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英語學習,興趣爲先

今天我論壇的題目是《英語學習,興趣爲先》。這學期是我任教的第二學期,對我找個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來說,不能給大家以什麼教學上的啓發,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在此我只是想談談我這一年多來的教學體會,希望各位老師能給我提一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英語學習,興趣爲先

有人說:“塑造一個雕像,把生命賦予這個雕像,這是美麗的;創造一個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輸給他,這就更美麗。”我就在做着這樣一件美麗的事。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樂之者。”許多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有過這樣的感慨。作爲英語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摸索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好多的學生學得很累卻就是不出成績,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又學得好呢?以下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更新教育觀念,苦練內功,不斷地給自己注入“活水”

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每個教師都應該更新教育觀念,把塑造學生自立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爲自己的天職。同時,教師爲了能夠熟練地駕馭課堂,使課堂教學活動遊刃有餘,創設出獨具特色的創新的教學模式,必須刻苦地鑽研新教材和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勇於探索最佳的教學模式,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樣才能不斷地給自己注入“活水”,尤其是對我這個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來說,更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我認爲這是讓課堂活起來的前提條件,也是教師“導演”好一堂課的關鍵。因爲“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學生總是喜歡有能力,知識豐富的老師,由於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喜歡你的課。

二、培養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爲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和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並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於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係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由於年齡的優勢,我和學生的關係還是比較和諧的,有些學生也願意跟我談談他們在學習方面的困難,生活上有困難也會向我求得幫助,當然我也樂意幫助他們,從而使他們能更好的學習。

三、活躍課堂氣氛

一堂英語課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可以設想,課堂上死水一潭,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縱使教者水平再高,其效果也是不敢恭維的。因此,作爲英語教師都有必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如何有效地激活英語課堂氣氛

1.巧“匯入”。課堂教學中“匯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謂“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一個高明的教者絕對不會說“今天我們學習某課/某單元”之類乏味的話來匯入,而是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巧妙匯入。譬如上unit1 Good Friends這一課時,我是以一種激情化的方式匯入的,讓全班學生跟着周華健的《朋友》一起唱;從而從歌詞中讓學生體會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在Healthy Eating 這一單元中,則是以直觀的圖片匯入,讓學生判斷什麼是垃圾食品,什麼是健康食品,從而自然地匯入到上課的主題。

2.巧“設問”。英語教學中找準能啓發學生思維的問題,有利於激活課堂教學氣氛。一個或幾個巧妙而富有創意或者能引起學生關注的問題,足可以激活整個課堂氣氛。如第十單元The world around us. 這一單元主要是關於如何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主題,在給學生看了部分瀕危動物的圖片後,然後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Do you know any other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world? 學生反應很大,迅速討論起來並大聲的說出了一些瀕危動物的名稱。之後我又緊跟着了問了兩個問題:Why are they in danger? 和 What can we do to help endangered animals? 學生都饒有興趣,一下子活躍了整個課堂氣氛。在提問時,我也注意一些後進生的反應,對他們我一般提一些較爲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也能體會到這種回答出問題的喜悅感,並多加表揚,使他們的心靈感到一種莫大的鼓舞與慰藉,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喚回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積極性,促進師生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愉快地教與學。

。英語教學活動多,一堂課,教師可以採用對子活動(Pair work)、小組活動(Group work)與全班活動科學安排巧搭配,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實現自主、合作式學習,輕鬆愉快地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如在第七單元Cultural Relics這一單元的Speaking部分,有一個主題是關於是否要將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寺廟拆毀,而建成一處新的居民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是以一個會議的形式,將全班分成四大小組,每個小組都是參會者,分別擔任專家、開發商、村民A和村民B等角色,讓他們討論後來談談自己的觀點,然後我選了一個口語比較好的學生來當村長,主持這個會議。學生積極性都很高,紛紛討論起來,在這個活動中小組內的學生羣策羣力把自己得想法表達出來,試圖能說服其他組,既培養了學生的羣體意識、合作精神,又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收到了很好地教學實效,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因此教師提問如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這是啓發教學的關鍵所在。激發並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這一年多來,我一直比較注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平時多關愛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地表揚,真誠的賞識他們,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英語。但是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注意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樹立自信心,讓學生知道學好英語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非下苦功不可。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努力,我任教的兩個普通班成績出現一定的差距,今後將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提高自我,進而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好成績。