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

說課稿1.71W

作爲一名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內容和地位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之第二節,與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對物質的進出控制具有選擇性等知識有一定的聯繫,並對第三節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作了知識準備。所以,這節的內容安排很巧妙,對整個章節的知識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本節主要包括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和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兩大部分。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科學史教育素材,透過引導學生分析科學家們的實驗和結論,大膽的提出實驗假設,宛如親歷科學家探索的歷程,使學生切身感受科學的魅力,加深對科學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學發現是長期的過程;科學家的觀點並不全是真理,還必須透過實踐驗證;科學學說並非一成不變,需要不斷修正、發展和完善;科學發展與技術有很大的關係,技術的進步可以更好地促進科學的發展;讓學生保持強烈的探究科學的激情和興趣在探究中學習科學探索的方法,從而滲透探索科學過程和方法的教育;自然地構建細胞膜的空間立體結構,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要點,接受流動鑲嵌模型的理論。

2.教學重點①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②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說的基本內容

3.教學難點探討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如何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簡述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②舉例說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動性特點③透過分析科學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闡述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

2.過程與方法①分析科學家建立生物膜結構模型過程,嘗試提出問題,大膽作出假設

②發揮空間想象能力,構建細胞膜的空間立體結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使學生樹立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唯物主義自然觀。

②正確認識科學價值觀,理解假說的提出要有實驗和觀察的依據,需要有嚴謹的推理和大膽的想象,並透過實驗進一步驗證。培養學生嚴謹的推理和大膽想象能力

③認識到技術的發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學且用發展的觀點看待科學,樹立辨證的科學觀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瞭解了細胞、知道了組成細胞的分子、掌握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尤其是細胞膜作爲最基本生命系統的邊界等相關知識,爲本節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並對探索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及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學策路

本節課採用“引導回顧科學家實驗—分析實驗現象—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再分析”的教學模式,融合運用引導啓發、觀察分析、對比歸納、聯繫實例等方法,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尤其在體驗生物膜的探索歷程上給學生以動態的感覺。

透過“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構建及有關實驗設計,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優化課堂學習與教學,感受科學家探索的歷程和過程的艱辛,實現課程三維目標。。

教學流程:提供資料→設問引入→“問題探討” →體驗“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闡述“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教師組織與指導:①生物膜系統包括哪些膜?②細胞膜是由哪些成份構成的?③科學家是怎麼樣確定生物膜的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後回答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經熟悉的知識進入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本課的興趣,同時對已有知識進行檢查,督促學生記憶。

2、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一:1895年歐文頓用植物細胞研究細胞膜的通透性。他選取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研究發現:脂溶性分子易透過細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則難以透過。問題①:你能推測出什麼結論?問題②:最初認識到生物膜是由脂質組成的,是透過對現象的推理分析還是透過膜成分的提取和鑑定?

問題③:在推理分析得出結論後,還有必要對膜的成分進行提取、分離和鑑定嗎?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瞭解歐文頓的實驗,掌握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所給的資料,合理設定問題,使學生體驗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並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二:磷脂是一種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組成的分子“頭”部是親水的,“尾”部是疏水的。問題:磷脂分子在水錶面(空氣-水介面)上將怎樣排布?

學生活動:模型構建,參考方案爲:磷脂分子在水錶面(空氣-水介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

設計意圖:開始學習模型建構的方法。體會假說是怎樣提出的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三:1925年,Gorter和Grendel對血影的研究。把紅細胞放在蒸餾水中使其吸水漲破,反覆沖洗後只留細胞膜(血影),把這些破的膜鋪在水面上,測定出紅細胞的表面積a。抽提細胞膜中的脂質在水面鋪成單分子層,聚攏後測出總面積b。測定結果: b=2a。問題①:從Gorter和Grendel的研究中我們能得出什麼結論?問題②: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最有可能是哪一種?原因是什麼?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在紙上畫圖表示。(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畫的結果,由同學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透過對脂質雙分子層的分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四:20世紀40年代,曾有學者推測脂質兩邊各覆蓋蛋白質。直到50年代,電子顯微鏡誕生,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觀察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並構建了“單位膜”模型。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給學生看細胞膜的電鏡照片),問題:你能嘗試繪製出羅伯特森構建的“單位膜”模型示意圖嗎?

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構建“單位膜”模型(體現蛋白質鑲在磷脂分子層的表面)

設計意圖:瞭解技術進步對科學研究發展的作用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五:人們研究人工的無蛋白質的脂雙層膜對不同分子的通透性。發現,脂溶性的物質易透過人工膜,但葡萄糖、氨基酸、鈉離子等難以透過。而生物膜卻可以透過上述物質。隨着技術手段不斷用於膜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膜蛋白不是全鑲在膜的表面,有的是部分嵌插或貫穿在脂質雙分子層中的。問題:如果蛋白質只是鑲在生物膜的磷脂雙子層表面,能實現嗎?那蛋白質應該是怎樣分佈的呢?

