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光影變幻說課稿示範

說課稿1.07W

篇一:第二課光影變幻

光影變幻說課稿示範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光和影的現象並運用於簡單的繪畫作業。

2、發展學生立體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光影現象的認識及其在繪畫中的初步運用

教學難點:物體表面的明暗變化和立體感的表現

教學準備:多媒體設備、石膏幾何形體、寫生臺、靜物燈、襯布、鉛筆素描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教師事先佈置好美術教室,四周掛上窗簾,準備好石膏幾何形體數個放在寫生臺上,用襯布蓋好,將靜物燈照在上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猜猜裏面是什麼?

2、教師緩緩掀開襯布,讓學生觀察在燈光照射下石膏幾何形體的變化,關掉燈,讓學生對比觀察其變化,加深對光影現象的認識。

3、師生小結:石膏體產生了明暗變化,這就是光影變幻的奇妙現象。 課題板書——《光影變幻》。

二、觀察感知

1、課件出示多幅光影照片,加深學生對光影現象的認識。

2、學生討論,說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影變幻的現象。

3、教師將靜物燈從不同角度照在石膏體上面,讓學生細心觀察,瞭解不同角度光源變化後石膏體光影變化的特點。

4、分析明暗五大調,重點講解明暗交界線。

三、教學示範

1、師生同時演示。教師在素描紙上示範畫出圓體的明暗。

請一名優秀學生在素描紙上師範畫出正方體的明暗。其餘學生仔細觀察用筆皴線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2、歸納兩個物體相似的繪畫步驟:

(1)勾畫物體外形

(2)皴線表現一定的明暗關係。(注意:用筆輕則淡、重則濃;線條疏則弱、密則強。)

(3)調整修改。

3、球體與正方體的區別。

四、表現創作

1、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進一步感受用線條表現明暗的方法。

2、提出作業要求,選擇生活中一個熟悉的物體,用鉛筆把它的明暗變化細心地描繪下來,要求表現出立體感。

3、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困難,教師幫助解決。

材料準備(選好表現的角度,如可以看到方形物體的三個面)

採光問題(選擇光影效果明顯的情況下表現)

技術問題(表現出物體的明暗變化)

4、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展示評價

學生將作業粘貼在黑板上,師生進行展示評價。

形式:生生互評,師生互評。

六、課題總結

今天我們瞭解了基本的明暗表現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能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受和變現。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光影變幻下形體的明暗、立體感的皴線方法和形體空間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種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淺、強弱、濃淡,增進對形體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發明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準備:照明器、靜物實物、示範用紙,鉛筆、範圖等 。 教學過程

一、課前佈置

1、課前擺放好寫生臺和幾組靜物,配上寫生燈照明。

2、揭示課題:描繪一組物體的立體感。

二、觀察比較

1、透過實驗,對比觀察同一個物體,瞭解明暗變化與距離物體遠近有關。(教師移動寫生燈,學生觀察分析)光照下,離燈近的物體亮;離燈遠的物體暗。

2、透過實驗,對比觀察同一種類物體,瞭解明暗變化與物體固有色的深淺有關。(觀察兩個橘子的明暗)

3、小結:一組靜物因爲固有色不同、離光的遠近不同,明暗變化就會很豐富。

三、教學示範

1、觀察一組靜物(一個罐子和一個橘子)

2、分析學生作業構圖可能出現的問題(太大會顯擁擠,太小會顯空曠,太偏不穩定等)

3、教師示範畫第一步驟:構圖(抓住基本形及形體關係、比例關係)。

4、分析兩個物體的兩大部(受光部、背光部)和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5、學生討論將對象進行深淺色調排序。

6、教師運用明暗畫法皴線完成範畫,小結步驟與方法:(1)定位構圖(2)勾畫物象輪廓(3)運用明暗造型(4)調整修改。

四、學生作業

1、佈置幾組靜物,學生任選內容,進行明暗畫法進行寫生:

乒乓球和球拍,筆筒、毛筆和硯臺,茶杯和水果等。

2、學生作業,教師指導(提示:要善於整體觀察,整體描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問題一:畫面較灰沒有體現黑白灰層次。

