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熱門】說課稿集合八篇

說課稿3.05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說課稿集合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第三章加減法,第八課時————可愛的企鵝。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認識並理解大括號和問號,能根據情景圖做有關的加減法。

(二)教學知識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有關的加減法。

(三)教學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

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係

二、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出示情景圖————可愛的企鵝1)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活動一:觀察討論,學習新知1

(觀察圖片:可愛的企鵝1)

教師:仔細觀察圖,說說圖的意思,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2、 教師提問

(1)想一想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麼,問號又表示什麼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這幅圖的意思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板書:6+3=9

(3)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學生自由交流)

(二)活動二:加深理解,強化新知。

1、(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2)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1)仔細看圖,完整地說一遍圖意。

(2)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麼意思,問號又表示什麼意思

(3)怎樣算出藏起來多少隻企鵝呢,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3、小組彙報

(三)動手操作。(展示課件3)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6~9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數的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透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爲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入學前經過了學前教育,很多學生在未學本課之前都能說出、數出6~9各數,對各數的順序及大小也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去接觸到這些數;但在孩子的頭腦裏,還沒有形成6~9各數的概念,如何正確書寫還比較模糊。學生的自理能力也有限。

三、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認識應會讀寫6~9,掌握6~9的順序。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簡單現象,發展初步的數感,感受生活處處有數學,能夠運用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主動與同伴交流探究的意識。

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6~9各數的的含義,並且能夠正確的書寫各數。

本課難點是:經歷6~9各數的抽象過程,正確理解6~9各數的含義。

四、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出示“套圈遊戲”的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4人一組充分說一說這些美麗畫面上都有些什麼,並有序的一一數出,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舉例說明法 在授完新課後,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6~9中的任意一個數說一句話,透過學生舉例說明,既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獲得用數學的體驗。

3.發現法 教學6~9各數的認識時候,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比一比,透過擺小棒,讓學生髮現在5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6,在6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7,從而瞭解數的順序。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關尹子教射》這篇文言文是人教版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篇文章。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關於關尹子教列子學射箭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學好一種本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真正弄懂並遵循規律的道理。

《關尹子教射》這篇文言文選自《列子·說符》,本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全文不足一百字,卻闡述了深刻的道理。本文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透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第二個特點是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有利於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

二、說學生

本學期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經過幾年的學習,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幾篇文言文,對於文言文有一些初步的認識。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比較淺顯,可以讓學生藉助註釋,憑藉自己已有的基礎讀通課文。但畢竟是文言文,跟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又比較少接觸文言文,因此,小學生學習文言文,還是有一定難度。針對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大概有三分之一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輕鬆,可能有部分中等水平的學生學習稍微有些吃力,有小部分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平時學習現代文就有困難,現在學習文言文就會難上加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藉助註釋,讀懂課文大意,感悟課文中所講的學習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藉助註釋理解課文,讓學生掌握藉助註釋讀通淺顯文言文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學習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從以上的教學目標中可以得出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和和藉助註釋讀懂課文內容,感悟文中道理。

2、教學難點:獨立藉助課後註釋,理解並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四、說策略

(一)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教學的主要方法採取以讀爲本,即讀式教學法。該方法是: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高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透過質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了突破教學難點,我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讀懂課文內容。下面我重點說說我的教學設計環節:

(二)說教學環節及設計意圖

1、警句激趣,匯入新課。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進行第一個教學環節時,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出示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先請學生讀一讀,並說出自己的理解。其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文言文的氛圍,由此匯入新課。

2.讀通文章,疏通文意。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讀古文的經驗,同樣適合於現代學生學習文言文。因此我強調朗讀文言文的方法:一是讀文言文的速度要放慢,二要注意停頓。在這一教學環節,我出示該文應該停頓的地方。在學生掌握了每一句的正確讀法之後,先讓學生自由練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再檢查學生讀書的情況。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我設計了指名讀、對讀、範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 ,讓學生在琅琅的書聲中益智怡情,發展語言和能力。葉聖陶先生認爲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爲“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於書,入於目,出於口,明於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展。文言文教學更應該強調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

3.讀懂文章,自悟句意。

弄懂每一句話的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藉助註釋揣摩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

