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選五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

說課稿1.5W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五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西師版第九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軸對稱圖形》。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三年級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對稱現象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許多事物爲學生的認知提供了一定的感性基礎。爲此,教材在編寫時十分注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建立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這兩個概念。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和創造生活的美。根據課標的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並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出對稱軸。

能力目標:透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審美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這樣的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從過於注重概念本身轉化到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還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美學價值。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認識並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 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彩色紙,幾何圖片,剪刀,尺子等是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教學中,我精心設計遊戲,誘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交流,並讓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創新。

學生作爲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後交流合作的思想。這節課,爲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

我先設計了一個學生喜歡的摺紙遊戲,我用彩色紙折了學生比較喜歡的簡單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我折的方法。讓學生說發現了什麼?生邊彙報,師邊演示對摺,既形象又生動地讓學生體會到軸對稱的含義。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摺出對稱圖形,從而引出課題【板書】這樣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又在遊戲中滲透了軸對稱圖形的內容,爲新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二個環節 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我給每個小組準備了蝴蝶、蜻蜓,獎盃、楓葉等圖片。首先讓學生找出裏面的軸對稱圖形,說一說找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想想,這些圖形有什麼規律?讓學生透過剛纔的感知和操作活動初步感知平面圖形的對稱性,並能感悟和理解“對摺”、“完全重合”、“摺痕”等關鍵詞,有的學生歸納得出:這些圖形都要沿着中間的直線對摺,圖形的兩側疊起來是完全一樣的。而我,則引導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表達概念,都要沿着直線對摺,[板書] 兩側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而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畫)就是對稱軸(寫)。 透過對稱和非對稱的直觀比較,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我的適時引導。把美術圖形和數學教學有機的整合起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概括能力。

爲了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再一次讓學生動起手來,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的幾何圖形,折一折、畫一畫,找出軸對稱圖形和它們的對稱軸,而我,則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重點指導容易判斷錯誤的平行四邊形,沿着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折,你發現了什麼,圓的對稱軸,沿着圓的任意一條直徑對摺,多試幾次,你又發現了什麼? 透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和動口歸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即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第三個環節 綜合實踐 學以致用

爲了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我安排的直觀判斷題把一些學生明天大量運用的字母,數字。漢子寫在卡片上,只讓學生觀察,判斷,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特點的認識。學生判斷後我又引導學生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既弘揚了中華文化,又體現了數學課堂的德育功效。

接着,我又讓學生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創造性地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我先讓學生獨立創造一個從正面看身體的左右兩側是軸對稱圖形的姿勢,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擺出了各種呈軸對稱圖形的姿勢。

而後,我又大膽建議讓兩位同學或三位同學共同組成一個軸對稱圖形。並鼓勵其他同學做個小裁裁判,大膽的提出質疑。這樣做,即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大膽質疑的品質。

最後,我開展了一個小小設計家的活動,我先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展示具有軸對稱性質的各種建築,天安門城樓、清真寺的門樓,汕頭海灣大橋的門樓等等 , 透過資訊網絡,美術鑑賞和數學教學的3科整合,教會了學生獲取資訊的途徑,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然後,又利用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新校門的設計,做到學以致用!

練習的設計,從加深認識到體驗創造再到拓展參與,逐層加深,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合作意識,教學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增加了學生應用實踐的機會。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P90-91。

教材分析:

在組合圖形面積中,重點探索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教材的第二單元,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圖形的活動,讓學生了解組合圖形的特點。

2、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歸納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進行解答。

3、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4、進一步滲透轉化教學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透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根據圖形之間的聯繫和一定的條件,割、補成學過的圖形,選擇最適當的方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組合圖形

(課件出示一組組合圖形)

提問

1、這些圖形象什麼,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

2、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師:我們把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叫做組合圖形。(板書:組合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組合圖形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知識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於生活。】

二、探究新知,主動建構。

1、猜一猜

(課件出示主題圖)

提問:請你猜一猜這是什麼圖形?(學生根據課件觀察,在質疑中猜出圖形)

教師引導,這就是淘氣家客廳的地面的平面圖,提問:你能根據這些資訊,幫淘氣算一算至少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嗎?

2、估一估。

師:在算之前,請您幫她估估,並說出理由。

3、探索簡單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

師:如果我們要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你準備怎麼算?

引導歸納:組合圖形是由幾個基本圖形拼成的,面積就是拼成它的基本圖形面積之和。

4、班級彙報,教師適時點拔

(1)彙報時用多媒體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演示出來,預設會出現五種情況。

學生邊彙報,教師隨即板書。其他同學能清楚地與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並及時發現錯誤並糾正過來。彙報結束後,再讓學生對小組成員的彙報情況作評價,最後其他小組作補充彙報。

(2)師生總結分割法、添補法並提升方法的優化性。

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上面幾種方法的不同之處,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進行分類,掌握分割法和添補法這兩種計算方法。

教師小結:分割的方法不同,但思路都是一樣的,都是把複雜的圖形簡單化。

三、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爲了鞏固新知,又突出本課的教學難點,設計了三關闖關練習。)

第一關:分一分,說一說

1、任意分:任意分這個圖形(只要分出來的圖形是我們已學的圖形)。

2、最少分:請你把它分出最少的學過的圖形。

3、帶上條件分:要求分得合理,能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本題一題多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透過三個層次的分割,使學生明白在組合圖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據所給的條件進行合理的分割,對條件進行優化。】