提示:黑白灰層次鮮明,立體感越強。

問題二:畫面只有黑白兩色,物體產生切割或缺口之感。

提示:深度是由亮部逐漸向暗部遞增的,不能出現極度的明暗反差。用筆的輕重變化和線條的組織變化來表現由強到弱,由淡到濃的明暗效果。

問題三:沒有考慮外形結構特徵。

提示:漸變的過程一定要依從物體的形體特徵,無論它的表面是彎曲的還是平直的。

五、評價交流

作業評價與小結

篇二:第2課光影變幻

課時:一課時

課型:實踐課

教法:理論講解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編排上從欣賞光影作品入手,創設了光影變幻美麗的情景。教材引導學生把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看成一個由各種奧妙影調和各種形狀組成的單色調,讓學生自由發現在平面上存在着明顯的明暗變化。然後讓學生學會用單色鉛筆表現彩色世界的立體空間效果。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光和影的現象並運用於簡單的繪畫作業;

2、發展學生立體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光影現象的認識及其在繪畫中的初步運用。

教學難點:物體表面的明暗變化和立體感的表現 。

教學準備:多媒體設備、石膏幾何形體、寫生臺、靜物燈、襯布、鉛筆素描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教師事先佈置好美術教室,四周掛上窗簾,準備好石膏幾何形體數個放在寫生臺上,用襯布蓋好,將靜物燈照在上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猜猜裏面是什麼?

2、教師緩緩掀開襯布,讓學生觀察在燈光照射下石膏幾何形體的變化,關掉燈,讓學生對比觀察其變化,加深對光影現象的認識。

3、師生小結:石膏體產生了明暗變化,這就是光影變幻的奇妙現象。

課題板書——《光影變幻》。

二、光影現象

1、課件出示多幅光影照片,加深學生對光影現象的認識。

2、學生討論,說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影變幻的現象。

三、光影認識

1、教師將靜物燈從不同角度照在石膏體上面,讓學生細心觀察,瞭解不同角度光源變化後石膏體光影變化的特點。

光照在物體上,產生了亮部、暗部和投影,亮部和暗部又分爲明暗五大調。

光照的角度、光源的強弱、光源與物體距離的遠近、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物體的材質等都是影響物體明暗效果的因素。

2、分析明暗五大調,重點講解明暗交界線。(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線、暗部、反光)

3、物體因光照形成的影子叫投影,它與整個暗部合稱爲“陰影”。投影的位置在光源與物體的延長線上形成“三點一線”。

四、光影表現

透過描繪物體的投影和物體表面的明暗變化,可以增強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用一種顏色來描繪物體的繪畫叫素描。

透過黑白灰來表現物體空間感和質感的素描叫光影素描。

描繪物體結構規律的素描叫結構素描。

1、教師示範

教師在素描紙上用4B鉛筆示範畫一個圓球體光影素描,學生仔細觀察皴線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1)在畫紙的正中間偏左上處畫一個正方形,切去四角;

(2)進一步切去新產生八個角,形成圓形,擦去不需要的鉛筆痕跡;

(3)畫出明暗交界線,區分出黑白兩大面和投影;

(4)進一步深入刻畫五大調和投影;(注意:用筆輕則淡、重則濃;線條疏則弱、密則強。)

(5)修改調整,完成作畫。

2、學生實踐,教師輔導

在素面紙上完成光影素描——石膏球體

作業要求:

1、4B鉛筆完成;

2、15分鐘內完成時間;

3、石膏球體位置安排得當,不偏高偏低,偏左偏右;

4、形狀要是圓形,能體現明暗五大調,並能協調畫面黑白灰的過渡關係。

五、展示評價

學生將作業粘貼在黑板上,師生進行展示評價。

問題一:造型不準。(改進方法:找準輔助線。)

問題二:畫面只有黑白兩色,缺乏灰色調;(改進方法:增加灰色過渡,體現漸變效果。)

問題三:畫面較灰沒有體現黑白灰層次;(改進方法:增加深色。)

問題四:投影的位置不對。(三點一線)

六、課題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感受了光影帶給我們魅力,認識了光影的一般規律,同時也嘗試了用我們的雙手去描繪我們認識的觀影現象——光影素描。我相信同學們今天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也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像今天這樣用心去觀察我們身邊的觀影現象和事物,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

板書設計:

光影變幻

素描

光影素描 結構素描

三大面 五大調

黑 白 灰 亮部 灰部 明暗交界線 暗部 反光

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