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1

我的家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往往春節結束時,小城內的熱鬧與喜氣還未散去,人們也彷彿對春節的美好還有些意猶未盡。因而元宵節的到來,再一次將小城的熱鬧推向了高 潮。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每逢節日,各地都會用各自不同的風俗來慶祝這一天,然而家鄉的元宵節,很多風俗與外地一樣,大抵都是吃元宵,賞花燈、放鞭炮等。

當太陽西下銀盤似的月亮升上漆黑的夜幕時,才宣告元宵節的正式開始。這時全家要坐在一起吃元宵,吃過了元宵之後纔可以去賞花燈。元宵又叫湯圓,大多數是以白糖、玫瑰果仁、芝麻等爲餡料,再滾上糯米粉從而製成的一種小吃,吃起來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又有團圓,圓滿之意,故深受人們的喜愛。

吃過元宵後,便可以去燈展賞花燈了,一進入燈展,便宜好像進入了燈的海洋。街邊上擺滿了形式各異的燈,頭上也懸掛着許多彩燈,而這些燈的造型也十分生動。有的是張牙舞爪的蜈蚣,有的是青蔥翠綠的松柏,有的是吐着氣泡的金魚,有的是雍容華貴的牡丹形態不一,種類繁多,令人目不睱接。而前來觀看燈展的人也不在少數,小孩子們穿着過年的新衣顯得十分精神,又因天氣寒冷小臉凍得紅撲撲的,手裏又拿着燈籠互相追逐,因而又顯得活潑可愛,而青年人則在街邊皺着眉頭仔細思索着自己所拿到的燈謎,老年人則在認真欣賞着花燈,並時不時地讚美幾句此外,街邊的叫賣聲也是此起彼伏,顯得整個燈展更加熱鬧了。

穿過燈展便來到了廣場上,此時的廣場上也是同樣的熱鬧。家鄉特有的高蹺隊和舞龍舞獅隊也在隨着鼓聲心情表演着,廣場的周圍也在不斷放着煙花,圍觀的羣衆也在這個火樹銀花的夜晚裏喜笑開顏。

家鄉的元宵節熱鬧非凡,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寄託着他們對家鄉深深的愛戀,寄託着他們對家鄉一年的期許,寄託着他們對家鄉美好明天的肯定!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2

春節、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在我國的這麼多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雖然過元宵節時沒有過春節時那麼熱鬧,但我覺得元宵節極富有傳奇色彩,是最最美好的節日。現在就讓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的元宵節吧!

元宵節那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了,因爲中午會有親屬來家裏吃團圓飯。要把家裏簡單地收拾一下,還要把元宵節之前買來的雞鴨魚肉、各種蔬菜精心烹飪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

大約九點多鐘,大街上便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哦,是扭秧歌的人來了。他們排成一束長長的隊伍,像一條長龍,在大街上游 行着。每個人都穿着花花綠綠的表演服,手裏拿着道具邊走邊舞,敲鑼打鼓聲震耳欲聾。大人們在家裏忙活,小孩子們便去大街上看扭秧歌的,手裏還拿着冰糖葫蘆、棉花糖、玩具等小碎物,跟着扭秧歌的隊伍跑跑跳跳。

一直到扭秧歌的結束,圍觀的人們才意猶未盡地散開。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飯菜已準備好了,擺上了餐桌,香氣直往人的鼻孔裏鑽。待家人們都到齊,便開飯了。大家邊吃邊聊一些家常瑣事,十分開心。我們小孩子什麼也不管,只顧吃桌上的各種美食。我們最愛吃元宵了,外表白白的,圓圓的,看起來誘人極了;吃起來糯糯的,甜甜的,十分美味。

晚上那才叫一個熱鬧呢!吃晚飯時,外面便響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這讓我們小孩子有些坐不住了,飛快地吃完晚飯,便結伴去大街上玩。大街上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就像是辦喜事似的,紅火而美麗。大街上擠滿了人,每個人都在饒有趣味地觀賞着各式各樣的花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幸福笑容,這是人們發自內心的笑容!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多麼美好的節日啊!

看啊,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快樂吧?真希望下個元宵節能快點到來啊!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3

正月十五,我回老家重溫兒時元宵節的歡樂。

離開縣城路程還沒有過半,陝北的特色景觀便越來越明顯。公路兩旁坐落着一排排窯洞,窯洞口掛着花花綠綠的門簾,兩邊的大紅春聯和紅燈籠,煞是喜慶。此時,窯洞在我心裏已不僅是遮風擋雨的棲息之所,已變成了一種眷戀和牽掛。

在老家人眼裏,正月十五要比大年三十更爲隆重。因爲,過了這一天,新的一年纔算開始,所有的辛勞也將開始。因此,這一天,就成了老家人心目中最特殊的節日。當我興沖沖地推開大姨家的窯洞門時,一種家的感覺撲面而來。親戚們用好吃好喝(八大碗)招待我這一遠方來的“客人”,直至酒飽飯足才肯罷休,讓我忘卻了自己異鄉客、倍思親的惆悵和陌生。

