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傾聽票證之述說初中作文

星期天,爸爸媽媽照常出去採購。他們走後看,屋子裏很安靜。我按媽媽的囑咐,把零亂的抽屜整理好。這時,一個牛皮紙袋映人眼簾。出於好奇心,我把裏面的東西倒了出來,原來是一些花花綠綠的票,有糧票、麪票、肉票、蛋票、油票、布票、棉花票、工業券……還有一個(副食購貨證)。購貨證上還有具體的項目:什麼粉絲、豆腐、白糖、芝麻醬、肥皂、鹼面兒……我一一觀賞着這些票證,媽媽給我講過的許許多多關於票證的故事一下子涌了出來,恍然間,彷彿這些票證都有了生命,它們居然開口說話了。

傾聽票證之述說初中作文

糧票儼然以“老大”自居,首先發言:“那時糧食是定量供應,如果出門不帶糧票,簡直寸步難行,所以我們糧票最珍貴。記得有一次,買掛麪的小主人因爲淘氣,把5斤麪票埋在路邊的一棵樹下邊,結果爸爸媽媽領着他把沿途的幾十棵樹的`樹根周圍翻了一遍,到底也沒找到,不僅掛麪沒買成,小主人還被狠狠揍了一頓……”

別看豆腐軟塌塌的,豆腐票的反應卻很快,插嘴說:

“我那時也是寶貝哩,因爲我又便宜又有營養,所以身價並不比肉低。當時,只要聽說商店裏來豆腐了,各家各戶的老老小小都端着盆,拿着碗,爭先恐後去排大隊買,一平板車的豆腐一會兒就賣光了,經常有拿着豆腐票卻買不到豆腐的事呢!”

憨厚的肉票聽了卻不滿地嘟峨着:“豆腐再好吃,也不能和肉比啊!那時每月每人只有半斤肉,誰家不把吃頓肉當成過大年呀……”

聲音尖細的蛋票生怕被人忘了,趕緊插嘴:“吃肉是過年,可我們雞蛋只有生病和坐月子的人才有資格吃哩。”

“你們光說吃的東西啦,別忘了還有穿的哪!”一直沉默寡言的布票這時張開了嘴,“想當年,每年每人只發一次布票,十幾尺布連穿再蓋根本不夠用,小孩子過年穿件新衣服,高興得晚上都睡不好覺。平日裏,人們的衣服都是補丁揮補丁。”

“還有呢!”棉花票慢吞吞地湊上來,“記得小主人下鄉時,被子掉在炕竈上,結果燒糊了一大片,因爲沒有棉花票,只好將被子改成一半有棉絮,一半填碎布頭的‘冷暖被’,湊和着又蓋了好幾年。”

“還有我呢!所有票證裏我身價最高了。”又高又大的工業券半天沒插上話,急了,“過去娶媳婦要‘三轉一響’的‘四大件’,要是沒有我,哪一件也買不來啊!”工業券牛氣、哄哄的氣勢,令其他票證一下子沒聲了。

過了一會兒,油票開口發牢騷說:“說得這麼熱鬧有什麼用,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我們已經沒用了,成了

‘廢紙一張’!”《副食購貨證》卻說:“不,我覺得我們作用更大了,要不主人們爲什麼要儲存我們呢?因爲我們是歷史的見證啊!”

“叮咚,叮咚”一陣門鈴聲把我拉回到現實中來,爸爸媽媽拿着大包小包累得呼味呼味地進了屋。我想起剛纔票證們的訴說,於是故意開玩笑地問:“爸爸、媽媽,要是還用票證去買東西,你們能滿載而歸嗎?”他們都笑了起來,說:“孩子,不會再有那種事了。”

是啊!改革開放不過才20年,彈指一揮間,人民生活水平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簡直是天壤之別,票證們的訴說不就是生動的見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