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我們這幫人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而我們五十六個同齡人匯成一幫人。白驥過隙,時光荏苒,一千零一個日日夜夜,我們揮灑汗水,同歷甘苦,收集了捧捧珍貴的回憶,感謝着親密相伴的友誼。

我們這幫人

嬉笑着,打鬧着:那,不就是我們麼?

我們這幫人,“沉默是金”是我們信奉的處事準則。“嗯、這個問題你們怎麼看?沒關係,自由發言。”臺上老師頗有些尷尬地“循循善誘”。相視着眨巴眼睛,大家不約而同地垂下頭,手指緊張地捻着書頁。靜謐也不合時宜地湊着熱鬧。“那、還是小組輪流發言吧。”或流暢、或斷續、或多、或少,我們順次站起來,智慧的辯思在教室中擦出微弱的火花,卻轉瞬即逝。“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們彷彿是宇宙黑洞,任爾東西南北風,始終保持我自巋然不動的沉靜。

“唉,你們這幫人!”嘆息中帶着老師深深的`無可奈何。

我們這幫人,“冷然”是我們的躲藏面具。“你們怎麼就不知道珍惜當下?災區孩子們就算在帳篷學校,對自己的學習也絲毫不曾懈怠。你們呢?個個目光呆滯,怎麼都彷彿麻木不仁似的?!”老師怒其不爭的詰問餘音繚繞。默默地下課,靜靜地上課,我們似乎不受感觸般漠然依舊。但我分明瞧見我們交匯的目光中都夾雜着一絲隱忍的觸動。捐款時,我忽然發現我們的同學都是“最可愛的人。”捐款有價愛心無價,那一個個起身的人影周圍籠罩着淺淺的光暈,每一個投遞動作都閃着華美的微茫。五十六筆捐款,承載五十六份心意。

“嗨,我們這幫人!”是我們打鬧着相互擊拳挪揄。

我們這幫人,“頑劣“是我們的秉性風格。模模糊糊的朗讀聲裏,隱約閃爍着幾束可疑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四下掃視一番,“哈哈,機會來了。”按捺不住心頭一陣狂喜,利索地攥起筆正欲“大幹一場。”“嘿嘿嘿……”泠不防背後悠悠升起陰森可怖的泠笑。頓時心膽欲裂,來不及審清冷笑者何人,欲蓋彌彰地便搖頭晃腦,滿口“之乎者也”“abcd”。班幹們不禁偷偷相視一笑,“哼,看誰還敢在早自修爲非作歹。”“現在有不少班級出現了早自修抄作業的現象,我們班……”老師擡起頭,嚴厲的目光在班中挨個巡視一番。我們或自豪、或無奈地昂起頭,堅定異常地回答:“沒有!”

呵,我們這幫人!

也許,我們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也許,我們只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班級;也許,我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我們不善表達的外殼下裹藏着真誠的靈魂。我們展現真實的自己,在相處磨合下,改變、充實、完善着自己,品味着友誼。

嘿,那就是我們——這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