夜晚的村莊,到處流光溢彩,歡歌笑語。戲臺上的晉劇演出和走街串戶秧歌隊的即興表演,把美好的祝福送到歡樂的人羣;最引人注目的水船、趕毛驢、張公背張婆、大頭娃娃等社火表演;還有精神抖擻的秧歌隊舞出了老家人的風采,扭出了老家人的情趣。讓老家喜慶的氣氛更加濃厚。

一米多高的火塔點燃起來,我們和大姨一家人圍坐在周圍,感受着元宵節的`氣氛。當一碗碗湯圓端上桌的時候,碗裏的湯圓映襯着圓月的潔,我想起兒時用餃子代替湯圓的那份喜樂。湯圓剛剛下肚,滾燙的米酒又端在眼前,還有大姨爲我們早已準備好的花饅頭,像一個個吉祥的元 寶,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當我陶醉其中的時候,八十多歲的大姨把我的上衣向上撩起,讓暖暖的炭火烤熱了我的全身,也溫暖了我的心房。在老人的帶領下,我們圍着火塔轉呀、跳呀、唱呀……讓我如癡如醉,一時不知道是兒時爛漫,還是如今的純真。

“嘭啪”的炮仗聲,夾雜着熠熠的禮花,天空被裝點的非常豔麗。那一張張笑臉,流露着醉人的愜意與祥和,情景交融,天地人和,讓家鄉的年味更加吉祥圓滿。

元宵節,家鄉醉了,我也醉了……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4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峯。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爲世代相沿的習俗。

今年,我們學校也不例外,舉辦了一場隆重而精彩的賞燈、猜燈謎活動。熱鬧非凡的大禮堂內,掛滿了同學們的手工藝術品——燈籠。這些燈籠顏色豔麗、形態各異:有動物造型的、有幾何造型的……其中有一個燈籠讓我印象尤爲深刻。那就是一串長鞭炮。真是不得不由衷佩服同學們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精湛的手藝,真是太牛了!大禮堂被這些燈籠點綴得喜氣洋洋,今天的大禮堂真是美翻了!

其實猜燈謎纔是今天的重點,也是同學們最爲期待的環節。掛着的每個燈下面都有一張小紙,上面寫着燈謎的謎面與燈籠的序號,這是老師事先準備好夾上去的。老師宣佈四到六年級活動開始,同學們就立馬排好隊。一聲令下,一個個像離弦之箭般“衝”下樓去參加猜燈謎活動。同學們穿梭在各個燈謎之間,尋找自己知道的答案,準備大顯身手!

大家準備的燈謎都非常精彩,也相當有難度。同學們個個絞盡腦汁好像也沒能猜對幾個,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的興致。其中有一個燈謎讓我最爲難忘:兩個胖子在一起(打一省會城市名),我左思右想,動用了好多腦細胞,花了將近五分鐘才把答案給糾出來——“合肥”,對了,就是合肥!兩個胖子在一起——合。所以,答案就是——“合肥”!

有趣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不知不覺,活動就接近了尾聲,同學們在老師宣佈結束的聲音中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禮堂。這次的活動圓滿地畫上了一個句號。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5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的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裏,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着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裏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徵着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愉快的元宵節小學作文6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爲了歡度節日,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既愉快、又有挑戰性的“慶元宵、猜燈謎”活動,而且答對一條燈謎的同學就能獲得出題者的一份小禮物哦!於是那天下午,我們個個興奮得手舞足蹈,都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愉快的“猜燈謎之旅”,教室裏頓時像炸開了鍋。

我來到黑板前,張博媛的一條燈謎:“長耳朵,短尾巴,愛吃蘿蔔和青菜。”一下子就映入了我的眼簾,那不是“小兔子”嘛!我趕緊過去把答案告訴張博媛,不用說,我得到了一個獎品——一本本子!我好開心,信心倍增。於是,我又一頭扎進了五花八門的燈謎中。我一會兒埋頭苦想,一會兒又豁然開朗,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依次猜出了張莉、黃砥欣等幾位同學的燈謎,真是收穫不小!

可這時,我才發現,居然沒有一個人能猜中我的兩條燈謎。一條是“十”(打一成語),另一條是“票”(打一成語)。這是爲什麼呢?難道我出的燈謎很難嗎?陳科、丁寧等同學雖然告訴我他們認爲的正確的答案,可是都是錯誤的,爲什麼呢……就在我百思不解時,徐卓走過來問我:“楊趙男,你的燈謎‘十’答案是不是‘縱橫交錯’?”“啊,恭喜你猜對了!”我在激動之餘又長長吁了一口氣,終於有人猜對了我的燈謎,我開心地把自己準備的圓珠筆獎給了徐卓。

愉快的時光總是一晃而過,“慶元宵、猜燈謎”的活動在我們的戀戀不捨中結束了。這次活動,我們不僅收穫了快樂,豐收了“果實”,還增添了友誼,更增加了知識,這真是一次愉快而富有意義的活動呀!

我愛猜燈謎,更愛賦於燈謎活動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