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故鄉的蘆葦課文的內容

課文9.08K

《故鄉的蘆葦》是一篇典型的借物抒情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故鄉的蘆葦課文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故鄉的蘆葦課文的內容

故鄉的蘆葦課文的內容:

多年來令我魂牽夢縈,永遠不能忘懷的,是故鄉的蘆葦。

是的,就是那些看來似乎很不起眼的、樸實無華的蘆葦。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綠油油,迎着輕風,搖曳着修長的青玉似的秀枝,遠看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輕雲,在地平線上飄拂着,給鄉村平添幾分恬靜和飄逸。

幾乎所有的河溝,小湖,池塘,都有綠色的蘆葦掩映着。

每年,當春風剛剛吹謝雪花,故鄉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還未褪盡寒意的泥土裏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腦袋。它長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長到幾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狹長的葉子。

到這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最喜歡摘一片蘆葉,熟練地捲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邊,吹出各種悅耳的樂音。孩子們爲這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邊,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樂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喚着……

我們還喜歡用蘆葉折成綠色的蘆葉船。手巧的夥伴,還會從舊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當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還用香菸匣裏的錫紙做成小小的銀色的帆。我們一個個光着小腳丫,蹲伏在河灘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開船囉!開船囉!”在一片歡呼雀躍聲中,綠色的“船隊”便滿載着我們純真的幻想,順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輝的夏夜,我最喜歡帶着弟弟到蘆葦叢中抓紡織娘。紡織娘通體透明,頭上長着兩根細長的觸鬚,身上裹着兩片薄薄的玻璃紙似的羽翼。我們把捉到的紡織娘小心地放進小竹籠子裏,怕它們餓,就塞進幾朵金紅色的南瓜花。然後將籠子掛在蚊帳架上,任紡織娘用好聽的歌聲伴我們進入甜蜜的夢鄉……

故鄉的蘆葦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

大家好!

現在,就我聽《故鄉的蘆葦》一課的粗淺感受,向大家做以彙報,如有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故鄉的蘆葦》它主要以“蘆葦”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吹蘆葉哨、折蘆葉船、捉放紡織娘等往事,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全文用輕鬆細膩的筆法娓娓敘說着童年的歡樂生活,生動感人,主題鮮明。李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有如下特點;

一、教學語言豐富,給學生美的享受。

教學語言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手段,教學語言的豐富,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他們主動參與的慾望,給他們以優美語言的示範,還能使學生如沐春風,如浴冬陽,帶來美的享受。李老師的教學語言親切、甜美、流暢而生動,獨白語言清脆悅耳。在上課伊始教師聲情並茂地談話,既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美。故鄉是遊子魂牽夢繞之地。”把學生一下子帶到了思鄉的氛圍之中。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富有啓發性的過渡語,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回顧完上節課所學內容時,教師是這樣過度的:多年來最令我魂牽夢繞樸實無華的蘆葦,一定會給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在難忘的往事中感受那一份份快樂。這自然得話語使學生的思緒隨着教師進入到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之中。在本節課結束語中,教師的語言更富有詩意:詩一樣的語言,畫一樣的意境,絲一樣的情感,使我們在字裏行間感受着濃濃的思鄉之情,這使同學的感情得到了昇華,對自己故鄉也有着深深地熱戀之情。

二、遵循語文學習規律來選擇教學策略

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欣賞美句,使學生的情感迅速進入到本文中來,在故鄉美景的感染中,自然地進入到學習故鄉給我留下的三件童年趣事中,教師在學習三件趣事中並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緒,而是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趣事來學習,改變了以往按順序講文字的套路,這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的機會,使課堂氣氛更和諧,在吹蘆葉哨一節中,教師爲了讓學生體會擬人句的妙處,採用換句子對比的手法,讓學生感受擬人的好處,並鼓勵學生在寫作中也增加修辭手法的運用,這就使讀寫結合起來了。在三件童年趣事的學習中,教師着重引導學生要體會作者的心情,這樣學生的情感就與作者的情感拉近了,與作者一起體會到童年的樂趣,在作者童年趣事的感召下,學生也有表達自己童年趣事的慾望,這爲下一環節的寫作做好了鋪墊。

