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2020年《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範文(精選9篇)

說課稿3.1W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0年《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範文(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0年《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範文(精選9篇)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濟南的冬天》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教學程序及二點補充等六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根據該單元要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還要練習精讀的技能,並作適當的摘錄的總的教學目的;以及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緻,非同一般,不是採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採取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的認識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2、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a、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b、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據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採用電教平臺、錄音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電教平臺、錄音等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透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3、本文文質兼美,適於朗讀,教學中引入誦讀法。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於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引入了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

三、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三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第二課時透過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品析語言並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課時將本文與朱自清的《春》的比較,理解散文的特點及作用。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五、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a、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c、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d、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誦讀法

教儀:課件

教學步驟: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反饋練習——歸納總結”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對佈置的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後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用課件對作者及與課文有關的經歷進行介紹。

2、講授新課:在講授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a、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抓關鍵詞概括)?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c、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d、標題可否換爲“冬天的濟南”?

朗讀課文後,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閱讀1——2節,並討論解答兩個問題:

1、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明確:1、透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溫晴)

2、濟南的地形特點:“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着點口兒。”,決定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讓學生試着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接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研讀3——5節,並作重點分析(1、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寫景順序有什麼不同之處?2、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麼相同之處?)。在分析中除了使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對課文內容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擬人手法,爲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準備。(學生討論後明確:

1、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作者在第3小節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描繪和第5小節對水色的描寫中都體現了對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反饋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語解答課後練習題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4、歸納總結:在學生完成練習的基礎上,歸納出作者寫北國的冬天,不着眼於“寒”而着眼於“暖”,不着眼於“壯”而在於“秀”,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並與學生共同解答: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標題可否換爲“冬天的濟南”?,解答中使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處處滲透着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抒發了讚美之情。標題不可以換。因爲“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進行最後的課文鞏固。

5、佈置作業:

1、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爲什麼寫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美句賞析,着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2、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斷?(設題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抓住重點,找出自己認爲精彩的片斷,並訓練學生的複述能力。)

3、在小組或班上向大家說說你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再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此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目的是將閱讀之所得轉化爲寫作之所能,是閱讀的遷移與深化。)

六、二點補充:

1、時間安排:引入新課(3分鐘)——講授新課(30分鐘)——反饋練習(10分鐘)——歸納總結(2分鐘)

2、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與北平比城——曬、睡、躺

濟——無風聲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冬

南天

的與倫敦比“溫晴”山景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的冬——無重霧(寶地)濟

天與熱帶比城外的遠山——淡雅;南

——無毒日水色——綠。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濟南的冬天》。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選自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描寫了濟南冬天氣候溫和、風景如畫,透過對濟南冬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及讚美之情。文章的題目直接交代了作者所描寫的地點及季節,文章抓住“溫晴”這個特點來進行描寫,描繪出濟南冬天的特有的魅力,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時語言優美生動,深深地表達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於文章中的語言進行賞析,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基本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思維處於發展階段,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抒情散文,因而重心在欣賞優美語句,體會作者情感上。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着重採用誦讀,感悟的方法進行文字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透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透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好的匯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透過談話法進行導讀“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的呢?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裏有着無限的溫暖,同學們想知道這是哪裏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透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大聲誦讀課文,同時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其次,我會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概內容。讓學生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透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情感基調之後,我會讓學生再次讀課文,並且進行提問: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透過哪些景物呈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生會透過閱讀課文找到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溫晴”,並且作者透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寫來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寫的?這時候我會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得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寫“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透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溫暖等一系列的描寫,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寫。“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作者將雪富裕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並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寫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寫,冬天水不結冰,水裏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爲這些水是不忍得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作者透過描寫使水富有了靈氣,透過描寫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說明水不忍得凍上的原因。

3.接着,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作者透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何種思想感情?學生透過讀課文,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後,明確問題答案如下:

作者透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透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爲:

學生再次集體朗誦本文,思考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溫晴”感受十分真切,此時給學生布置任務: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後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請談談感受並讓學生寫下來。

最後,我的作業設計爲: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並且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透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是現代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個傳統名篇,編入語文版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的第2篇課文,屬自讀課文,但我認爲這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應作爲講讀課來細細賞讀、品味,才能突出其地位和作用。