學生活動:學生分析討論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的靜態模型與細胞膜的相關生理功能矛盾.對已構建的模型修改,展示出蛋白質不光有鑲在表面的,還有部分或全部嵌入的,或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的。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假設需要實驗驗證,可提供或介紹科學家曾經做過的實驗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六: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磷脂雙分子層的厚度變小。資料七:展示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的人——鼠細胞融合實驗。問題①:這兩個實驗表明什麼?問題②:根據已有的生物知識或生活經驗,你能列舉哪些證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證據。

學生活動:學生看書學習熒遊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得出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論。必然體現在膜的形狀變化或其上分子的運動。提出技術進步推動了假說發展着。技術進步,假說不斷被修正和完善。突出模型建構方法:實驗、推理想象—提出假說—進一步驗證完善—不斷髮展。

設計意圖:輕鬆強化膜具有流動性的重點。總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的

教師組織與指導:資料八: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示意圖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一步步的揭開生物膜結構的神祕面紗,確認膜具有流動性。

教師組織與指導:請同學們根據我們一起分析的結果,嘗試構建起新的生物膜模型。對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進行記一步講解。膜上還有些其他結構,如糖蛋白。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在紙上畫圖表示。(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畫的結果,由同學進行評價)學生閱讀課文

設計意圖:透過前面的討論,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已經呼之欲出,學生這時基本已經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3、複習小結

教師組織與指導:動畫演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打出幻燈片:生物膜結構探索歷程的總結;流動鑲嵌模型的主要內容。問題①: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實驗技術的進步起到怎樣的作用?問題②: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是如何得到體現的?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本節課所學內容,與教師共同總結。

設計意圖:強化對流動鑲嵌模型的認識,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明白沒有技術的支援,人類的認識便不能發展,讓學生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更清楚的知道,對生物膜的機構更深刻的理解

4、反饋練習

課堂練習:書本後練習課後練習:合作建立生物膜的流動鑲嵌三維模型

七、板書設計

(一)、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1、19世紀末,歐文頓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20世紀初,對膜化學成分鑑定:膜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

3、1925年,荷蘭科學家提出: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爲連續兩層。

4、1959年,羅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靜態模型(單位膜模型):“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5、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用綠色和紅色熒光染料對小鼠和人體細胞膜上蛋白質進行染色標記,並讓兩種細胞進行融合。提出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

(二)、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1、膜是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的(還有少量多糖)。

2、膜的基本支架:磷脂雙分子層(親水頭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內)

3、蛋白質分子鑲嵌於磷脂雙分子層中(有些外側蛋白質與多糖結合形成糖被)

4、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教學反思

透過對生物膜結構的自主探索,學生深刻理解了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而且知道科學發展的一般過程並有利於激發學生以後從事科學研究的動機。運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學生探究的結果,避免了一個學生回答其他同學休息的情況,讓全體同學都參與到了教學中。

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要求學生自主探究的內容比較多,所有最後的課堂鞏固沒有足夠的時間,還要適當的加快課堂的節奏。總體來說本節課的設計是成功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之第二節,與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對物質的進出控制具有選擇性等知識有一定的聯繫,並對第三節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作了知識準備。所以,這節的內容安排很巧妙,對整個章節的知識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本節主要包括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和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兩大部分。在對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中,主要以時間爲順序介紹了不同國度許多科學家探索細胞膜結構主要過程和方法,透過該內容的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科學的歷史和本質的認識,特別是這些內容中所體現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技術手段的進步促進科學的發展等觀點,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在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中,主要介紹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知識,爲學生學習後續內容如物質的跨膜運輸奠定知識基礎。

1、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①簡述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②舉例說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動性特點

③透過分析科學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闡述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

1.2過程與方法

①分析科學家建立生物膜結構模型過程,嘗試提出問題,大膽作出假設

②發揮空間想象能力,構建細胞膜的空間立體結構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使學生樹立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辨證觀點

②培養學生嚴謹的推理和大膽想象能力

③認識到技術的發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學且用發展的觀點看待科學,樹立辨證的科學觀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科學家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2)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說的基本內容。

難點:

1)探討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如何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如果直接將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告訴學生,學生仍會感到枯燥無味,對這個模型也很難理解,這樣又會走上死記硬背的老路。因此,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學家的實驗和結論,宛如親歷科學家探索的歷程,使學生切身感受科學的魅力,始終保持高昂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動鑲嵌模型的理論,逐步理解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如何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並且加深對科學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二、說學生:

本節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

①他們已經瞭解了細胞的基本結構,掌握了細胞膜是系統的邊界和對物質進出細胞具選擇性等相關知識,爲本節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②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並對探索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及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採用“引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再分析”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優化課堂學習與教學,融合運用引導啓發、觀察分析、對比歸納、聯繫實例等方法,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設問引入→“問題探討”→體驗“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闡述“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1、創設探究情境匯入新課

提出細胞膜爲什麼具有選擇透過性的功能,思考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是否與其特定的結構有關?引起學生對生物膜結構探究的興趣。

2、新課流程:

(1)閱讀或觀看視頻瞭解對生物膜的探索歷程:提出假設—實驗觀察—驗證假設

先來看看科學家對脂質的探究和提取紅細胞的脂質的實驗,在空氣--水介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爲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認識磷脂的結構,並舉例說明在空氣--水介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這個現象。當時科學家是從生理功能入手來探究的,透過實驗觀察,科學家纔有嚴謹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這一假說。

(2)學習思考互動討論:脂質分子的結構並假設脂質構成膜的方式

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脂質分子的結構特點它有一個親水的頭部和一個疏水的尾部,最後得出細胞膜雙層脂質分子的正確排列方式。

(3)再提出新的探究內容:蛋白質在細胞膜上的位置觀察—提出假設—修正假設—得出結論

科學家可以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細胞膜,提出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的模型,但這一模型將生物膜描述爲靜態的結構。閱讀教材,思考變形蟲爲什麼可以運動,這一功能與生物膜的靜態的結構是否相適應?

(4)學習思考互動修正:用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解釋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如變形蟲的變形運動,因此這一模型的提出不能完全與功能統一,假設不完全成立,需要進一步的實驗來完善,由於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家發現,膜蛋白並不是全部平鋪在脂質表面,有的蛋白質是鑲嵌在脂質雙分子層中。70年代透過熒光染色法證明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5)討論科學技術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還是由於技術的進步,對細胞膜提取和分離,並透過化學分析表明膜的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從而證明了前面的假說是正確的。

(6)總結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提出假設,進一步驗證完善,不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