中矣 不知所以中 退而習之

三年 知所以中 守而勿失

這樣的板書整齊、美觀,對比鮮明,讓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內容。

4.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學生根據註釋弄通全文意思,同桌之間討論互相補充,並把不懂的句子記下來,留待全班交流時提出與同學研討。在全班交流時,我採用點撥教學法,適時加以點撥,重點點撥的是:讓學生理解下列幾個詞的意思:“所以:表示......的原因”,“中:是指射中了靶子”,“者:相當於‘的’的意思”,“退而習之:列子告辭回去,繼續學習射箭”,抓住這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適時點撥的還有:課文後面給的譯文是意譯,即根據文言文的整體意思用現代漢語對文章內容進行的表述。它不是課文一詞一句的古今對譯,如果課文的前部分是一詞一句的對譯,會是這樣:列子學射箭,射中了靶子,向關尹子請教。關尹子說:“你知道你爲什麼能射中靶子嗎?回答說:“不知道。”關尹子說:“還不能算學會射箭。”列子告辭回去學射箭。把這段話與課文後的譯文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對譯的語句欠連貫,甚至有些地方沒說清楚。譯文比較注重現代語言對古文整體內容進行正確、清楚、連貫的表達。所以,加上一些譯者認爲應該增加的詞語和句子,可以使譯文更通順、更連貫。

5.合作探究,讀書明理。

學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關鍵就是從古文中明白一個道理,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在這個教學環節,我結合本學期的訓練重點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先讓學生質疑,再出示兩個問題:

(1) 討論:從關尹子教射箭這件事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2) 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談談自己的經歷和體會。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解決第一個問題,弄明白學習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達到讀書明理的目的。在這個環節,引導學生充分地說,鼓勵獨特的見解,學生可能會說:學習本領要刻苦,要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也可能會說:關尹子教射箭非常認真,對列子要求非常嚴格,等等。處理第二個問題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努力實踐新課標“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的要求,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認識學習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遵循規律的重要性,學會用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學習。教師板書:

(知道爲什麼) (遵循規律)

透過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去讀書、去思考,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引入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樣從具體到概括,再回到具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6.拓展課內外延伸

在這個環節,我補充了本文的結尾,原文結尾還有一句:“非獨射也,爲國與身皆如之。”先讓學生試着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再出示這句話的解釋:不但是射箭,而且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都要像這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掌握規律,不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其目的是爲了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明白文中的道理適合於做任何事情。

爲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創新意識,我在教完課文後,從《列子》這本書中選取《愚公移山》和《杞人憂天》這兩篇文言文故事,印發給學生,練讀文言文。這些文言文故事性強,內容淺顯易懂,又爲學生熟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環節的教學採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鍛鍊學生藉助註釋讀通文言文的能力。

總之,我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以讀爲本”的原則,透過以上6個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的理解和一些獨特的見解。在讀懂課文內容和讀書明理這兩個環節的處理上,引入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課文內容和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整節課以讀爲主線,讓學生藉助註釋自讀自悟,明白了學習既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等道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這爲以後初中學習文言文打下了基礎。在最後的拓展環節中,補充了《列子》的另外兩篇文言文故事,既可增加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又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我相信,透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可能會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明白課文所闡述的道理,並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培養學生能夠藉助註釋讀通文言文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 26.關尹子教射

中矣 不知所以中 退而習之

三年 知所以中 守而勿失

(知道爲什麼) (遵循規律)

評論(0) | 閱讀 (1450)

說課稿 篇4

設計理念: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選材雖很典型,構思也很巧妙,但敘寫的內容不夠感人,主題不夠突出。這主要是學生在作文時敘事比較籠統,不能很好地圍繞中心,可以說,他們還不知作文怎麼寫,不知怎樣把握住突出中心的細節描寫,因而主題不夠鮮明突出。其實優秀的作文中不可缺少細節描寫,細節描寫的作用在於使客觀事物的特徵形象地再現出來,使人得到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因此,在本學期我首先訓練學生掌握細節描寫的方法,使文章內容從膚淺走向深刻,從枯燥走向生動。

教學設想:

“人物”是文章的靈魂,但在學生的習作中常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無個性,又不生動,整篇文章顯得乾癟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細閱讀這些作品,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共同的問題: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寫完整,而忽略了進行生動具體、細緻入微的細節描寫。因此,在本次教學中着重讓學生領略成功的人物刻畫帶給文章的魅力,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選題思路:

作文重要,作文難教,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教會學生作文的方法,是我們所有語文老師的願望。敘事是寫作的基本能力,而敘事的動人處在於細節。

學情分析:

1、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觀察的習慣,沒能留心生活,發現生活中細節之美 。

2、學生大多沒有細節意識,不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寫起文章來急如走馬,忽略了美麗的風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寫作興趣;培養學生透過互動、實踐來獲取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誘發成就動機,從而自覺投入寫作訓練;注重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寫作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篩選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學習人物細節描寫的方法。

教法、學法、教學手段:

