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端午節的初一話題作文600字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的初一話題作文6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端午節的初一話題作文600字3篇

有關端午節的初一話題作文600字3篇1

今天,媽媽從冰箱裏拿出了昨天在奶奶家打得糉葉,說要包糉子給我吃。我一聽,高興極了,連忙說:“媽媽,我也和你學包糉子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先把糉葉放到鍋裏煮上,就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棗、還有花生米。媽媽把這些材料放到水裏泡了起來。不一會兒,糉葉就煮好了,媽媽又用清水把糉葉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裏泡了起來。

看着煮好的糉葉,我不禁好奇的問:“媽媽,糉葉爲什麼要煮一下呢?”媽媽說:“煮了糉葉會軟一點,包起來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來是爲了包糉子的時候好包,我還以爲是要用熟的糉葉呢。我又幫媽媽拿來了綁糉葉的勒草,就開始包糉子了。

媽媽先把四、五片糉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後再把它拿在手裏,捲成圓錐狀,再向裏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餘下的糉葉把口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出來了。然後,還要用勒草把糉子緊緊地綁住,如果綁不緊,放在鍋裏煮的時候米就會溢出來的。

我看媽媽包得挺簡單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動起手來。誰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糉葉沒有疊好,就是裝的米多了包不上口。這才知道,看花容易繡花難,我連忙虛心地向媽媽請教起來。經過了媽媽的悉心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

看着我包的那幾個奇形怪狀的糉子,我和媽媽都大笑起來。但是我的心裏挺高興的,因爲這是我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它的味道一定是很鮮美的。

有關端午節的初一話題作文600字3篇2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有關端午節的初一話題作文600字3篇3

六月的天空是湛藍深遠的,六月的小夥伴是活潑開朗的,六月是炎熱的。端五節坐着龍舟,脖子上掛着香包,頭上扎着艾葉辮子,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向我們駛來。

端午節的前夕,媽媽就開始包糉子了。吃糉子可是端午節習俗裏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包的糉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裏買的.沒什麼兩樣。新鮮的糉葉,大盆用醬油調好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都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糉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着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糉葉的尾巴,把糉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糉子,我的手也癢癢的,想試一試。別看我說說簡單,做起來難多了。我包的糉子一會兒“喂”得太多了,糯米都從糉葉縫裏“逃”出來;一會兒“喂”太少了,還沒“吃”飽;一會兒糉葉被我折得亂七八糟的,糉子包得奇形怪狀……我灰心喪氣,乾脆不幹了。媽媽見了,鼓舞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次會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媽媽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連三地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糉子。

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鑽進我的鼻孔,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拿出一個糉子,解開繩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着自己親手包得糉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標籤:端午節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