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14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

《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已學過的混合運算及其運算順序,初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的基礎上,認識中括號,對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總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中括號)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協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

難點:掌握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

四、教學法分析

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 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髮展爲本。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同學們還記得“冰雪天地遊樂場”嗎?前兩天我們曾去過滑冰區,也到過滑雪區,在那裏探索過不少的數學問題。今天咱們到冰雕區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區裏的數學問題好嗎?(出示冰雕區的場景)

你從圖中瞭解了哪些數學資訊?(這裏給出的資訊是:冰雕區上午有遊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遊客需要一名保潔員。)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問題。

(二) 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透過怎樣解決“下午要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這個問題呢?同學們能不能透過算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呢?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算式。這時候教師透過巡視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請學生上來板書算式,然後請板書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請學生具體解釋一下270-180爲什麼要用括號?小結: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

1、出示例4 96÷12+4×2小組內討論,說運算順序,學生彙報運算順序,教師小結,學生獨立計算。

2、在題目基礎上加上小括號 96÷(12+4)×2教師說明根據剛纔得出的結論先算小括號中的 學生嘗試計算。

3、引入中括號96÷【(12+4)×2】 這個算式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猜一猜該怎樣計算?學生思考後發表意見,最後教師總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反饋提升

1、完成相應做一做,小組互出題目練習。

2、錯例分析,提高解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自我評價

《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教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3節《括號——即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設想,不妥之處,懇請各位教師指正。

一、我對教材的理解(教材地位作用分析)——參考教學參考書

《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整數)》是計算教學中的重要基礎知識,也是在學生已初步學過無括號的加減、乘除、積(商)之和(差)等混合運算及其運算順序,初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的基礎上,認識中括號,對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總結,不斷豐富計算知識,初步形成和提高計算能力,爲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相關實際問題打下基礎,也爲進一步學習代數運算鋪路奠基。

二、學情分析(根據考評要求,可不說)

因爲年齡特徵決定了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奇好動,雖具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維爲主;同時又存在個體差異,多數學生思維活躍,數學興趣濃厚,表現慾望強烈,少數學生缺乏積極性,學習被動,基礎較爲薄弱;部分學生新知基礎遺忘。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與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透過具體情境問題案例,探索發現、認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及小括號、中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與技能,體會括號的作用,並能正確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操作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表達、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與團結協作能力。

3.情感態度:使學生在探索新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思維的嚴密性和數學符號的普遍性,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數學興趣與學習自信心(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與理解,本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帶有括號的三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是:掌握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正確有據、合理簡潔地計算三步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問題。

五、教學策略方法

讓“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及“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數學課程的兩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時教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爲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力求實效,達成目標,依據教材與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結合學生學情,我擬將主要採用教學策略方法是:

1.溫故奠基,鋪路拱橋,以舊引新,激活新知生長點;

2. 注重和發揮情景作用,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景和問題,激發興趣動力;

3. 運用教具學具與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演示情景案例和問題,引導觀察比較,豐富感知,促進意義構建與新知生長;

4.處理好師生角色地位的“兩主一中心”關係,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和中心,教師恰當設問引路,觀察案例,啓發問題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合作交流、比較分析、質疑解惑、歸納概括性質(或方法),實現新舊知識、能力的轉化遷移和實踐應用,鞏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學過程

爲了體現以學生爲中心,發揮學生爲主體和教師爲主導作用,依據教學內容與目標要求,結合學生學情,擬從以下幾個環節組織開展本課教學活動:

(一)溫故奠基,激活新知生長點,引入新知(概念)。

根據新知教學基礎,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展示呈現輔助手段,定位複習必要關鍵基礎知識-無括號的加減、乘除、積(商)之和(差)等混合運算及其運算順序,鞏固激活新知基礎點(起點)與生長點,引入學生“新舊知識的最近發展區”。繼而引入新知教學。

1.迄今爲止,我們學過哪幾種數學運算?(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稱爲四則運算。其中加、減法稱爲一級運算;乘、除法稱爲二級運算。)

2.快速說出下列算式應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48-20+32 1200÷400×30 18+25×4

由此我們發現:不含括號,只有加、減法或乘、除法的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順序,依次計算;對不含括號,既有一級運算的加法(減)法,又含有二級運算的乘(除)法的異級(不同級)運算,按由進階到低級的順序,先乘除,後加減。

3.引入新知教學: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二)引導探究 探索新知

1.討論交流,獨自操作實踐,豐富感知,促進理性認知。

課件展示算式,96÷12+4×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算式特徵與計算順序,並計算結果和小結計算順序。(對不含括號,既有一級運算的加法(減)法,又含有二級運算的乘(除)法的異級(不同級)運算,按由進階到低級的順序,先乘除,後加減。)

2. 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分析、思考、交流和探索,感受括號作用。

結合教材,透過課件展示和創設“學校籃球社團人數爲96人,科技社團男生12人,女生4人,美術社團的人數是科技社團的2倍。

(1)如籃球社團按科技社團人數分組,每組安排2名輔導老師,需輔導教師多少人?

(2)籃球社團人數是美術社團人數的幾倍?”問題現實情景,給教學新知賦予生活的情境,使其更具有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交流,列式並計算,體驗過程,概括運算順序,並比較算式幾個特點,感悟體會括號作用。】

(三)實踐應用,深化鞏固。

依據教學重難點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做一做”、“算一算”、“說一說”、“判斷正誤”、(具體案例)等生分層變式,拓展練習、實踐應用,學生獨立操作,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四)反思感悟,總結評價。

透過設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回顧、反饋和梳理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