其次,本課的教學重點有一項是揣摩作者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動筆。寫一些童年趣事。教師在教學中對這一教學目標也落到了實處,首先讓學生賞析文中景色描寫的佳句,然後用替換句子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使文章增色。李老師在三件趣事的教學中讓學生體會詳略得當手法的運用,使文章佈局更合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寫出了自己的童年趣事,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抓文字用心讀

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體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我們團隊的科研主體是《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基本規律的探究》在本節課中李老師在這方面做得也比較突出。教師在回顧課文的環節中,學生把自己認爲比較優美的語句讀出來後,教師用課件展示出來,大家進行欣賞讀,在讀中感悟作者語言的精當,體會思鄉的情感。學生在讀體會到了朗讀帶來的愉悅。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教師也時刻注意朗讀的培養。在學習童年三件趣事中,教師在指導吹蘆葉哨一段時,從這幾方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詞語要連讀,突出重音,注意體會作者的心情,讓自己的心情與作者合拍,這樣才能使朗讀有血有肉,吸引聽者自己也能體會到朗讀的`樂趣。除此之外,李老師還利用表演來幫助朗讀,讓學生表示小心翼翼,吹呼雀躍,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童年的樂趣,使自己也樂在其中。

四、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本節課成功的有一保證

恰當運用多媒體,可以使課堂氣氛更活躍,課堂容量更大,學生能具體、形象快捷地獲取知識,本節課李老師在多媒體的選用上恰到好處,沒有爲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教師兩處用到配樂,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教師多次運用多媒體出示重點句、段,這對學生的朗讀訓練是十分心要的,尤其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紡織娘的圖片。學生透過看圖和文字解說,對紡織娘這種生闢的昆蟲一下子就瞭解了。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不足:

在本節課中教師的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不能激起學生深入思考,這需要教師在每一節語文課中,仔細揣摩,隨着教學閱歷的加深,會得以實現。

拓展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以熱愛家鄉爲主題的抒情散文。文章採用了先敘述後抒情的寫法,首先用清麗脫俗的語言描寫了故鄉樸實無華的蘆葦多而美的特點,接着自然而然地引發了對兒時與蘆葦有關趣事的回憶,透過吹蘆葉哨、折蘆葉船、捉紡織娘等往事,抒發了對兒時生活的追憶之情以及對自己家鄉的懷念之情。全文用輕鬆細膩的筆法娓娓敘說着童年的歡樂生活。生動感人,主題鮮明,同時文中生動優美的詞句也是學生學習語言,培養語感的好材料。

【設計構想】

本文的設計構想很簡單也很樸實,蘆葦之美部分的學習重在文字體會,趣事部分重要自學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排比部分重要積累,透過讀文和師生、生本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作者用文字表達的美與趣,培養學生語感,初步體會讀書帶來的美與愜意。

【教學目標】

1.認識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及詞語。透過自讀理清文章結構,概括三件趣事。

2.透過反覆品讀,結合課文體會“恬靜”“飄逸”“繽紛的記憶”等詞語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蘆叢美景和童年趣事。

4.在朗讀和品讀中感受課文準確、形象的語言和熱愛故鄉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

5.學習抓重點詞語讀書、聯繫生活實際讀書和想象畫面讀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詩詞匯入,揭示主題

板書:故鄉。對於遊子來說,故鄉是抹不去的情絲。《詩經》中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想起故鄉,就想起故鄉的楊柳,王維有言“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想起故鄉,就想起故鄉的……(梅),余光中有言“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想起故鄉,就想起故鄉的……(長江水)(課件展示,學生讀詩句)故鄉的一景一物都融在了遊子的血液中,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事物寄託他對故鄉的懷念與熱愛。對於作家樊發稼來說,想起故鄉,就想起故鄉的蘆葦。老師板書(蘆葦)。

齊讀課題。

二、自讀識字,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尤其是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要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

2.學習詞語。

蘆葦、繽紛、密如蛛網、恬靜、飄逸、口哨、舵手、紡織娘、包裹

舵手,看舵的偏旁你就一定知道它跟什麼有關?那什麼是舵手呢?舵:控制行船方向的設備,多裝在船的尾部。那你能猜出舵手的意思嗎?你瞧,有些詞透過查字典或猜想也可以知道詞義。

再看“紡織娘”,你知道指的是什麼嗎?見過嗎?(看圖片瞭解紡織娘)你能快速地在書中找到描寫紡織娘的句子讀一讀嗎?“紡織娘通體透明,頭上長着兩根細長的觸鬚,身上裹着兩片薄薄的玻璃紙似的羽翼。”你瞧,作者抓住了紡織娘身體、觸鬚和羽翼特點,僅一句話就讓我們知道了紡織娘的外形,寫作時抓住事物特點多重要呀!