教法:新大綱要求:“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我力求做到這一點。採用情境創設法、介紹講解法、分層評價法、分析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學法:學生透過情景再現、比較鑑賞、知識遷移、互動合作來完成本課的學習與訓練。爲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我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在這節課中,學生寫作、討論、評點、修改的時間佔整個學時的一半以上。教學手段:印發班內學生作文成功之作,讓學生領悟幾篇文章在描寫上的成功之處,讓學生自由發言,互動點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五彩池〉〉是人教版第七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課文講了“我”到四川松潘旅遊時,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課文生動地描寫了五彩池美麗的景色,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達了“我”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是在學習了〈〈。。。。〉〉、〈〈。。。。〉〉兩篇課文後的又一篇寫景文章,學生透過學習前面的課文,已對第二組的知識重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因此,該文既是對本組的教學重點進行鞏固,又是爲學生自學類似的課文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這樣的目標:

1.學習目標:正確、流利、有表情的朗讀課文,抒發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2.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2、3、4自然段,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瞭解五彩池的奇異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3.明確“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是寫景記敘文的一般特點。

4.領悟“從幾個方面分別介紹景物習作方法的好處,爲嘗試“寫景記敘文”作鋪墊。

三、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2、3、4自然段,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瞭解五彩池的奇異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瞭解池水能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並感受五彩池的美麗景色。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我準備透過創設“爲

五彩池設計宣傳廣告語”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文字的積極性,並會把這個學習背景一直貫穿課堂教學始終。

(二)欣賞美景,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藉助圖片,整體感知五彩池的神奇與美麗。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認識能力日益提高的過程。遵循學生的學習思路來組織教材,突破重點,應選擇好適當的方式,組織新的結構類型。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創設的情境,扶放並行,引導學習探究,給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做”的機會,精心設計,突破重點難點。

(三)朗讀體會、賞析句子。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劃找句子,朗讀感悟,透過朗讀外化所感所悟,使朗讀和感悟有機交融。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爲了讓學生領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淺不同,像寶石一樣美。我會引導學生主要抓住以下三個句子去體會:

句子A:“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我引導學生從 “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兩個詞語,去體會水池很多。

句子B:“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着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我從這個句子,引導學生去體會水池很美。在引導學生體會五彩池的美時,我透過範讀、抓關鍵詞讀、配畫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形、讀出情、讀出神。

句子C:“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

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我預設學生會從這個句子去體會水池的形狀各異。在讓學生體會五彩池的形狀時,我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說說除了這些形狀外,五彩池還有哪些形狀?然後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訓練他們的想像力及說話能力。

(四)自由選擇,背誦積累

這一環節,我打算將背誦異化爲藉助大屏幕投影的解說,讓學生進入情景,體會情景,在美的氛圍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五)迴應開頭,寫廣告詞。

請學生幫老師的導遊朋友,給五彩池寫一句個性精彩的廣告詞。我想課堂教學不僅要肯花時間讀,還應該重視當堂的動筆寫,寫廣告語用時不費,而且全班可以人人蔘與,人人收益,有利於促進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來提高語言的實踐能力。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桂林山水》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爲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對灕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兩個方面作了具體描繪。文章最後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組訓練的重點,我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3)學會” 瀾、暇”等8個生字;理解“波瀾壯闊、無暇”等18個詞語的意思。

(4)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列提綱背誦是教學的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4.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5.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桂林山水》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朗讀體會法:透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透過反覆訓練,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三、說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我緊扣“課標要求”,針對教材內容,採用講讀法、討論法、多讀多想、從扶到放等方法,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意境,匯入新課。

出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猜:這是哪呢?上課一開始,教師就用各種美麗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輕輕地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片竹筏帶你漂在這樣清澈的水面上,該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再用充滿激情的導語邀請學生一起遊覽桂林,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大綱指出: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須的語文素質。我讓學生邊看圖邊思考: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帶着問題看,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緊扣重點,教給方法。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它和全文有什麼關係?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重點分析第2自然段:

先讓學生邊讀邊圈出灕江水特點的詞語,並用波浪線畫出具體描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桂林水的美。這樣學生對灕江水有了大體的印象,於是我趁熱追擊:作者寫灕江水之前爲什麼要寫到大海和西湖呢?它們各有什麼特點?(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這時我在課件上出示大海和西湖的照片,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兩個詞語。

接着我們來分析描寫灕江水特點的三個分句:並提問,這每個分句各寫出了水的什麼特點(學生回答靜、清、綠),再次品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在朗讀中更真切地感受水靜、清的特點。然後我接着提問:你們平常見到的水都是什麼樣子的?此時學生便會議論開來,兩種水一對比見明顯地感受出桂林水靜和清的特點。

