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熱門】說課稿範文彙總九篇

說課稿1.97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說課稿範文彙總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總析

《PEP Primary English》是一套全新的中小學銜接的英語教材。本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話題爲綱,以交際功能爲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同學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教材的主要特點體現爲強調語言運用,注重同學能力培養,突出興趣激發,重視雙向交流和學科的融合。

2.單元簡析

PEP教材以每單元一個話題構建全書,每單元按A、B、C三大課型設計。教材因考慮到地區、師生等差別,教學內容具有靈活性和彈性。C局部爲選修局部,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增加或刪減。

二、教材處置

1、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重難點確定

《 Where Is My Ruler?》來自於PEP第二冊五單元Part B的對話,主要教學內容爲主動向他人借用物品,並做到有禮貌。因爲,我始終認爲:教材只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種良好的資源,但決非教學的唯一和全部。教師是在“使用教材”,決非“教教材”。因此,我們在使用教材時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有的放矢地對教學內容、教學順序進行調整,應該有着自身的思想和見解,而不能完全地拘泥於教材的內容,迷信於教材的佈置。

基於以上原因,我把Recyle1.中的選學內容“小製作Make a widow card ”和教學活動中常會出現的禮貌用語整合在這節課中作爲了教學內容之一。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句型Can I use your…和禮貌用語詞,如:Excuse me. Please. No problem……教學難點是讓同學在生活實際中靈活、恰當地運用該句型。

2、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目標是以同學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戰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綜合行爲的表示進行描述的,基於此,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目標

學會用英語禮貌地向他人借用物品並做出恰當的應答;

2) 技能目標

能用英語積極主動地與人交流,能夠輕鬆完成借用物品的任務;

3) 情感目標

培養同學合作的團隊精神,使他們懂得協助和分享,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4) 文化目標

瞭解卡片的製作以和卡片在西方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三、教法設計

以課標的理念爲指針,根據小同學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和發展要求,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開展教學。

1、 情景教學法

皮亞傑說過“小朋友是天生的想象家,他們經常分不清虛擬世界和實際世界,他們有着無比豐富的想象。” 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幹使其表達富有真實的意義,因此,勝利的情景創設能極大地提高同學的參與熱情,它對於同學感知、領會語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新知引入的環節中,我就創設了因教師忘記帶書而去借同學的課本這樣一個情景。

2、 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學習就是讓同學體驗學習過程,透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勝利,同學在運用中學,爲了運用而學,它符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教學任務:安排同學借用yo-yo, 製作卡片等,讓同學在玩中學,做中學,畫中學。

四、說同學、學法

經過近兩年的英語學習,三年級的小朋友們已經養成了初步的學習戰略,他們語言有了一定的積累,具備了一定的交際能力.更可貴的是,他們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開展英語活動,參與意識強,能夠在活動中自主地學習英語。

因此,我以合作學習的方法貫穿於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之中。在本課中,我組建了學習小組,確定了小組長,一個學習任務安排後,成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或組內成員協助下完成活動。這樣不同層次同學學習到了不同層次的英語,每個人均有不同層次的收穫。這既體現了教學面向全體同學的理念,也把分層教學落到了實處,防止了大班教學中局部同學得不到參與的現狀。

五、教學手段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實物和多媒體的手段來輔助教學。由於小同學的年齡和知識有限,決定了他們對直觀、新穎、有趣的資料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學中的這些教學手段符合小同學學習英語的特點,激發了同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六、教學過程 (40分鐘)

1. 複習舊知,鋪設新知

一上課,課堂便響起了輕鬆活潑的歌曲《Where is My Monkey?》。小朋友們合着旋律歡快的唱歌。緊接着,老師透過利用乒乓球在手上不同位置擺放的說課稿讓同學快速說出其方位。

該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複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繫的舊知識“Where is…”和“It’s…”,爲新知識的引入做好鋪墊。同時,優美的歌曲,有趣的方位變化能吸引同學,爲本課創設了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小朋友們自然地爲新內容的學習作好認知準備。

2. 設計情景,出現新知

複習完後,教師準備上新課了。但是同學們卻發現老師滿臉焦急,四處在尋找東西。原來,老師忘記了帶來教材。怎麼辦呢?課得繼續上呀!此時,同學們關注着事情的處置,完全投入到老師巧妙設計的情景中。而老師掌握住這最佳時機,走進同學中,問道:“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book, please?”(我可以用你的書嗎?)本課新知的引出順理成章。同學透過情景悟出其義,在老師的引導下做出回答“Yes ,please .”或者“No problem”。

創設情景,懸念引出新知,這符合同學學習語言的規律,它對同學感知和領悟語言起着重要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同學的參與熱情,師生的情感在小朋友們的踊躍借書中也得到進一步昇華。

3. 反覆操練 鞏固新知

在老師透過借書引出新知的同時,也讓同學感知了新知,增加了同學的語言輸入量。接着,老師拿出一個溜溜球,蠢笨地玩弄着,總也不勝利。在老師的示意下,小朋友們都爭相想上臺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展示自身玩溜溜球的技術。因只有能熟練說出“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yo-yo?”纔有機會上臺,所以同學們學習很有熱情,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協助,虛心向老師和小組長請教,力求快速學會新知。