2、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能力目標:a、學習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及情景交融的寫法。b、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②過程、方法目標:a、學習怎樣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狀物。b、透過視覺、聽覺及朗讀,感悟濟南冬天獨特的美。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熱愛祖國河山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學重點: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描寫的方法。

②教學難點:情景交融的寫法。

4、教學設計、處理

①安排兩個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利用電腦課件,透過視覺、聽覺激發學生對濟南冬天的美景的喜愛之情;整體感知文章的結構、層次;具體感知第1段的內容、寫法。第二課時,具體感知2—5段,重點賞析第3、第5段,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寫法並運用於寫作中;總結,佈置作業。

②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二、說教學方法及手段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學情,以習慣養成法、激發興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①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透過老師檢查預習,課堂提問,檢查作業,督促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②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之樂學語文,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本課利用課件,教師配樂範讀等手段以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

③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目的是開啓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使其既學會又會學。

2、利用課件,擴大教學容量。

三、說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主體思維法,聽讀感悟法和反饋練習法。

①主體思維法,讓學生自主思考,多思,善思,才能提高其思維能力,拓展其思維的空間。

②聽讀感悟法,透過讓學生聽老師配樂範讀及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畫面,激發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其感悟、理解能力。

③反饋練習法,透過適當的練習,能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能力,也能讓教師針對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重點字、詞用課件顯示,3分鐘)

目的:重視字、詞積累,打好基礎,養成認真預習的習慣,爲講析課文作鋪墊。

(二)新課匯入(12分鐘)

1、作家簡介以及濟南風光片,用課件顯示(4分鐘)

目的:透過視、聽感受,激發學生對濟南這一“寶地”的美感及喜愛之情。

2、教師配樂朗讀全文(8分鐘)

目的:透過聽覺激發美感和喜愛之情,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帶來的效果勝過朗讀磁帶。

(三)整體感知文章結構和作者思路(7分鐘)

明確:(1)總寫濟南冬天的特點:無風聲、響晴、溫晴(對比手法)

(2—5)具體描寫濟南冬天的“山”(2—4)和“水”(5),突出“溫晴”的總特點。

(6)總結、點題。

目的:培養閱讀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具體講析第1段思考題(用課件顯示10分鐘)

1、學生默讀全段,根據思考題回答。

2、齊讀感悟

目的: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五)鞏固練習,完成課後練習(5分鐘)

目的:即時反饋練習,以提高課堂質量。

(六)課堂小結(3分鐘)

(七)佈置作業(5分鐘)

1、品讀、賞析2—5段,背誦第3段。

2、想想這部分具體描寫了濟南“山”和“水”的什麼特點。

3、找出比喻、擬人句,說說妙在何處。

目的:爲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作好準備;做到讀、說、寫能力訓練相結合。

五、板書設計

(1)總寫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對比) 陽光下的山

山(2—4) 小雪後的山

(2—5)具體描寫,突出“溫晴” 城外遠山

水(5):清亮

(6)總結、點題

六、課件顯示

(一)作者簡介:老舍(1899—1996),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裏。他的作品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本文約寫於1930~1931年間,那是作者剛從英國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濟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二)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鑲(xiāng) 髻(jì) 毒:猛烈、暴烈

響晴:晴朗無雲。響亮:本文指天氣晴朗、燥熱。

安適:安靜而舒適。澄清(chéng):清澈明亮。

空靈:清淨透明

(三)默讀第1段,思考:

1、作者爲什麼說濟南的冬天是個“寶地”?