好了,同學們,其它的詞語我們會在讀文的過程中學習。

3.字詞我們都認識後,相信讀文更沒問題了。請同學再一次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談談你的體會。

(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美景和趣事,板書)

三、導讀探究,感悟積累

(一)體會蘆葦之美

1.師:那我們就先來感受故鄉蘆葦之美吧。

問:誰來讀讀文中描寫蘆葦之美的句子?(一片片,一簇簇……)

(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句話,說說故鄉的蘆葦有什麼特點?(多、長、綠、輕)

誰能再來讀讀這句話,再來體會一下蘆葦的特點。(2人)

讀着讀着,你體會到那份“恬靜和飄逸”了嗎?(課件變紅)說說你的感受?你瞧,我們讀着讀着,就明白了很多詞語的意思呢。

那我們就讀出這份恬靜和飄逸。(指名讀)

2.師:正是這蘆葦給鄉村平添了幾分恬靜和飄逸,所以作者發着內心地說……(出示課件復沓1:多年來最令我魂牽夢繞、永遠不能忘懷的,就是故鄉的蘆葦——就是那些看來似乎很不起眼的、樸實無華的蘆葦。)

(二)體會事情之趣

1.師過渡:這樣樸實無華卻飄逸美麗的蘆葦在家鄉隨處可見,春天來臨,它便給孩子們帶來了樂趣。

請同學默讀第7、8、9自然段,思考:試着用簡短的句子或短語概括每件事,寫在這一段的旁邊;再思考你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這份童年的快樂,將句子畫下來。

2.請同學們再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商量一下你每件事概括的語言,看能不能最簡單;再把你畫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

3.彙報交流

概括:吹蘆葉哨、折蘆葉船、抓紡織娘

(讀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朗讀)

4.復沓2:正是因爲有了蘆葦,纔有了我們童年的這些趣事,所以作者說“多年來最令我魂牽夢繞、永遠不能忘懷的,就是故鄉的蘆葦——就是那些看來似乎很不起眼的、樸實無華的蘆葦。”

(三)感受繽紛的記憶

1.師:學到這,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這段話(課件出示)沒學。(1讀)請你先來讀讀這段話,說說對此你有什麼疑問?(這段沒有蘆葦)

是呀,沒有蘆葦我們爲什麼還要寫它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誰來再讀一讀(2讀)。

問:這段寫了故鄉的哪些事物?(小河,野花,油菜花,棉花)

問:那作者爲什麼不直接寫:生我養我的故鄉呀,你給我留下多少夢幻般的、繽紛的記憶——比如:那小河,那野花,那油菜花,還有棉花。(課件出示,讓學生體會這樣體現不出繽紛的記憶,不美)

師:那我們就加上這些詞一些來體會那繽紛的記憶吧,齊讀(3讀)。

師:你想看看這些美景嗎?(課件出示圖片,邊看邊讀句子,4讀)

2.師:這些事物如此之美,而最讓我魂牽夢繞的卻是故鄉的蘆葦,由些我們更能體會到蘆葦對作者的重要了,這也就是寫這些美景的原因,更襯托出不起眼的蘆葦的與衆不同了,所以作者說(復沓3):“然而,多年來最令我魂牽夢繞、永遠不能忘懷的,卻是故鄉的蘆葦——就是那些看來似乎很不起眼的、樸實無華的蘆葦。”

四、迴歸整體,體會情感

師:作者用詩一樣的語言、畫一樣的意境讓我們感受到了故鄉的蘆葦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抒發自己的情感。

(齊讀最後三個自然段)

五、單元整合,訓練說話

師:故鄉的蘆葦是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後面我們還要學習《老家的螢火》,它們的相似之處就是用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之情。雖然我們還不曾遠離故鄉,但我想故鄉也一定有你難忘的事物,你能想一想,用這樣的話來說一說嗎?“想起故鄉,就想起故鄉的……,因爲……。我愛故鄉,我愛故鄉的……”

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論我們走到哪裏,故鄉永遠都藏在我們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