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

說課稿6.65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1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園教育知道綱要》要求幼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所以我選擇了《動物怎樣過冬》來進行教學,並且小動物又是小朋友們喜愛的,願意親近的。讓幼兒瞭解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和他們過冬的不同方式。我準備採用以操作法和電教法爲主,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二)目標定位: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目標爲依據,確使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得以實現。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分爲了三大目標:

1、認知目標:讓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豐富幼兒的知識。引導幼兒探索動物的生活方式。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

2、情感目標:激發和培養幼兒好奇、好問、好探索的態度。讓幼兒探索動物的生活從中感受到極大的興趣。

3、技能目標:讓幼兒能根據動物生活的習性,以及過動的不同方式進行簡單的分類。透過操作和觀察,並結合自己以有的經驗,得出結論。

(三)重難點: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本次活動的重點就是讓幼兒瞭解過冬的不同方式。透過觀察,激發他們的求知和探索慾望。難點就是讓幼兒根據動物生活的習性以及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進行簡單的分類,透過操作讓幼兒實際的參與了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四)活動準備:

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材料。爲幼兒提供小動物圖片若干、操作卡片人手一份。讓每位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探索的樂趣。爲幼兒播放錄像《動物過冬》,讓幼兒透過觀察,更進一步的瞭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二、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透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採用集體、小組、個人的形式開展,讓幼兒積極投身到活動中。以電教法、直觀法爲主輔以遊戲法和操作法,讓幼兒自行探索主動學到知識。

三、說學法

根據《新綱要》的指導,培養幼兒能夠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積極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透過讓幼兒觀看《動物過冬》錄像,先觀察、再動手操作,不僅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還從討論中體會了學習知識的樂趣。

四、活動流程

(一)匯入部分:以兒歌《小動物過冬》匯入活動,提升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初步瞭解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爲以下問題作鋪墊:“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啊?”“冬天的天氣怎麼樣?”“冬天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冬的?”“那麼小動物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透過層層的提問,根據幼兒具有的生活經驗匯入。

(二)展開部分:

1.放幻燈片《動物過冬》讓幼兒透過自己的經驗分組進行討論和講述“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幼兒操作,鞏固對動物過冬方式的認識,給幼兒分發操作卡片和動物卡片,先讓幼兒進行自由討論,講述圖片的內容,然後用一個小遊戲。當老師說:“冬眠的動物”後,讓幼兒在卡片中找出並舉起,比一比誰舉的又快又準。最後,請幼兒將動物分類。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探究問題。並透過討論,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讓幼兒分類操作,瞭解動物與季節的關係,知道過冬的動物方法不同。提出啓發性和假設性的問題:“動物們爲什麼會有各自不同的過動方法?”“假如這些動物不想辦法過冬,那將會怎樣?”

(三)活動小結

在活動的結尾,要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並對本次活動的知識進行小結。讓幼兒瞭解小動物過動的不同方式和動物生活的習性。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幼兒學會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

(四)延伸部分

在科學區中投放過冬的圖書,在操作區中投放操作卡片和動物卡片,讓幼兒更進一步瞭解和操作。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2

活動目的:

1.進一步知道動物會採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遷徙、躲藏、換毛)保護自己。

2.對動物的過冬方式感興趣。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棉衣、取暖器、跑步的孩子圖片

2.小動物圖片(螞蟻、蜜蜂、大雁、燕子、丹頂鶴、青蛙、蛇、熊、狐狸、獅子、狗)與幼兒人數相同

3.五種標誌圖(枕頭、箭頭、稻子、動物皮毛、問號)

4.《動物怎樣過冬》視頻

5.樂曲《熊和小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孩子們,今天天氣感覺怎麼樣?(很冷)現在是什麼季節讓你感到寒冷?(冬天)寒冷的冬天到了,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讓自己暖暖和和的過冬呢?(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標誌圖。)

2.教師藉助標誌圖幫助幼兒總結三種取暖方法:

(1)多穿些衣服。(引導幼兒說出穿棉衣棉褲、帶手套、帽子等。)

(2)用取暖器具來取暖。(開空調、取暖器、熱水袋、空調、電熱毯等。)

(3)靠運動來取暖。(根據幼兒的講述師幼共同做運動,體驗靠運動取暖的樂趣。)

二、討論、探索“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1.師: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過冬,那麼小動物在這樣冷的天氣裏又是怎樣過冬的呢?這裏有許多動物圖片,請你選擇一個動物(幼兒選擇)。我們大家一起看看認識一下(認識動物)。現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幼兒共同討論)

2.師幼共同探索“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說說:你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標誌圖)

(1)幼兒:螞蟻、蜜蜂(躲藏)

教師小結:有一種小動物,它們在冬天快要到的時候把吃的食物全都儲存起來邊(邊出示稻子標誌圖邊講述),到了冬天,它們就躲在家裏一冬天都不出來,這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叫做躲藏,有哪些小動物是躲藏過冬的,請將它們貼在躲藏的標誌圖下。(幼兒操作)

(2)幼兒:丹頂鶴、燕子、大雁(遷徙)

教師小結:有些小動物,它們喜歡暖和的地方,快要到冬天的時候,它們往

南方飛,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地方(出示箭頭標誌圖),這種過冬的方式叫做遷徙。那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遷徙過冬的上來把它們貼在遷徙的標誌圖下。(幼兒操作)

(3)幼兒:青蛙、蛇(冬眠)

教師小結:還有一種小動物它們過冬非常特別,一冬天不吃、不喝也不動,一睡就是一冬天(出示枕頭標誌圖),這種過冬的方式就叫做冬眠。有哪些小動物是要冬眠過冬的請把它們貼好。(幼兒操作)

(4)幼兒:獅子、狐狸、狗(換毛)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想知道獅子是怎麼過冬的嗎?它們快要到冬天的時候就開始退毛、掉毛(出示動物皮毛標誌圖),等到冬天來的時候,又長出了又密又長的新毛,就象換了一件新皮襖一樣,這種動物過冬的方式就叫做換毛,還有哪些小動物是換毛過冬的,請你上來把它們貼好。(幼兒操作)

(5)對於在討論探索過程中有疑問的,讓幼兒將動物圖片貼在問號標誌圖下。

三、分段觀看《動物怎樣過冬》視頻,共同驗證探索結果

讓幼兒從視頻中尋求答案,共同驗證探索結果,並對問號下未能解決的問題繼續討論探究。

四、遊戲“冬爺爺來了”

教師扮演冬爺爺,幼兒扮演動物(貼上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當樂曲響起,幼兒開始尋找過冬的標誌,音樂結束後教師問幼兒:你是誰?你是怎樣過冬的呀?

活動反思

以下幾點是我對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的一些思考與總結:

1.知識準備要豐富

上課之前,我收集了大量的有關各種動物過冬的資料,不但瞭解了一些常見動物的過冬方式(冬眠、遷徙、躲藏、換毛)。而且對其它動物的過冬方式也深入地瞭解。(讓卵過冬、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知識準備充分就不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如:孩子在探索過程中知道了燕子是遷徙過冬的,他們就提出了疑問:“麻雀也是遷徙過冬的嗎?”由於事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對於幼兒提出的問題就可以準確無誤地告訴他們:“對於XX提出的問題,你們有不同看法嗎?”“麻雀是加厚羽毛過冬的……”。