明確:溫晴的天氣

2、作者運用什麼手法來突出“濟南”的“溫晴”特點?請找出文中詞語具體說明。

北平——濟南(“沒有風聲”)

明確:對比 倫敦——濟南(“響晴”)

熱帶的地方——濟南(“溫晴”)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承擔着對現代散文的鑑賞能力提高的任務,所以本單元的重點是整體感知散文,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藝術。《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極具個性的寫景散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又妙趣橫生,對景物描寫細緻入微,瓶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同時把本文與朱自清的《春》進行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在這些認識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1)掌握生字詞,辨析多音字

(2)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景物抒發感情時的作用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情感態度價值觀:(1)學會品味散文中優美的語言及修辭藝術

(2)透過對《濟南的冬天》的學習去發現大自然之美

3.過程方法:(1)總的來說"教學千法,朗讀爲本"對於本文要以讀貫穿始終,分三步走:初讀——精讀——品讀,讀出文章之美,達到與作者共鳴。

(2)學生討論探究濟南動冬天的山水陽光,()並對其進行修飾,找出依據,如小山搖籃圖,空靈水晶圖等。

(3)學生以導遊的身份,追隨老舍的足跡給第一次來濟南的有人介紹濟南的冬天

 二、說教法

新課程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知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於是我根據本科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

三、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知道,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匯入語:同學們,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當秋天來了,冬天還會元嗎?冬天來了,大家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別樣的冬天,它就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

2.講授新課

(1)大聲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作的?——以此來確定課文的感情基調

(3)精讀課文,概括文中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方面,並分析其特點

(4)品讀課文,並與《春》做比較閱讀

3.結束語

濟南的冬天是美麗的,二老舍具有發現美的眼睛,同時又用優美的文字向我們春大了美,讓我們領略了一個不一樣冬天,我向大家心裏也都有一個與衆不同的冬天,那麼請你用你獨特的文字把他傳達出來!

我今天的說課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5

一、話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這一單元選取的四篇課文都是寫自然景物的,分別描繪了旖旎的春光、多姿的冬景、茂盛的竹林和綠色的草原,呈現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展現了豐富多彩、姿態各異的自然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這些作品,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人們對大自然的無限眷念和熱愛。

這篇課文,充滿詩情畫意,作者筆下的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那綠藻……無不給人美的享受。它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讀者的心靈迴歸自然,爲我們在教學中開展豐富的審美活動提供了充沛的資源,所以學習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審美價值,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營造的美的意境,整體感知,獲取美的享受和薰陶。

走進課文,包圍你的是滿含溫情的親切優美而生動的語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語言大師。一系列的比喻、擬人、抒情句是作品給我們的極好饋贈,這就爲學生積累感悟語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所以教學本文,積累語言也是對學生極具體極實惠的豐收。

這篇課文更爲獨特的文字價值在於:作爲寫景抒情的散文,渾然天成地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實爲同類作品中的典範。所以教學本文,學習寫景的一些方法是對學生進行寫作引導的最好資源。

二、說學情:

《濟南的冬天》一文,所講的內容是學生們並不熟知的區域——濟南,初一年級的學生們還沒系統學習地理知識,對濟南的瞭解甚少。但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透過與家鄉冬天的比較,對濟南的冬天一定會隨作者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再者,他們還有一個突出的優勢就是活潑好動、爭強好勝,並且願意合作,善於合作,樂於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學習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阻礙。

三、定目標:

1、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本身已經具有的生活經驗、本單元編排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應抓住以下目標:

p>(2)作者寫了哪些景物來突出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待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這一步驟,有兩個理由:一是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二是讓學生將握文章總—分的結構。

(三)精讀,學習方法

在初讀,整體將握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欣賞的段落,並將它仔細讀一讀,想想爲什麼喜歡。由此自然過渡到對文章第三段的精讀,教師指導引路,學生在讀中思考總結,歸納出“抓特徵、有層次、有映襯、有虛實、有動靜”五種寫景方法。然後再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學習該段的方法對比學習第五段,看看第五段是否用了這些方法,有無新的寫景方法。最後教師讓學生質疑第五段,大家共同解決疑難,並明確該段新用的“有遠近”的寫景方法。

學習這兩段,花費的時間相對長一些,因爲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主要就是想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給學生一些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四)品讀,體會感情

在重點學習第三、五段後,讓學生再回到整篇課文,默讀課文一遍,想想:作者是懷着怎樣的感情來寫濟南的冬天的?你是怎樣感受出來的?課文開頭和結尾各有一句話,滿載作者這種感情,你知道各是哪一句嗎?對文章的結尾一句,你覺得放在最後一段末尾妥當嗎?你有什麼建議?有人提議將題目《濟南的冬天》改成《冬天的濟南》,你覺得可以嗎?

