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小學課文勇氣原文

課文2.73W

和平是一種信仰,爲捍衛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勇氣》篇幅短小,情節動人。下面是小學課文勇氣原文,歡迎參考閱讀!

小學課文勇氣原文

課文原文:

在英國舉行的那次相當拘謹的軍人午餐會上,大家誰也不認識誰。我坐在一個美國傘兵身邊。他是第一○一空降師——巴頓英雄隊的,約摸二十歲。像多數跳傘運動員一樣,他長得比一般美國軍人頎長些,而且肩膀很寬,看上去是個孔武有力的硬漢子。他胸前閃耀着的勳章緩帶,比我記憶中任何將級官銜以下的人都要多。他開頭有些怯生生的,不很健談。但是過不久,他的拘束消失,給我講下面這個故事

在大規模進攻開始的前一天(進攻法國前二十四小時),盟軍向諾曼底空投傘兵,這個年輕人就是其中之一。不幸的是,他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地方着陸。那時候天差不多亮,老早已經在腦子裏記熟的標誌,他一個也沒有找到,也見不到任何戰友。他吹響用以集合隊伍的尖聲警笛,卻得不到任何響應。焦慮不安的幾分鐘過去,他再吹一遍,還是一個人也沒有來。他於是知道原定計劃出毛病,他現在是單槍匹馬,完全落在敵人控制的土地上。

他懂得,必須馬上找個地方隱蔽起來。他着陸的地點,是在一個整潔的、收拾得挺漂亮的果園裏的一堵石牆附近。在熹微的晨光裏,他看見不遠處有一棟小小的紅色屋頂的農家。他不知道住在裏面的人是親盟國的呢,還是親德國的,但是他總得碰碰運氣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邊溫習着寥寥可數的幾句法語,那是專爲應付這種緊急情況而學的。

聽到敲門聲,一位年約三十歲的法國女人開門。她長得並不漂亮,雖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她顯然是剛從做早飯的竈間出來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個小小的孩子——其中一個是嬰兒,坐在一張高椅子上——坐在飯桌旁邊,驚異地盯着他。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願意把我藏起來嗎?”

“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說着便把他帶進屋裏。

“趕快,你得趕快。”做丈夫的說,他迅速地把這個美國人推進壁爐旁邊的一個大碗櫥裏,“砰”的'一聲關上櫥門。

幾分鐘後,六個德國士兵來。他們已經看到這個傘兵降落,而這一棟又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們搜查得乾淨利落,轉眼之間就找到這個美國傘兵,把他從碗櫥裏拖出來。

那位僅僅是由於藏起美國人而“犯罪”的法國農民,在被拉出廚房的時候,想要招呼他妻子一聲,但是一個德國士兵一拳打在他的嘴上,他就說不出話來。德國人命令他站到院子裏,他並沒有受到審訊,也不能向妻兒說一聲再見,根本無所謂手續不手續,就被當場槍斃。妻子嗚咽,孩子放聲大哭起來。

德國士兵知道怎樣發落敢於掩護敵人的法國老百姓,不過對於如何處置他們的這個美國俘虜,卻顯然有一場爭論。於是他們暫時把他推入一間棚屋裏,把門閂上。

棚屋後邊有一個小小的視窗,由此望去,可以看到田野邊緣的那片樹林。那傘兵蜷身擠出視窗,向樹林奔去。

德國人發現他逃走。他們一邊跑到棚屋後邊來追他,一邊向他開槍。而子彈沒有打中目標。不過從當時的情況看來,逃脫是沒有什麼希望的。

他剛跑進樹林——悉經營的、沒什麼灌木和雜樹的法國樹林——就聽到周圍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他們分散開來,正在很有次序地進行搜尋。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看來抓住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他沒有什麼機會。

對,還有最後的一次機會。傘兵振作起來押這一注。他拼命往回跑,避開一棵又一棵的樹,離開樹林,再次跑進田野。他跑過棚屋,穿過院子,院子裏還躺着那位被殺害的法國人的屍體。這個美國兵又一次來到這戶農家,敲響房門。那位法國女人很快開啟門。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他們面對面地,站也許一秒來鍾。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視着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的到來使她變成寡婦,孩子們變成孤兒。

“你願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

“哦,當然啦。快!”

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裏。他在碗櫥裏躲三天。法國農民的葬禮舉行的時候,他是呆在那兒的。三天之後,諾曼底地區解放,他得以重返隊。

德國人再沒有來過這戶農家。他們想不到需要再來搜查這間房子,因爲他們不理解他們所要對付的這種人民。也許,他們理解不,人類的精神竟然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兩種勇氣打敗他們——智勝他們的美國青年的勇氣,和那位法國女人的勇氣——她毫不猶豫地給美國傘兵第二次機會。

我被這真實的故事裏的兩位主角迷住。我常常想到他們,並把這個故事多次講給美國駐法國和意大利的戰士們聽。不過我缺乏口才,總也不能圓滿地表達出我對這兩位卓越人物的看法。直到全歐勝利日以後,當我準備回國的時候,碰上一位空軍將領,他才把我感受到的確切地說出來:

“青年傘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氣。”他說,“在牢籠裏,他看到而且抓住惟一的出路。他是個勇敢機靈的孩子。不過,那位法國婦女的勇氣呢,是經常同你在一起,永遠不會讓你丟臉的。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幸福?”我驚奇地望着他。

“對,幸福。”將軍重說一遍,“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

附:《勇氣》教案

透過學習,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握結構層次,想想故事是怎樣開頭、發展、結束的?