第二關:算一算。

請你算一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爲了能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練習設計中照顧到不同學生的需求,設計了開放性的練習題

第三關:小設計

運用我們所學過的基本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設計一個組合圖形,並算出它們的面積,然後考考老師和同學。

【設計意圖:本題是個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整合運用,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相應的提高,進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重新闡述了數學和數學教育的含義: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總結收穫、小結全課

同學們,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可以說知識上的收穫,也可以說情感上的收穫,生生互動評價,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成功,促進了發展。

師:最後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和大家共勉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愛因斯坦希望大家在數學的海洋裏遨遊地更快,更強。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教材內容:

首先我對教材進行一些分析:《摺紙》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數加減法》中的第一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內容。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已學會同分母數加減法和通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了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摺紙的活動,透過兩個小朋友摺紙的所用紙數量,提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的必要性。對於異分母分數的減法,教材則直接呈現了計算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能直接進行減法的計算。在“試一試”的練習後,教材安排對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方法的歸納,以便學生能用簡單的算理直接進行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基礎,又是本單元的重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技能目標: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繫,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體驗數學知識的探索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教學關鍵:

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原理。

教法學法:

1、教法: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參與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讓學生探究體驗、參與合作、互動討論。

2、學法:鑑於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分等知識,爲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做足了鋪墊,所以本節課在學生直觀操作的基礎上,以學生自主探索爲主,透過合作交流, 尋找概括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預設爲:創設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構——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回顧總結,完善認知。接下來我重點說一說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師生談話:同學們喜歡摺紙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摺紙中的數學問題。(板書:摺紙)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請來了兩位新朋友,看看他們在幹什麼?出示課本上的情境圖(小明和小紅在手工課上摺紙)讓學生觀察。

師:你能從小明和小紅的摺紙中得到哪些數學資訊?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板書:小明和小紅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師:要解答這些問題,你會怎樣列出算式呢?

生說算式,師板書:1/2+1/4= 1/2-1/4=

師:這兩個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比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揭示課題:我們把分母不同的分數稱爲“異分母分數”,異分母分數的加減究竟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這個問題。 (板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此環節抓住切入點生成本節課的問題,用比較新舊算式的方法揭示課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原本較爲單調的計算課生動有趣起來,爲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了充足條件,爲課堂教學提供了探究素材。讓學生體會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必要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構。

1、初步感知,猜測結果。

師:首先我們來研究1/2 與1/4的和,請你估計一下,它們的和大概有多大?

猜想是進行探究學習的起步,安排學生先初步感知,直覺猜測結果,把他們的這種起始認知放大,然後在質疑中,讓他們驚現這時不能直接相加,接着進行深層的體驗探究。

2、自主探索,揭示算理。

(1)獨立思考:在學生猜測1/2+1/4得多少後,讓他們獨立思考,再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透過畫圖、摺紙等不同的方法探索計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算完後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並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

(3)彙報交流:小組說完後,哪組的同學起來彙報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還有別的不同想法嗎?

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種想法,我都不會急於表態,而是把問題拋回去:請同學們想想,你同意那種意見?爲什麼?

重點引導學生不僅說出得多少,更應結合圖形、畫圖說明爲什麼先通分的道理,進一步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3、直觀演示,驗證算理。

透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使學生直觀、準確看到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過程,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突破難點。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驗證了1/2+1/4=2/4+1/4=3/4的全過程,學生看到了“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必須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的事實,有利於學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真正體會到通分的意義和作用。

4、知識遷移,探索減法。

學生掌握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後,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你能計算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嗎?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進行獨立探索。在嘗試計算後展開交流,並用圖說明自己的思考過程,幫助學困生形象地理解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後出示試一試兩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5、觀察思考,歸納算法

觀察算式,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

讓學生思考、交流、彙報,師生共同小結優化,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加減。

此環節抓住問題的的着力點討論,讓學生探究有實效,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彙報交流時抓住知識的突破點,以求達到由“投石問路——曲徑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兩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第1題“看圖填一填”這一層練習,旨在展示計算過程,使學生結合圖形來完成計算,給學困生提供“拐仗”。

第2題“小小神算手”的練習不僅要用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而且要綜合運用“通分、約分”等知識點,目的在於強化算理,提高計算技能。

第3題“火眼金睛判對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綜合練習:五年級(1)班全體同學參加大掃除勞動,2/5的同學打掃教室,1/3的同學打掃室外衛生區,其餘的同學去打掃閱覽室,打掃教室和衛生區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打掃閱覽室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先看清題意,再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完成後集體訂正,訂正時關注有什麼不一樣的或是不對的?此環節抓住盲點練習,讓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回顧總結,完善認知

經歷知識的建構後,讓學生談收穫,在彙報、交流中對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形成條理。“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是怎麼學會的?你想告訴大家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這不僅使學生主動總結學到的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適時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這一環節使課堂有始有終,渾然一體。

板書設計:

最後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我力爭體現數學的簡潔美,又使板書設計能突出本課重點、提示方法過程。

摺紙——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1/2+1/4=2/4+1/4=3/4

1/2-1/4=2/4-1/4=1/4

先通分,再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