設計這些問題,一是讓學生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二是讓學生了解“情景交融”“首尾呼應”的寫法;三是讓學生要批判性地讀書,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唯書,不唯他。

這一環節,是一個從課文中走出來的過程,一個將文章由長讀短的過程。

(五)習作,學以致用

讓學生以《校園的早晨》爲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佈置寫作,用意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鞏固在課文中學習到的衆多寫景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學會將景物寫活、寫生動。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以寫景抒情爲主,要求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將落實這些教學目標。《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理清文章的脈絡以外,還要揣摩、品味課文語言,透過這些學習過程理解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和讚美。

二、學情分析:

本校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建立框架結構的時候,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思考,但是部分學生素質不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展開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由他們自己揣摩語言,並分享他們的觀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生字生詞,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 理清文章思路,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3、 研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上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研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

 四、教學設想

1、教學用具:因爲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語言非常優美,所以將透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爲了強化這種美感,我將使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作配樂朗誦。同時使用幻燈片提供一定的背景資料。而其他重要的知識點,將用板書的形式展開。

2、教學方法: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所以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儘可能的給學生多一點的空間思考,老師只作引導。

3、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將從匯入、整體感知、揣摩語言、課堂小結、佈置作業等幾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匯入。"冬季本來就是泉城濟南最美、最有韻味的季節,從宋朝的蘇軾到清代的王士禎到當代的文學大師老舍先生,都在用詩的語言反覆吟誦着雪中濟南、冬的濟南:"山郡逢冬又作晴,波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峯半入城。"老舍先生的讚美更加慷慨:"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於是便有了《濟南的秋天》和《濟南的冬天》兩篇美文傳世。"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這一部分將分爲作者介紹、積累生字生詞、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等幾個環節。其中重點落實生字和理清文章脈絡。透過讀寫的過程讓學生積累生字生詞,打下紮實的基礎。整理文章脈絡這一部分,我將透過問題提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整理出框架結構,同時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三環節:研讀課文,揣摩語言。讓同學們研讀課文,自由提問:在閱讀課文之後,有哪些地方自己沒能理解。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來思考。提出問題後先由同學自己解決,老師作引導。重要問題沒有提到的,老師作補充。

可能性問題:

1、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明確: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2、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明確:小山如同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而那句低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着催眠曲的情態,蘊涵着感人的脈脈溫情和體貼入微的撫愛,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3、 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明確: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人以動態的生活實感。

4、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明確:擬人手法,畫出雪景的"色",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與內在美。

5、 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明確:一個"太"字,讚美之情全出。用與老天商量的語氣,說怕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讚美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對嬌媚得似乎弱不勝衣的小山充滿着熱愛。

6、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明確:擬人手法,水脈脈含情,助長水藻的勃勃生機,幫它煥發,透過水藻、水清、柳美相互愛憐,表現它們的協調配合,似乎有了靈性,而更加熱愛它們。

7、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明確:點題,又和標題在結構上有所變化,顯示了作者的匠心,用"冬天"修飾"濟南",抒發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觀感。和開頭呼應,抒發了作者的喜愛、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根據開始建立的框架結構,簡單的複述課文,也就是課文透過描寫陽光下的小山、小雪後的小山、城外的遠山、澄清透明的水描繪了溫晴的濟南,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深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學習課文的寫作方式,寫一寫家鄉的冬天,要求突出冬天的特點,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六百字左右。

六、板書設計

總的特點:無風聲 北平

響晴 倫敦

溫晴 熱帶

山:陽光下的小山 可愛

小雪後的小山 秀氣

城外的遠山 水墨畫

水:澄清、清亮、空靈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文章。

編者安排這篇作文,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練習精讀的技能,並作適當的摘錄。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個性的寫景文章,是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去閱讀文字、觀察生活的極好範例。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老舍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應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另外,還可以把本文與《春》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老舍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寫出了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特點;接着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點。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第5段。老舍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緻,不是採取直抒胸臆,而是透過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如這樣一句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老舍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老舍的讚美之情。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的

