矢,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探究交流,確定位置

教學以“問題解決”爲主線,其一般模式爲:情境—問題—探索—交流—結論。圍繞這根主線,爲實現教學目標,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活動。

1、觀察情境、發現問題

出示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情境圖,把學生帶到美麗的大自然,感受空間的魅力。接着簡單介紹定向運動知識。隨後請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參賽選手,進入模擬的空間中,觀察“公園定向運動圖”,交流發現比賽關鍵是找到各檢查點的位置。於是從情景中提出“1號檢查點在什麼位置”呢?這樣,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很自然的進入今天的主題——確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此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是學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時機,我採用讓學生說、議、練、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與歸納。

(1)說一說:讓學生說說以哪點爲觀測點?1號檢查點在什麼位置?學生根據已有經驗會說是以起點爲觀測點;1號在東北方向(或者偏東方向),我都予以肯定。接着請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有什麼辦法知道1號點的準確方向?

(2)議一議:根據剛纔的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彙報交流時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如果學生提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則因勢利導,課件演示300、600;接着請學生描述1號檢查點的方向。教師說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的,也就是夾角較小的方位。

如果學生不能想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師則以合作學習者的身份,提出建議:能不能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角的知識來幫助我們呢?引導學生根據方位和度數說出具體的方向。

(3)練一練:還可以怎樣說

南偏東700()東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4)想一想:離起點東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築物等,怎樣才能精確的找到1號點位置呢?學生各抒己見,發現要知道距離。課件配合演示起點到1號點是1千米。最後學生說出1號點的確切位置。

透過以上步驟,學生歸納出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教師板書(方向距離)。

(三)實踐運用,鞏固拓展

活動一:知識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學生先觀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經過交流,重點分析給定的400米線段的意義,得出每個小段表示的距離,知道其他建築物到小明家的距離。接着學生獨立完成書中練習,同組學生互相檢查。教師對完成好的學生提出表揚。

接着完成教科書第20頁第2題,學生觀察情境圖,發現圖中左下角出現了注有數量的線段,面對新的知識,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統一認識,最後完成練習。

活動二:生活樂園

課件呈現我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的分佈圖。教師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及瀋陽、上海等6個協辦城市成功舉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練習時,引導學生按找北京,估瀋陽,量度數的步驟進行。課件配合演示,規範學生的繪圖方法。學生深入理解“對任意角度方向的準確描述”這一難點,同時他們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有位置。

活動三:“海上空間”

課件顯示海上雷達站情景。教師發放練習圖表,學生根據相關的描述,將驅逐艦、護衛艦等實物圖形擺在相對應的位置。學生透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雷達站發現了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潛水艇。你能幫着在圖中找到這些艦艇的位置嗎?請你動手擺一擺。

1、護衛艦在雷達站北偏東600的方向上,距離是6千米。

2、驅逐艦在雷達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離是5千米。

3、巡洋艦在雷達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離是4千米。

4、潛水艇在雷達站東偏南300的方向上,距離是6千米

活動四:體驗天地

5人1組開展站位置的活動。1人在中間站立,其餘4人的位置根據課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學生透過遊戲切身感知位置,體驗數學應用的樂趣,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號大約在我的東偏南450的方向距離2米的位置上。

5號大約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號大約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離1米的位置上。

五、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請學生說說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穫。透過學生自我小結,再次對本節課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並透過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情感。

六、佈置課外題目:請你畫一畫:站在電視塔,看見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廣場,東偏南300的方向有體育場,博物館在電視塔東偏南600的方向上,動物園在電視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辨別方向的說課稿篇3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講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17、18頁《位置與方向》中的例1。

二、學情分析:

本課“確定位置”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後和東、南、西、北等方向描繪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新發展階段。

三、設計理念:

這節課的設計以“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爲理念,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透過自己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自主解決問題,教師只作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課堂上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全體參與,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與應用意識,體現“人人學數學、用數學,人人在數學活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

四、教學流程:

新課標提出,數學教學以“問題解決”爲主線,其一般模式爲:情境——問題——探索——交流——結論。圍繞這根主線,我設定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此環節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情境圖匯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瞭解公園定向運動圖。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公園定向運動圖”,從圖上發現問題————如何確定1號點的位置?這樣設計,就充分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

2、探究1號點的位置。

學生透過思考根據已有經驗,自己就能找到初步的確定方法,即找到觀測點,建立方向標,接着學生會從實踐中發現,用以前學過的方位,不能描述1號點的位置,怎麼辦呢?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這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引出不能只用方向或距離來確定物體位置的認知衝突,也體現了新舊知識的聯繫。接着引導學生探究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其中,探究1號點的方向,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此處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透過合作交流,學生找到了確定物體方向的方法,再加上教師的多媒體課件示範,突破了難點,學生學會了用偏角度來描述一個物體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很容易探究出了起點到1號點的距離,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然後讓學生多次描述1號點的位置,既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也掌握了新知。

(三)、實踐運用、內化提高。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全體學生都主動參與到知識的運用當中,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透過不同層次的練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獲得不同層次的能力提升。

(四)、課堂小結、整理提升。

在小結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交流本節課的收穫,學生透過感悟內化、合作交流,自己總結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與學到的方法,使學到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體現了以學論教的教學思想。

(五)、佈置作業。

這一環節主要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另外,板書的設計,我力求語言完整,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思維,滲透要完整思維的數學思想。

五、教學反思

從課堂整體效果來看,學生的課堂生成比我預設的要好,能借助情境圖找準本課的重點問題,透過深入觀察、大膽嘗試、精心操作、互動交流,自主解決了難點問題,加上有效的講練結合,呈現出了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