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

說課稿9.54K

要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只有一個地球》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課本中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課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內容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只有一個地球",從而形成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第二課時內容是讓學生初步瞭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前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下面我談一下對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

2、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人類的家園爲主線,將人類與其賴以生存的地球之間所存在的奉獻與獲取、建設與破壞、減災與自護等方面的辯證關係和內容整合爲一個單元。而本課《只有一個地球》第一課時則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只有一個地球",從而形成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本課時話題切入口雖小,但知識含量大,較好地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並注意將品德的形成與知識的學習相融合,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知識技能的掌握相結合。學生透過學習可以初步學會在收集、處理資訊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解決問題。

3、教學目標:

識記: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理解:深刻理解、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運用:透過學習,初步學會在收集處理資訊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培養科學探究的精神。

情感: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4、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難點:深刻理解、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爲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方法,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學本課,根據教材的特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打算採用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

給學生播放一段反映地球美麗富饒的錄像,從而創設情境,從直觀上激發學生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2、啓發誘導法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並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教師頭腦裏灌輸到學生頭腦裏,教師應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本課的教學,我採用邊講解、邊提問的方法組織教學,循循善誘,層層深入,使學生在積極思維中獲取新知。如:在學生觀看了展示地球美麗富饒的錄像後,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閒娛樂生活,說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什麼,啓發誘導學生去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對地球的感激之情,幫助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3、比較分析法

教學要得法,根本問題就是要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有的優秀教師說得好:"要把演員的位置讓給學生,自己去悉心鑽研導演的藝術。"

而比較分析法則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不僅有助於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解開學習中的疑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訓練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蒐集到的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同地球給我們提供的生存條件進行比較、分析並展開討論,從而論證出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採用這種教法,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變被動爲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各有所得。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什麼,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因此要求教師不僅"供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毛主席也曾作過一個生動形象的描述,他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爲此,本節課我打算教給學生大膽質疑、探究解疑的學習方法

作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我在課上要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並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大膽質疑。如:我們是不是可以人爲地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呢?進而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查閱資料,展開辯論,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又可以訓練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匯入新課

給學生播放一段反映地球美麗富饒的錄像。

●看到這一個個美妙的畫面,你此刻最想說的是什麼?(學生透過語言表達自己對地球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以上的設計,既創設了情境,又集中了學生思想,激發了求知慾。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 感悟地球的奉獻

●請大家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閒娛樂生活,說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什麼?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屏幕顯示)

①、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離不開哪些資源?

②、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離不開哪些資源?

③、我們的住房離不開什麼資源?

④、我們的交通離不開什麼資源?

⑤、我們喜歡的自然風光有哪些?

(生交流後彙報)

●是啊,地球慷慨無私地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她的確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

●(師生同唱《我們的田野》,透過歌詞和旋律來進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獻,並從心底由衷地感謝地球。)

在以上的教學中,我採用啓發誘導法,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動腦思考、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覺,這樣不僅重視了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思考能力。

活動二 論證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我們的地球實在是太可愛了,但由於人類不加節制的開採和破壞,目前,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瀕臨枯竭。有人說:如果地球破壞了,我們不是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請同學們圍繞 "如果地球上資源枯竭了,我們能不能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個星球。"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學生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情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與地球爲我們提供的生存條件進行比較,並展開討論分析:

①、月球和火星的溫度,大氣含氧量和水分狀況能否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②、其他星球,如金星、木星等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以上教學採用比較分析法,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不僅有助於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解開學習中的疑團,而且,可以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變被動爲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

●到目前爲止,除了地球之外,我們還沒有找到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其他星球,誰來救救人類?

(生質疑: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人爲地創造一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與發展的第二個空間呢?)

①、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大膽假設和想法,其他學生對此提出質疑。

(展開小小辯論會。)

②、教師介紹"生物圈2號"實驗基地以失敗而告終的相關情況。讓學生知道,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人類還無法模擬出一個類似地球的,可供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

以上教學透過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大膽質疑,並主動探究,去尋找答案,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又可以訓練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小結:

迄今爲止,至少在距離地球40萬億公里的範圍內,科學家還沒在找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且,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人類也無法模擬出一個類似地球的,可供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必須承認:"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作爲地球母親的孩子,熱愛她,珍惜她,保護她是我們神聖的使命,也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對於這一點,同學們作何感想?請說一說。

(生討論交流,談體會,表決心。)

最後突破難點,讓學生透過談感想,深刻理解、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培養熱愛地球、感激地球、珍愛地球的情感。

標籤:說課稿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