1) 知識目標:

a、領會老舍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b、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 能力目標:

a、 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b、 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老舍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讀品體會老舍對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讓學生在反覆的讀的過程中,領會要旨。

教學難點則是老舍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獨特的感受,進一步體會老舍在字裏行間體現的情感。最後,用寫來昇華。

二、說教法

1、 尊重學生個性,實行個性化教學。

在研究新課標時,我體會到“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於是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2、讀、寫、說相結合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爲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結合課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課時,注重了構築讀的平臺,創設說的動機,讓學生透過摹寫,做到學以致用,加強了與文字的對話。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讀說寫都到位,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這就堅定了我課改的決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文章,適於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應堅定的引入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最終領會文章所蘊涵的豐富情感。

三、說學法

因爲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進行拓展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2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老舍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第二課時進一步感受老舍的感情。本說課教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五、說教程

(一)、課前準備:主要分爲學生準備和教師準備。

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的多種渠道,蒐集有關老舍的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還可閱讀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濟南的秋天》,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有意識的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所帶來的困難。

在課前,我精心準備了電教平臺、錄音等輔助手段來豐富教學,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透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二)、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反饋練習”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衆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領略濟南冬天的奇景。

2、講授新課:

(1) 初讀課文,採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不回讀,全神貫注的讀,並且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設題目的:引導學生透過讀去整體感知文字,初步瞭解文章內容。解題思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發現,找出能夠支撐老舍說法的地方,並談出自己的見解。

(2)精讀關鍵段落(3-5段)

老師可適時發問:你最喜歡那一句,爲什麼?

設題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老舍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

解題思路:讓學生先讀再說,甚至用多種形式去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句的妙處。

(3)使用探究法,老師展示四幅圖片,讓學生再讀課文,並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相符。

設題目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更爲主動的去探究知識。

這種方式將一改以往的老師把學生的思維給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來,以獲取更多的情感體驗。

(4)以寫促情

要求: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孝感的冬天。

設題目的:學習老舍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

寫完後讓學生交流,老師予以鼓勵,達到本課高潮。

3、歸納小結

讓學生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老師對學生的每一點見解都予以肯定)

4、反饋練習

讓學生討論:標題可否換爲“冬天的濟南”?

設題目的:讓學生領悟文章的特點、結構及抒發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六、說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景中有情 熱愛、讚美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溫暖、清亮、透明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8

一、依託單元說教材

人文主題:《濟南的冬天》是部編教材七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主題是“四季美景”,由一組描寫景物的優美詩文組成,學生在美景、美情、美言中,感受課文中豐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發對大自然、對人生的熱愛。《濟南的冬天》抓住“溫晴”的特點,用溫婉的語言,融情於景的寫法,給讀者“溫情”的感覺,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語文要素之一:朗讀。學習本單元,要重視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本課的重點是把握好重音和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

語文要素之二:賞景。閱讀本單元的課文,要發揮聯想和想象,再現情景,獲得情感體驗。還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語言,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濟南的冬天》要品味細膩、生動的景物描寫,喚起對事物的細微感覺。

二、植根課標說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提高思想文化修養。”同時要求:“有自己的心得和體會,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既要指導學生透過“朗讀”和“品讀”來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啓示。

基於以上的思考,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創意。

【教學目標】

1.朗讀,掌握重音和停連的要領,賞析文中之景。

2.品讀,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學習比喻、比擬的修辭方法,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融入的感情。

【教學創意】

本文的教學切入點: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領會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因此,本課的主要教學板塊:抓住“溫晴”,整體感知課文,賞析文中之景;抓住“溫情”,品味精美語言,體會筆下之情。

三、立足學情說過程

對於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根據本課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將融合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誦讀欣賞法。本文文質兼美,適於朗讀,引導學生透過反覆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

2.關鍵詞教學法。圍繞“溫晴”和“溫情”兩個關鍵詞,引導學生感受、品味濟南冬天之美,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立足學生的學情及選用的教學方法,下面我來說說主要的教學步驟及策略意圖。

【教學步驟】

一、匯入

老舍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那麼,“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在冬天又是怎樣的勝景呢?這節課,我們一塊來欣賞《濟南的冬天》。