再分析“綠”的特點,先讓學生齊讀這個句子,師拋出問題:無暇的翡翠是什麼意思? 怎麼理解?(學生答無暇是沒有瑕疵),師出示翡翠的圖片,用翡翠比喻灕江水的特點,可見灕江水之綠。

3、仿句子寫句子:

а、池塘裏的荷花花真美呀,美得……

ь、教室裏真靜啊,靜得……

及時運用了課堂上剛剛學習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和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透過本段的學習,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特別是透過圖文對照,彷彿自己正置身於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對桂林充滿愛?怎能不對祖國山河的秀麗表示讚歎?同時又學到了讀段的方法。

4.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藉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5.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6.指導朗讀,激發情感。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訓練融爲一體,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本課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時,用了許多優美的語句,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讚美,朗讀時讓學生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達出來……透過這種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桂林的愛,對祖國河山的讚美,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濃縮了課文內容的精華,我設計的板書文字簡潔,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的落實了教學重點,加上直觀新穎的簡筆畫。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結束語:

這節課,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了語言文字,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我們又一起走出了語言文字,帶着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走向了生活。設計教學時,我努力做到,讓學生課前有所期待,課堂有所滿足,課後有所回味,品味語言文字,品味真摯情感,讓我們的語文課更有語文味兒。

說課稿 篇7

一、學情分析(教學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九年級上冊語文第25課《詞五首》的其中一首詞。初三的學生對詞的內容理解已培養了初步的能力,但對錶現手法這一知識點的賞析較爲欠缺,所以本微課設計就是針對學生這一重點、難點進行教學。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欣賞詞的能力:欣賞詞的音樂美、畫面美、情感美。

2、感悟蘇東坡豪放的詞風。

三、教學重點:

理解本詞透過引用典故、直抒胸臆這兩種手法抒情言志。

四、教學難點:

感悟蘇東坡豪放的詞風

五、教學方法:

朗讀——探究——品味——感悟

六、課型:

新授課

七、教學過程:

1、匯入:

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2、讀詞以入境

(1)聽視頻範讀。

(2)學生自由讀、齊讀。

明確語氣語調:豪邁奔放,高亢激昂

(3)整體感知本詞上、下片的內容

3、品詞以入味

(1)理解體味本詞透過引用典故、直抒胸臆這兩種手法抒情言志

(2)本詞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別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

4、論詞以識人

總結本詞主旨,理解蘇東坡豪放的詞風。

八、板書設計:

寫作特點(表現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豪放風格

1、親射虎,看孫郎:少年狂氣,意氣奮發。

2、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希望朝廷重用自己,報效國家。

3、西北望,射天狼:殺敵報國的豪情,建功立業的決心。

九、教學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一首用韻律抒寫音樂美感的詞,是一首用典故抒寫深長意蘊的詞,是一首用豪情抒寫雄心壯志的詞。本節微課緊緊圍繞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進行設計,透過朗讀——探究——品味——感悟這些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這一節課的遺憾之處在於應再增設激發學生對詩詞想象力的環節,體味作者如何讓文字變得更生動,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詞風。

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專家:

各位領導:

大家好!

今天有機會讓我這個心理學的門外漢站在各位專家面前上一堂學科滲透心理教育課,我感到非常榮幸。雖然有些班門弄斧,但是想到我的一點點嘗試,可能會引起孩子和我個人雙向的成長,我還是很開心。

作爲一個語文老師,在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就在思考,怎樣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有效的進行心理滲透,讓我的課堂教學既不失語文味,又有心理教育的功能呢?

在我迷茫時,忽然瞥見了書桌前那本剛跟孩子們共讀的小說《草房子》。曹文軒的這部《草房子》曾獲得第四屆國家圖書獎,第九屆冰心兒童獎,被譽爲青少年成長的百科全書。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而眼前的《草房子》無異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我是不是可以在跟孩子們上課外閱讀輔導課時滲透一個心理教育點呢?