2.教學思路要清晰

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讓幼兒從已有經驗中總結出人們在冬天是如何過冬的?並透過標誌圖幫助幼兒進行梳理。其次由人們過冬方式引入到動物是如何過冬的話題?讓幼兒討論探索,透過說一說——我的小動物是XX過冬的,貼一貼——將動物圖片貼在相應的標誌圖下,議一議——討論探索後,對於不確切的答案貼在問號標誌圖下。第三,分段觀看《動物怎樣過冬》視頻,共同驗證探索結果。最後,透過遊戲“冬爺爺來了”,幫助幼兒更好地鞏固掌握各種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3.對幼兒認知水平要初步瞭解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瞭解到本班幼兒對動物過冬的知識知多少,所以孩子們的探索慾望非常強烈,他們說出了自己所瞭解的小動物過冬的方式,而對於幼兒不瞭解的我採用了先讓幼兒討論再介紹不同動物過冬方式,最後探討我的動物是過冬方式並進行選擇。在瞭解幼兒認知水平的基礎上設計活動,教學效果很有實效性。

4.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科學活動重點在於幼兒的探索過程,可以提供一些故事錄音、圖片、書籍等豐富的相關知識材料,在開始時我設定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能讓幼兒自己探索獲得知識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自然地習得知識,接下來的討論過程會激烈,相關經驗也會更加豐富,同時也增強了幼兒講述時的自信心。

一堂科學活動需要關注到方方面面,甚至一些細小的問題也非常關鍵。在教學活動的開始部分,幼兒對於人們的過冬方式已經有所瞭解,我只要幫助幼兒進行對已有知識的梳理即可,無須花費太多時間,以至於在幼兒探討部分的時間過於緊湊。在播放直觀、生動形象的《動物怎樣過冬》視頻時,由於聲音處理不夠清楚,導致幼兒在觀賞時聽不清,若將視頻中的聲音關閉,由教師隨視頻的播放進行講述。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象直觀地瞭解和探索動物過冬的方式。

提示: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徵(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態和地理分佈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爲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3

一、 活動名稱:

《小動物怎樣過冬》

二、 活動目的與要求:

1、透過觀察、探索瞭解一些小動物的過冬方法,知道不同的動物採取不同的過冬方式是爲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幫助幼兒獲得天冷須防寒的經驗,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激發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3、教育幼兒不怕寒冷、堅持鍛鍊身體.

三、活動準備:圖片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學颳風聲,問:小朋友你剛纔聽到的這個聲音是什麼聲音?哪個季節刮這樣的風?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所看到的冬天是個什麼樣子?

2、討論:冬天非常寒冷,我們怎麼樣來過冬呢?小動物都到哪裏去了呢?他們是怎樣過冬的?

3、探索:小動物到到底是怎樣過冬的呢?

4、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個故事,名字叫《動物怎樣過冬》,故事裏有誰?他們怎樣過冬?

幼兒答:一種動物,教師就出示這種動物正在過冬的畫面.

蝙蝠:後腳鉤掛在樹洞睡覺,冬眠.

松鼠:貯存食物.梅花鹿:換皮毛.小白兔:換皮毛.

5、你們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出示圖片.

①圖片中青蛙、蛇、烏龜、狗熊都和故事中的蝙蝠一樣,所採用了同樣過冬方式(冬眠).

②教師講解狗熊冬天躲在樹洞裏,有時餓了也會出來找東西吃,聽到聲音也會醒來,它屬於冬眠.

6、出示圖片2:你還看到誰用什麼樣的方式過冬?

圖片中的螞蟻和故事中的松鼠用同樣方式過冬(貯存食物).

結論:松鼠、螞蟻、田鼠、老鼠都貯存食物過冬.

7、出示圖片3:小兔子怎樣過冬?(小兔子換毛過冬).還有誰和小兔子一樣換毛過冬?(貓、狗、狼、狐狸、麻雀都是換毛過冬)

8、出示圖片4:燕子、大雁飛往南方

冬天到了,咱們這兒怎麼只有喜鵲、麻雀、烏鴉呢?大雁和燕子呢?他們都到哪裏去了呢?

小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了,這種方法叫遷移過冬

9、出示圖片5:還有一種方法是躲在溫暖的屋子裏過冬,他們大都是害蟲,我們要消滅它,猜猜是什麼?(蒼蠅、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