(策略意圖:用老舍先生的話及描寫濟南的詩句匯入新課,意圖將厚實的知識儲備用精當的語言傳達給學生,開課直奔正題,初步感知老舍對濟南的讚美之情)

二、初讀,賞析文中之景。(鋪墊一)

師:默讀全篇,圈點勾畫,邊讀邊思考問題:

1.作者所寫的濟南的冬天有着怎樣的特點?(詞語提示:寶地、理想的境界、溫晴、慈善、有山有水)

2.他是透過哪些景物呈現這一特點的?濟南的冬天像小山搖籃圖(暖城)、雪後初晴圖、淡雅水墨畫(暖山)、空靈水晶圖(冒熱氣的水)(屏幕)

小結:從全文看,作者的筆觸由暖陽、暖城、暖山,到不結冰的水,所表現的都是溫暖晴和。

(策略意圖:讓學生活動方式具體:默讀全篇,圈點勾畫;讓活動內容明確:圍繞“溫晴”一詞整體感知冬天的特點;讓活動難度適中:用濟南的冬天像……,來欣賞景物之美。這一板塊的設計,爲下一個教學環節做好了內容上的鋪墊。)

過渡語:以上我們欣賞了濟南“溫晴”的冬景,“一切景語皆情語”,下面老師來介紹老舍與濟南的情緣。(鋪墊二)

師:1930年7月,老舍受邀來濟南齊魯大學任教,在濟南生活的四年多時間裏,他陶醉於濟南秀美安適的風光山水,傾情於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他用溫情詩意的筆觸描寫濟南獨一無二的山水景緻……。

連結材料:

“從民國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濟南住過四載。在那裏,我有了第一個小孩,即起名爲“濟”(舒濟)。在那裏,我交下不少的朋友:無論什麼時候我從那裏過,總有人笑臉地招呼我;無論我到何處去,那裏總有人惦念着我。在那裏,我寫成了《大明湖》、《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和收在《趕集》裏的那十幾個短篇。在那裏,我努力地創作,快活地休息……四年雖短,但是一氣住下來,於是事與事的聯繫,人與人的交往,快樂與悲苦的代換,便顯明地在這一生裏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劃在心中;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吊濟南》

(策略意圖:用老舍與濟南的情緣介紹,使學生體會到“一切景語皆情語”,爲下一下教學環節做好了情感上的鋪墊。)

 三、品讀,體會筆下之情

師:找出語句、做好批註、標出重音和停連、動情朗讀,你從哪些句中讀出了老舍對濟南的喜愛讚美之情?老舍是怎樣做到融情於景的呢?

批註示例: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濟南城小山的喜愛之情。“小搖籃”“安靜不動地低聲說”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展開想象,飽含喜愛之情。

重音、停連示例: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重音,是對一句話中需要強調的詞語加以重讀,以引起聽者的注意。停連,朗讀語流的停頓和連接。

(策略意圖:示例就是“授之於漁”。用具體的示例,教學生做批註的角度和方法,朗讀中重音和停連的規律和方法。師生的合作,讓後面的小組合作有章可循。)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後三幅圖的批註和朗讀。

學生找到的“溫情”語句可能有: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手法賦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態,寫出雪的嬌羞美麗。

“濟南真得算個寶地。”一個“真”字,一個“算”字,直接讚美濟南。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一個“妙”字,再加上用“最”字修飾,喜愛之情顯露至極。

“那些小山太秀氣了!”一個“秀氣”,再加上“太”,我讀出了老舍先生的憐愛之情。

“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小”字型現出了愛惜,“名手”再次讚美。

(策略意圖:品讀是本課的重頭戲。批註指導,讓學生學會品味精妙的語言,體會作者融情於景的寫作技巧;朗讀指導,讓學生誦讀含情的語句,體會作者直抒胸臆或筆下有情的寫作風格。)

老舍自從踏上濟南這塊土地,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座中古老城。正如他自己所述:“濟南的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跡;每一小小的變遷,都引起一些感觸;就是一風一雨也彷彿含着無限的情意似的。”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感受了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的美,同學們還學了抓住關鍵語句,用重音和停連的朗讀方法去欣賞美。現在,我們全班同學一起以讚美與喜愛之情,朗讀課文的部分美句,再次感受濟南的“溫晴”與老舍的“溫情”吧。