正當我猶疑時,看到了作家王安憶對小說的評價,她說:“人類的小說史,就是人類的心靈史。”我想,如果是這樣的話,兒童小說不就可以理解成是兒童的心靈史嗎?想到這裏,一股興奮流遍全身。對,就上《草房子》閱讀指導課。

文字有了,我究竟該滲透什麼心理教育點呢?又一次的閱讀小說,發現小說中可以提供滲透的心理教育點太多了:如何面對挫折、如何正確人際交往、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解決煩惱、如何學會堅強等等。這麼多的心理教育點都是我們的孩子現在非常需要的,也是很多心理學專家正在研究的。

可是,在讀到《紅門》這一章節時,我忽然發現了“嫉妒”這一心理現象,這恰恰是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有,又恰恰容易忽視的心理點啊!腦海裏忽然閃現一句話“對嫉妒來說,人們對它的無視,比人們對它的爭辯更加致命。”已經不記得是誰說的,但卻如此深刻的印記在心理。想着朋友的兒子因爲嫉妒其他小朋友有新玩具,而把別人的新玩具扔掉;想到新聞中某大學同寢室兩個孩子,因爲一個孩子嫉妒另一個孩子太優秀而投毒,想到最近網絡上很紅的“羨慕嫉妒恨”,那一刻,我忽然感覺,“嫉妒”心理恰恰是我想要找的心裏滲透點啊!於是,這堂課就圍繞《紅門》這一章節的故事,滲透“嫉妒”心理教育的思想就被我定下來了。

都說從教材中挖掘心理滲透點,是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現在覈心點找到了,我就開始將我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透過閱讀交流《草房子》中《紅門》的故事,發現嫉妒的心理現象,剖析嫉妒這種心理的產生原因,認識嫉妒的危害,商討排解嫉妒的策略,正確認識嫉妒這種心理,學會運用策略聯繫實際指導生活。

教學環節也就圍繞着教學目標分爲五大板塊:一、發現嫉妒的心理現象;二、剖析嫉妒產生的原因;三、認識嫉妒的危害;四、商討排解嫉妒的策略;五、正確認識嫉妒並指導生活。

但是我這堂課畢竟是一堂閱讀教學滲透心理課,閱讀教學應該是根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閱讀方法的指導,與此同時注意將心理教育滲透點與文字進行對接。

曹文軒的《草房子》記錄了青少年的生活經歷以及精神成長,所以被譽爲了“青少年成長的百科全書”。在課堂上我引導孩子們穿行在曹文軒真誠的文字下,透過自己閱讀文字的方式,瞭解曹文軒是怎麼樣將這種嫉妒心理表達出來的,這樣不僅關注了文字的表達,讓孩子學會透過文字讀到文字背後的東西,同時,也讓孩子們很直觀的從桑桑身上看到了嫉妒這一心理髮生的普遍性、正常性,以及這一心理對人的折磨。在反覆的朗讀體會後,孩子們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鴻溝,走進了文字,真切的感受到了桑桑的那種嫉妒的心理,然後透過想象嫉妒的色彩,聯想嫉妒的危害,同時聯繫文學作品或現實生活中其他人因嫉妒受到的痛苦,從而瞭解嫉妒之苦,主要苦在自己。早有高人指出,對被妒者來說,嫉妒是對一種價值的側面肯定,是另一種方式的讚揚,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構成實質性的損害。真正受到損害的是嫉妒者自身。先哲德謨克利特說“嫉妒的人是他自己的敵人。

然後再聯繫文字看到桑桑由於嫉妒所受的種種痛苦,同時以周瑜這樣一個極度極度者的例子,強化孩子的認識,有了嫉妒情緒不要害怕,只要及時排解掉,不要任其肆意膨脹就行。

文字閱讀討論到這裏,我再告訴孩子們,小說中的桑桑也一直在努力排解這種嫉妒情緒,他最終和杜小康是成爲了好朋友的。然後補充了視頻。到此,我覺得我的課還不能終止,我不能讓孩子們覺得嫉妒如洪水猛獸般恐怖,我希望他們對嫉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於是我又增加了正確認識嫉妒心理這一環節,我想告訴孩子們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心靈能一塵不染,也沒有誰的人生永遠一帆風順。我們如果有了嫉妒的心理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爲嫉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源自一種心理上對自身的認同感,關鍵在於我們有了嫉妒的情緒之後如何用我們已知的策略去排解它,只要我們願意去想辦法排解,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像桑桑取走頭頂上的那隻黑鷹一樣驅走嫉妒的陰霾,讓我們的天空更加澄澈、明朗。

同時,由於我這堂課是一堂課外閱讀指導課,因此我在帶孩子感受嫉妒表現,瞭解嫉妒成因,以及嫉妒產生的危害的時候,始終沒有丟下文字,一直圍繞文字展開。在文字的閱讀中邊讀邊感受,邊讀邊討論。在課堂教學的最後,我再次告訴孩子們《草房子》是青少年的百科全書,這本書能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課堂上交流的這些,從而鼓勵孩子繼續深入閱讀《草房子》,進一步推動了孩子們課外閱讀《草房子》的興趣。

以上就是我這堂課的設計緣由,感謝大家的聆聽!

標籤:說課稿 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