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多彩服飾》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29W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多彩服飾》一課。首先向老師們介紹一下教材內容。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共同生活的世界”中的第三課。對於第一課《世界之窗》來說,本課屬於分述的內容,是學生了解多元化世界的一個延展,對於第二課《節日大觀》來說,這又是一個平行並列的內容,選擇了不同的切入點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本課的切入點是各民族非常有特色的服飾文化,由“服飾窗”、“知識窗”、“小小展示會”三個部分組成。呈現了幾種典型性的民族服裝和特定禮儀下各國、各民族服裝的獨特性,以及不同職業的專用服裝,並安排了一個展示服裝的延展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再次體會服飾使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本課教學時間爲2課時。第1課時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服飾與民族、生活、禮儀、職業的密切聯繫,懂得服飾是文化的一種體現,第2課時主要爲學生對各國服飾的展示活動,是對學生個人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能力的培養。我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21世紀是個開放、飛速發展的時代,引導學生立足中國、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是整個單元教育的重要主題。在這一前提和主旨下,本課將民族服飾的欣賞、職業和服裝的關係都擴展到全世界範圍內。因此,我將本課時教學目標確立爲:知識目標: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區、民族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懂得服飾是一種文化。知道職業、禮儀、顏色與服裝的關係。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的服飾。懂得服飾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力目標:培養蒐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服裝。教學重點爲:尊重、欣賞不同民族的服飾。而職業與服飾的關係相對複雜,考慮的因素衆多,如安全度、舒適度、協調度等,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故本課的教學難點爲:知道職業、禮儀、顏色與服裝的關係。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過程設計爲爲激趣匯入、四大中心板塊和實踐活動三部分:

首先,我用“不穿衣服的土著人跳舞”這一視頻激趣匯入,生動活潑,自然有效,稍稍點及“服飾的起源”,從而讓孩子們初步明白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不僅起到調動孩子學習興趣的作用,更有讓孩子體會到服飾是社會進步的產物的這樣一種匠心。

其次,我創設了系列活動,構建課堂四個中心板塊,分別爲:

一、探究服飾與民族的聯繫,感受服飾是文化的一種體現。

民族服飾浩如煙海,在這一環節重點解讀了我國的民族服飾——旗袍,和阿拉伯長袍,主要透過圖片與視頻的展示,如北京奧運會上的禮儀小姐旗袍秀、阿拉伯國家的入場式服裝等,讓學生首先感受到民族服裝的美感,和豐富的種類,再透過錄音、資料等的補充,瞭解到民族服裝的來源及其與當地氣候、宗教的關聯,最後讓學生自主交流課前瞭解到的民族服裝,如和服、韓服、蘇格蘭格子裙、印度紗麗等,進一步感受其多元的特點,從而自然地感悟服裝與文化之間的密切相關。最後讓學生欣賞不同時代我國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如唐裝、漢服、長衫等,既讓學生了解到民族服飾的一個演變過程,又能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探究服飾與生活的`聯繫,感受服飾讓生活豐富多彩。

新課程倡導“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因此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將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服裝元素引入課堂,讓學生暢談自己喜歡的服裝顏色,款式、搭配等,讓學生感受服裝對於美化生活、體現個性所起到的作用,感受服飾與生活密切相關。

三、瞭解服飾與禮儀的關聯,學會選擇合適的服裝。

服飾搭配所體現的禮儀功能,對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忽視度。因此,我主要透過創設兩個具體生動的情境來達成目標:1、幫老師判斷服飾搭配是否合適,在本環節中,老師出示一條時尚的裙子,進行“這條裙子老師穿着去上課合適嗎?”這個話題的討論,貼近學生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極大的關注。透過討論,孩子們能比較深刻地認識到穿着的禮儀:在不同的場合,穿着得體的服飾,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2、聯繫倫敦奧運的情境,讓孩子們爲崇拜的劉翔哥哥選擇出席不同活動所需要的服裝,再一次領悟到服飾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修養。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真正走入生活場景,自然突破教學難點,而不是透過生硬的講解灌輸理念。

四、瞭解服裝與職業的關係,體會職業服裝具有的功能性。

品德課堂上,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是對教材的一次再創造。那麼,我們的課堂就應該是既包括課本內容,又充滿生活內容、現實內容和時代內容。在這一板塊的設計中,我首先明確職業服裝的概念,又透過交流和圖片展示,初步瞭解職業服裝的各種類型,還透過討論,理解一系列職業需要特殊服裝的原因。同時,我還引入了課外的“廚師服飾”、“航天服”等內容,播放一段介紹航天服設計奧祕的視頻,從材料、設計等方面明白職業服裝的特殊功能。由課本知識延伸到課外,極大地豐富了資訊量,讓學生懂得更多,並透過研究性學習解決難點問題。

整個教學設計,我多次將奧運元素搬進課堂,孩子們對北京奧運會記憶猶新,倫敦奧運會又開幕在即,利用這個契機設計了活動,能使孩子們興致盎然。因此,在四大中心板塊之後,我安排“爲中國代表團設計奧運會開幕式入場服裝”這一活動,先讓學生欣賞倫敦奧運會工作人員服裝,再回顧歷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入場式服裝,爲學生的設計提供靈感和素材基礎,使他們的設計能夠切合本屆奧運會的主題,並凸顯中國元素,而不是讓他們憑空想象,從而減少活動的難度,提高活動的質量。

最後,佈置蒐集喜歡的服裝等拓展作業,爲第二課時的服裝展示會做好鋪墊。這不僅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又鍛鍊動手能力,巧妙地達到了“把課堂變大”的目的,構成一個完整開放的學習過程。

我的板書設計以課堂的主要四個內容爲關鍵詞,設計如下:

多彩服飾

文化生活

禮儀職業

圍繞重難點的突破,我認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夠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活動,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實踐。

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得益彰,真正落實了以學生爲中心,以活動爲中心的課程理念,也較好地凸現了課堂的開放性,實施的活動性,力求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個性的展現,靈性的飛揚。

以上是我對本課堂設計的一些粗淺想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指正批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