齊頌:

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裏,包着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策略意圖:提取文中的精妙語句,組成一篇精美的小短文,在誦讀中感受濟南的“溫晴”與老舍的“溫情”,可謂餘味猶存。)

四、基於課堂說反思

這是一節精心設計、精彩迭出的展示課。它將朗讀與欣賞巧妙結合,做到了在讀賞美景、品美言的活動中體悟美情。

練習朗讀,美在情感。

餘映潮老師說:朗讀是品味感受的閱讀活動,是充滿詩意的文學活動,也是豐富細膩的情感活動。老師的指導“手法精美,過程生動”。聽,“特別”一詞重音突現,情感凸顯,讀出濟南城內的溫暖、溫柔。老師的指導“有引有讀,形式活波”。聽,教師在指導比較停頓與不停頓的區別;學生試讀,再齊讀。老師的指導“小步輕邁,層次細膩”。聽,先讀好重音,再練習停連,讀出了節奏變化之美,讀出了旋律起伏之美,讀出了情感豐富之美。

文句擷英,妙在創意。

創意一:老師設計了“濟南的冬天像……”的活動,切入點的選擇巧妙。這個活動是對文章整體意境的把握。學生很容易地找出了“搖籃”“畫”“藍水晶”三個比喻,爲他們進一步品讀的做好了鋪墊。

創意二:語言賞析先引後放。老師的批註指導給學生指明瞭角度和方法,主問題設計的話題寬泛。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細細品味這些優美的句子。如擬人句、比喻句的品析;重點字詞“頂”“鑲”等的品析。這一創意設計,層層深入,學生拾級而上,步步登高,學生的思維在激動中亢奮,巧掀高潮。

創意三:結束時,老師擷取文中詞句,組合成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這一活動,妙在“一箭雙鵰”,既回顧課文內容的重點,又昇華了對文字情感的體驗,切實地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這節課既有知識的儲備,又有動情的指導;既有詩意的講析,又有微文的呈現;既有“直奔正題”的開課,又有“餘味猶存”的收束。使人欣賞到了《濟南的冬天》一文中景物的“溫晴”美和作者的“溫情”美。

當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語文的閱讀就在於挖掘,對文字的挖掘,對作者的挖掘,對時代背景的挖掘,對生活的挖掘,對自我體驗的挖掘。還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新課改提高語文素養,豐富人文內涵所要求的,更是我今後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的方向。

《濟南的冬天》優秀說課稿9

一、說課本

1、課文所處的職位地方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位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當代聞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頭寫的一篇透過刻畫濟南冬天的優美景緻來抒發情感的寫景散文。

編者把本文擺設在第三單位,便是想讓我們明白到天然風景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情感,明白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寄義和作用,推測精美的詞語、句子和段落,訓練精讀的技能,並作得當的摘錄。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本性的寫景散文,是引導門生變更本身的奇特感覺和體驗去閱讀文字、視察生存的極好典範。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密切、天然,形貌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風景形貌得過細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視察事物形貌事物的本領應是本文講授的難點。別的,還可以把本文與《春》比力閱讀,進一步領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形貌風景,抒發情感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氣候,接着轉到對冬天山川的形貌,文章用了三段筆墨寫冬天的山景。末了寫冬天的水色。全文擺設有序,脈絡明白,銜接精密,推進天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生動貼切,景象融會。,顯得天然誠摯,富有薰染力。文章在形貌濟南的冬景時,到處流暴露作者的稱讚之情。在這些瞭解的底子上,我訂定本文的講授目標和講授的重難點如下。

1)知識目標:

a、領會作者捉住重要風景的重要特性舉行的過細刻畫,景象融會的表達對故國寶地濟南的稱讚之情。

b、理清本文的條理佈局。

2)本領目標:

a、養門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伎倆的本領。

b、造就門生闡發、綜合的本領。

3)德育目標:

造就門生對故國江山的熱愛之情。

4、課本的重點、難點

講授重點引導門生領會作者捉住重要風景的重要特性過細刻畫的方法,透過讀品領會作者對濟南的稱讚之情。讓門生在重複的讀的歷程中,領會要旨。

講授難點則是作者景象融會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講授方法來突破難點。讓門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奇特的感覺,進一步領會作者在字裏行間表現的情緒。末了,用寫來昇華。

二、說教法

1、恭敬門生本性,實驗本性化講授。

在研究新課標時,我領會到“講授歷程應突出門生的實踐運動,引導門生自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進步語文字領。”於是我憑據本課目標和內容,聯合門生現實本領,應用種種講授本領變更門生的自動性,用發明法、互助探究法舉行講授,讓門生在團體感知的底子上,透過朗讀去發明美、感知美、探究美。恭敬門生的本性,使他們在老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央議題頒發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換,相互開導,相互爭議,引發他們自動去獲取知識,造就康健情緒。

2、讀、寫、說相聯合講授,進步門生團體本質。

爲了進步門生語文綜合本領,聯合課改精力,我在傳授本課時,注意了修築讀的平臺,建立說的動機,讓門生透過摹寫,做到學以致用,增強了與文字的對話。從講堂反饋的環境來看,門生讀說寫都到位,講堂氛圍活潑,結果很好,這就剛強了我課改的刻意。

分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於朗讀,以是在文章的講析中應剛強的引入誦讀法講授,讓門生在重複誦讀中意會文章描景繪物的美,終極領會文章所蘊涵的富厚情緒。

三、說學法

由於門生是講堂的主體,因此我遵照“老師爲主導,門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講授思緒舉行學法的引導,接納了主體頭腦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訓練法。

在引導歷程中,先變更門生到場講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憑據緊扣講授的題目,使門生自主地發明、思索、闡發、討論,從而辦理題目,並在課文賞析後舉行拓展牢固。使門生從感知到明白,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門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進步了本領。

四、說教程

(一)、課前準備:重要分爲門生準備和老師準備。

讓門生利用網絡資源的多種渠道,蒐集有關作者的平生資料及代表作品,還可閱讀老舍老師的另一篇佳作《濟南的秋日》,拓寬門生的閱讀面,引發門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故意識的引導門生預習課文,辦理生字詞所帶來的困難。

(二)、講授歷程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反饋訓練”舉行講授的。

1、引入新課:我先以簡便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隆冬凜凜”如許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緻與衆差別: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光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個地方便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老師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明白濟南冬天的奇景。

2、講授新課:

(1)初讀課文,接納默讀法,限定時間,要修業生不回讀,全神防備的讀,而且讓門生帶着題目對課文舉行朗讀,使門生感知課文,題目用課件打出如下:

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設標題的:引導門生透過讀去團體感知文字,開端了解文章內容。解題思緒:讓門生在讀的歷程中去發明,找出可以大概支援作者說法的地方,並談出本身的看法。

(2)精讀關鍵段落(3-5段)

老師可適時發問:你最喜好那一句,爲什麼?

設標題的:引導門生自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領會作者情感。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關鍵。

解題思緒:讓門生先讀再說,乃至用多種情勢去讀,讀出韻味,讀出情感,讀出本身的感覺,讀出詞句的妙處。

(3)利用探究法,老師展示四幅圖片,讓門生再讀課文,並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符合。

設標題的:加深門生對課文的印象,讓門生更爲自動的去探究知識。

這種方法將一改以往的老師把門生的頭腦給牢固了的模式。而是讓門生自動的到場到討論中來,以獲取更多的情緒體驗。

(4)以寫促情

要求:請模仿文中你最喜好的句子或段落,聯合前幾天當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孝感的冬天。

設標題的:學習作者景象融會的寫法,抒發本身對故鄉、對大天然的情感。

寫完後讓門生交換,老師予以勉勵,到達本課熱潮。

3、歸納小結

讓門生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老師對門生的每一點看法都予以肯定)

4、反饋訓練讓門生討論:標題能否換爲“冬天的濟南”?

設標題的:讓門生意會散文的特點、佈局及抒發情感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濟南的冬天老舍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山:陽光下——慈善景中有情熱愛、稱讚

小雪下——清秀

水:溫暖、清澈、透明

遠山——小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