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繁星課文原文

課文3.28W

引導語:巴金先生的《繁星》相信很多人都學過,那麼有關繁星的課文原文哪裏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裏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後門,每晚我開啟後門,便看見一個靜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羣密佈的藍天。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那時候我正在讀一些關於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

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有一夜,那個在哥倫波上船的英國人指給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這幾顆是手,那幾顆是腿和腳,還有三顆星算是腰帶。經他這一番指點,我果然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附加閱讀:巴金語言風格

巴金的語言風格特徵明顯,總體來說他的語言是熱烈、明快、樸素的,然而就情感對語言的影響,又可分爲前後兩期來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語言風格著稱,感染性極強,故而巴金前期以《家》爲代表的小說受到青年人的熱烈追捧;而以小說《憩園》爲節點的後期作品語言則開始由熱轉冷,筆調變得深沉、悲哀和憂鬱,到了《寒夜》則將這種悲劇式的語言藝術提煉到了巔峯狀態。巴金前期作品語言的氣勢和節奏激越奔肆,一瀉千里,無法以遷回婉轉,含蓄凝鍊對其加以規範;熱烈酣暢,平白真率纔是其方圓。

這種顯示着“語句和生命是進合爲一的”語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團火似的燃燒着,也使別人燃燒”。然而巴金也絕非只是一味任情縱筆、狂放無羈以至流於粗糙簡濫。在具體駕馭這種平白率真、熱烈酣暢的文字時,巴金注重隨情緒的起伏變化和延伸發展來安排句法的構造、修辭方式的搭配和音節的長短相間,讓語言在熱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揚頓挫的節奏和旋律,產生一種流暢迴環的音樂美感。如作品《春天裏的秋天》中:“我擡起發熱的臉,去看蔚藍的天,去迎自由的風。我的眼裏卻裝滿一對大眼睛和兩道長眉。那對大眼睛裏充滿着愛情,春天的愛情,南方的愛情。”這一句並沒有使用整齊的韻腳,也不講究聲調的平仄搭配,詠玩味間卻給人一種抑揚有致,明快優美的音樂享受。這種富於音樂美的語言,是巴金語言抒情風格的重要特徵。

從《憩園》開始,巴金則逐漸把感情“隱藏”起來,放在文字之外,情節以內,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內心的情感,而是轉而開始大量運用冷性色彩詞隱晦、冷靜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動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爲例,整部小說所用的色彩詞彙除了灰黑,就是昏黃、慘白,從心理上給我們以沉重的壓抑感,加重了對作品的悲劇感受。而晦暗的語言色調作品語言的旋律遲緩,音調低沉,從而與作品的題材和抒情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使得作品的悲劇感頓生,調子也更加悲哀、憂鬱。

標籤:原文 課文 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