教師在這個局部先全班操練,再個別展示,然後小組互相協助、練習和運用,循序漸進,注意同學操練的“面”和“度”,使同學由不會到會,繼而熟練掌握,爲下一步語言的綜合運用做好準備。誠如托爾斯泰所說:“勝利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的,而是激發同學學習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錦瑟》。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工具、教學過程等方面對這篇課文進行簡單的教學說明。

一、說教材

《錦瑟》詩是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的“唐詩單元”講讀課文,在古典美學方面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此詩辭藻華麗,用典殊多,晦澀難解,衆說紛紜。藉助本文可以給學生開展“美育教學”以及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幫助、引導他們更好的體悟人生、生命的悲歡離合之情,自然有助於學生良好人格精神的培養。

二、說學生

本文是針對高中學習階段的的學生來說的,他們正處於承上啓下的時期,雖然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閱讀和欣賞能力,但其知識水平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仍急需得到恰當而且有效的提高;同時,詩歌又是對學生的情操陶冶和修養的提高具有極大推動作用的,所以,講解本文是有必要的。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意象在詩歌意境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古典詩歌的意境美;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研討爲主,老師引導爲輔,提高學生詩歌鑑賞技能水平;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正確認識古典詩詞的精神美,最後在自我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啓智。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錦瑟》的重點在於對詩歌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體味;難點在於學生結合具體的意象和自身的實際感受理解這首詩的“多義性”特徵。

五、課時:一課時。

六、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是透過多媒體的運用,“將主動權還給學生”,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詩歌中,主要是學生自己獨立或討論解決問題,因此,在方法上做如下安排:

(一)配樂朗讀法:反覆地朗讀,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

(二)討論法:同學分小組討論,解決自身對詩歌的問題;

(三)點撥法:老師抓住關鍵的問題進行點撥,拓寬學生思路:

(四)聯想法:透過形象化、具體化的多媒體資料促進學生聯想,體味意境。

七、教學工具

本次教學採用電腦多媒體教學,配合圖片音像資料,更加迅速有效地將學生帶入詩中的意境中,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八、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說一說)

抓住學生對詩歌名句的耳熟能詳,開課時以名句對接的方式引起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同時消除學生對文章的陌生感。老師給出詩句的上句,要求說出下句:

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②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以上均爲李商隱的名句,進而轉入今天的詩歌《錦瑟》的學習中。

(二)朗讀感知(讀一讀)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詩歌也是同樣的道理。要品位詩歌的語言美,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感情,誦讀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以及聽錄音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給學生整體感知的環境,體味詩歌整體的意境。同時,鍛鍊學生的口語能力。

(三)課文研習(議一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經過大量反覆的誦讀環節,學生對詩歌就能產生一定的自己的見解,再透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將之表達出來。老師的點撥更穿插其間,抓住關鍵性的字詞和意象,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同學自己解決問題。在這裏,特別注意本詩“多義性”的把握,或悼亡詩,或愛情詩,或感傷身世等等。

教學過程中,尤其抓住用典的地方。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以學生自述爲主,老師補充爲輔的方式,平實地將典故說明,促進學生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下面是對文章分析的範例:

首聯用的是民歌的起興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感慨萬千。此句給人以淒涼之感。

頷聯此聯緊承上文“思華年”一語,寫詩人虛度年華的感嘆。 出句用莊周夢爲蝴蝶典故事: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樣美好,在回憶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確使人迷戀,暗含懷才不遇之情;而眼下的困頓狀況只不過是一場夢。也可以另解:如果眼下的困頓狀況是真,則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豈不成了虛幻的夢?這真是“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詩人已經完全陷入一種難言的境界之中了。對句用望帝魂化杜鵑事,則似乎表明了詩人對“華年”的一往情深,即無論是夢是真,他都不會讓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滅,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樣借杜鵑的啼聲唱出自己的悲哀。上下銜接自然,用典工巧。

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又給我們展示了這兩幅美好的畫面,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輪明月爲背景,塑造了鮫人泣淚成珠的形象。這是從民間傳說中演化出來的,但作者翻出新意義。“珠有淚”,珠光、淚光融成一片,難以分清,它使人悵惘而

又聯想無窮。試想,鮫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淚卻化爲人們喜愛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讀者品嚐。後一幅以藍田秀麗的羣山和溫暖的陽光爲背景,塑造了“玉生煙”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在空中,爲山增輝。這個想象來源於“石韞玉而山輝”,但詩人獨走蹊徑:從玉被掩埋這一面來說,那是很可悲的;從“生煙”這一面來說,卻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況味也真是一言難盡。這兩幅畫面儘管色調不同,但是寄寓的悵惘、悲傷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猶言上面說的那番感慨哪裏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時纔有,所以接着就補足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言外之意是,當時既有悵惘之情,則今日追憶必定更加悵惘,的確是不堪回首了。

詩歌的藝術特色:

這首詩相當典型地體現出李商隱無題詩意象的空靈優美、撲朔迷離。如“滄海月明珠有淚”兩句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典故、象徵、比喻三法兼用並舉,不僅對仗工穩,而且造句精麗,詞采斐然,月、珠、淚、日、玉、煙等字的選用,無不給人以玉潤珠圓的感受。

(四)作業(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