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人教版匆匆課文原文

課文8.87K

導語:《匆匆》是現代傑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人教版匆匆課文原文,歡迎借鑑!

人教版匆匆課文原文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那裏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擴展閱讀:人教版匆匆教學

目標要求:

1、瞭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爲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明白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蒐集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修養。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激趣匯入,情感奠基。

1、學生自由背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

2、教師談話匯入並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找準新舊知識的契合點,輔之師生課外資料的有機融合,更利於學生提早進入文字閱讀狀態。)

二、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以“我來讀讀”、“我來說說”的形式檢查學生自學字詞和讀文情況。

2、學生在組內互相交流預習中遇到的難理解的詞句,教師相機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更是學習的主人,主體地位迴歸,內在潛能被激發,學生會無拘無束的交流,自主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三、品讀欣賞,個性感悟。

1、默讀。圈點批畫自己喜歡的句段,反覆揣摩體會。

2、精讀。學生採取適合的讀書方式,結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想開去,品詞析句,深層研讀。然後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好朋友交流研討。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此環節學生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直接觸摸感受文字,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同時學習夥伴間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使個人的情感薰陶得以昇華。)

重點指導: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進行仿寫練習。)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太陽蒸融了。

(這些句子運用了排比、擬人和比喻等手法,讀起來格外輕巧婉轉,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賞讀。以“挑戰擂主”的形式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句段感情朗讀,也可以背讀積累。

(競賽朗讀鼓勵學生進行個性解讀,體現了由會讀書到讀好書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1、學生彙報收集到的有關時間方面的散文、詩詞、格言警句。

2、從“寫名言”的視角,讓學生仿照名人寫出自己的名言。

3、課外閱讀建議(可從中任意選擇):

繼續查找有關時間方面的資料,召開“惜時”交流會;

閱讀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條件的同學自己錄製朗讀錄音帶,也可找夥伴合作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