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賣火柴的小姑娘的課文理解

課文2.51W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我們用了多年的課文,多種版本的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都有這一課。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結尾是這樣的:

賣火柴的小姑娘的課文理解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這一課的思考和練習中還有這樣一道題:

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

怎樣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是教學這一課不能迴避的問題。如果我們細細思考,至少可以有三種答案:

第一種是不幸──小女孩又冷又餓,大年夜慘死在街頭,還有什麼幸福可言?早些年我們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多數採用這種回答。這種說法看起來理直氣壯,卻無法自圓其說,因爲它根本無視文字的存在。安徒生寫下這兩個“幸福”不是一種反諷,而是真誠的陳述。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小女孩根本沒有幸福。

第二種是幸福──小女孩受盡飢寒的煎熬,現在她終於解脫人間的苦難,和奶奶一起到天堂去獲得幸福。聯繫前文說的“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覺得這種回答比較符合安徒生的本意,因爲他畢竟是一個宗教信仰者。不過,這種解釋讓我們走入了另一個困境,因爲中國教育是無神論的教育,我們不能對學生講上帝是存在的,天堂是有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世界歷史上宗教對人類生活和思想的巨大影響,看到今天世界上有數十億宗教信仰者的客觀現實。《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要“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宗教文化。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安徒生是西方人,他是信仰上帝的,他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幸福的小女孩能在天堂享受幸福,這正是安徒生博大而慈悲的愛心的體現。

第三種是物質不幸而精神幸福──小女孩的現實生活是如此不幸,但她臨死前看到過那麼多美好的`東西,特別是能和自己慈愛的奶奶在一起,她的精神正經歷着幸福。這種說法把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區分開來,比較符合唯物辯證哲學的觀點。唯物辯證哲學一方面認爲物質決定精神,精神依賴物質而存在,精神對物質有反作用,物質和精神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另一方面也認爲,精神一經產生,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兩者之間並不一定密切相關。在人類歷史和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難找到這樣的例證:物質生活貧窮,精神生活也可能豐富;物質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卻並不一定豐裕。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錢多並不一定幸福,這就是物質和精神各有它們的獨立性。窮人也可以有幸福,這種幸福則更多地體現在精神方面。拿賣火柴的小女孩來說,現實生活非常不幸,但她有幻想,有追求,“至少還有夢”。她在臨死前看到噴香的烤鵝、暖和的火爐、美麗的聖誕樹、慈祥的奶奶,她跟奶奶一起飛向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她的精神正經歷着幸福。從整篇課文看,安徒生用大量篇幅描寫的就是小女孩的幻想,過去我們在教學時只是以美好的幻想反襯小女孩現實生活的痛苦,這樣可能有悖於安徒生創作的初衷。安徒生在這個作品中表現的不只是對小女孩的同情,更多的是寄託着讓她過上幸福生活的期望。不過當時安徒生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出路,才把希望寄託在上帝那裏。

如果進一步區分前後兩個“幸福”的含義,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曾經在一系列美好的幻想中經歷過幸福,並且跟着奶奶一起到天堂去尋求人間所沒有的幸福。

賣火柴小女孩的現實生活是極其不幸的,安徒生卻用不幸來凸顯幸福。一根火柴的光芒是那樣微弱,與其說是火柴給了小女孩溫暖,不如說是她對美好理想的追求點燃了心頭的幸福之火。她用微笑面對生活,即使是幻想中微不足道的幸福,她也沒有放棄過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可能有面對痛苦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從賣火柴的小女孩那裏汲取力量,點亮心中的幸福之火,就可以驅趕現實中的黑暗和苦難。從這個意義上說,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其實是一種信念,那就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