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鐵騎兵》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8.95K

作爲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鐵騎兵》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鐵騎兵》說課稿範文

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是初中語文的課文《鐵騎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故事情節。

2、分析文中的幾個懸念及表達效果。

3、準確認讀文中字詞。過程與方法本課教學先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讓學生講述歷史上以多勝少的戰例,然後讓學生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脈絡,最後針對楊朔散文的特徵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語言特點。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並學習八路軍不畏艱苦、靈活應戰的作風。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文中的懸念及表達效果。

2、口語化的語言特色。

難點

學生可能會覺得文中所寫的幾個騎兵打亂敵人作戰部署的偶然性較大,在教學時要加以分析。姆教學突破要解決教學中的難點,應對課後思考與練習一着重探討。

教學準備

1、瞭解楊朔散文的風格。

2、瞭解時代背景。

學生準備

1、蒐集有關資料,瞭解中外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打敗強的、戰例。

2、預習課文。教學步驟(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一、啓發思路,匯入課文

1、講述戰例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3、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4、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5、找出文眼,理清脈絡

6、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語言特點

7、領略本文的結構美和語言美

8、解題,指導完成練習

9、剖析題意,完成課堂練習一、啓發思路。匯入課文(約分鐘)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師:大家平時愛看戰爭影片,聽戰爭故事嗎?

師:很好。戰爭的雙方如果人數懸殊,勝負便不言而喻,特別是在過去軍事科技不是很發達的時代,雙方對陣,人數便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你們認爲是這樣嗎?

紛紛回答:愛看。

因爲課前已蒐集相關資料,所以對教師的觀念並不同意。生:不是。

師裝作不解:哦,歷史上發生過以少勝多,以弱打敗強的戰例嗎?

師總結:看來大家課外都蒐集了不少資料,這點很好。本文也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戰例。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一個騎兵班,竟打亂了敵人的作戰部署,這件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呢?好,下面我們就來進入課文學習。板書課題。

舉手回答,講述自己瞭解到的相關戰例,涉及內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進入新課學習。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約分鐘)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介紹文章背景及作者簡介。

2、讓學生閱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發生、經過和結果。

3、抽學生複述課文。

1、聽教師講解,作好相應記錄。

2、閱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3、講述課文內容,注意情節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脈絡(約分鐘)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結構美的集中表現,本文的文眼是什麼?2、組織學生討論:這句話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並將其板書。(見課末板書)1、思考,舉手回答。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脫離軌道,就會隕落,八路軍掉隊了,卻能主動打游擊”。2、討論回答,在教師指導下明確答案。3、理清文章結構。

四、分析本文的結構美和語言美(約分鐘)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楊朔的散文講究結構,在佈局上往往是峯迴路轉,跌宕起伏,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現,請大家加以分析。指名學生回答,並加以總結。

2、師:楊朔的散文在語言上以活潑明,快的口語爲底色,配襯以古典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種俏麗、典雅的風格。本文有哪些描寫表明了這_特點。點明學生回答,並加以總結。

3、師:當騎兵們得知昨晚想騎馬渡過的河流是黃河時,爲什麼“一齊驚得、、‘啊’了一聲,隨後不覺大笑起來”?抽學生回答,明確答案:“驚”是因爲不知那是黃河,還以爲是條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爲昨晚的冒失,竟想騎着馬淌過水流湍急的黃河,另還含有慶幸的成分:幸虧沒有強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五、解題,完成課堂練習(約分鐘)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討論,解決課後思考與練習一。

2、師:本文的標題爲什麼?鐵騎兵呢?、相信大家透過本課的學習,應該有自己的理解了吧。抽學生回答,歸納總結。

3、指導學生完成隨堂練習。

1、從敵我兩方面來分析爲什麼我軍的一班騎兵竟能打亂敵人軍事部署。

2、積極思考。生:“鐵”字表明瞭我軍的`頑強和難以戰勝。生:“鐵”說明我軍有鐵打的身軀和意志,不管環境多麼艱苦,都不會屈服。

3、完成隨堂練習。

六、本課小結。

本節課按照導人、整體感知、理清脈絡、分析結構及語言特點的順序完成了課文的教學。透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瞭解了文章內容,還領略到了楊朔散文的魅力,這對學生的寫作及散文鑑賞水平的提高有相當大的幫助。七、課末板書設計參考鐵騎兵楊朔本文結構起因:掉隊——打游擊經過:夜渡河水——水深未能過去——第二日才知是黃河發現敵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馬輪——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頭結果:打亂敵人軍事部署,並找到了大隊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騎後們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馬槍,爲什麼第二天包頭的百姓紛紛傳說八路軍有一團人來攻城,並且“差一點把城攻破”?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這一現象作分析。練習設計隨堂練習設計1、找出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1)沒日殞落懸崖勒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殞婷婷玉立斗轉星移宿營

(3)搔亂斗膽猶豫不決戰戰兢兢

(4)天馬行空恪守部署凌亂

2、下列語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他們想衝過來,可是鬼子火力太緊,只好像流星一樣,離開大隊,單獨活動。

(2)班長的臉頰抽動着,臉上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個性練習設計文中寫道,斑長“靈機一動,吩咐騎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馬槍”,試分析此時班長的心理。教學探討與反思因爲本篇課文較短,且內容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節課的時間,但要作深入分析,稍嫌緊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加快節奏,主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和體會,教師只在重點處加以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