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說課稿

說課稿5.95K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數學《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教學內容:本課是人教版四年級第七冊四單元的內容。

2、 教材簡析:分數是我們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到的新內容,它又是學生對分數理解的關鍵,本課的學習還爲以後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來進行的。讓學生透過中的動畫操作演示,使學生理解加減法的算理,並且明白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子才能相加、相減的道理。使學生透過操作明白算理,在“動”中思、在“動”中悟。

3、 教學目標:經過我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瞭解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思想目標: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

4、 本課的教學重點爲:理解和計算簡單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 本課的教學難點爲: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二、 說教法。

在本節課中,我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 從生活情景出發,以遊戲環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2、 大膽利用讓學生自學,使全體學生處於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3、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4、 在學生的反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三、 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爲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決定在教學中採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中的動畫演示自己歸納、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的同時,自己嘗試對分數加法的計算,並讓學生透過小組交流,將分數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條思路。

3、充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增強合作學習的合作精神。

4、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自己充當老師的角色,自己出題,學生自己解答。

四、 說教學過程:

1、 爲了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複習中,設計了一個“過關遊戲”環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計算回答的同時,也將分數的含義理解在學生頭腦中得到加深,爲新課內容打下基礎。

2、 在新課以前,我出示一個探索實驗的動畫圖,讓學生直接根據演示列出算式,然後告訴學生知道爲什麼:+=,接着就揭示課題:簡單的分數加減法。這樣可以使課題很自然地滲透到學生腦海。

3、 在例1的教學中,我決定採取讓學生讀懂題目以後,自己分小組討論列出算式,再試着進行計算,並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訴自己的小夥伴。我想透過這種方法,一定可以使學生人人動手、動腦,體現出自主探索學習的優越性。

4、 就課標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並在具體的生活情意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因此在例2的教學中,由於有例1的基礎,我讓一個學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結果以後,再特別指出:“”這個分數有何特點,然後利用演示,使學生明白實際就是一個單位:“1” 可以直接等於“1”,並且讓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等於1的分數,請學生舉例,同時使學生明白等於1的'分數有無限多個。

5、 在分數減法的教學中,由於有了加法的基礎,所以我決定大膽的讓學生自學,透過學生自己的討論、探索、推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將分數減法的算理記在心中。尤其在例4的教學中,讓學生積極思考,明白爲什麼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數的原因。

6、 在分數加減法教學過程完成後,我準備引導學生完整的歸納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並且教師板書在黑板上,以利用學生的感覺器官,增強學生的記憶。

7、 課堂練習是一堂課的關鍵部分,所以我在學生完成了課本相應的做一做以後,鼓勵學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數加減法的題目,再請其他學生來完成,透過這個環節的練習,我想學生一定具有極強的課堂興趣。

8、 最後,我還安排了一個“摘蘋果”的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記、在歡快的氣氛中,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刻入學生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