1.教師範讀

要求:給自然段標序號;複述故事部分(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解說:範讀,起到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作用,再加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使學生進入文中的情境,努力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挑讀

要求:用標註寫美國傘兵的語句;用標註寫法國婦女的語句;用△△△標註揭示文章主旨的語句。

(解說:圈點、勾畫、批註法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實踐中會發現,有些特殊問題的答案往往要閱讀若干段落後才能獲得,此時,就需要有選擇地讀,即挑讀。本文的學習重點是對勇氣的理解,只有進行挑讀,才能更好地理解勇氣的含義。)

3.細讀全文

要求:以每分鐘300字的速度詳細默讀全文。

(解說:在前面兩步閱讀的基礎上,對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的特點有初步的認識,這種認識也許是膚淺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只有仔細閱讀,仔細琢磨,才能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淺入深,全面正確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特點。)

4.速讀課文

要求:以每分鐘500字速度默讀全文。思考故事是怎樣開頭、發展、結束的?

(解說:在前面閱讀三次的情況下,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一次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本文結構特點。)

明確:小說以我在那個軍人午餐會上結識的坐在我身邊的一位美國傘兵開頭,引出故事。結尾借一位空軍將領之口說出我對故事中兩位卓越人物想說而未能說出的評價與讚歎。小說的發展與結局是一個完整而動人的故事,以勇氣爲組材線索,向我們展示一位美國傘兵以智取勝與敵人拼到底的勇氣;另一個是法國婦女爲捍衛和平這一崇高信仰所表現出的非凡過人的勇氣。小說以兩個人物的兩種語氣,譜寫那個時代人民要求和平的最強音,從一個側面反映戰爭的無比殘酷,全文結構嚴謹,故事曲折生動,寫法獨具匠心。

(解說:透過概括段意,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戰背景:

1939年德、意、日和英、美、法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爲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蔓延全球,短短6個星期之後,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就宣佈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嚮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鬥爭。1944年6月6日晨,盟軍三個傘兵師在德軍防線後方空降,本文的故事發生。之後就是世界著名的諾曼底登陸。

1.文章的標題叫做勇氣,文中也提到兩種勇氣,請解釋兩種勇氣的含義。

2.當美國傘兵第二次回到農家門前時,是什麼原因使得那個剛剛失去丈夫的法國女人再一次收留他?她前後兩次回答說哦,當然啦。這兩個當然中所包含的意義是否一樣?

3.文中那位將領對那位法國婦女的評價是她是一個有福氣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4.作者看重哪一種勇氣,你又看重哪一種勇氣?

(解說:這幾個問題的設計由淺入深,由易而難,在學生談英雄故事和教師介紹二戰背景的基礎上,這幾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對於問題的回答,不嚴格要求,只要大意對即可,特別是後幾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思考,探索創新,可暢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師應予以肯定。)

參考答案

1.勇氣:①美國傘兵以智取勝與敵人拼到底的勇氣。②法國婦女兩次收留美國傘兵,她因爲捍衛和平的崇高信仰而表現出的非凡過人的勇氣。

2.法國婦女雖然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可她心中的信仰是崇高的,她嚮往和平,她知道是誰發動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也知道要想過上幸福生活就應向那位美國傘兵那樣勇於拼命到底,所以她依然同前一次一樣收留他。關於兩個當然詞的含義需從不同角度理解:從主觀即法國婦女本身來講,她前後的當然是一致的,因爲無論客觀條件如何,周圍發生任何情況,她的信仰始終如一。從客觀情況來看,後一個當然含義深刻,因爲是這位美國傘兵的出現,使她永遠地失去丈夫,孩子們成孤兒,此時,客觀條件發生本質性變化,美國傘兵押注再一次求救於她,她在悲痛欲絕之時說當然啦,更表現出她那非凡的勇氣。

3.那位空軍將領評價法國婦女她是一個有福氣的女人,一是說勝利就在她面前,她很快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彷彿她就是創造和平的天使,因此說她是有福氣的女人。再者說,誰遇上這樣的女人都會給他帶來福氣,就像那位美國傘兵不是得福嗎?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同你在一起,永遠不會讓你丟臉的,這裏的你含義更爲深遠而廣闊,這個你由法國女人崇高精神境界延伸到你、我以及世界上所有嚮往和平併爲之而奮鬥的人類正義者。

4.作者更看重法國農家婦女的勇氣,因爲法國婦女在萬分危急的時刻不惜犧牲個人一切,做出正確選擇捍衛和平,所以她的勇氣更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